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高考生本月关注三类信息
2014-12-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高考生本月要关注空军招飞初选、中国民航大学空乘空保专业面试及美术统考打印准考证三类招考信息。

空军在北京招飞初选本周末举行。报考空军招飞的北京市应届高中毕业男生要带相关材料到海淀区闵航路25号空军招飞工作局参加初检。朝阳、丰台、顺义、通州、大兴、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区县考生12月6日初检;东城、西城、石景山、海淀、门头沟、燕山、房山、昌平等地的考生12月7日初检。空军招飞局北京选拔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初检内容为体检。参加初选的考生无需空腹,要穿运动鞋,并做好个人卫生。

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空中乘务和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计划在京招收30人。报考该校空中乘务及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的考生均要取得学校专业测试合格证。这两个专业报名确认、测试时间为12月14日。届时,考生要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近期一寸彩色照片、中国民航大学专业报名登记表,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楼(朝阳区花家地东路3号)参加报名确认,测试内容包括面试、英语测试、普通话测试和身体初检4项。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报考该校空乘和空保两个专业,要先登录该校网站(www.cauc.edu.cn)进行预报名,并下载中国民航大学专业报名登记表。

报考北京市美术类专业统一测试的考生,本月要留意准考证打印时间。12月25日开始,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或www.bjeea.edu.cn),自行打印《北京市2015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准考证》。考生要保存好准考证,并认真、仔细阅读准考证上提示的参加考试的时间、地点、考场号、考试科目及考生应试守则等。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是一所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的事业单位法人。建校以来,坚持“规范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学校致力于培养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职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技能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市首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院校、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等,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开设电子信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学校陆续在校内建设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字艺术中心”、“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基地”、“护理技能实训中心”、“通信与三网融合”等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并在校外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在专业建设、技术服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为师生提供大量实习、实训机会,不断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长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工教结合、校企轮岗方式,建立起一支人本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双师教学团队,并由北大资深教授和方正各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带头人。教师承担和参与教育部、行指委、北京市等课题近百项,累计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课程162门,许多优秀课程被全国很多同类院校采用。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包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36项。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已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选择短期交流、交换交流或者赴外游学等项目,体验不同地区学习生活的多样性。学校师生以服务首都经济建设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重点,通过“企业办学校、学校办企业”,深化“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向着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职院校的目标迈进。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业分别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汉科软订单班)、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订单班)、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360网络安全订单班)、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京津冀虚拟现实研究院订单班)、传播与策划(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订单班)、影视编导、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加拿大)、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学前教育、餐饮智能管理。
  •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西城区
    学校简介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唯一的建筑类高校,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和北京市确定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源于1907年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办学115年来,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发展为使命,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智力和科技支撑。学校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197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获批建设“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获批设立“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从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源于1907更名北京建筑大学2013首批学士学位授予1982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2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75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1107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119人,硕士研究生2839人,博士研究生116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0项。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比一等奖,2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69项。学校现有教职工1180人,其中专任教师759人,高级职称教师437人,教授145人,博士生导师62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学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青年北京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等各类国家级及北京市级团队26个。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学术和行业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科研活动。现有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8个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国建筑类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建有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系统。学校始终强化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精密测绘与精细重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等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16项;近五年新增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需求,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题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务实推进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已有来自27个国家的72所院校加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类大学国际联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国际学生等方式,培养中外学生近千人。举办的暑期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教育品牌项目。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土木工程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759名专任教师 1名国家杰青 2名全国优秀教师 145名教授 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1项国家、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769项省部级以上学生活动奖励 70,000+毕业生 95%以上就业率 全国高校就业50强40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6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1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率先建成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实训基地,创新提出“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模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建案例”,入选北京党建蓝皮书。4个基层党建案例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案例》,获评1个“全国党建标杆院系”、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近五年,获评北京高校德育先进集体1个,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3个、优秀共产党员5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获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创新成果奖3次;获批北京高校党建重点难点项目支持计划1项,“两委一室”委托课题1项,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2项,北京高校党建研究课题9项(重大课题3项、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1项),实现承担北京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连续8年不断线,课题成果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级。 百余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70多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书记蔡奇同志来校调研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水平特色大学类型定位,聚焦有特色,培养“三师”,服务“三规”落地;突出高质量,走“提档、加速、冲A、晋级” 的内涵发展道路;拓展新格局,自觉融入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局,探索“一校多园”新模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国际关系学院始建于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是一所富有优良传统的高等学府。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和关心学校办学工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邓颖超等同志曾多次来校视察,与师生亲切交谈,给予极大关怀。陈毅副总理亲笔题写校名。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过重要批示。学校曾为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20世纪50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196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复合型院校的转型。
  •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丰台区
    学校简介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院以其专业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质师资最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最多、业内贡献最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初名“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首任校长田汉。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制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学院划转北京市。2014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5个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表演(京剧)、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一流建设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动画为省部级一流建设专业,表演(京剧器乐)为省部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2480人,教职员工419人。 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等教育教学单位,下设附中。形成了包括戏曲中等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在内的,具有国戏鲜明特色的戏曲人才培养格局。 建校70多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戏曲教育,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科研与创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戏曲领域形成生动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院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继续朝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我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将按照“特色、内涵、规范、质量”八字方针,努力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核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年9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9月,“应用经济学”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设16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智库基地、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本科专业57个。2002年—2012年,我校获批应用化学、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和会计学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和企业管理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我校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博士后20人(含联合培养8人),博士生84名,硕士生2897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2013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942名。学校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1万平方米,良乡校区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88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0.25万平方米,良乡校区3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25亿元。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793.1平方米,截至目前,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8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768种、报纸63种、1290109万电子书,中外文数据库98个。“十五”时期以来,抢抓机遇,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不断完善基本条件,完成了阜成路校区改造和良乡校区一期等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5.8万平方米,2004年10月,8千余名学生顺利入驻,良乡校区一期工程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新时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及“十二五”时期,学校逐步完善阜成路校区和良乡校区的基础设施条件。2019年8月,良乡校区二期新建4.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竣工并投入使用,2020年8月,良乡校区二期新建1.6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楼宇竣工并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学校还将陆续完成教学实验等基础设施建设共计7万平方米,实现“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升条件保障”的目标。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