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4月30日前完成高考招生体检
2015-04-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潇湘晨报长沙讯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规定,今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含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和地方院校国防生的军检初检)统一要求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市州招生考试机构自行安排。

按照国家和湖南省的相关规定,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包括统招考生和单独招生考生)均须参加高考体检。关于高考体检,要特别提醒报考单独招生、艺术类、军事院校等特殊类型考生及时参加,避免发生漏检和错检等情况。

听力障碍的考生由市州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并到地市级以上医院(含地市级)或高考体检指定医院进行听力检测(检测项目:5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将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的考生信息(姓名、考生号、医院证明及本人申请等材料复印件)汇总审核盖章后,于5月15日前上报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

对于考生而言,专家建议体检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体检前不要过饥过饱,不做剧烈运动,特别是不要以紧张甚至恐惧的心态对待体检,因为不良情绪将影响到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记者范典)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衡阳市石鼓区
    学校简介湖南工商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着30年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是衡阳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优秀自考助学单位,衡阳市先进基础党组织,守信誉单位。凭山负江,四通八达。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岳山下、流淌着湖湘文化的湘江蒸水河畔,与湖湘文化名胜石鼓书院隔江遥望。与107国道近在咫尺,南至衡阳市区10公里,北距南岳衡山核心风景区30公里,东邻湘江1.5公里。学院区域优势明显。依山畔水,校园唯美。学院北面为衡阳市横江湿地公园,学院南面为虎形山公园。校内风景秀丽,环境舒适。星湖岸边, 灵水碧绿,槐柳成荫, 翠竹青青, 绿草茵茵;亭台楼榭, 相映成趣,秀妍娇媚,妙趣横生。励精图治,玉汝于成。学院沿革于1989年创办的湖南亚太科技学院,2001年改名为湖南理工专修学院,2010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更名为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行政隶属省教育厅主管。办学以来,学院在职业院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进入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方阵”。20210630_1625043503816024630.jpg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学院固定资产4.2亿元,产权建筑总面积20万平方米。近年来,求新楼、明德楼、新学生宿舍、新学生食堂、新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等拔地而起,升级改造;不断打造的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桂花园、竹林氧吧等校园景观,新实训楼、系列学术报告厅和培训楼等成为学院昂首迈入全省一流民办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学院承禹石神韵,感南岳灵气,继石鼓书香,秉船山精神;学院宛若绿色摇篮,孕育春的希望!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院为全省具有自主评定高级职称资质的极少数民办高职院校之一;现有在编职工415人,其中专任教师306人,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7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68人,“双师型”教师138人;构建了一支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务实、进取的专职师资队伍。桃李芬芳,绿满天涯。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学生近8000人。自办学以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3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双证书”拥有率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技能鉴定,通过率达80%以上。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湖南教育网、湘微高职、衡阳日报等均对学院进行过专题报道。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学院在招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护理、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歌舞表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空中乘务、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财富管理、软件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音乐传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34个专业;确立了以管理服务、建筑工程为主的重点专业建设大类;形成了4院3部的教学构架,即工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医护学院、中职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公共基础课部;形成了“生态工商管理及服务”等3个特色专业群。校企合作,就业导向。学院构建以服务行业、地方产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配置机制。现有各级各类实习实训基地26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建立了与技能培养相适应的职业环境,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院与衡阳比亚迪公司、华融湘江银行、一汽大众、平安产险等8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协议,开设了10余个订单培养班级,“2+1”培养模式学生比例占100%,订单式培养学生比例占42%。服务社会,成就卓著。学院主动转变高职院校科研与服务理念。学院现为汽修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单位、湖南商学院自考本科和技术培训中心。学院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建立科技服务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发展。文化蓄势,梦想起航。办学以来,学院秉持“明德、修能,致用、求新”的校训,书写了诸多教育发展史的精彩华章。制订了“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学科品牌,追求极致精神,培养能工巧匠”的学校愿景;提出了“为学生成才而奠基,为教师成长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的办学宗旨;坚持了“以内涵求生存,以开放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策略,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专业基础;培育了“同心同德 创业创新”的学院精神;完成了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训三风”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近年逐步铸造了 “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技能节”、“宿舍文化节”、“读书月”、“5.25心理健康节”等一系列校园文化精品;推动了以养成教育为代表的自我教育和环境育人模式,建立了“三下乡”服务队、社区服务队等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团队,形成了以星湖文学社为代表的学生社团组织群。传承辉煌,开拓未来。晨读于南岳脚下,夜思于湘江河畔,畅想于生态校园。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近年率先提出了“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升华人的心灵”的人才观;制订了“规范有序,执行有力,管理精细,筑就活力”的治校方略;不断深入实践“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和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明确了“社会需求就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就是质量标准,以需求定规模,以需要开课程”为办学特色的“立足湘南、立足行业、辐射中南”的发展定位。20年的自考大专和高职办学历史,30年的民办办学历程,印刻着几代工商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的汗水与足迹,演绎着服务区域发展与人们美好生活的工商故事,领航着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与“四化两型湖南建设”圆梦远行,致力于人民满意教育与幸福需求的使命传递。传承往昔辉煌,尽展名校风采,湖南工商职业学院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走向美好未来!
  • 学校简介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由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与怀化机电工程学校于2003年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办学始于1939年,距今80年历史,实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与怀化市人民政府“厅市共建、市管为主”的管理体制,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担任名誉院长。学院是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发源地、国家首批特等发明奖获得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评估优秀高职高专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高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有怀化和安江两个校区,其中怀化校本部面积480亩,安江校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261亩,安江实验山地面积近300亩,共有校园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元,馆藏图书36万册,教学仪器总值8000多万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32人,其中有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87人,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环境与生物科技、动物科技、机械与汽车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与艺术设计、商贸管理、人文科技9个教学系(部),开办28个高职大专专业,面向全国14个省市区招生,学生规模8000余人。建有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机械制造、建筑工程、计算机实训、商贸管理等9个实训中心及62个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省级特色和精品专业1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省级骨干专业2个(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是中国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湖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学院科研硕果累累,有8项获国家级奖,24项获省部级奖,其中选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开展的科技服务、培训及各种农业新品种推广,为武陵山区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的办学思路,坚持走“内涵式、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全国一流农业类高职院校、武陵山片区职业技术教育核心基地、怀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与人才支撑”的奋斗目标。
  • 学校简介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内装备制造专业最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高职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一五”期间的湖南工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湘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1909年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学校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科技产业园,占地1031亩,建筑面积45.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57亿元,有各类先进实训设备2000多台套,设备原值1.59亿元,馆藏图书159.17万册。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4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7人,国内访问学者15人。学校建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6个,全国示范专业点3个,1+X证书试点专业26个,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省示范(特色)专业5个,校内实训场所12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校中厂2个,校外实训基地98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机械行业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各类专利授权和知识产权527项。学校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43个,现有在校学生15500余人。秉承“立德、敬业、精技、创新”的校训,坚定“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在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增强了办学实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直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机械行业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称号。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际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40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78项。2017-2018连续两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数居全国前十。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均在95%以上。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涌现一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能手。
  • 学校简介——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首批全国“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湖南省卓越校培育单位——湖南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省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基地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株洲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9年,1986年更名为湖南省株洲中医学校,1990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2004 年升格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湖南省政府举办,行政管理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业务主管为湖南省教育厅。学校地处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福地、动力之都、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株洲市,距省会长沙仅30分钟车程。现有株洲芦淞校区与云龙校区两个校区,占地共700余亩,总建筑面积 2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3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5.8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近50万册,电子期刊5000种,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已建成。校园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房及大礼堂等文体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430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达60%以上;有二级教授3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3人,有省级医学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省市名中医、核心专家等30余人。学校下设中医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等7 个教学院(部),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中药学、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17个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1万人。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 ( 湖南省直中医院 ),系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有编制床位1200张;有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等协作型附属医院3家,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等教学医院20家,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中心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30余家。学校以“卓越一流,强校升本”为目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办学规律,适应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专业发展特点及行业产业需要的专业群与课程体系,社区中医健康服务专业群、中药产业服务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中药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及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及教育部健康类示范专业,推拿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推拿手法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护心理学》《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中医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医用计算机基础》等11门课程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及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获市(厅) 级以上教学、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项目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CA、CSCD、CSSCI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近100篇。教师共公开出版教材教参300余部,其中主编100人次,副主编90人次。学校主办有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医药导报》及《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学校以“仁和、精诚、笃行、致远”为校训,继承发扬炎帝开拓进取、求索创新、奉献为民的无私精神,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技能、全面育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面向基层、中医药行业及康复保健机构培养了大批医药、护理、康复技能型优秀人才,已成为我省基层中医药适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人才,诞生了一大批杰出校友:有株洲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康华、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跃能博士、汉方国药董事长杨勇、最美护士何瑶、最美乡村医生潘检根和大学生“村官”李黎、“青春正当时、三湘追梦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刘礼龙等。学校毕业生年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比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些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株洲市等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多次获团体及个人第一名或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多家企业、医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与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秀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湾罗丽芬集团等合作开办有“订单班”;与广州美莱医院开展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附属第一医院、株洲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湖南盛康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人才培养;与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湘雅附二医院合作开展“ICU”、“呼吸师”、“造口护理”等专科护士人才培养。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千金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岳阳秀媛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为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