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随迁子女在京读高中”10年内不会实现
2011-03-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随着北京教育规划纲要的正式公布,未来10年北京教育发展蓝图正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北京教改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北京教育规划纲要》编制期间,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十余次专题研讨会和座谈会,并历经5轮深入而全面的征求意见工作。对比去年10月公布的纲要征求意见稿,此次公布的纲要正式版本有近30处进行了调整、修改,呈现出四大突出变化。

  随迁子女读高中未放开

  北京教改纲要征求意见稿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读问题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意见稿中曾提出,“将制定来京务工随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该项措施公布后一度引起社会热议,并引发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部分人认为外来人口子女应该享受同城待遇,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北京的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制定相关的人口限制政策,教育不能完全放开。

  而在此次公布的纲要正式版本中,流动人口子女在京读高中的表述已被删除。同时,对之前引起同样关注的“打造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绿色成长通道”的说法,在纲要正式版本中已被删除。

  解读:异地高考问题推进乏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之后的升学问题备受关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就曾提出要“研究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北京在纲要征求意见阶段提出,要探索随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办法,是对纲要的一种回应,传递出一种很积极的信号。遗憾的是,纲要正式发布后,这段内容却被删掉,此举无疑是“一种退步。”

  熊丙奇认为,流动人口义务教育之后的升学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中考,另一个就是高考。尽管也有不同声音认为,放开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之后,会加剧城市人口压力,挤占了教育资源,这一观点,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同时,允许随迁子女在北京读高中后,因为没有异地高考政策的保障,这一做法也不会引起很好的效果。

  熊丙奇认为,北京取消了随迁子女在京读高中的规定,实际也是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推进异地高考上一种无力的态度。要实现这一措施,必须从教育部开始对中考、高考进行改革,对高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出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才能引导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关注流动人口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

  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指标

  在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中,“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由征求意见时的42%提升至48%。并对外国留学生规模指标进行了调整,由之前的2015年达到15万人次,2020年达到20万人次,分别调整到12万人次和18万人次。

  增加了“义务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其中,2009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为109%,2015年和2020年均为100%以上。

  解读:符合建国际化城市定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褚宏启表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指标,北京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优势已成为北京最突出的优势。因此,适当提高这一比例也是体现北京发展人力资源强市的信心,也符合北京建设国际化城市定位。 



  

热门院校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大兴区
    学校简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发展而来,1992年更为现名,200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北京市管理,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全过程联合培养研究生,2011年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8年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办学理念,坚守“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传承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下设11个教学院(部),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审计、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制药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8个本科专业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80人。现有教职工822名,其中专任教师549名,博士教师占63%,“双师型”教师占32%;此外,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72名。有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3名,北京市长城学者8名,北京市教学名师、思政课特级教师16名,入选“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91名,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4个。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并于2012年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已有7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5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1项;拥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学校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面向企业、服务一线,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先后与燕山石化、中关村软件园等181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起“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学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北京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并在“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电子设计、化工设计、智能机器人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为主线,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现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10个,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十三五”期间,新增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75项,新增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8项,新增承担企业横向课题795项,新增省部级、行业协会科研成果奖励26项,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3项。学校全方位推进开放办学。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和行业建设发展,务实推进和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生物医药基地以及各类园区、产业、企业的合作。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0多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每年组织本科“十佳学生”和“十佳提名学生”赴国外交流;获批“北京市高等学校菁英奖学金”项目,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本科生到欧美高校访学研修。开设“中法工程师班”,实施“3+1+2”培养模式。学校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多个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资助。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纸质图书98万册、电子藏书124万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首善标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  装甲兵工程学院座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卢沟桥畔,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十二所综合院校之一。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在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址首都北京,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学院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与国际互联网、北京图书馆和总部科技情报所等大型图书资料中心建立了联机检索。有近200个实验室、专修室和7个大型专业训练场。已建成全军首家以千兆以太网为支撑的校园网,学员可通过校园网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起点,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员,培训军地双向选择生和外军留学生。主要为全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军官和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培训模式分为4年制工程本科和5年制双学士本科两大类。学院现设本科招生专业9个,硕士点15个,博士点3个,是全军极少数可以在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和哲学5个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的院校。   学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这支队伍中,22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310人,占58%.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军优秀教师9人,博士生导师17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学院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环境。近几年在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我院参赛学员均取得优异成绩。40多年来,学院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出近2万多名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这些毕业学员已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学院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要占据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军事人才,努力成为管理科学、校风优良、特色鲜明、军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全军一流综合性大学。二十一世纪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前景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 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1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5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道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占地面积293246平方米。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以贯通培养和留学生教育为主,占地面积58376平方米。学校党委下设25个二级党组织,其中二级党委14个、党总支8个、直属党支部3个;党支部211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02个,学生党支部83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26个;党员4859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1173名,学生党员2913名,离退休教工党员773名。学校共设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体育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商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筹)20个教学单位。学校目前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贸易经济、金融工程、社会工作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传播学、商务英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安全工程、行政管理、税收学、广告学9个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4个专业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学校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其中《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会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服务的力量:营销王道》《走进管理的世界》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财政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客户关系管理》(精要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奖,共12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部教材(课件)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三个一级博士点学科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获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学科项目支持;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等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劳动关系、法律经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四个学科获教育部批复设置为交叉学科。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院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成为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研究”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6575人。其中,本科生11215人,硕士研究生4111人,博士研究生571人,学历教育留学生129人,成人教育学生549人。本科生高考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起始年薪、与专业相关度、职业发展空间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迄今为止,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近二十万优秀人才,一大批校友活跃在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和金融、财税、会计等行业以及各大企事业单位,80%的毕业生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031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人数183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数355人,博士生导师156人、硕士生导师448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17人(在职)、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6人;一批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批教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北京学者等人才计划。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审计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统计学教学团队、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会计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财政学课程教学团队5个教学团队获评北京市教学团队;工商管理本科卓越商才育人团队、经济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育人团队、“习风润心,法意启智”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团队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师促进中心(OTA),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促进的教师自治组织。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大幅提升,标志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服务国家和首都北京的辐射力日益增强。学校拥有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等4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其中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入选首批首都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定期公开出版《经济与管理研究》《人口与经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当代经理人》等4种刊物,其中《人口与经济》是我国最早创刊的人口学类期刊之一,入选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刊;《经济与管理研究》《人口与经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均为CSSCI来源期刊。学校自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77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并发展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突出特色的多层次、多科性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开放办学力度进一步加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使命意识、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首经贸人把思想和行动凝聚为“博纳敏行,知行合一”的骆驼精神,奋力开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征程,继续朝着全面建设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目标开拓奋进。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和15家教学医院,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并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共有在校学生9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47人、硕士研究生2663人、本科生3985人,留学生404人;网络教育学生12828人。博士后在站人数444人,累计进站1337人。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35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博士生导师6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61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对外交流活动丰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北医战略合作伙伴。与10余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设立了31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和10余项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医学部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建立了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医学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发展,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临床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在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北大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施创新驱动,突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优势;搭建交叉平台,共建共享共管;对接国家需求,促进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医学部与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学科资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资源整合,前沿学科交叉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建设,临床基础密切结合,新体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间资源统筹布局,管理干部交流兼职,对外宣传统筹协调。今天的北大医学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中国政府于1912年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未来的北大医学将努力成为国家医学发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帜、国际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点、国际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平台、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及临床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国际医学合作和交流中心。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