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北京:2024年专科提前批录取志愿征集工作将于7月29日8时开始
2024-07-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科提前批录取志愿征集工作于7月29日8:00—20:00进行。考生须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了解专科提前批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情况。

参加本次志愿征集的院校共有15所,招生计划823人。其中普通类专业招生计划16人;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807人。符合专科提前批院校录取条件要求的未录取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征集志愿填报。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具备北京市艺术类统考(戏曲类省际联考)合格成绩。报考定向培养军士的考生需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均合格。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时只能选报艺术类和普通类中的一类,不能兼报。普通类征集志愿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志愿专业;艺术类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志愿专业。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须参考《招生专业目录》和高校招生章程中对报考资格、收费标准、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的说明。

艺术类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文化课成绩和艺术类统考(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均上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专科提前批艺术类征集计划

美术与设计类

1116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三河市燕郊〉 55人

10 广告艺术设计(全媒体运营) 55人 (1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18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31人

10 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 16人 (29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 艺术设计 15人 (19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20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63人

10 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22人 (2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21人 (2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2 艺术设计(艺术与科技) 20人 (2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22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56人

10 艺术设计(环境空间艺术设计) 14人 (13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1 艺术设计(数字广告设计) 19人 (13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移动互联网设计) 9人 (13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三维数字设计) 14人 (13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以上专业不招色盲、单色识别能力异常;办学地点:沙河校区〕

1123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104人

10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32人 (24000元,【历史合格,信息技术合格】)

11 环境艺术设计 36人 (24000元,【历史合格,信息技术合格】)

12 广告艺术设计 36人 (24000元,【历史合格,信息技术合格】)

〔以上专业办学地点:主校区〕

1129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204人

10 艺术设计 31人 (200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8人 (234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2 服装与服饰设计 31人 (234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3 书画艺术(国画方向) 32人 (216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4 展示艺术设计 32人 (24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5 广告艺术设计 35人 (200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16 摄影摄像技术 35人 (24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3756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3人

10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2人 (2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 视觉传达设计 1人 (23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播音与主持类

1129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31人

17 播音与主持 31人 (24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4637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 1人

12 播音与主持 1人 (188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书法类

3675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4人

10 书画艺术(书法) 4人 (13000元,【思想政治合格,信息技术合格】)

舞蹈类

1120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47人

13 舞蹈表演(中国舞) 24人 (286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只招舞蹈[不限舞种])

14 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 23人 (286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只招舞蹈[不限舞种])

1129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35人

18 舞蹈表演 35人 (234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舞蹈[只招中国舞])

音乐类-音乐表演

1120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43人

15 音乐表演(声乐) 22人 (26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只招声乐[不限唱法])

16 音乐表演(器乐) 21人 (26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只招器乐[不限器种])

1129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30人

19 音乐表演(声乐) 30人 (234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声乐[不限唱法])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

1118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17人

12 戏剧影视表演 17人 (29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20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43人

17 戏剧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制作) 23人 (26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8 戏剧影视表演(新媒体主播) 20人 (26800元,【信息技术合格,通用技术合格】)

1129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32人

1A 戏剧影视表演 32人 (234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

戏曲类

1117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8人

15 戏曲音乐(京剧音乐) 2人 (免收学费,【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戏曲类专业[只招京昆器乐(京剧):板鼓、大锣、京二胡、京胡、铙钹、阮、三弦、小锣、月琴])

16 戏曲表演(京剧表演) 2人 (免收学费,【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戏曲类专业[只招京昆表演(京剧):刀马旦、花旦、花衫、架子花脸、老旦、老生、青衣、铜锤花脸、文丑、武丑、武旦、武花脸、武生、小生])

17 曲艺表演(评书) 1人 (12000元,【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戏曲类专业[只招地方剧种表演(评书):不区分行当/乐器])

18 戏曲表演(戏曲舞美技术) 2人 (免收学费,【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戏曲类专业[只招戏曲舞台监督:不区分行当/乐器])

19 戏曲表演(形体训练) 1人 (免收学费,【历史合格,思想政治合格】,只招戏曲类专业[只招戏曲形体:不区分行当/乐器])

专科提前批普通类征集计划

1133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1人

19 康复治疗技术(海淀区公共委定向) 1人 (免收学费,【物理合格,化学合格】)

〔以上专业矫正视力双眼均达到4.8及以上;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能力异常;不招斜视、弱视;要求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嗅觉迟钝、口吃者不宜报考;只招收海淀区农村户籍考生;办学地点: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东路128号〕

428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7人

10 航海技术(男) 4人 (5000元,【物理合格,信息技术合格】,定向培养陆军军士,体检标准:舰艇标准合格)

11 现代通信技术(男) 3人 (5000元,【物理合格,信息技术合格】,定向培养军事航天部队军士)

〔以上专业只招男生〕

4295 武昌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2人

11 现代通信技术(男) 2人 (14600元,【物理合格,信息技术合格】)

〔以上专业只招男生;定向培养武警部队警士〕

435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5人

10 导弹维修技术(男) 4人 (7850元,【物理合格,历史合格】,定向培养空军军士)

11 无人机应用技术(男) 1人 (7850元,【物理合格,历史合格】,定向培养武警部队警士)

〔以上专业只招男生;办学地点:跳马校区〕

4373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湘潭〉 1人

11 应用电子技术(陆军航空机务综合航电维修)(男) 1人 (7850元,【物理合格,化学合格】)

〔以上专业只招男生;定向培养陆军军士〕


热门院校

  •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心理学院等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等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及所辖全部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新闻与传播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地、1个体育科学学会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冬奥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图书馆藏书130余万册。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600余名,研究生3000余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80余项,其中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体育运动科学(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创办于201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7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等7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等8人“名誉教授”称号,授予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Gilbert Marius Felli)“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为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名誉部长”。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院校和欧盟教育委员会“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资助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运动科学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和科技部立项。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昌平区
    学校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学校现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719人,内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82人;教学科研岗教师1194人,其中高级职称752人,博士生导师277人、硕士生导师694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6.40%。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共19个教学单位。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金融工程、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法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共26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证据科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学校设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现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数据法治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权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9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12个。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先后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8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欧亚太平洋联盟、全球法学院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学校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搭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法学教育的高端平台。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共建3所海外孔子学院。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办成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石景山区
    学校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发端于中国科学院的人才培养。1950 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研究实习员的招考和培养工作。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中央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研究部一九五一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1955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后颁布实施。1964年9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试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7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为适应各研究所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78年,恢复招生后的首批研究生入学。1982年,中国科学院党组批准研究生院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两个名称。2000年12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155人(含院士191人),其中两院院士1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8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37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40名;在学研究生5737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1.3%;在学外国留学生1808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144人,外国博士生在学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近年来,国科大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建设,与各培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72个,其中院系47个,其他各类科教机构25个。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已经累计授予195264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授予1342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61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科大始终秉承中国科学院的育人传统,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学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成果和产出都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截至2021年12月,分布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国科大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国科大共有、共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文献情报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同时学生也可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玉泉路校区的图书馆,使用各类资源和服务。国科大教学设施优良,全面应用多媒体、网络视频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国科大狠抓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国科大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截至2021年12月,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6个,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此外,国科大还拥有金融、应用统计、应用心理、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农业、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16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在保持自然科学领域学科优势的同时,国科大近年来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在管理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实力也逐渐显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5个,博士后流动站99个。国科大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22年3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全球排名42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在ESI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跻身ESI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地球科学、生物与生化、物理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9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学科。以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强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依托,国科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学术合作和师生交流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目前,已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以及英国皇家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美国科学院等国际知名科教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国科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成员高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交流分会副会长单位及中澳一流大学合作机制首批加盟大学。国科大设有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学院、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等中外合作机构。国科大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工作,参与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建设,在斯里兰卡、缅甸、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国科大海外联合科教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等项目,培养知华、友华的外国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国科大现有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丹麦、巴基斯坦、肯尼亚等91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国科大实施本科生公派赴境外学习交流项目和博士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近年来,国科大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人数名列全国高校前茅。“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学校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勤学善思、严谨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谦逊务实、坚韧执着、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更将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植根大学文化的传承,培育学生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学校通过前沿讲座、论坛报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式,继承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发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培育“博学笃志”的价值追求,涵养“格物明德”的人格气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国科大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体系、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到2025年,国科大整体实力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5年,国科大将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市昌平区
    学校简介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具有国家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依龙凤山,南邻京密引水渠,西接京藏高速,东连北京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白浮泉湿地公园。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67亩,建筑面积8.42万平方米。学院拥有先进的多功能阶梯教室、语音室、图书馆、高标准计算机教室及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习实训室、工作室,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高尔夫球训练场、气膜冰球馆、气膜游泳馆、马术训练场、大型健身房、餐厅、医务室、超市和影院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学院秉承“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诚信创未来”的办学宗旨。下设影视艺术学院、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教师学院、休闲体育系、经济管理系、国际交流中心、通识中心;已形成“影视艺术、人工智能、学前教育、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五大特色专业群,各专业突出职业型、国际化的人才塔养特色,致力于培养面向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具有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影视艺术学院汇佳国际影视艺术学院是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与北京大美海景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影视造型专家白丽君老师设立的“白丽君影视大师工作室”进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而建立的影视专业学院,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整合,突出党建特色、职业特色,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手拉手剧团等专业影视艺术团体的老师们组成的影视专家委员会引领,采用“3D立体教学法”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影视工匠”的办学理念,学中做、做中学,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职业道路上引领学生踏入影视行业,并在主旋律影视作品、数字美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出口,成为“影视工匠”的摇篮。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汇佳 & 华晟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是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与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整合和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立足京津冀人工智能以及5G信息相关产业聚集优势,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轨道交通信息化等专业,通过汇聚行业企业领先技术与设备以及构建基于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 5G 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型人才。2021 年 12 月 30 日我院申报的“华晟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成功入选第三批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教师学院教师学院设立于2004年9月,现有在校生千余名,已毕业学生近万余名,下设两个独立招生的专业: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分为综合学前教育、托育服务与管理、幼儿园行政管理、国际双语教育、幼儿体育教育5个专业方向。教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3+2”中高职衔接试点单位;2019年,入选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并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1+X婴幼儿照护证书(中级)项目试点单位。2021年,教师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国控的早期教育专业。教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1%,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4%,双师型教师占比92%,北京市职业教育特聘专家1名,职教名师1名,专业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学院实训实习条件得天独厚,校内有投资3000多万元的综合实训楼,校外有40余所实习幼儿园,形成了“院园一体、滚动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休闲体育系休闲体育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典型工作技能为内容,注重实践训练,强调学生职业技能与应用能力培养。开设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下设高尔夫球青少年教育与管理、马术运动青少年教育与管理、体育舞蹈等7个专业方向。拥有国际标准气膜真冰场、高尔夫球练习场、马术训练场,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张家口崇礼万龙滑雪场,为学生提供国际标准的训练及实习实训场地。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由企业高水平专业技能人员授课,采用岗位实践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跟着“师傅”在企业学技术,练本领。小班制教学,尊重学生发展,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学生自身优势,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青少年体育教育、大众体育指导、高端体育运动、俱乐部运营与管理从业人才。经济管理系经济管理系秉承学院“新型、高品位、国际化”办学宗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社会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教,给学生带来最具前沿的行业信息和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注重实践训练,将课程与岗位对接,在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展示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参与式”学习激发学生内驱力,发掘学生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与应用能力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目的。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我系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空中乘务、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专业。国际交流中心 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是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以多种形式开发国际市场,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进行海外合作项目联合洽谈,协议签署、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协调评估和研究创新等工作内容。主要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多个海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双向输送交流、教师留学和进修渠道。
  •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海淀区
    学校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海淀校区校园全景怀柔校区校园全景学校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以及“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坚持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的办学特色,和“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艺术观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的艺术人才。学校始终坚持遴选和培育精英人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了完备的电影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艺术创作为支撑,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校训碑学校现有文学系、导演系、摄影系、电影学系、影视技术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16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和思政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长片、动画片长片创作的院校。青年电影制片厂既是学生电影创作实践的组织指导单位,又是教师艺术创新实践的生产单位,出品了大量优秀的影片和学生毕业作品。学校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核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电影学学科体系,发挥其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与电影学学科互补共进,适当发展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学科。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特别是文化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服务电影强国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前沿,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畅想柱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在校生4139人,其中本科生2332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599人(其中专任教师373人),外返聘教师103人。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及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及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长城学者等人才百余人次。此外,学校有多位教授在国内外重要电影(电视)节担任主席、评委,在国内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学术职务的教师数量众多。学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生均值约15.28万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24小时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电影为核心,艺术类为重点,馆藏资源丰富。学校蓟门桥校区占地105亩,怀柔校区占地面积667亩(2021年正式启用,搬迁第一批院系和部门入驻,师生共约1400人),学校充分挖掘怀柔和海淀校区资源,通过整合优化,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并着力打造“智美校园”,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金字塔学校获批“国家电影智库”“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及“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入选期刊。近三年,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技部“十三五”时期唯一面向电影行业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学校汇集了国内外研究团队102人,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5人、长江学者2人,近年来5篇论文入选了世界计算机图形图像和互动技术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大会),取得了比肩清华北大的优秀成绩,实现了电影科技研究在国际顶尖学术舞台上“零的突破”和“跨越式提升”。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教育道路,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战略目标。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影专业教育高等学府,持续处于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教育专业高校的领军地位;始终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始终站在世界电影教育的最前沿,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面的电影专业院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影视院校排行榜第三名。学校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理事单位,学校代表担任亚太地区执委会副主席。校史馆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师生和校友在每个时代都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20世纪60年代的《白求恩大夫》《刘三姐》《大闹天宫》;70年代的《樱》《小花》《哪吒闹海》;80年代的《红高粱》《骆驼祥子》;90年代的《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后的《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老炮儿》《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均由学校校友担任主创。历届“华表奖”“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获奖作品中,学校毕业生占获奖者的比例高达80%以上。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等重大A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其主创人员大多是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学校毕业生还是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影视师资最重要的来源,大部分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友风采学校多年来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各项重大活动,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周年庆祝活动,连续承办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承办两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奖工作,承办2018“光影未来雄安新区首届电影周”活动,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节目预演技术研发工作,2022北京冬奥会形象宣传动画设计、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晚会创意设计与预演等重大项目。学校发动数百名师生尤其是本科生,深入国家及北京市大型影视文化活动的最前线,凭借师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向世界展示了学校在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高端水准。在新时代,学校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的精神,认真思索如何奋力建设“双一流”、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更好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北京电影学院人必将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创作电影作品的新经典,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领域,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越电影人才,攀登中国和世界高等电影教育的新高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