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场规则(2025年版)的通知
2024-11-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考试院),有关高校:

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考试管理,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我院制定了《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场规则(2025年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场规则(2025年版)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2024年10月30日

附件

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场规则(2025年版)

I 音乐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考试封闭区域)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笔试科目相关考试用具须自备(可用透明塑料盒或塑料袋装),基本配备为:0.5mm中性黑色字迹签字笔,2B涂卡铅笔,绘图铅笔(HB),橡皮擦,无字透明垫板。超出上述品种的文具、用品、资料等禁止带入考场。

器乐面试,除钢琴统一提供外,其他乐器由考生自备。

2.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考试时间和考试流程相关规定。

1.音乐类“乐理”和“听写”两科目实行合卷笔试,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参加任一科目考试。

2.笔试科目开考前45分钟,声乐或器乐面试科目开考前30分钟考生应进入指定考场(候考室)。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3.笔试考试起止时间一律以考点统一信号为准。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作答须使用现行规范语言文字。笔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本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

4.笔试科目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按照监考员指令配合做好试(答)卷、草稿纸等考试材料回收。从监考员开始收集考试材料至考生获准离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面试科目自考生进入候考室至考试结束并带离考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期间,考生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严禁将上述考试材料带出考场,严禁有拍录甚至传播试(答)卷、草稿纸、考试场所等涉考敏感信息之类的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五、考生须在笔试科目试(答)卷上准确填写考生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并按规定作答。

1.须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晰地填写考生信息,粘贴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条形码、确认签字前应认真核对条形码、信息表上的信息,若与本人实际信息不符,应立即举手报告;粘贴条形码要贴正压紧粘牢。凡考试信息漏填、错填、书写字迹不清或未按要求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须在试(答)卷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做到卷面整洁。答写在规定区域外、草稿纸上或非对应题号作答区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或答题卡,以下统称答卷)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无效答卷处理;不得破坏损毁试卷和答卷;遇试(答)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考生应举手询问,及时报告监考员;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六、严格遵守音乐类专业《考试说明》及相关补充规定。

1.打印准考证时考生声乐、器乐科目分别填报的两首曲目不得重复。否则按违规处理,取消考试资格,相关科目考试成绩计为零分。

2.声乐、器乐科目考试时采用的唱法、器种须与高考报名系统所填报的信息一致,否则影响考试成绩责任自负。

3.声乐、器乐科目考试时,当场从考生所备两首曲目中随机抽取1首(打击乐专业须考查两种不同打击乐器的作品),供考生现场演唱(奏)并录制音视频作为考评依据。录制时所演唱(奏)的曲目须与考场随机抽选的一致,否则按违规处理,取消考试资格,相关科目考试成绩计为零分。

4.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自报、呈现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包括同音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等],不遵守者按违规处理,相关科目面试成绩记为零分。

七、不得穿戴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考试区域。考生进场前若服装、佩饰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八、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II 舞蹈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舞蹈表演科目可使用、携带的道具,仅限会影响舞蹈表演效果的、直接相关且必需的道具。其他非必要的如普通头饰、佩饰等不得作为道具带入,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2.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存储舞蹈表演所需音乐的U盘除外)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考试时间和考试流程相关规定。面试科目开考前30分钟,考生进入指定候考室。面试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五、严格遵守舞蹈类专业《考试说明》和相关补充规定

1.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舞蹈即兴三个科目服装、妆容要求一致,均为:女生盘头,着纯色、无标识、无装饰紧身吊带练功衣,穿浅色裤袜和软底练功鞋(或足尖鞋)。男生着纯色、无标识、紧身短袖、紧身裤和软底练功鞋。不可化妆。

2.考生不得穿戴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考试区域。考生进场前若服装、佩饰、妆容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3.考生在考点候考室应对自备的舞蹈表演科目伴奏音乐进行试播[自备音乐格式为mp3;存储介质为U盘(格式为FAT32),仅存储本次考试所需音乐]。考试时如因制作、格式或介质等原因无法播放音频或音质不清,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可在无伴奏情况下完成表演,不影响评委对该科目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

4.舞蹈表演自备剧目应与高考报名选报的舞种方向(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流行舞)一致,否则影响考试成绩责任自负。报考国际标准舞等舞种的考生不得携带舞伴进场考试。

5.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自报、呈现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包括同音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等],不遵守者按违规处理,相关科目面试成绩记为零分。

6.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至考试结束并带离考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有拍录、传播考试场所内涉考敏感信息等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六、面试过程中,评委可根据考生专业表现及考试进程等因素,叫停、中断考生的表演或决定抽考作品片段。该做法不影响对相关考生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考生应服从评委老师的临场处置安排。

七、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III 表(导)演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笔试科目相关考试用具须自备(可用透明塑料盒或塑料袋装),基本配备为:0.5mm中性黑色字迹签字笔,2B涂卡铅笔,橡皮擦,无字透明垫板。形体技能展现、形体形象观测、台步展示、才艺展示等科目的服装、鞋子、伴奏音乐等所需用具(品)须自备且符合《考试说明》相关规定。

2.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存储形体技能展现、才艺展示科目所需伴奏音乐的U盘除外)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考试时间和考试流程相关规定。

1.笔试科目开考前45分钟、面试科目开考前30分钟考生进入指定考场(候考室)。笔试、面试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2.笔试考试起止时间一律以考点统一信号为准。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作答须使用现行规范语言文字。笔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本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

3.笔试科目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按照监考员指令配合做好试(答)卷、草稿纸等考试材料回收,从监考员开始收集考试材料至考生获准离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面试科目自考生进入候考室至考试结束并带离考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期间,考生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严禁将上述考试材料带出考场,严禁出现拍录甚至传播试(答)卷、草稿纸、考试场所等涉考敏感信息之类的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五、考生须在笔试科目试(答)卷上准确填写考生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并按规定作答。

1.须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晰地填写考生信息,粘贴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条形码、确认签字前应认真核对条形码、信息表上的信息,若与本人实际信息不符,应立即举手报告;粘贴条形码应贴正压紧粘牢。凡考试信息漏填、错填、书写字迹不清或未按要求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须在试(答)卷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做到卷面整洁。答写在规定区域外、草稿纸上或非对应题号作答区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无效答卷处理;不得破坏损毁试卷和答卷(题卡);遇试卷、答卷(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考生应举手询问,及时报告监考员;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六、严格遵守表(导)演类专业《考试说明》及相关补充规定。

1.形体形象观测科目形体测量和体态展示两个环节着装要求一致。赤足、着泳装(须三角式,不得为平角裤)。其中女生着纯色、分体、不带裙边泳装;男生着纯色泳裤。泳装上不得有包括LOGO在内的任何标识。

2.体态展示后考生无需临场更换服装,直接着泳装进行台步展示。女生须穿高跟鞋(不得带水台),男生须赤足。

3.命题即兴表演科目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及时交回题卡,不得带出考场。

4.考生应按面试科目有关规定处理发式、着装和穿配鞋袜。不得穿戴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考试区域。服装表演方向各科目考试中,考生不可化妆。

考生进场前若服装、佩饰、妆容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5.考试过程中(含才艺展示科目的自我介绍),考生不得自报、呈现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包括同音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等],不遵守者按违规处理,相关科目面试成绩记为零分。

6.考生在考点候考室应对自备的形体技能展现、才艺展示科目伴奏音乐进行试播[自备音乐格式为mp3;存储介质为U盘(格式为FAT32),仅存储本次考试所需音乐]。考试时如因制作、格式或介质等原因无法播放音频或音质不清,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可在无伴奏情况下完成表演。

七、面试过程中,评委可根据考生专业表现及考试进程等因素,叫停、中断考生的表演或决定抽考作品片段。该做法不影响对相关考生面试成绩的客观评定,考生应服从评委老师的临场处置安排。

八、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IV播音与主持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考试过程中禁止使用道具等辅助工具。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2.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播音与主持类专业《考试说明》及相关补充规定。

1.开考前30分钟考生进入指定候考室。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2.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自报、呈现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含单报姓氏或名字<包括同音姓名>)、考生号、准考证号等],不遵守者按违规处理,相关科目面试成绩记为零分。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及时交回题卡,不得带出考场。

4.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至考试结束并带离考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有拍录、传播考试场所内涉考敏感信息等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五、考生不得出现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化妆、遮挡面部等行为,不得穿戴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考试区域。

考生进场前若服装、服饰、妆容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六、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V 美术与设计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相关考试用具须自备,基本配备为:0.5mm中性黑色字迹签字笔、铅笔(含彩色)、炭笔、钢笔、马克笔、蜡笔、画笔、水彩、水粉、丙烯颜料、铅笔刀、橡皮擦、透明胶带、双面光滑无任何文字图案的画板等绘画及辅助工具。超出上述品种的文具、用具、资料等禁止带入考场。

2.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美术与设计类专业《考试说明》、考试时间及流程等相关规定。

1.开考前45分钟考生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本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

2.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按照监考员指令配合做好试(答)卷等考试材料回收。其中色彩科目交卷前,考生须安静有序地使用考场配备的吹(烘)干机吹(烘)干答卷,避免画面被破坏和试卷间黏连。期间严禁考生相互交换答卷进行吹(烘)干。

3.监考员收齐所有考试材料、发出离场指令后,考生才能领回证件和考试用品离场。从监考员开始收集考试材料至考生获准离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考生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严禁将上述考试材料带出考场,严禁出现拍录甚至传播试(答)卷、考试场所等涉考敏感信息之类的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五、考生须在各科目试(答)卷上准确填写考生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并按规定作答。

1.须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晰地填写考生信息,粘贴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条形码、确认签字前应认真核对条形码、信息表上的信息,若与本人实际信息不符,应立即举手报告;粘贴条形码要贴正压紧粘牢。凡考试信息漏填、错填、书写字迹不清或未按要求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须在试(答)卷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做到卷面整洁。答写在规定区域外或非对应题号作答区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无效答卷处理;不得破坏损毁试卷和答卷;遇试(答)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考生应举手询问,及时报告监考员;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3.试(答)卷统一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画板上,不得用图钉、夹子、双面胶等固定试(答)卷,不得喷用定型液。

六、不得穿戴可能影响考试公正性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考场。考生进场前若服装、佩饰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七、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VI书法类

一、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相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须凭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提前1小时以上到达指定考点接受身份验证和智能安检门对随身物品的检查。

三、考生所携带的考试文具、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1.相关考试用具须自备(可用透明塑料盒或塑料袋装),基本配备为:0.5mm中性黑色字迹签字笔、毛笔、黑色墨汁、砚台、毛毡等。超出上述品种的文具、用品、资料等禁止带入考场。

2.禁止携带手机、耳机、手表、电子手环、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讯、拍录、存储及查询等功能的电子用品进入考点(考试封闭区域)。考试过程中,凡携带上述电子用品者,无论开机或者关机、使用与否,均以考试作弊论处,高考(含艺考)报名所参加考试的各科、各阶段成绩无效。

3.因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等)不便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前开具医疗机构证明和当地招考机构的审核材料。

四、严格遵守考试时间和考试流程相关规定。

1.书法临摹、书法创作两个科目连场考试。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参加任一科目考试。

期间先进行书法临摹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该科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自行晾干并妥善放置,防止污损。中场原地休整(原则上不离开座位)15分钟后,再进行书法创作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

2.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按照监考员指令配合做好试(答)卷、草稿纸等考试材料回收。交卷前,考生须安静有序地自行晾干答卷,严禁与其他考生交换答卷进行晾干。

3.监考员收齐所有考试材料、允许离开后,考生才能领回证件和考试用品离场。从监考员开始收集考试材料至考生获准离场前,均属于考试实施时间段,考生须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严禁将上述考试材料带出考场,严禁出现拍录甚至传播试(答)卷、草稿纸、考试场所等涉考敏感信息之类的违纪、作弊行为,违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五、考生须在各科目试(答)卷上准确填写考生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并按规定作答。

1.开始答卷前须在每张考试用纸的指定位置准确、清晰地填写考生信息。整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再在自行确认的4张(四种字体)正式答卷上粘贴条形码,并贴正压紧粘牢。粘贴条形码前应认真核对考生信息,若与本人实际信息不符,应立即举手报告;凡考试信息漏填、错填、书写字迹不清或未按要求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2.须在试(答)卷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做到卷面整洁。答写在规定区域外、草稿纸上或非对应题号作答区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无效答卷处理;不得破坏损毁试卷和答卷;遇试(答)卷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等问题,考生应举手询问,及时报告监考员;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六、严格遵守书法类专业《考试说明》及相关补充规定。

1.书法临摹应严格按试题范本提供的字数、排序进行临摹,不得擅自更改。书法创作须按试题规定的文字内容书写,不得增加、减少或更改文字内容,有繁体的字须使用繁体,不得书写标点符号。

2.不得在答卷上落款与钤印,不得画界格。除给定内容外,不得有其他任何标记。两个科目作品须统一采用竖式、从右向左、自上而下的格式依序书写。

3.考场统一提供四尺三开半生半熟宣纸8张(其中答卷纸4张,相同稿纸4张),原则上不再提供。交卷时所有答卷纸和稿纸均须上交。

七、不得穿戴可能影响考试公正性的服装、佩饰(包括穿着印有培训机构名称、标识的统一服装)等进入考场。考生进场前若服装、服饰等方面不符合要求,须按现场考务人员要求自行更换、调整后方可进入考场,否则影响考试责任自负。

八、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应知悉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试区域(包括候考室、备考室、考场等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考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替考、组织高科技作弊等违法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院校

  •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抚州市临川区
    学校简介学校坐落在以“才子之乡”、“文化之邦”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抚州市中心城区,位于抚河西畔。学校前身是赣东大学医疗系,2000年成建制地并入原江西医学院,2005年随江西医学院并入南昌大学。2016年12月,学校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19年10月,学校整体移交抚州市管理。2020年5月,奥克斯集团取得抚州医学院(筹)举办权,将注入巨资,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并完善一流学科体系。学校招生仍列入南昌大学招生总计划内,录取的学生均纳入南昌大学的学籍管理,统一在南昌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管理的模式下进行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取得教育部统一编号的南昌大学毕业证书(符合申请学士学位条件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取得南昌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学校是培养医学专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院校,现有校园土地面积789.95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6.71万㎡,全日制在校生7278人。学校内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和药学院等院部,开设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含方向)9个。本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8个专业;专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护理、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麻醉学方向)、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方向)、医学检验技术9个专业(专业方向),形成了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和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护理是华东六省一市开办最早、省内外影响较大的专业,临床医学是江西省首批示范专业,口腔医学是学院特色专业。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36万㎡,馆藏纸质图书58.76万册,生均图书80.73册;另有电子图书110万册,各类期刊报纸151种和文献数据库137个,配备了图书管理系统、自助借还系统、移动图书馆。学校有两栋现代化实验大楼,建筑面积共60000多平方米;设有“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美康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及有各类实验室260余个,布局合理、设备齐全。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在省内外有实习基地104家,其中以三级医院为主。学校基于自身力量并依托南昌大学和社会力量,建立了一支素质精良、严谨求实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61人,生师比为15.79: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数261人,占专任教师的56.62%,其中博士55人,占专任教师的11.93%;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数215人,占专任教师的46.64%;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69%,其中正高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62%。学校历年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在98%以上,远远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享受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推免比例达5%。近年来,学校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提升。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12人顺利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33.05%(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考取271人,占同届临床医学专业总人数的38.93%)。针对当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重医学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的倾向,学校建立了“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模式,即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理论指导,以校园志愿服务和素质拓展活动为实践检验,完善学生人格和心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校园志愿服务和素质拓展活动已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文化传统,每一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陶冶情操、学会沟通、培养职业精神、感受人格养成和精神成人的过程,为日后就业和发展做好积极准备。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全体师生员工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抚医精神,同心同德,合力共为,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医学类本科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服装教育为特色,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学校秉承“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办学理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服务面向定位: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服务社会。——学科专业定位:以服装教育为特色,构建艺、工、文、管、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千亩校园,绿树成荫,人文景致,相得益彰。近5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欧式风格,雄浑大气,错落有致,功能齐备。霓裳宫、艺术馆、中华服饰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现设有服装设计学院、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媒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大数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体育教学部等二级院部,开设27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特色,艺、工、文、管、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五类金课38门,江西省优质思政课2门,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江西省课程育人共享计划项目4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2018年,郭晓强老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郭晓强老师获得“第六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赣鄱工匠)”荣誉称号;2021年,叶海滨老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陈龙老师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荣誉称号;2020年,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2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厅自科基金1项。2021年12月,获批“十四五”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为实现学校“强内涵、上层次、入一流”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一万五千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9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25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金牌教授1人,中国“十佳服装制版师”8人,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行业内著名专家和来自美国、日本、乌克兰、韩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学校现有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设立了服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校级研究机构。与国内多家服装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进行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多位著名设计师在校设立的设计创意工作室,成为师生立足前沿、紧贴市场、服务社会的窗口和平台。校内建有服装创意设计中心、服装工程技术中心、艺术与传媒创意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建有服装性能检测、3D首饰打印、服装智能制造、VR虚拟仿真、虚拟演播厅、跨境贸易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等238个实验实训室。建有“红衣坊”校内实训模拟工厂,以及大、中型专业服装表演T台。校外分别与福建石狮市政府和江西共青城市政府在当地共同设立了江西服装学院服装研究院。同时与“中国针织服装基地南昌青山湖区”“中国箱包基地广州狮岭镇”“全国服装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虎门镇”“中国休闲服装制造名城山东汶上县”等地方政府,与海澜集团、波司登、利郎、七匹狼、东蒙、阿仕顿等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3个、实践教学基地237个,满足各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实训、产教融合实训、毕业实习等教学需要。学校建有中华服饰博物馆,展厅面积4500余平方米,对内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对外服务于社会科学普及,馆藏历代传统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当代著名设计师经典作品等计万余件(套),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及教育部“礼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特色项目。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赛事文化独具特色。连续举办达25届的“润华奖”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是学校师生演绎时尚、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国内业界有较大影响的专业赛事。学校师生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上摘金夺银,成果丰硕,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我校学生连续七年夺得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其中五年名列“新人奖”第1名,两年名列第2名。学校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高层次、高薪酬、高质量”就业是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建校30多年来,8万余名江服校友扎根行业,自强不息,涌现出一批如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刘江宏、万明亮、刘小飞、陈坤、魏新坤、朱理臻、陈龙,企业高管何茂生、刘光亮、何艳丽、钟世琼、高伟……以及创业新锐贺鑫、皋小春、虞泽东、郭志强等知名校友,被国内服装界誉为“江服现象”。《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半月谈》《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江西日报》等众多家媒体对江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均做了专门报道。 近年来,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十大专业特色学校”“中国十大就业质量示范学校”和江西省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提升质量年”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江西省安全稳定先进单位、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 学校简介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成人本科和全日制普通专科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是全省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阵地。38年来,学校一大批校友已成为省内外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5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64%,“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50%。 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校正积极创建江西飞行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工、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把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几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专升本升学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今年又将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订单班,招收76名学生。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航空工业洪都、航空工业昌飞、江西机场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华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实行订单培养。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5个,校外实训基地155个,为保证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与省行政中心毗邻,距离南昌西客站约一公里,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55亩,环境宜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学校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进德修业,止于至善”校训,一座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业校园、生态校园已初步形成,伴随江西飞行学院的成立,学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 南昌大学南昌市青山湖区
    学校简介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3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02‰,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2‰,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68‰。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学校在2021第三方权威机构学术排名中进入全球前400位。 学校本部现有在编教职工4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688人,正副教授15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诠释了南昌大学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四爱”精神。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232人,各类研究生16538人,国(境)外学生1679人。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三融合”为特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学位和主辅修为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3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总数位居部省合建高校首位,全国第37位。连续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5511”重大科技创新培育平台,73个省部级科技平台(不含附属医院),19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26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高光效黄光LED技术等5项成果中,有4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23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其中第七届大赛我校斩获19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并获得总决赛冠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列第34位,其中2020年列全国高校第14位。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发表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高质量期刊上。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稻渔工程”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加入了“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是“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获批简化因公出国手续的高校。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德研究院、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4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遵循“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18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2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45位。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冶金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榜上有名。2019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分别位居全国第7和第9,其中矿业工程进入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博士教师630余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双聘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300余人;正副教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曾实现全国一等奖江西省零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75,省内排名第2。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一百多项,在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二十多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 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 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至今,已建设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员2716人次,汉语考试HSK考生5393人次,组织文化推广活动81场次,累计受众达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实施“质量、特色、人才、开放”战略,突出“学科建设强实力、人才培养提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服务区域做贡献、发展成果惠民生”任务,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事人才、综合保障、党建与思想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网址:http://www.jxust.edu.cn电话:0797-8312161传真:0797-8312227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