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征兵宣传信搭上录取通知书顺风车
2013-08-0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北京考试报讯(通讯员 赵治圻 金 鑫) 7月底,家住河北唐山的孟盈在收到中华女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发现里面附带着北京市朝阳区征兵办的“致首都大学新生的一封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北京市征兵的政策规定,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军报名。这是北京市征兵办落实中宣部、总参、总政《2013年征兵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创新征兵宣传手段的实际举措。

  北京高校聚集,高素质兵员潜力巨大。今年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为夏秋季,开通了应征入伍大学生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为征集更多的高素质大学生提供了保证。

  大一新生入学时间多为8月底9月初,给征兵宣传发动工作带来不利因素。为了使征兵宣传工作更加深入,将征兵优抚政策宣传到每名大学生,北京市征兵办与朝阳区征兵办共同研究,将首都征兵政策规定制成“致首都大学新生的一封信”,与录取通知书联合发放,使高校征兵宣传提前发动,具体到人。

  与孟盈有着同样收获的刘欣说:“听去年考上大学的表哥说,以前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过来的不是电话卡就是银行卡,今年同步寄来征兵政策规定还是第一次。这封信不仅为我算好了‘经济账’、‘成才账’,也让我了解了依法服兵役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更加激发了我参军报国的热情。”

  据了解,朝阳区征兵办今年共印发了3万份“致首都大学新生的一封信”,参与试点的14所高校正将信件陆续发出。

热门院校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朝阳区
    学校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6032人,专任教师161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0.34%。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6人,并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166人,其中研究生5683人,本科生8894人。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38人,继续教育学生295人,网络教育学生32466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药事管理、护理学、英语、法学、生物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医骨伤科学16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   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3项、二等奖21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6个。其中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1个。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灸用艾绒》和《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第三部分:问诊》成为国家级标准。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与港澳台工作部(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区域标志性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7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3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首个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2019年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在美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持续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于1991年在德国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典范。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首创了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医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美国中医中心、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魁茨汀),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俄罗斯中医中心成功取得俄罗斯联邦医疗机构资质,成为俄罗斯第一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医特色医院。澳大利亚中医中心积极推动针对西医生的中医学历教育,两届中医学硕士学生已经成功毕业。美国中医中心瞄准中医特色及医学前沿,围绕癌症、癫痫、儿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举办多次高端学术会议,正成为中美两国在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学校主办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4本高水平学术期刊,是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等的重要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CSCD数据库,入选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和《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荣获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等。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守正创新作为发展思路,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成中医药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海淀校区校园全景怀柔校区校园全景学校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以及“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坚持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的办学特色,和“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艺术观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的艺术人才。学校始终坚持遴选和培育精英人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了完备的电影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创作为支撑,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校训碑学校现有文学系、导演系、摄影系、电影学系、影视技术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16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和思政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长片、动画片长片创作的院校。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出品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学校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核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电影学学科体系,发挥其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与电影学学科互补共进,适当发展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特别是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服务电影强国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前沿,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畅想柱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在校生4139人,其中本科生2332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599人(其中专任教师373人),外返聘教师103人。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及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及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长城学者等人才百余人次。此外,学校有多位教授在国内外重要电影(电视)节担任主席、评委,在国内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的教师数量众多。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生均值约15.28万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24小时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电影为核心,艺术类为重点,馆藏资源丰富。学校蓟门桥校区占地105亩,怀柔校区占地面积667亩(2021年正式启用,搬迁第一批院系和部门入驻,师生共约1400人),学校充分挖掘怀柔和海淀校区资源,通过整合优化,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并着力打造“智美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金字塔学校获批“国家电影智库”“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及“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入选期刊。近三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技部“十三五”时期唯一面向电影行业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学校汇集了国内外研究团队102人,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5人、长江学者2人,近年来5篇论文入选了世界计算机图形图像和互动技术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大会),取得了比肩清华北大的优秀成绩,实现了电影科技研究在国际顶尖学术舞台上“零的突破”和“跨越式提升”。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教育道路,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战略目标。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影专业教育高等学府,持续处于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教育专业高校的领军地位;始终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始终站在世界电影教育的最前沿,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面的电影专业院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影视院校排行榜第三名。学校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理事单位,学校代表担任亚太地区执委会副主席。校史馆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师生和校友在每个时代都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20世纪60年代的《白求恩大夫》《刘三姐》《大闹天宫》;70年代的《樱》《小花》《哪吒闹海》;80年代的《红高粱》《骆驼祥子》;90年代的《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后的《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老炮儿》《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均由学校校友担任主创。历届“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获奖作品中,学校毕业生占获奖者的比例高达80%以上。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等重大A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其主创人员大多是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学校毕业生还是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影视师资最重要的来源,大部分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友风采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周年庆祝活动,连续承办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承办两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承办2018“光影未来雄安新区首届电影周”活动,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节目预演技术研发工作,2022北京冬奥会形象宣传动画设计、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晚会创意设计与预演等重大项目。学校发动数百名师生尤其是本科生,深入国家及北京市大型影视文化活动的最前线,凭借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向世界展示了学校在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高端水准。在新时代,学校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的精神,认真思索如何奋力建设“双一流”、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更好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北京电影学院人必将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创作电影作品的新经典,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领域,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电影人才,攀登中国和世界高等电影教育的新高峰。
  •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于2008年6月创建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该院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现有专业:竞技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能训练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康体健身方向)、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源:北京市市级优秀运动队的本市户籍学生、外省市已进入北京市集体户口的高级中等学校毕业的在训运动员,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办的各类学历教育,高职、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根据市教委有关政策、规定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拟定学院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教育管理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承担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审核与毕业证书颁发工作;负责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经营人才的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承办北京市体育局系统内相关培训事项;承担北京市体育局系统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期间职业技能及相关培训工作。学院注重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同时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学院同时开展各类与体育职业相关的岗位资质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体育人才,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体育职业院校。
  •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朝阳区
    学校简介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历史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是由原纺织工业部建设的、以化学纤维高等教育为主的重点院校。1987年2月,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学校秉承“与美同行”的校训,围绕服装服饰,以设计学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在服装服饰文化、服装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服装新材料和高性能服装、产品与数字化媒体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形成了独特优势。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345人,其中本科生608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264人,形成“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现代服装时尚教育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集收藏、展示、修复、科研、教学等功能于一体。设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为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9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校60余年,已培养数万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在众多行业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涌现出了例外、Grace Chen、UOOYAA、熙上等众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是活跃在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代表。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 Replay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前院长Frances Corner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聘请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担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学校成为了服装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高水平科研设施完备。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部门指导下,分别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积极发挥智库服务作用。立足学科前沿,设立服饰文化研究院、服饰科技研究院、时尚研究院、生活方式研究院等机构,产出大量原创科研成果。“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含艺术作品)。我校主办学术期刊《艺术设计研究》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版)》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版)。 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群众游行方阵、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服装设计,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尤其是在服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高质量圆满完成了群众游行方阵、民兵方队和联欢活动等相关的服装服饰设计任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校积极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了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与雄安容城、浙江海宁、江苏昆山、山东青岛、辽宁兴城等产业聚集地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多个产业园和校企研发机构,在我国时尚、设计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示范性、开拓性进展。积极与政府、协会、企业开展合作,与北京朝阳区、深圳龙华区等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建设;与中国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时装周”,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中国垒球协会、中国花样滑冰协会等开展合作,促进双方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与安踏、爱慕、迪尚、中丝、南山、咪咕、金猴、华联等企业开展合作,深化产学研,共同服务国家重大项目。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援藏、援疆等工作,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对标国际一流时尚院校,与近60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获录“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进国际联合课程合作,多渠道提升学生国际化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和国际艺术、设计和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等平台活动,承办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年会,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双年展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全方位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学校设计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是该学科中唯一达到B+及以上的市属高校,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六。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上位列中国第一。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面向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坚持以艺术学为主,艺、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服装引领、艺工融合,加快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准的时尚教育高地,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 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 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5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截至2021年12月底,全校教职工18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5人,教授359人,副教授47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65人。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14人,硕士研究生5593人,博士研究生829人,外国留学生392人,成人教育学生3461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3个,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2本、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8本。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共建“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实施“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高起点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22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此外,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北京市师德先锋”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其中2个团队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也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拥有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机构。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85项。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世界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等18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10个学位项目获得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知名国际组织的认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承担国家援外项目以来,先后对来自近百个发展中国家18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