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关于印发《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6-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市(州)教育考试院,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

现将《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1年6月3日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服务高考考生,确保高考志愿信息采集及时、准确,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职责分工

1.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制定全省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业务技术培训和模拟演练;管理和维护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和数据,确保本级网络畅通;公布在湘招生专业计划和志愿填报相关政策;制定应急预案。

2.市(州)招考机构负责本地区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管理,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开展本地区业务培训,督促检查所辖县(市、区)做好网上填报志愿的培训和模拟演练;负责落实本地区网上填报志愿硬件设施,配合省教育考试院进行系统测试;管理本地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功能和权限;负责本地区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的统计和异常情况上报。

3.县(市、区)招考机构负责本地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管理,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负责组织本地网上填报志愿的业务培训,督促所辖中学做好网上填报志愿的培训和模拟演练;负责检查本地中学的硬件设备、网络运行等情况;管理本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功能和权限;负责本地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的统计和异常情况上报。

4.报名点(中学)负责本报名点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管理,制定工作方案;负责本报名点(中学)网上填报志愿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提供可供考生进行网上填报志愿的场所;组织开展网上填报志愿培训和演练;组织本报名点(中学)考生网上填报志愿,负责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的统计,及时向当地招考机构汇报志愿填报异常情况。

5.考生要遵守网上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按时参加培训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完成后要退出填报志愿系统,并再次登录系统检查核实填报的志愿是否正确;要准确地填写好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要妥善设置和保管好个人密码,密码不能过于简单,以防止泄露;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填报志愿。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责,因考生本人了解学校信息不准确,未按学校招生章程要求和有关规定填报,个人密码保管不善、不按网上填报志愿程序和要求操作,未在要求的时间内提交保存志愿数据,请他人代填、错过规定的网上填报志愿时间等原因,造成志愿信息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若发现填报出现异常,考生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二、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

22.志愿填报系统

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以下简称“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网址:https://ks.hneao.cn)

考生移动端APP:“潇湘高考”(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或“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下载APP)

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招考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s://gl.hneao.cn)

考生通过“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招考机构及报名点(中学)通过“招考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志愿填报情况统计管理。

3.操作流程

第一步:考生提前下载安装好“潇湘高考”APP。

第二步:考生通过“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相关链接查阅“志愿填报系统操作指南”,熟悉了解系统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考生提前设置好系统“登录密码”和“保存密码”。

第三步:考生在开通志愿填报系统辅助填报功能时间内登录系统,可查询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分类收藏院校专业组。

第四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间内登录系统,查询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分类收藏院校专业组,填写志愿草稿,提交保存正式志愿。

第五步:招考机构及报名点(中学)在正式填报时间内登录管理系统,下载上线未提交保存正式志愿考生名单,提醒上线未提交保存正式志愿考生及时提交保存正式志愿。

4.应急预案

考生填报志愿时,如出现不能正常填报或保存等异常情况,各地要及时报告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由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应急预案启动相应处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和所属报名点(中学)须快速予以响应和执行。应急预案电子文档通过“招考信息管理系统”下载查阅。

三、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招考机构和报名点(中学)要成立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工作责任制。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文件中的时间安排制定相应的工作日程表,统筹安排好本辖区内考生填报时间。要安排足够的管理人员并配齐必要的信息采集设备,给高考志愿信息采集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2.加大志愿填报指导力度。各级招考机构和各报名点(中学)要根据当地疫情实际和防疫要求,因地制宜做好考生志愿填报的指导和培训工作,确保每位考生都知晓今年的录取政策、各批次志愿填报的时间、志愿填报的规则,要加大对边远地区考生及贫困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指导考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3.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报名点(中学)要为本报名点(中学)考生免费提供满足填报志愿需要的场地和计算机,安排专人进行辅导和答疑,并保证本地网络的畅通。同时,要提醒考生经常查看“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最新公告。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各级管理用户要做好用户名和密码的保密工作,不允许把自己的账号转借其他人使用,不允许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登录。要指导考生妥善保管好密码,并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志愿填报,禁止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填报志愿。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前,各报名点(中学)应统计上线未填报志愿考生的信息,提醒相关考生按时填报,并做好上线考生未填报原因登记。填报时间截止后,考生不能再修改本次填报的志愿信息。要加强考生志愿数据的保密管理,对考生的志愿和联络等信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擅自对外泄漏,也不得替考生填报志愿或更改考生志愿信息,违者,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国家教学标准编制单位★ 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国家教学标准编制单位★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国家教学标准编制单位★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国家教学标准编制单位★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光伏发电系统控制与优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特种机器人控制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光伏技术应用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湖南省新能源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湖南省新能源师资培训基地★ 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中心城区,校园精巧别致,绿树成荫,书香四溢。现有学生6500人、专兼职教师500人,开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会计、动漫设计等19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招生,是一所融理、工、文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校是一所正在发力成长的高职后起之秀,初创于1978年,四十载砥砺前行,新时代破茧成蝶。2015年划归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后,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特色办学,突出内涵发展,致力打造湖南职教新湘军,步入全面发展快车道。学校紧贴市场、产业,紧扣职业、就业,优化整合、全新组建了新能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管理艺术学院。按照“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园,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的思路,与湘潭协同建设湖南省公共实训基地,与株洲携手打造中国动力谷学院,与京东集团联合组建京东学院,与长沙积极谋求产教融合新突破,“有核无边、多点办学”的职教新模式有序推开。学校已从昔日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快速出落成了备受青睐的“大家闺秀”。学校专业拔尖,供需两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建设新能源、智能制造、管理艺术等特色专业群,营造专业高原,打造技能高峰。近年连续摘取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不断实现湖南省在全国赛事奖项上的新突破,体现了学校雄厚的专业实力和学生过硬的技能水平。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节节攀升。学校师资卓越,产教互促。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放建设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内培外引,做优做强核心师资。依托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整合社会知名师资。依托京东集团、北汽、中电48所、中国明阳风电、华航唯实、南方测绘等业内名企,打造德技双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学校教书育人,德技兼修。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悉心培育具有理工核心情怀的一流应用人才。推出《理工书单》,倡导“每周一书、每人一语、每课一讲、每日一记”,着力引导学生读书明理、知书达礼,培育学生勤学、俭朴、乐观、诚信、合作、自律、敬业、专长、创新的理工职业情怀,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倡导者和模范践行者。
  • 学校简介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原娄底幼儿师范学校升格而成,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新化师范。新校址坐落在世界锑都冷水江市,有长芷高速、沪昆高铁并贯东西,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建筑面积10.5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设施设备齐全。 学校是“湖南省大专层次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基地” 、“娄底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湖南省校园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单位”。曾荣获“全国部门绿化四百佳”、“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现有学生4401人,教职工264名。其中专任教师2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4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4人,特级教师1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3人,双师型教师83人。目前,学校继续开办五年制初中起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培养大专层次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同时增开三年制高中起点学前教育、三年制高中起点美术教育两个专业。在未来三年内,将开设广告文印、音乐教育、早期教育、舞蹈教育、艺术设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并与湖南师大、湖南一师、华东师大等合作开展本科学历的继续教育。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活校、品牌强校”战略,立足娄底、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省市,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力争在三年内,将学校打造成娄底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中心,娄底市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 学校简介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成立的湖南省土木建筑学校(1972年更名为湖南省建筑学校)。2003年,由原湖南省建筑学校与原湖南省建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原长沙职工大学并入学院。2011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立项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院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励精图治、奋勇开拓,为社会培养了十二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了数万名企业经理、项目经理和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被誉为湖南建设人才的摇篮和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学院秉承“明德建业、精作筑能”的校训,坚持“塑造人格,培养技能,张扬个性,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确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城建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卓越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以“真心求学、实意做事”为校风,以“弘德精业、正己立人”为教风,以“尚学尚能、成人成才”为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素质优良,适应城乡建设行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首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926人。学院构建了覆盖建筑业全产业链的“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安装技术、市政与交通土建技术”五大专业群,形成了由26个品牌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群、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专业群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工程造价、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精品专业;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学院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建筑工程技术实习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湖南省职教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工程造价专业为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工程智能检测及监测平台为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学院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学院受省教育厅委托主持编制了《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建筑工程技术类标准》和湖南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个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牵头负责全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考工作;受省住建厅委托主持编制了《湖南省土建类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指南》和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八大员十岗位)岗位资格考试大纲、远程考试试题库、培训教材;先后完成了一、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和全省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是湖南建设行业和建设类职业院校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在推进建设行业技术进步、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引领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行业内和同类院校中享有良好声誉。学院是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职业院校委员会主任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湖南省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南地区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研发基地、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建材工业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建筑业特种工培训基地、湖南省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省直定点机构、湖南省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定点培训机构、湖南省建筑业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湖南建工集团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建工产业研发中心、湖南建工教育培训中心,是全国首批“建筑信息模型(BIM)”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湖南省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湖南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学校等称号。在新时代的奋斗之路上,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城建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卓越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奋勇迈进,为全面建成卓越文化精美新建院,示范引领湖南建筑职业教育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邵阳学院邵阳市大祥区
    学校简介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学校坐落在国家卫生城市、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这里人文底蕴深厚,诞生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和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花园式单位”。基础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面积163.1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2.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91亿元,馆藏图书302.3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471种,各类数据库及平台50个。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21个教学学院,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机械、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53个本科专业,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6966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与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新农科”项目建设高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7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6所直属附属医院、协作型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6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47人,博士553人(含在读),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有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0余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校长、兼职教授,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建立了“资峰学者”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梯队,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16人为代表的高水平梯队式人才集群。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43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7项;发表学术论文6100余篇,有620余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73部。学报(社科版)为RCCSE(武大版)核心库A类核心期刊,学报(自科版)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第七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称号。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近3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200余项。2018年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20年、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21年获“田家炳杯” 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开放办学步伐加快。学校坚持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城校共生”发展模式,先后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湘电集团、湘窖酒业、伟大集团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等6个产业学院和3个研究院,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学校成立产学研合作办、成果转化与应用中心(知识产权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建校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弘扬“共生共荣、唯实唯新”的校风、“明德明理、笃学笃行”的学风和“修德修身、敬业精业”的教风,为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0多万各类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公共建筑节能建设示范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综治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周边、辐射全国,以工学为主体、以师范和医学为两翼、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力争到2035年,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的办学层次,基本建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中南大学长沙市
    学校简介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等17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课程13门。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点高校,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是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及参与大学国际联盟12个。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等10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5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今天的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责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