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第三批本科理工类缺额院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
2010-08-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统计时间:2010824

序号

计划
性质

科类

院校
代号

院校名称

征集志愿
投档线

征集志愿
最低排名

1

统招

理工

2526

黄河科技学院*

393

96720

2

统招

理工

262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418

81640

3

统招

理工

3001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478

42159

4

统招

理工

3004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490

34113

5

统招

理工

300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

419

81177

6

统招

理工

3048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463

52107

7

统招

理工

3051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456

57277

8

统招

理工

3071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459

54643

9

统招

理工

3073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451

60370

10

统招

理工

3074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450

61092

11

统招

理工

308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454

58186

12

统招

理工

3090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438

68883

13

统招

理工

3131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482

39421

14

统招

理工

3193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442

66023

15

统招

理工

3200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11

86008

16

统招

理工

3201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457

56047

17

统招

理工

3202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51

60552

18

统招

理工

3204

沈阳医学院何氏视觉科学学院

410

86736

19

统招

理工

3205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403

90666

20

统招

理工

3222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406

88648

21

统招

理工

3223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399

92668

22

统招

理工

3224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444

65069

23

统招

理工

3225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423

78348

24

统招

理工

3226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408

87519

25

统招

理工

3227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431

73252

26

统招

理工

3228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

366

111298

27

统招

理工

3229

吉林动画学院*

385

100857

28

统招

理工

3232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396

94782

29

统招

理工

3243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463

52061

30

统招

理工

3244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

449

61519

31

统招

理工

3359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447

62870

32

统招

理工

3360

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

438

68890

33

统招

理工

3362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400

92101

34

统招

理工

3363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412

85362

35

统招

理工

3364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445

64225

36

统招

理工

3365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473

45295

37

统招

理工

3382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454

58078

38

统招

理工

342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484

37781

39

统招

理工

3423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424

77767

40

统招

理工

3426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443

65542

41

统招

理工

3428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460

54068

42

统招

理工

3429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438

69087

43

统招

理工

3463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400

92368

44

统招

理工

3466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447

62783

45

统招

理工

3467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408

87911

46

统招

理工

3508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413

84458

47

统招

理工

351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

412

85365

48

统招

理工

3512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386

100273

49

统招

理工

3541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424

77738

50

统招

理工

354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478

41923

51

统招

理工

3548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464

51431

52

统招

理工

3552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433

72543

53

统招

理工

3553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449

61725

54

统招

理工

355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439

68086

55

统招

理工

3557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432

72635

56

统招

理工

3558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387

99994

57

统招

理工

3562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453

59194

58

统招

理工

3563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453

59030

59

统招

理工

3572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457

56010

60

统招

理工

3575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

446

63728

61

统招

理工

3602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453

58693

62

统招

理工

3612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443

65336

63

统招

理工

3614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474

44545

64

统招

理工

36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450

61018

65

统招

理工

3665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474

44520

66

统招

理工

3667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473

45183

67

统招

理工

3671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454

58538

68

统招

理工

3721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421

79982

69

统招

理工

3722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435

70957

70

统招

理工

372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453

59122

71

统招

理工

3724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408

87363

72

统招

理工

3727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400

92108

73

统招

理工

3728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413

84912

74

统招

理工

37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425

77046

75

统招

理工

3773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459

54629

76

统招

理工

3775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420

80410

77

统招

理工

3777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428

75341

78

统招

理工

3792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459

54974

79

统招

理工

3793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458

55320

80

统招

理工

3795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407

88568

81

统招

理工

3832

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410

86392

82

统招

理工

3851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445

64450

83

统招

理工

3852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418

81867

84

统招

理工

3854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442

66412

85

统招

理工

387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449

62030

86

统招

理工

3873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414

84249

87

统招

理工

3879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431

73621

88

统招

理工

3880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505

24935

89

统招

理工

3921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424

78063

90

统招

理工

3924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479

41057

91

统招

理工

3925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408

87809

92

统招

理工

3941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412

85405

93

统招

理工

3961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388

99609

94

统招

理工

3984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423

78569

95

统招

理工

6423

闽南理工学院*

396

94822

96

统招

理工

6490

山东万杰医学院*

415

83754

97

统招

理工

6879

西安思源学院*

384

101520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办学历史: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8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40%,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飞行器适航技术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4.7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5.9亿元。图书馆纸质馆藏资料220.97万册,中外文期刊367种,电子期刊近48.91万种,电子图书568.54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48个,阅览位4570座。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学校具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6.人才培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0个、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7项。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54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我校学生共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509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56项;“履带双驱光伏智能越障椅”项目首次成功入选大创年会并夺得最高荣誉“最佳创意项目”;“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戴维被评为江西高校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朱丁亮获评“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荣誉;王璐明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周涛挺进六十强并荣获“洪城创业故事汇榜样人物”称号。在首次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我校排名全国第103位,位居省内高校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7.科学研究:学校近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等科技奖励50余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500多篇,出版论著190余部,受理专利2120余件、授权1230余件,教材642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等2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入选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  8.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340人。  9.招生就业工作: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除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外大多在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名。学校与航空、航发、商飞、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30余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商飞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10.国际合作: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中英文授课专业。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留学生培养结构,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了留学生从本科教育、硕士培养和博士联合培养发展,助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积极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工作,先后获批国家公派《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俄白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匈牙利互换奖学金项目》等出国留学资助项目。受资助人数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11.民生工作:学校注重民生工作,推行教职工“健康工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资助育人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学生教育资助救助制度。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学校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资助工作。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等形式外,学校还有“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岗、临时困难补助、困难学生走访慰问、专业技能提升资助等其他资助项目。此外,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近二十项。形成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12.社会声誉:学校2021年获全国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等荣誉。历年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和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西省平安校园”。“天宫开悟”航空航天科普精准教育扶贫项目荣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 学校简介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及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宝陶艺研修苑,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系、体育与军事教学部等12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 历史沿革:学校肇始于1910年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人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校址江西鄱阳)。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1916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随后迁往江西靖安(1937年)、江西萍乡(1938年)、江西景德镇(1944年)等地办学。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1984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九易校名、四迁校址、四度中断,历经艰辛,颠沛流离,然初心不移,血脉贯通,文脉相承,弦歌不辍,始终根植于陶瓷行业这片沃土,经过一代又一代陶大人的努力奋斗,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即:“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人才,以改良陶业”的办学宗旨,“培养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人才培养目标,“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专攻深究”的人才培养理念,“诚朴恕毅”的校训,“勉知力行”的校风和“发扬国粹、利民裕国”的精神。学科专业: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设有“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文物与博物馆”“翻译”等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陶瓷设计与美术”学科为省“十四五”高峰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十四五”潜力发展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设计学”“美术学”学科均为“B+”(全国第10位、江西第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C+”(全国第69位、江西第2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全产业链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师资队伍:学校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汇聚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和陶瓷工程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教育教学:学校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誉为“是一所可以在全国行业高校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近 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2018年,学校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有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红色走读”成果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全国25项,江西2项)和“最具感染力”作品。学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学业、专业、就业、职业、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创业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江西省唯一)。学校每年的毕业生5000余人,与陶瓷类专业相关的有一半之多,35%以上选择在本省就业创业,30%左右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创业,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学研究:学校长期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8个,中国陶瓷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等一批国家级专业协会和机构常驻学校,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完整科技支撑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多项,大部分是围绕传统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9项,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及《中国陶瓷工业》,享誉国内外陶瓷业界。社会服务: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科技进步,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战略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新型瓷石矿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化解了景德镇陶瓷原料资源枯竭难题。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成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具备可移动修复资质高校(江西省首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成功落户学校(江西省首个)。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成为江西新型智库,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2021江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TOP10。文化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学校汲取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美学之精华,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开创和发展了“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现代瓷画艺术”“意象雕塑”等艺术表现新形式,推动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学校先后为伊丽莎白、丘吉尔、杜鲁门等国外政要设计制作礼品瓷并流传至今,承担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瓷设计创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瑰宝。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陶瓷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陶瓷艺术品鉴证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教育中心纷纷落户学校,成功举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陶瓷与文化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正式出版《与世界对话—陶瓷英语口语教程》等陶瓷外语系列教材。学校在《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高校)》报告中的大国工匠人才指标上高居榜首,在高级工艺技师类人才培养及以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贡献获得高度赞誉。国际交流:学校充分发挥独特的学科专业优势,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先后代表国家在法国卢浮宫、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高水平的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化与世界各地在陶瓷教育领域的互鉴互容互通,作为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国际陶艺学会共同打造了“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入选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人才,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近60个国家的3000余名留学生。办学声誉:学校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主动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专业基础厚、品质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陶瓷界,学校被誉为“陶瓷黄埔”——在全国各大产瓷区,到处都有学校的毕业生,并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创造了科达、箭牌、金意陶、简一、欧神诺、道氏等一大批中国著名品牌,为中国陶瓷产业创新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中国艺术界,学校享有“陶院现象”美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培养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才辈出、成果显著,一大批已成为我国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年追梦,砥砺前行。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五大高地”战略行动,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迈进!
  • 学校简介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原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为基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府字〔2014〕12号)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可追溯到创办于1906年的高安师范传习所;1946年,改为江西省省立高安师范学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结构调整时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设立宜春学院高安校区;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部备案)。学校隶属宜春市人民政府,占地面积1019亩,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投资规模16.48亿元,办学规模1.2万人-1.5万人。2020年10月4000余名师生进驻新校园,2021年3月学校已完成整体搬迁。现有全日制大专生10000人左右,教职员工52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7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187人。近五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1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80余部;教师70余人次、学生700余人次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80余项、二等奖(第二名)60余项、三等奖(第三名)8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面向全省招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9个学院和1个附属小学,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设计、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空中乘务、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体育、舞蹈表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文、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共22个专业。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依托良好的社会声誉,立足江西,辐射全国,积极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改革开放后,学校曾9次获得“全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誉为“赣中师苑一杆旗”;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认为全国中师标准化学校;2000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重点办好的13所师范院校之一;2005年,经江西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21所具备培养小学和幼师条件的院校之一;2005年,学校在全省范围率先开展幼教、小教师资的定向培养工作;2019年,再次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学前教育学院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全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学校”称号,荣获全省“节水型高校”称号,获得10万元省政府就业奖励,留赣就业率在全省60多所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紧紧围绕“1226”发展主战略,打造幼专品牌。“1”,紧扣一条主线,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等精神。“2”,落实两个责任,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尤其是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落实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全面发展重要责任。“2”,实现两个梦想,即力争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实现幼专整体“西迁”梦,梦圆大宜春;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宜春幼专“升本”梦,梦圆大学城。在此基础上,将两个梦想具体细分为西迁教体新区,专升本,办成江西知名、全国有影响的师范本科大学“三步走”战略。“6”,取得六大突破,即思政工作有突破,淳化“三风”(师风、学风、校风)有突破,队伍建设有突破,品牌形象有突破,学校文化有突破,“三个感受”(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有突破。
  • 学校简介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省政法干部学校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江西省司法厅警察训练总队这看似不相同的四个名称,其实有一个相同的核心:就是“政法”两字!不错,这正是江西省唯一一所政法类大专(高职)院校,隶属于省司法厅的——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江西政法学院(后分为三个学校,即江西省公安专科学校、江西省劳改警察学校和江西省司法学校),2000年江西省司法学校和江西省司法警官学校成建制合并为江西司法警官学校,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并保留江西省政法干校的职能,因此,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15部委确定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3年5月,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学院增挂“江西省司法厅警察训练总队”牌子。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学院虽占地仅175亩,但校园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十分宜人。学院教学科研设备完善,拥有现代化教学监控系统,建有汽车驾驶训练场、警务技能训练中心、法律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多媒体教室、刑侦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馆藏图书60余万余册。现有在编教职工229人;现有在校学生7400余人。更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有副高以上职称资格的教师114人,有律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等“双师型”教师86人。有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2个省级教学团队(行政原理与实务和行政管理)。学院自升格以来,以“博学、明法、求实、创新”为校训,注重内涵建设,无论专业、课程还是教学科研均有不错的建树:专业建设:有1个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专业(书记官),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有5个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书记官、司法警务、法律文秘);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刑事执行、司法警务),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法律职业技能),有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监狱管理、速录)。课程建设: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7门省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中文亚伟速录》、《大学语文》,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文亚伟速录》、《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文书》、《图形制作》),有6门司法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法律原理与技术》、《中文亚伟速录》、《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证据法》、《司法警察概论》、《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学科研:学院有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有1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有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有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警务技能方面:2004年,在江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上,获得高校组团体第1名;2008年,参加江西省散打锦标赛,获得团体第二名,总分并列第一名;2014年,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荣获高校专科组团体冠军;201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共取得1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3个第五名的好成绩。速录技能方面:近年来,学院师生代表队在参加一系列速录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廖宇琴同学以652.92字/分钟的成绩打破了汉字速录的世界纪录,杨茗茹老师殷亮亮同学入选中国国家队并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院在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在校统一着人民警察服装,高标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办学几十年,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居于前列,每年考取公务员的人数在全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公、检、法、司等部门,已有大批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不少还走向了领导岗位,并涌现了张献、李文华等英雄人物。当前,学院领导班子将遵循教育规律,推进各项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江西有地位、全国有影响、专业有特色、学生有出路”的高等职业院校。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九江市共青城市
    学校简介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8月,是由南昌大学举办,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本科综合性独立学院。2016年7月,由南昌大学与共青城中航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新学院,属民办性质。建院十余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院先后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中国高等教育中心和知名教育媒体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十佳独立学院”、“全国十佳诚信独立学院”。2016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评价》中,我院在全国265所独立学院中排名第15名,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办学声誉逐步形成。目前,学院坐落在赣江新区共青城市,校区占地1215亩。根据教育部要求,学院具备了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的财产管理、独立进行教学。学院实行三级设置两级管理模式,即学院、学科部、系三级设置,学院和学科部两级管理。下设院办、人事处、财务处等16个行政职能部门和基础、人文、财经、理工和信息5个学科部,整个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顺畅。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业务精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职专任教师30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5人,此外,还专门配备了专职辅导员41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2名。学院依托南昌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设有本科专业33个,招生专业33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现有全日制本科及自考在校生达12000余人。学院推行完全学分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从2007届毕业生开始独立颁发毕业证书,从2012届毕业生开始独立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院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已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四次修订,完成了《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课程结构更加合理,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培养方案内容更加充实,更加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深化对慕课、大学生英语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培训,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5年来,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省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共计203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26项,省级奖项1710项。仅2017年就获得国家级奖项16项,省级奖项88项。学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激励作用,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精神。自2015年起,为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大一新生中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综艺大赛、歌手大赛、辩论赛、篮球赛、“五·四”诗会、女生节、寝室文化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讲坛等各种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出“和谐、健康、精彩、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挑战杯”和网络创新应用等国际、国内赛事,均创佳绩。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群策群力,多管齐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创新改革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将之贯穿大学四年始终;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模式,开展SYB创业培训工作,对学院所有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学生创业技能;2016年,与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分中心;加强了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力度,与江西众超电器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县人社局、浙江橙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成功举办了每年一次的全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一次性就业率均达84%以上,学院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在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中一直都是“优秀”。学院每年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我院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建院以来,学院已走上规范化办学的轨道,实现了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的转型,取得了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朝着创建国内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