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2013高招一半考生上本科 录取率文升理降
2013-05-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半考生上本科录取率文升理降

  今年高招每6名考生至少1人享加分

  5.2万余人,这是今年高招全国高校在京招生计划。昨天,市高招办主任袁槐莲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教育面对面》高招咨询活动,发布今年北京高招计划,虽然招生计划少于去年,但由于考生人数也相应下降,录取率仍将维持在去年的水平,预计将有一半考生上本科。

  今年高招录取率仍超80%

  今年,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72736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有67368人,报考高职单考单招的有5368人。据袁槐莲透露,今年,全国共有790所高校在京招生,招生计划达到5.2万余名,这一数字不含艺术类本专科以及自主招生、保送生等单独招生计划。

  虽然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了两千余人,但由于考生数量也比去年减少,因此袁槐莲预测,今年录取率与2012年大体持平,考生利益不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今年高招录取率仍将维持在80%以上。5.2万余名招生计划中,本科招生计划约3.55万名,专科招生计划约1.66万名。由于只有参加统考的考生才有可能竞争本科,因此今年的本科录取率预计将达52%,比去年略有下降,去年本科的实际录取率达到54.97%。

  昨天,市高招办并未透露考生和家长更为关心的一本招生计划,因此今年重点本科高校的录取率尚不得而知。去年一本录取率约为23%。

  文科好考理科难

  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文科生更好考。5.2万余招生计划中,文科招生计划为1.6万余名,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理工科招生计划3.6万名,比去年减少0.3个百分点。

  今年北京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中,文史类考生20913人,比去年减少1942人,理工类考生46455人,比去年增加961人。据此推算,今年文科录取率约为76%,比去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理工科录取率约77%,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

  昨天,市高招办并未透露文科本科计划以及理科本科计划。去年,本市高招的文科本科录取率约为41%;理科本科录取率约为59%。

  1.3万人享录取优惠

  据市高招办统计,今年高招,本市考生中受到各种加分政策照顾的考生达到13000多人,其中9700多人享受加分,3600多人在相同条件下享受优先录取优惠。

  这意味着,本市7.2万余名考生,大约每六名考生中,就至少有一人享受录取优惠。

  从明年高招开始,本市将执行“瘦身版”加分政策,削减加分项目,减少加分分值。

  名校打“二志愿”牌抢生源

  “二志愿”,今年更受名校关注,甚至连北京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也反打“二志愿”牌,网罗高分考生。

  在上月的高招咨询会上,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公开表示,北大已与几所高校达成协议,这些学校将安排计划,专门接收冲击北大未果的高分学生。这引起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但具体是哪些学校与北大达成协议,北大招生组的教师却含糊其辞:“可以问问哈工大、北大医学部、北邮、北工大等学校。”

  据记者了解,除北大医学部、哈工大等高校明确表示接收冲击北大未果的高分考生外,其余预留二志愿的高校均强调高考分数,也就是说无论一志愿是否报考北大,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相关学校二志愿录取要求即会被录取。

  业内人士表示,北大所谓的“协议”仅是该校招生宣传时的策略,这样的承诺,可以让那些对报考北大并无把握的高分考生放心冲击北大,高考“一考定终身”,谁知道哪些考生发挥出色,哪些考生发挥欠佳?这样一来,所有高分考生都报考北大,北大自然不吃亏。

  而那些承诺接收冲击北大未果考生的高校也不吃亏,他们借助北大的名头吸引优秀考生将自己作为兜底学校,也将成功地捡到不少“高分漏”。

  下周末填报本科志愿

  从5月12日8时至5月17日24时,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本科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志愿。

  今年,在京招生的本科招生学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依次录取。本科提前批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学校。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各设置两个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设置1所志愿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3所志愿学校。每所志愿学校设置5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高职单考单招志愿与本科志愿同期填报,考生每人可报两所志愿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两个志愿专业,并注明能否走读或是否服从调剂录取。

热门院校

  •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北京市房山区
    学校简介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是一所国家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中国信息大学由国家信息中心创办于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上世纪90年代,已有20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学院以培养国家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紧跟首都经济发展,瞄准信息化前沿技术,已逐步发展为北京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质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为宗旨,坚持质量至上,坚持创新发展和智慧管理,紧紧围绕建设优秀高职院校的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的优化,深化“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组织形式,重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产教融合和“双元”教育新机制形成,学院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高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职业人才支撑。 学院现设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网络新媒体技术3个专业群,共开设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网络新闻与传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9个专业。打造教学特色:建立“双元”教育新机制 产教融合“双元”教育新机制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为抓手,拆分教学计划,重组教学模块,校企联合设计,共同创新“双育人、八合作、三证书”、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283人才培养模式;共创人才培养方案;共构课程体系;共改教学组织和方法手段;共建产教融合环境文化;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课程设置、实训、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授课、就业等工作,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课程设计以企业生产项目为导向,将理论技术知识与实习实践项目一贯式衔接,使各专业群培养的学生符合未来企业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强调理论知识精干,专业技术实用,实际操作突出。学生毕业后不仅可取得国家学历证书;在校期间还可以参加所在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包括:专升本、推荐就业、出国留学(西班牙)、自主创业等。紧扣信创产业:建立产教融合的平台 学院以“信创产业+企业生产+学校教育”为脉络,以“新产业·新人才·新教育”为主题,整合信创和IT领域主流厂商与技术,联合建立集教学、生产、实训、实习、研发、创新一体化平台。逐步完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产教融合改革,推进中国电子旗下奇安信、中国长城、中电金信、天津飞腾、中标麒麟及其他龙头企业,如奇虎360、深信服科技、H3C、统信软件等信创生态企业,参与举办产业学院、应用技术转移中心,推进产教融合型试点建设,重点打造中国电子京南信创产教融合基地。 京南信创产教融合基地在硬件方面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锻炼实际操作,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企业工厂所需的实践技能,满足对学生对高质量实习的需要,帮助学生体验企业环境,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行业发展动向,拓展视野,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坚持学生为本:建立学生成长的机制 学生管理围绕着“成人、成长、成才”三成教育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思想引领”和“行为养成”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利益,倡导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院定期组织全校性学科竞赛和文艺演出及体育比赛,活跃校园生活。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学院“走出去,请进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既邀请经济、文化等各界成功人士与学生见面,介绍社会信息,交流心得体会,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加央视、卫视等机构举办的各种活动,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德育导师24小时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关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让家长解除后顾之忧。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特点,着力探讨有特色的思想修养教育课程安排。立足首都北京:丰富学生发展的平台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地处首都北京,学院占地 500 亩,建筑面积 10 万余平方米,配有室内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及高尔夫球场等,配有独立卫浴的六人间宿舍、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 同时,学院依托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尽力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申请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国庆护网行动的重保工作。经过严格的考察选拔,近60%的报名学生入选重保网络服务保障团队,承担国庆阅兵、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多个场馆的网络技术保障任务。同学们在实战中接受历练、收获成长,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得了项目组的好评,彰显了北网的实力和担当,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学院的荣誉单位称号 · 全国职业院校信创人才培养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标准化团体标准指定单位 · 参与制定全国信创人才培养标准单位 · 奇安信公司网络安全评估“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工信部Web 前端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达梦公司数据库管理系统“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中国电子京南信创产教融合基地 · 中国长城信创人才培训基地 · 中国长城教育信创适配中心 · 飞腾职业教育产业研究中心 · 飞腾职业教育创新实训基地 · 信创网络安全研发中心、信创研发中心、信创科研适配研发中心、信创ODC交付中心等。
  •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昌平区
    学校简介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建校以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秉承校党委书记周继庭同志所倡导的“育人报国”宗旨,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占地面积达2875亩的林木叠翠、鸟语花香、依山傍水、亭塔相间的昌平沙河校区和八达岭校区。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8亿元,专兼职教师180人。2007年学校通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育人育魂”作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过程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8年,学校开展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抗震救灾中踊跃献血,捐款捐物;在参与奥运服务过程中无私奉献,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学校有直接参与奥运会标兵引导员、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奥运会开闭幕式演员、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员、标兵引领员、票务工作者共近3000人,有残奥会乐队和拉拉队志愿者 10000人;共参与奥运服务活动达6万多人次。学生们积极参与奥运服务,得到了北京市奥组委奖励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多年来我校普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 一、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主动适应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需要(我院处于中关村核心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融合发展的引领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以转型与精专发展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积极推进校企融合,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执行我校董事会提出的“质量、特色”、“同心多元”和“一主多辅”的发展方略,即:以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或中心),以特色教育,如老年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国际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教育等为多元辅助的发展格局,推动北科院真正走上“精专”型发展道路。二、发展战略坚持“质量特色、同心多元”的发展方针,走“精专”型发展道路,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所谓的“精”,它的内涵有以下七点:第一是搞教育的人要精干。第二是业务要精湛。第三是工作要精细。第四是设备要精良。第五是校园要精美。第六是质量要精品。第七是学生实践能力精通。 所谓“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有特色专业。第二是事事有专责。第三是人人有专长。三、办学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从严治校,服务兴校,人才强校。四、教学观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五、育人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应用能力为本,社会评价为据;切实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北科求学,就业创业。六、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融为一体。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校企合作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坚定不移走产学一体化发展道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信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道德培养为基础,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程做学生工作的体系框架。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辅导员队伍 ,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形成北科特色的“安全、和谐、节约,学生苦学、教师精教、干部勤政”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政府和家长放心、学生满意。七、北科校训格物致知 品端学粹八、办学宗旨育人报国九、办学目标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十、师生简约精教苦学 严管守纪
  •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海淀校区校园全景怀柔校区校园全景学校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以及“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坚持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的办学特色,和“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艺术观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的艺术人才。学校始终坚持遴选和培育精英人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了完备的电影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创作为支撑,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校训碑学校现有文学系、导演系、摄影系、电影学系、影视技术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16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和思政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长片、动画片长片创作的院校。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出品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学校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核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电影学学科体系,发挥其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与电影学学科互补共进,适当发展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特别是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服务电影强国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前沿,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畅想柱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在校生4139人,其中本科生2332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599人(其中专任教师373人),外返聘教师103人。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及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及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长城学者等人才百余人次。此外,学校有多位教授在国内外重要电影(电视)节担任主席、评委,在国内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的教师数量众多。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生均值约15.28万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24小时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电影为核心,艺术类为重点,馆藏资源丰富。学校蓟门桥校区占地105亩,怀柔校区占地面积667亩(2021年正式启用,搬迁第一批院系和部门入驻,师生共约1400人),学校充分挖掘怀柔和海淀校区资源,通过整合优化,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并着力打造“智美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金字塔学校获批“国家电影智库”“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及“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入选期刊。近三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技部“十三五”时期唯一面向电影行业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学校汇集了国内外研究团队102人,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5人、长江学者2人,近年来5篇论文入选了世界计算机图形图像和互动技术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大会),取得了比肩清华北大的优秀成绩,实现了电影科技研究在国际顶尖学术舞台上“零的突破”和“跨越式提升”。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教育道路,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战略目标。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影专业教育高等学府,持续处于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教育专业高校的领军地位;始终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始终站在世界电影教育的最前沿,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面的电影专业院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影视院校排行榜第三名。学校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理事单位,学校代表担任亚太地区执委会副主席。校史馆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师生和校友在每个时代都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20世纪60年代的《白求恩大夫》《刘三姐》《大闹天宫》;70年代的《樱》《小花》《哪吒闹海》;80年代的《红高粱》《骆驼祥子》;90年代的《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后的《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老炮儿》《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均由学校校友担任主创。历届“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获奖作品中,学校毕业生占获奖者的比例高达80%以上。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等重大A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其主创人员大多是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学校毕业生还是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影视师资最重要的来源,大部分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友风采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周年庆祝活动,连续承办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承办两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承办2018“光影未来雄安新区首届电影周”活动,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节目预演技术研发工作,2022北京冬奥会形象宣传动画设计、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晚会创意设计与预演等重大项目。学校发动数百名师生尤其是本科生,深入国家及北京市大型影视文化活动的最前线,凭借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向世界展示了学校在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高端水准。在新时代,学校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的精神,认真思索如何奋力建设“双一流”、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更好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北京电影学院人必将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创作电影作品的新经典,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领域,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电影人才,攀登中国和世界高等电影教育的新高峰。
  • 学校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计划内招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四年制本科大学(民办)。办学十余年来,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紧密围绕旅游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在吸收世界各国知名酒店管理应用型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酒店管理专业为特色,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坚持养成式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典范,在符合业界实际的课程设置、自主编写的教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 “中瑞模式”,被酒店业界誉为培养中国酒店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优势专业包括: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生毕业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学院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校园由教学行政区和生活服务区两部分组成,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生活配套完善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幽静,安防设施标准完备。学院奉行“尊重、专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和养成式教育的理念,倡导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并参与学院管理,营造中瑞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掌握三个能力和两个习惯:Hand(动手)、Head(用脑)、Heart(走心)、Health(身心健康)、Happiness(快乐学习、工作、生活)。学院共有专任教师近200名,超过60%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店高管工作经历,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顾问团队深度参与教学,为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会议等形式,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12个国家26所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每年有近百名师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实习实践。学院围绕办学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目前已经和万豪、希尔顿、雅高、香格里拉、凯宾斯基、凯悦等世界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全国28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美国、阿联酋等国家的两百余家酒店企业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学院实习生、毕业生受到业界和社会广泛的欢迎。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建设一所特色鲜明、亚洲一流、业界认可、师生喜爱的应用型酒店管理大学,使中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酒店及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
  •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  装甲兵工程学院座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卢沟桥畔,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十二所综合院校之一。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在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址首都北京,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学院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与国际互联网、北京图书馆和总部科技情报所等大型图书资料中心建立了联机检索。有近200个实验室、专修室和7个大型专业训练场。已建成全军首家以千兆以太网为支撑的校园网,学员可通过校园网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起点,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员,培训军地双向选择生和外军留学生。主要为全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军官和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培训模式分为4年制工程本科和5年制双学士本科两大类。学院现设本科招生专业9个,硕士点15个,博士点3个,是全军极少数可以在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和哲学5个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的院校。   学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这支队伍中,22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310人,占58%.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军优秀教师9人,博士生导师17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学院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环境。近几年在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我院参赛学员均取得优异成绩。40多年来,学院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出近2万多名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这些毕业学员已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学院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要占据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军事人才,努力成为管理科学、校风优良、特色鲜明、军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全军一流综合性大学。二十一世纪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前景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