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10年计划在京招收40人
2009-12-1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记者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获悉,该校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两专业2010年计划在京招收40人。其中,空中乘务专业招收30人,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招收10人。

据介绍,空中乘务专业男女兼招,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只招男生。这两专业只招英语考生,学制均为3年,在专科批次录取。参加2010年普通高考、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9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

12月18日至19日,报考者可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一寸正面免冠近照2张,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楼二层报名、面试。面试后接到体检通知者还要参加体检。(邱乾谋)

热门院校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具有百年历史,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学科覆盖医学门类中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以及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门类的部分学科。教学贯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全过程。现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点,77个二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6家直属附属医院、4家共建附属医院和15家教学医院,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任务,并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共有在校学生9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47人、硕士研究生2663人、本科生3985人,留学生404人;网络教育学生12828人。博士后在站人数444人,累计进站1337人。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35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8人,博士生导师6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医学中心,61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对外交流活动丰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北医战略合作伙伴。与10余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设立了31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和10余项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医学部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建立了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医学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交叉融合助力学科发展,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临床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在教育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北大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施创新驱动,突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形成学科优势;搭建交叉平台,共建共享共管;对接国家需求,促进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医学部与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学科资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资源整合,前沿学科交叉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建设,临床基础密切结合,新体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间资源统筹布局,管理干部交流兼职,对外宣传统筹协调。今天的北大医学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中国政府于1912年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未来的北大医学将努力成为国家医学发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帜、国际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点、国际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平台、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及临床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国际医学合作和交流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9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39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64人,其中研究生6023人,本科生6599人,高专高职生1139人,留学生703人;成教生2730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9356人(校本部1578人,附属医院37778人),其中有院士6人;正高职称2951人,副高职称4780人;教授904人,副教授1299人;博士生导师1024人,硕士生导师1252人。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全球前5‰。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24个;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个专业。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9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门国家级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6个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9名市级教学名师、3名青年教学名师、3名“高创计划”教学名师、6名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8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34项、优秀奖1项。学校2014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学校有3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在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学校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99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12项),累计科研经费30.58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5.07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含合报)、北京市科技奖3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5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奖5项、何梁何利科技奖2项、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35项;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1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3358项。学校建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中心实验室、信息中心、实验动物部、学报编辑部、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中国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项目院校。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除交流访问外,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参加有关学习项目和学术会议。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牢记社会责任,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做出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首医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市房山区
    学校简介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位于北京良乡高教园区,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有财会与金融系、教育与管理系、信息与设计系、思政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和教育培训中心,机关设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宣传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校团委、人事处、教务处、督导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后勤保卫处、财务处。共开设10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近3000人。学校占地面积105692平方米,建筑面积50632平方米。建校40年来,学校以创新为引领,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秉持“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努力方向,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学校发展理念和“自强砺志、尚德树人”的学校核心文化,形成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奉献社会精神”的办学特色。我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知名高职院校。(一)办学历史悠久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前身是1982年创办的中华社会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创办的第一所民办大学。2002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为承担学历教育的高职学院,并更名为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完全公益办学性质,1996年3月国家拨款资助中华社会大学建校资金2820万元,1999年6月北京市政府资助学校建校经费100万元。学校办学成绩显著,社会公信力较高,先后被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北京民办高等教育优良学校”。(二)区位优势明显学校位于北京良乡大学城,地处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房山园、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校区毗邻,紧邻地铁站。学校显著的区位优势,为学生学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求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三)师资队伍优良我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按照“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方针,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双师素质”,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各类专兼职教师153人,其中5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博士学位,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北京各知名高校的资深优秀教师和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学校近五年评聘副教授、引进博士近30人,16名教师评为全国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优秀教育工作者,5个团队评为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和优秀教研团队。(四)职业技能过硬实行双证融通,通过职业技能实训课教学和仿真模拟实训室、综合教学实验室、一流实习实训基地等设施全方位打造实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实训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操经验;实行“教、学、做、考”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校、企、岗”紧密对接,实现学生就业“零适应期”。(五)深造途径宽广毕业前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参加北京市高校专升本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进入全日制本科深造。(六)就业创业优质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沃尔玛集团、百度、招商银行、中国人寿、海南航空公司、大兴机场、首都机场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邀请校外知名企业家、创始人来校开展创业讲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自2011年起学校已连续举办了7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一大批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实现了人生梦想。建校以来,学校毕业生已达数万名,为首都和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行业骨干和优秀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七)奖助政策体系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还设有于陆琳奖学金、自强奖学金两项院级奖学金。学校设有学生创新争先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评先奖励制度,还设立了资助学生创业的创业基金。经济困难学生除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外,还可享受学校困难补助和参加勤工助学等。(八)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注重学生社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社、时政研究会、英语协会、汉服社、书画协会、街舞社、话剧社、摄影社、心理社等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艺活动,寓教于乐。此外,我校广泛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经贸学子在参加的校内外职业技能竞赛、人文质素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文化艺术展演和体育运动等各类赛事活动中屡获佳绩。多年来开展志愿服务已成为我校一项办学特色,形成了“团结向上,奉献社会”的经贸志愿服务精神。我校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等大型活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被各大媒体报道并获嘉奖,2016年学校志愿服务队荣登“北京社会好人榜”。
  • 空军指挥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原名空军学院)坐落于北京西郊著名风景区颐和园昆明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它是一所培养空军师团职指挥军官的中级指挥院校,是空军培养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空军指挥学院是以刘伯承元帅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为基础,于1958年9月12日在北京组建的。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由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兼任。建院四十多年来,共为空军部队培养了两万多名指挥和参谋人才,其中有150多名走上军以上领导岗位,多数担负了师团领导职务。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空军司令员刘顺尧等一些高级将领均毕业于空军指挥学院。学院培养的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员,为空军部队建设,为空军军事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
  • 学校简介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由昌平区人民政府举办,市教委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于1984年成立,前身为北方交通大学昌平分校,1999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1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等类型教育服务。学院占地面积305亩,设有路桥系、汽车系、管理系、轨道交通系和基础部五个教学系(部),开设普通高职专业18个,形成了 “城市建设类”、 “汽车机电类”、 “城市服务类”及“轨道交通类”等4大特色专业群。学院大力支持实践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现建有专业群实习实训中心8个,各专业学科实训室31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竞争力,强化专业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教育与专业证书培训有机结合的“双证书”培养方式,提高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22%,拥有市级优秀教师3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4名,北京市青年英才培养计划3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院专职教师中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占59%。 学院坚持“立足昌平,面向北京,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行业”的办学定位,为首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先后与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华润置地、北京现代、三一重工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了学院、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