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本科层次录取圆满结束 专科层次录取全面展开
2009-08-1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继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专科提前批次于8月7日到9日录取完成后,高职专科批次已于8月10日完成了平行一志愿的投档工作,这标志我省专科批次录取工作的全面展开。刚刚结束的本科三批录取,207所本科独立学院计划在湘招生30327人,到8月6日止,实际录取新生33976人(含追加计划),其中文科12342人,理科17140人,其他科类4494人。至此,本科批次的录取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据统计,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的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共已录取本科新生152835人,其中文科37382人,理科87561人,其他科类27892人。录取的本科新生比去年增加10819人,本科录取率达30.2%,比去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在本科三批录取阶段,今年我省按照既定的招生政策,所有招生计划包括机动计划都严格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没有指名录取任何考生。为尽可能保证三本院校的生源和考生求学的需要,今年本科三批录取安排了两次征求志愿时间,7月30日,共有14368名上线未录考生填报了第一次征求志愿,录取6619人,8月3日,共有6917名上线未录考生填报了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1844人,本科三批招生计划全部完成。由于政策执行到位、服务到位,更加有效地保证了考生公平、合理的流向,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高校对湖南生源更加满意。

  专科批次的录取包括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参加专科提前批录取的院校分三类:(1)外省公安院校(含警官、刑警院校)的公安专科专业;(2)航空、航海专科专业;(3)教育部确定的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以及参照此类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11所院校的专科艺术专业。参加该批次录取的招生院校共28所,计划在湘招生830人,实际录取846人(含追加计划)。高职专科批次是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批次,参加该批次录取的院校共634所,计划在湘招生193261人,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数是各批次中最多的,录取任务十分繁重。该批次于8月10日下午开始投档,按计划和投档比例应投档226349人,实际出档189908人,出档率为84%。对于第一志愿完成录退确认后仍不满额的院校,省教育考试院将于8月15日和20日向社会公布院校缺额计划,向上线未录考生征集志愿。由于今年专科批次的录取不再安排补录,想上大学的考生第一次投档没有出档或被退档的话,务必抓住两次征集志愿的机会,按规定合理填报志愿,争取录取。根据安排,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将于8月23日结束。

热门院校

  • 邵阳学院邵阳市大祥区
    学校简介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医学类专业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项目单位。学校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学校坐落在国家卫生城市、湘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阳市。这里人文底蕴深厚,诞生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再造共和”的民主革命家蔡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和德艺双馨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花园式单位”。基础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占地面积163.1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2.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2.91亿元,馆藏图书302.3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471种,各类数据库及平台50个。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21个教学学院,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机械、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53个本科专业,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6966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与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新农科”项目建设高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7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6所直属附属医院、协作型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6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47人,博士553人(含在读),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有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0余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校长、兼职教授,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建立了“资峰学者”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梯队,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16人为代表的高水平梯队式人才集群。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43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7项;发表学术论文6100余篇,有620余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73部。学报(社科版)为RCCSE(武大版)核心库A类核心期刊,学报(自科版)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第七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称号。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近3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200余项。2018年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20年、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21年获“田家炳杯” 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开放办学步伐加快。学校坚持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城校共生”发展模式,先后与邵阳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湘电集团、湘窖酒业、伟大集团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等6个产业学院和3个研究院,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学校成立产学研合作办、成果转化与应用中心(知识产权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建校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弘扬“共生共荣、唯实唯新”的校风、“明德明理、笃学笃行”的学风和“修德修身、敬业精业”的教风,为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0多万各类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公共建筑节能建设示范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综治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周边、辐射全国,以工学为主体、以师范和医学为两翼、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实践能力较强、潜心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力争到2035年,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的办学层次,基本建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学校简介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 学校简介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简称:湘警职院)是200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湖南省司法厅主办主管的全省唯一一所警察体制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81年,经历了湖南省劳改劳教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湖南省司法警官学校等发展时期,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校训“厚德重法,崇文尚武”为核心的警院精神,凝练出“博学善导,育警树人”的教风和“勤学苦练,文武兼修”的学风,警务化管理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近6000人,在职教育培训年均8000人次。学院现有法律系、刑事司法系、矫正教育学系、管理系、政教部、警体训练部、基础课部、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电教中心等教学教辅机构和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教育处等党政管理及群团机构。设有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司法警务、心理咨询、司法鉴定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法律事务、社区矫正、法律文秘、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17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能精湛、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与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目前在职教职工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中级职称109人,“双师型”教师82人。学院以服务“法治湖南、平安湖南、过硬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己任,明确了“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治理”的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省内示范、全国同类领先”的发展目标定位,“对接行业一线需求,培养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法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院组建了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校局联盟、校狱(所)合作”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特色和“德、能、行”三位一体的警务化育人特色。“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争创“双高”(“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学院被确立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央政法委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湖南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基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湖南教育培训基地”“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直机关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湖南日报、红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学院办学成绩予以宣传报道。联系我们1.学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远大二路1069号2.邮编:4101313.联系电话:0731-82693015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益阳市资阳区
    学校简介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由益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备案编号:13808,在湘招生代码:4743)。学院紧临迎风桥交通枢纽长张高速出口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湖南省绿色学校、首届湖南省社会信赖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第一轮和第二轮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南省教育厅确定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校园面积532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3.5亿元。学院教职工共568人,其中专任教师359人,教授7人,副高职称88人,博士及博士后3人,硕士100余人,有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国内访问学者7人,院级专业带头人25人。学院开设32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500人。学院设有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现代商务系、船舶与机电工程系、生物与信息工程系、思政教育与公共课部、华为云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院、高新区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培训中心)和中职部11个教学机构;设有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含图书馆)、宣传统战部、科研与发展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纪检监察室、质量管理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基建处、工会13个行政处室;有现代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驾驶员培训考证、工业机器人、电子电器、船舶、粮油检测、财会电商、园林花卉培植等1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注重专业建设,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点推进船舶工程技术、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3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是湖南省首批高职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第二批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新设全省唯一的大型客货车驾驶专业。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品牌强校、人才兴校”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践行“明德、笃学、精技、创新”的校训和“奋楫争先,扬帆致远”的学院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的学院使命,坚持以德为先,强化“三全”育人机制,通过实施“铸魂工程”系列活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省赛一等奖16个、二等级32个、三等奖40个。学院坚持开放办学,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推行“政校企行”的办学合作模式。强化类型教育转变,探索混合制院系二级管理模式。2020年与北京新迈尔共建华为云学院,与长沙利泽科技共建建设工程管理学院,与益阳国家级高新区共建产业学院。先后与太阳鸟游艇、奥士康集团、中南电商园、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一汽马自达、深圳天发集团、芜湖美的、湘船重工、楚天科技、深圳百果园、惠伦晶体、南京苏宁、杭州莫里、金蝶软件、奇瑞控股、三一中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院是湖南省首家将电子商务专业办到产业园区的高职院校。学院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对外辐射,发挥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主动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社区学院,充分利用专业的人力、技术资源优势,为社区、企业、农村等提供各项培训和技术支持。学院有2个省级优质培训项目,是湖南省人社系统第一批优质培训单位;是“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派劳务人员、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益阳市复员退伍军人就业技能、水库移民就业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培训基地”;是“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员单位”、“益阳市现代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益阳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是益阳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比赛基地、益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达标学校、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学校。
  • 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区
    学校简介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大科学论断。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39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建有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17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2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93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级特殊人才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9个。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00人次,全球高被引学者32人次。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牵头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33个省(市、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攻克了一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在多个方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列车、国防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20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再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一流目标,为把湖南大学早日建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