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须知
2021-06-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今年我省志愿填报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26日-27日填报本科提前批志愿(截止时间为27日24:00)、本科批特殊类型志愿;第二阶段:6月30日—7月3日填报本科批普通志愿、专科提前批志愿(截止时间为3日24:00);第三阶段:8月3日—5日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截止时间为5日24:00)。其中,每天1:00—6:00为系统维护时间,考生不能登录填报。具体填报时间为:

2.考生可通过何种方式填报志愿?

答:今年考生可以通过登录PC端WEB版或移动端APP版填报志愿。

(1)使用最新版谷歌浏览器或360浏览器极速模式,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网址:https://ks.hneao.cn)填报志愿。

(2)下载“潇湘高考”APP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详见“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相关链接。

以上两种志愿填报方式《操作指南》可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查看。

3.错过志愿填报时间后还可以补报、修改或者提交保存志愿吗?

答: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填报志愿(含征集志愿),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考生可在网上填报或修改志愿,逾期不能补报或修改志愿,也不能放弃志愿。

4.草稿箱中的志愿是正式志愿吗?如何确定已成功填报志愿?

答:草稿箱中的志愿不是正式志愿。考生在编辑完志愿草稿并确认不再修改后,一定要进行提交保存操作,在输入信息保存密码或手机短信验证码通过安全认证后才能成功完成提交保存操作。考生只有通过“志愿查看”,查看到带防伪标识的正式志愿信息表后,才算是正式填报志愿成功。

5.考生忘记登录密码怎么办?

答:考生可登录“潇湘高考”APP,进入密码输入界面,点击“忘记密码”,人脸识别通过后,重置登录密码。

6.考生忘记信息保存密码怎么办?

答:考生可登录“潇湘高考”APP,打开“个人信息”栏下的“安全设置”,进入“密码设置”,人脸识别通过后,可重置信息保存密码。

7.哪些类型的高校招生不需要填报志愿?

答: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职教师资班、特殊教育专业招收盲聋哑考生等单独招生以及保送生、“强基计划”招生、空军和海军飞行学员招生不需要填报普通高考志愿,我省将依据有关单位或招生学校提供的拟录取名单办理录取手续。

8.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考生要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仔细阅读我省今年的招生政策规定、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以及《2021年湖南高考指南·高校招生计划》等。也可运用志愿填报系统的“志愿查询”功能,筛选和查找自已感兴趣的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志愿,并将有填报意向的院校或院校专业组添加到“收藏夹”保存,填写志愿草稿时可直接从收藏夹添加已收藏的院校或院校专业组。

(2)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填报,不得请他人代填。考生须绑定正确的手机号码,妥善保管好密码,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志愿草稿填报完成后一定要及时提交保存,并通过“志愿查看”功能查看本人是否已提交保存了正式志愿信息。

(4)考生应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免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临近前集中填报,特别是网络条件较差的地区要避免高峰期上网填报,防止在填报结束前因网络拥堵等原因造成志愿未成功提交。

9.考生填报志愿期间遇到偶发问题怎么办?

 

答:(1)局部信号不强或网络不通。考生可尽快找到附近网络畅通的地方填报。(2)局部发生停电。考生可尽快找到供电正常的其他地方填报。(3)发现系统中的数据与《2021年湖南高考指南·高校招生计划》中公布的不一致。立即向当地报名点或县级招办反映,等待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后再填报。(4)系统登录不上或响应很慢。可先问问其他同学是否可以登录,如果其他人可以登录,可能是自己的电脑配置或所在地网络原因所致,可以换一个地方或换一台电脑再试试。如果其他同学也遇到同样情况,可能是系统故障所致,应立即向当地报名点或县级招办反映,等待系统修复后再填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国家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2002年由1951年成立的湖南省艺术学校和1979年成立的湖南省电影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目前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院坐落在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松雅湖东岸。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德艺双馨,敢为人先”的校训和“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立足文旅,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道路,加强产、学、研融合,拓展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视野,大力弘扬文艺“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艺术人才。学院现设有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文化旅游6个专业系和公共教学部(思政课部)、实训处、艺术培训部、湖南省艺术学校(中专部),共开设28个专业。学院以表演艺术专业为特色,以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播音主持等专业为优势,打造了以表演艺术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广播影视专业群、文化旅游专业群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专业集群。学院面向全国招生,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在高职招生的同时招录五年制、六年制中专学生进行长期艺术培养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专任教师279人,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101人,“双师型”教师107人,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同时,学院还外聘国内外一大批艺术名家来校任教授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渐增强。坚守艺术为本,本立而道生。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为社会各界培养艺术人才近5万人。学院师生、校友活跃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表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的辉煌。学院加强与国内外艺术类高校和团体的密切联系和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学院走出国门,远赴意大利、葡萄牙、突尼斯、约旦、科威特等国家,与国外艺术院校或民间团体广泛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同时每年都接待来自法国、意大利、韩国、以色列、黎巴嫩、刚果(金)等国家艺术教育同行的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新时代,新征程。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以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推进逐梦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服务国家艺术发展,为文化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益阳市资阳区
    学校简介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由益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备案编号:13808,在湘招生代码:4743)。学院紧临迎风桥交通枢纽长张高速出口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湖南省绿色学校、首届湖南省社会信赖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第一轮和第二轮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南省教育厅确定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校园面积532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3.5亿元。学院教职工共568人,其中专任教师359人,教授7人,副高职称88人,博士及博士后3人,硕士100余人,有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国内访问学者7人,院级专业带头人25人。学院开设32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500人。学院设有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现代商务系、船舶与机电工程系、生物与信息工程系、思政教育与公共课部、华为云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院、高新区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培训中心)和中职部11个教学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含图书馆)、宣传统战部、科研与发展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纪检监察室、质量管理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基建处、工会13个行政处室;有现代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驾驶员培训考证、工业机器人、电子电器、船舶、粮油检测、财会电商、园林花卉培植等1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注重专业建设,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点推进船舶工程技术、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3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是湖南省首批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第二批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新设全省唯一的大型客货车驾驶专业。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品牌强校、人才兴校”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践行“明德、笃学、精技、创新”的校训和“奋楫争先,扬帆致远”的学院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的学院使命,坚持以德为先,强化“三全”育人机制,通过实施“铸魂工程”系列活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省赛一等奖16个、二等级32个、三等奖40个。学院坚持开放办学,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推行“政校企行”的办学合作模式。强化类型教育转变,探索混合制院系二级管理模式。2020年与北京新迈尔共建华为云学院,与长沙利泽科技共建建设工程管理学院,与益阳国家级高新区共建产业学院。先后与太阳鸟游艇、奥士康集团、中南电商园、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一汽马自达、深圳天发集团、芜湖美的、湘船重工、楚天科技、深圳百果园、惠伦晶体、南京苏宁、杭州莫里、金蝶软件、奇瑞控股、三一中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院是湖南省首家将电子商务专业办到产业园区的高职院校。学院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对外辐射,发挥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主动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社区学院,充分利用专业的人力、技术资源优势,为社区、企业、农村等提供各项培训和技术支持。学院有2个省级优质培训项目,是湖南省人社系统第一批优质培训单位;是“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派劳务人员、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益阳市复员退伍军人就业技能、水库移民就业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培训基地”;是“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员单位”、“益阳市现代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益阳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是益阳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比赛基地、益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学校、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学校。
  • 学校简介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原常德师范和桃源师范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原桃源师范由著名民主革命家宋教仁于1912年倡导创立,原常德师范始创于1947年。学校位于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的常德市。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的常德,古称武陵,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湘西北铁路枢纽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届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称号。 学校是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先进师范、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幼教舞蹈素质与能力培训项目优秀培训基地、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基地、省教育科学学前教育研究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和日本琵琶湖学院大学、韩国启明大学是友好学校。百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8万余名,作家丁玲、诗人未央、原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等都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位于常德市职教大学城,占地549亩,新校区规划占地271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设备仪器总值1.5亿元,馆藏图书65万余册,建有专业实验实训室及专业教室共93间,教学琴房367间,多媒体、语音、科学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现已形成以教育学为主,文学、艺术学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目前,开设的专业,教育学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体育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文学类: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艺术学类: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表演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其它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21个大专层次专业,“乡村小学教师教育”和“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群入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学校面向14省市招生,高招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全日制在校生已近9000人,有教工586名,其中专任教师47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6人、副教授118人、博士20人。 百年师范,万世师表。学校以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常德市在职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己任,以立足湘西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办学思路,力争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校简介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系湖南工业大学按新体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53亩。学校有22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授权领域;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有教职员工2820人,专任教师1917人,其中教授294人,副教授633人,硕士生导师430人,博士生导师6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1人,16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4人进入省"百人工程",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聘有两院院士3人。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国家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国家老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动力谷”之称的湖南省株洲市。学院位于湖南工业大学老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实验实习条件优越、设备先进;公寓住宿干净整洁、管理规范;教室和公寓都装有空调,学习生活便利舒适。目前设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七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7100余人,学院招生计划纳入国家任务,属国家计划内本科层次招生。2022年,学院面向湖南、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天津、湖北、安徽、重庆、云南、吉林贵州、海南、四川、黑龙江、甘肃、新疆、西藏25个省(市、区)招收14个专业四年制全日制本科生。各生源省(市、区)具体招生专业及人数以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学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录取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及生源省(市、区)相关政策开展招生录取工作。新生入学后,经国家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学业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本科学历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学院紧紧依托母体学校湖南工业大学,共享优质师资、图书和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以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各种单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才。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各类学科竞赛蔚然成风,2022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大奖90余项。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范围就业,统一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管理。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就业落实率位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学生考研深造,并出台了考研奖励办法:凡考取“985工程”建设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凡考取“211工程”院校、国外院校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凡考取除上述以外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近年来有300多名学生考上“双一流”高校和湖南工业大学及其他高校研究生,多人被国外高校录取。
  • 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