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18年高考调整本科录取批次
2018-03-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政发﹝2016﹞23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的要求,全面有序深化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高校科学选才,增加考生选择机会,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和吸纳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省招考委决定,我省2018年起进一步调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批次。

一、主要调整变化

1.批次调整情况。2018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批;艺术类本科一批调整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二批调整为本科批。

2.调整后批次设置情况。2018年,普通类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艺术类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体育类批次设置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

3.调整后各批次院校志愿设置。2018年,普通类本科批设16个平行院校志愿,征集志愿设9个平行院校志愿,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院校志愿对应原设置不变;艺术类各批次院校志愿对应原设置不变;体育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均设5个平行院校志愿,高职(专科)批均设9个平行院校志愿,征集志愿设5个平行院校志愿。

4.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参考近3年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情况,结合当年招生实际,合理划定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有关说明

1.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是国家和我省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批次合并有利于消除因批次划分带来的政策歧视,促进高校平等竞争、公平发展;有利于减轻高中学校升学排名的压力;有利于学生按照兴趣选择高校和专业,避免被录取批次所“绑架”;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避免用人单位以录取批次设置就业门槛。批次合并后,适当增加了本科批次院校志愿设置数量,有利于考生报考,提高院校志愿满足率,同时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实施了录取批次合并。

2.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总体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录取批次合并后,虽然在本科批次录取的高校数量增多,但在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因素仍然是考生本人高考成绩所处位次和高校录取最低分所处位次(或称分数段)。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2018年3月21日

热门院校

  •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
    学校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70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2人,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特聘教授15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1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16人。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7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一流课程7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2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4项,基础教育成果奖2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智库,1个市级智库,18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605项;出版专著371部;发表论文7749篇,其中被SCI收录923篇;获授权专利16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签订“四技”合同130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9项。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 学校简介学校底蕴深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辽阳市,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方针,围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文化理念和“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工程,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强大学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亿元,在校全日制学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学生在学期间可考取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余种。学院建有学生公寓7栋,教学楼6栋,教学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综合实训基地1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综合体育馆1座,标准400米塑胶场地1块,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块。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332人,其中副教授118人,教授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2人,“双师型”教师232人。学院设有11个院系,建有36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和师范教育等六大专业群。专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为国家级专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加工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环境及化工类专业基地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办学模式多元学院采取“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百余家企业对接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221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六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努力做到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教学做一体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模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培训、函授、自考、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并举的崭新办学格局。
  • 学校简介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2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500余人。设立医学、管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医学检验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3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77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学技能中心、临床医学技能中心、康复医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哈尔滨、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3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历年来就业率在省内领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院将继续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求。未来,我院将在锦州滨海新区建成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园,届时,学院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 学校简介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辽宁省首家以汽车冠名的高职院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重点建设培训培养基地、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基地、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十大优秀孔子学堂、大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安全校园先进单位、大连市国防预征青年培训基地。学院坐落于辽宁省魅力海滨城市——大连,依山傍海,群山环绕。学院紧靠大连北站,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学院涵盖大连天巳汽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连天巳教育培训中心、大连国际劳务培训学校、大连天巳汽车驾驶培训学校等。设有三系两部(三系分别是汽车技术系、经济管理系、文化艺术系,两部分别是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交通运营管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现代物流管理、保险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大数据会计、金融科技应用、网络直播与运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表演艺术、文化创意与策划、文物展示利用技术、影视动画等22个专业。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12000平方米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其他现代化教室58个。与此同时,学院投入巨额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设有现代化的发动机实训中心、汽车底盘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中心、汽车电器实训中心、文物修复实训中心、航空模拟舱、飞机发动机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新能源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各类硬件设备一应俱全。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人,有多名是大连市学科带头人,学院教师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撰。同时,学院还在省内外及国外本科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聘请专家、学者来院任教。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行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办在企业,把课堂引入车间,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的“三个零距离”对接。我院连续多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65枚,全国金奖15枚,2次世界大赛参赛资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级蓝领需要。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一站式管理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就业率连续三年为98%以上。与一汽、二汽、广汽、华晨宝马、汉腾等十多家著名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和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本田等百余家汽车4S店,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生深受用人企业欢迎,供不应求,为大连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服务支持,成为全国汽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与省内同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我院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至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等全日制本科继续深造学习,并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新思路建立专硕连读学历晋升通道。
  • 沈阳工学院抚顺市望花区
    学校简介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创建于1999年。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两个特大工业型城市区域交界处,地处辽宁省和东北亚中心地带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9036人。设有13个教学单位,在51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招生。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学校精神;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就业、继续学习、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大力倡导“以贡献者为纲”的文化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适应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校自有专任教师7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6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78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人才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28人。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5个实验中心、135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7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61.22万册,电子图书141万册;构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多平台集成的智慧校园平台。学校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和“六共”机制,密切校企合作,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176家,其中13家被评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到目前为止,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科技厅批准的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科研院所13个。学校树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注重专业建设,自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以来,学校共有30个专业接受评价,其中23个专业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现有国家级专业改革项目2个、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1个;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示范专业14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3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学校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服务学生发展的工作体系,注重做好大类专业分流与转专业指导、学业指导、跨校选课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考研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出国留学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贴心的资助服务,并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奖助学金项目。近年来,每届毕业生中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获评“辽宁省2021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1344”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和改革项目。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每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超过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斐然,荣获国家级奖励447项、省级奖励4736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2017-2021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榜第6名(辽宁省第1名),位列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第41名(辽宁省第1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师生全球视野,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沈工”品牌。全方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与英、美、法、俄、意、韩、日等多个国家的37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文化交流、学分互认、共建实验室、本硕连读等项目。经过23年的奋斗,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遴选为辽宁省首批十所全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总体的满意率均在85%左右,各项指标满意度明显高出全国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在“2020软科中国民办大学办学水平排名”第8名,在“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第28名、辽宁省第1名,在“武书连2022中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精选出的10所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中位列第六,在“武书连2022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共221所)”中排名23。学校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荣获“辽宁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形势,学校正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实现质量上水平、办学上层次、发展上台阶的发展任务,奋力谱写沈工改革发展新篇章,向着最好的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