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答2019年高考考生问
2019-05-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包括几个层次?

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包括本科、专科(高职)两个层次。

2.本科招生共分几个批次?

答:本科招生主要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本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和本科提前批普通类均设置A、B、C三段,并分别按顺序依次录取。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在艺术类A段录取;除艺术类A段外使用美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美术类院校(专业)以及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非美术类院校(专业)在艺术类B段录取;除艺术类A段外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美术类院校(专业)在艺术类C段录取。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公安类院校、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飞行技术专业等院校(专业)在普通类A段录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原则上在普通类B段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在普通类C段录取。

3.什么是“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

答: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2015年我市开始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属于其中的子项目。“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部属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根据安排,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在京中央部属高校的100多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3年的中长期访学。

“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市教委将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学生访学;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健全学生联合培养长效机制,不断拓宽学生在海外境外学习的渠道。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均列入市属高校在京招生计划,分配到各区,并适度向远郊区倾斜。录取期间,同一高校不同区、科类、专业之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互调;录取时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不进行院校内专业调剂。

4.什么是“农村专项计划”?

答:“农村专项计划”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文件精神,我市部分市属本科高校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投放的招生计划。该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上述区的农业户口考生。

5.本科招生的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志愿设置为A、B、C三段,并分别按顺序依次录取。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B段:美术类和非美术类,其中美术类为平行志愿,可以填报8所平行志愿高校;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C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本科提前批普通类:志愿设置为A、B、C三段,均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

本科普通批设置为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6所平行志愿高校。

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不设“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高校,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普通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6.考生如何获得自己的高考成绩?

答:6月23日,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①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查询成绩;②通过“北京通”APP在手机端查询。

7.考生如何填报本科志愿?

答:考生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本科志愿,时间为6月25日8:00—29日20:00,填报志愿的方式为网上填报,网址为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

8.录取时顺序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答:顺序志愿投档时,同一批次先按第一志愿向院校投档,所有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向第二志愿院校投档。

9.录取时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答: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具体投档办法为: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本科平行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高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高校;当报考同一所高校总分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校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校招生计划,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平行志愿的多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考生一旦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志愿高校。

美术类平行志愿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综合分计算公式为:本科综合分=美术统考成绩/300×750×50%+高考文化课成绩(含照顾分)×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高职(专科)综合分=美术统考成绩/300×450×50%+高考文化课成绩(语、数、外三科总分加照顾加分)×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专业)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

10.填报平行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平行志愿投档时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可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要志愿定位合理、梯度适当。平行志愿投档时,首先对考生按成绩进行大排队,每个考生投档时会按照考生所填平行志愿高校的顺序进行检索,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本人的成绩进行合理定位,在平行志愿中体现适当的梯度,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二是考生要仔细阅读、认真参考有关统计资料和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掌握招生学校招收考生的条件、办法和往年录取情况等信息,尤其要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

三是要认真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投档时按学校计划总差额数(不是以专业差额数)进行投档。如果考生被投档到某一所学校,但填报了不服从专业调剂,有可能因为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被学校退档,从而失去本次投档的录取机会。

四是注意平行志愿方式下仍有风险。平行志愿虽然增加了考生的投档机会,但也存在由于志愿梯度设置不合理而不能投档的可能性。另外如果投档后一旦不符合录取要求被退档,则不会投档至该志愿的其他高校,只能参加志愿征集或下一批次录取,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11.若考生同时取得了美术统考合格成绩和非美术类校考合格成绩,在填报艺术类本科批B段或艺术类专科批志愿时,是否可以同时兼报美术类专业和非美术类专业志愿?

答: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录取机会,允许考生在艺术类本科批B段和艺术类专科批兼报美术类平行志愿和非美术类顺序志愿。但在录取时先投平行志愿,再投顺序志愿。已被平行志愿投档的考生,无论录取与否,不再参与顺序志愿投档。未被平行志愿投档的考生,将参与顺序志愿投档。招生院校对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投档的考生同期进行录取。非美术类的顺序志愿为先录取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再进行第二志愿录取。考生一定要清楚此阶段美术类平行志愿先于非美术类专业顺序志愿投档。

12.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何种情况下将面向考生重新征集志愿?

答:当考生首次填报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录取期间,考生应及时了解与自己相关批次的录取结果,未被录取且符合条件的考生应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了解该批次的剩余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

13.本科征集志愿如何设置?

答: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高校;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高校。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时须同时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A、C两段和普通类B、C两段不设置征集志愿。

14.学校安排专业是否从高分到低分?

答:学校在录取时,尊重考生所选报的专业的顺序。每个专业的录取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既考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还要考虑基础科目成绩、相关科目成绩、身体状况、政治思想表现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录取,具体录取办法请考生认真了解报考院校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

15.学生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本科招生中如何使用?

答:会考成绩以等级形式,综合素质评价以统一表格形式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提供给高等学校作为参考。高等学校在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择优录取。

16.如何查询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

答:教育部每年在“阳光高考”平台公布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高等院校名单,考生可登录“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查询。

17.考生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答: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需自行关注相关信息。高校自主招生办法各不相同,由高校自主确定,相关规定可在各高校网站上查询。

18.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有什么要求?

答:参加自主招生考生的高考成绩总分原则上不应低于北京市特殊类型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简称“自招线”),并满足试点高校对入选考生所确定的相应录取要求。

19.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如何招生?

答: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高考成绩要达到艺术类本科(或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其中,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美术专业统考(简称“美术统考”),并取得合格成绩,若招生院校组织美术类专业考试(简称“校考”)的,考生还须取得校考合格成绩;其他专业须通过所报考艺术院校组织的校考。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和全市统一组织的体育专业考试和面试,高考成绩要达到全市统一的体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由招生院校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及学校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20.各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京招生的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规定确定的。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分数线和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北京市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21.同一批次内怎样填报平行志愿才能拉开“档次”?

答:填报志愿要做到科学、合理,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填报,要想在同一批次内拉开“档次”,应查看以往两三年录取统计资料,可将生源情况不太好的学校作为最后一个志愿学校。

填报志愿必须要实事求是,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身体条件、职业性向,科学、合理地选报志愿。要注意克服盲目“拔高”和过于“保守”的两种倾向,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22.我高中在外省市借读并已在外省市参加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如何办理会考成绩转入?

答:高中在外省市借读回北京参加高考的考生,应持原就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中会考主管部门开具的会考成绩证明原件(或会考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北京市高考考生报名信息单复印件,到北京教育考试院办理会考成绩核定手续(3月—5月的每周四下午2:00—4:00,节假日除外)。已办理过会考成绩认证的外省市借读回京参加高考的往届考生,会考成绩由市高招办直接从往年的数据库中提取,不需再办理会考成绩核定手续。

23.在外地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怎样参加高考?体检在哪儿进行?在录取时有什么区别?

答:在外地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回北京参加高考,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由本人持所就读中学的学历证明信、就读学校所在地区教育行政会考部门的会考成绩证明、户口簿、身份证、报名考试费,到户口所在地的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并根据区高招办规定,将本人档案及时转回相关部门。6月初,报名单位将发准考证,考生持身份证和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考生本人须回京参加体检,如果未能参加本区高招办组织的体检,可于6月9日12:30—15:30参加全市的补检。补检地点:北京市体检中心。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对在外地就读的北京户籍考生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

24.非北京户籍考生可以在京借考吗?

答:教育部明确规定:“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处理。”目前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自主命题,试题与其他省市皆不相同。因此,非北京户籍考生不能在京借考。

25.为什么考试中只允许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高考评卷采用网上评阅的形式。网上评卷要对考生答卷进行扫描,采用黑色签字笔答卷可以使扫描图像更加清晰容易识别,避免采用其他颜色笔答卷造成扫描答卷模糊,可能影响评卷的情况。

26.为什么考试中不允许用铅笔、红色笔作答?不允许用涂改液、涂改纸修改试卷?

答:考生答卷后要经过装订密封、扫描评卷、核分等几个环节的工作。如果用铅笔作答,铅笔笔迹易被擦掉,字迹模糊不清,评卷时不易辨别,会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红色字迹在答卷扫描时会被过滤掉。所以在考试中,考生不能用铅笔(画图除外)、红色笔作答。作答后如发现不妥之处确需修改的,画图可用橡皮、铅笔修改,汉字、数字要用黑色字迹签字笔进行修改,但不能使用涂改液或胶条粘字修改。

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的,按有关规定要进行处理。为消除非智力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希望考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作答。

27.填报需要面试、口试院校,因面试或口试不合格未被录取,是否影响以后批次的录取?

答:部分院校招收面试合格或口试成绩较好的考生。考生填报这类院校被投档后,因面试或口试不合格可能会被退档,但退档后不会影响后续志愿的录取。

28.往届生录取时是否受影响?

答:除国际关系学院等极少数院校不招收往届生外,绝大多数录取院校对应、往届生一视同仁。

29.每年录取时各批分数线是否固定不变?

答:北京市确定的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在京招生计划和考生的高考成绩分布测算出来,并经过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确定。由于每年的招生计划数不同,考生人数及高考成绩分布不同,各批次分数线也会不同。

30.“高水平艺术团考生”和“艺术类考生”有何不同?

答: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目的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入学后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为学校艺术团服务,所报专业是非艺术类专业;而艺术类考生是以艺术为职业,入学后学习内容是自己所报考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与艺术类专业招生在录取时分别有不同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和不同的录取政策。

31.艺术类专业新生入学后可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吗?

答:教育部文件规定,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

32.如果录取院校退档晚了,会不会影响考生下一志愿的录取?

答:录取时考生电子档案由市高招办统一投放,每所学校阅退档案都有统一的时间要求,不存在退档晚了而影响录取的问题。

33.港澳台地区高校录取和内地普通高校录取有先后顺序吗?

答: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本科提前批次普通类A段录取,其他港澳台地区高校在内地实行自主招生,其中香港和台湾高校招生工作在我市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开始之前结束。凡被香港、台湾地区自主招生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各批次的录取。而考生是否被澳门地区自主招生的高校录取,不影响其被内地高校录取。

34.已被录取,可以换录到其他高校吗?

答:教育部明确规定,考生一经录取,不得换录。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慎重考虑,一旦被志愿高校录取,须按时报到入学。

35.给志愿高校写申请书放弃志愿算违规吗?

答: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任何人不得更改。考生给志愿高校写申请书放弃志愿是一种变相的更改志愿,是政策不允许的。如果放弃志愿就意味着放弃了本年度高考录取资格。

36.只参加学校测试而未参加北京市(或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统一测试,可以享受高水平运动队录取照顾政策吗?

答: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测试实行全市(或全国)统一测试。凡报考项目在统一测试范围之内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市(或全国)统一测试,在统一测试合格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考核。只参加学校测试而没有参加全市(或全国)统测或统测不合格的考生不享受高水平运动队录取照顾政策。考生报考的项目不在全市(或全国)统测范围内的,以学校测试合格成绩为准。

37.只参加学校测试未参加北京市高水平艺术团统一测试,能以高水平艺术团考生资格参加录取吗?

答:报考的项目在全市统测范围内,但考生只参加学校测试,未参加北京市高水平艺术团统一测试或未取得该测试合格成绩的考生,不能以高水平艺术团考生资格参加录取。考生报考的项目不在全市统测范围内的,以学校测试合格成绩为准。

38.高职(专科)招生分为几种招生方式?分别面向哪些考生群体?

答: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包括高会统招、高职自主招生和单考单招。不同的招生方式面向不同的考生群体。高会统招主要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职自主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毕业生;单考单招则主要招收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

39.高会统招的考试科目组合是怎样的?

答:高会统招的科目组合包括高考科目和会考科目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高考科目。高考科目为北京市全国统一高考中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录取时按3科总成绩排队。

第二部分是会考科目。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科。高职院校根据招生专业的培养要求,从备选科目中指定2至3科并提出成绩的等级要求,作为投档录取的前提条件。

40.高会统招的语、数、外3科是否单独命题考试?

答:高会统招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使用北京市全国统一高考的相应科目考试成绩,不单独命题考试。

41.为什么高会统招要以会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前提条件?

答:高中会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及合格毕业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会考科目成绩合格,表明考生基本具备了接受高等职业相关专业教育所需的文化基础,高考时无须再进行相关科目考试。将会考成绩作为进入高职的前提条件,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考试负担,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2.没有会考成绩能否参加高会统招?

答:参加高会统招必须具备相关科目的高中会考成绩,没有会考成绩不能参加高会统招。高中会考主要面对高中在校生,同时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也可参加高中会考。

43.高会统招的志愿是怎样设置的?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

答:高会统招按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两个批次依次录取。专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艺术类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为平行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普通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

专科普通批为平行志愿,设置20个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

44.高会统招如何填报志愿?

答:高会统招填报志愿在本科录取结束之后,具体填报时间为7月21日8:00—22日20:00。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选择专业,查阅自己拟报的专业及学校对会考科目及其成绩的要求。只有在满足拟报专业对会考成绩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填报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

45.高会统招考生有没有填报征集志愿的机会?

答: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有的高等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将根据情况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重新征集考生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征集志愿。

46.高会统招征集志愿如何设置?

答:高会统招专科提前批艺术类中的美术类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高会统招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和艺术类中的非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高会统招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

47.高会统招录取如何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

答:高会统招录取按照统考语文、数学、外语3科总成绩分布并结合招生计划情况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

48.高会统招具体的投档程序是怎样的?

答: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高校专业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会考成绩符合要求且有计划余额的高校专业;当报考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总分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科目的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科目的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高校该专业招生计划,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高会统招形式: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或3门确定成绩等级要求,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门,考生会考成绩必须满足所报专业要求方能投档。

49.各高校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京招生的普通高校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规定确定的。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北京市划定的艺术类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

50.高会统招学校是如何录取的?

答:高会统招的投档是按100%比例直接投档到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学校录取时不再调剂专业,投档前已经检查考生的会考成绩是否达到学校专业的要求,投档后主要检查考生身体状况是否满足专业学习要求,检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

51.考生填报高会统招普通批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高会统招采用突出专业、分数优先的投档方式,投档时先检索考生的会考成绩,按考生高考(语、数、外3科)成绩从高到低将考生所有志愿检索完成,一次性投到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所有专业均按招生计划的100%投档,不存在学校调剂专业,一旦考生所报20个志愿均未投出,即使高出最低控制线,也将成为死档。因此,考生应注意以下问题:

(1)填报志愿时应首先检查自己的会考成绩是否达到招生学校相关专业的要求,盲目填报可能导致志愿无效。

(2)慎重选择专业,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相关科目的学习成绩,也要参考往年该专业的录取成绩,还要关注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3)注意拟填报专业在不同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同一个专业往往在多所院校都有设置,但培养方向与录取情况差异较大。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注意按专业查询往年的录取分数。

(4)注意自己成绩在总体考生中的位置,使所报志愿保持一定的梯度。填报志愿说到底就是对专业、学校、地区三个因素做出不同的组合。排在前三分之一位置的考生志愿选择余地较大,三个因素大体都可以保证;排在中间位置的考生大体上只能保证两个因素,首先要确定放弃哪个因素;排在后三分之一位置的考生应注意选择保证一个因素,以确保在所报志愿内录取。

52.高职自主招生是怎样一种招生形式?

答:高职自主招生是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完全自主进行的招生形式。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相关规定详见各校自主招生的招生简章。

53.高职自主招生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招生学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二是考生只需参加招生学校测试,不需高考成绩;三是招生专业的职业教育特点比较突出;四是采取多样化的测试及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专业潜质,注重考查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五是对专业技能表现突出的考生可优先录取。

54.高职自主招生对招生对象有限定吗?

答:高职自主招生对招生对象没有特定要求,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55.高职自主招生何时报名考试?

答:高职自主招生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3月份,学生应关注招生学校网站的相关信息,按照学校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并参加考试。

56.考生如何填报高职自主招生的志愿?

答:每名考生限报一所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每名考生可选报的专业数由各校根据当年的自主招生专业情况自行确定。

57.报考高职自主招生后能否再参加其他入学考试招生?

答:考生在报考并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后,如果被录取,当年就不能再参加其他的入学考试与招生;如果未被录取,考生可继续参加高考。

58.艺术类高职如何招生?

答:报考艺术类高职的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科总分要达到艺术类高职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同时会考成绩满足招生学校相关专业要求;其中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全市美术类专业统一测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报考其他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参加招生学校的专业测试。

艺术类高职招生由招生院校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及学校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59.我市如何落实国务院有关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的要求?

答:为了贯彻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六部委及教育部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我市拟在高考前组织一次报名工作,上述人员可按照我市相关文件要求参加报名考试。10月份面向退伍军人将再组织一次报名考试。

热门院校

  •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院以其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贡献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初名“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首任校长田汉。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制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学院划转北京市。2014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5个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表演(京剧)、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一流建设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动画为省部级一流建设专业,表演(京剧器乐)为省部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2480人,教职员工419人。 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等教育教学单位,下设附中。形成了包括戏曲中等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在内的,具有国戏鲜明特色的戏曲人才培养格局。 建校70多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戏曲教育,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科研与创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戏曲领域形成生动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院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继续朝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建校六十九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40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宝武集团、中国一重、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河钢集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4.11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41万余册(件)。定期出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5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9年,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行列。截至2021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853人,各类研究生12591人(其中硕士生8610人、博士生3981人),国际学生812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5958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3399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642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957人,其中专任教师2067人(含自主招收博士后),在站博士后386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8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21年9月,共申请专利10596项,授权专利6833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82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列全国高校第4。学校“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科学贡献。近五年学校“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1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220余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加快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多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生团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MEI机器人团队、智能车队先后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积极营造“科学与艺术共融,人文与创新并存”的校园氛围,学生艺术团屡获佳绩,原创校史话剧《绽放》获得校园戏剧最高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及“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学校目前拥有约10.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场地。学校体育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竞赛场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学校体育馆团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天,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朝阳区
    学校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于1964年10月成立的,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办学经验,产生了一批名家名师。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弘文励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文楼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近700人、贯培生近1400人。现设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洲学院、欧洲学院、中东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政党外交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科学部、贯培学院和夏斗湖学院17个教学单位。图书馆现有藏书122万余册,年订外文原版报刊187种、中文报刊486种;电子图书100余万册;数据库129个,其中中文数据库43个、外文数据库84个,自建数据库2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5个(其中有26个语种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共建)。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旅游管理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5个(英语、日语、阿拉伯语、俄语、旅游管理)、北京市“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2个(翻译、财务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翻译、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日语)。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狠抓“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中联部原副部长刘洪才、徐绿平,外交部原副部长程国平,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世军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首都重大发展战略为重点,发挥学科优势,强化交叉融合,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服务与文化贸易、一带一路建设、公共政策翻译、对外文化传播、区域与国别研究、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等领域创新特色研究和高层次交叉人才培养,强化新型智库矩阵建设和咨政服务特色。现设有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院、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思想教育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资源与知识服务实验室等18个科研机构,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研究中心,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阿拉伯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0%以上,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近60%,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进修或工作的经历。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12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60余名。学校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学校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学校与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600余人,年均接收外国留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与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学院。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己任,以“融中外、兼知行”为办学理念,以外语、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 学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国标代码13629)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学校招生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主校区占地近500亩,另自有1400余亩实习实践基地。学校已建成数字化校园,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剧场、体育馆、实验实训中心,建筑风格独特,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成立于2004年,在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5000余人。学校设有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演艺学院、国际文化学院,2022年在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书法学、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等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9个学院(书院)。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3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36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哲学、政治学获评A,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与此同时,学校的理工学科建设也取得快速进展,物理学、化学、数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截至2021年10月底,学校有专任教师1986人,其中教授768人,副教授777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8名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8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50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教育部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有4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卫兴华、周新城、胡乃武、陈共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胡钧、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在学学生28363人,其中本科生11738人,硕士生11615人,博士生5010人;上述数据含学历留学生854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球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5万余项,共获得经费41.71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4至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7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2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截至2021年10月底,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国索邦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4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目前,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8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5家,美洲、非洲和亚洲各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荣休教授约翰•邓恩等68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47.34万册,电子图书445.86万册,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