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合肥高考三模今天开考 “最后演练”或回归课本
2013-05-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明两天,合肥市高三学生将迎来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被称为“三模”的这次考试也是考生们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根据往年经验,“三模”考试可能更多回归课本,难度或低于“二模”。

  “三模”考试在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上依然全面模拟高考。今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明天上午分别考文综、理综,下午最后一门考英语。大部分考生将在本校完成考试,也有部分考生将参加合肥市组织的抽测。文科抽测考点安排在合肥三中、合肥九中和合肥十中。理科抽测考点则安排在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北区)、合肥八中、合肥168中学和合肥五中。(记者潘琛琛)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一、学校历史概况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安徽交通学校,1958年升格为安徽交通学院(本科),1960年恢复专科层次招生。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安徽大学交通分校。2001年由安徽大学交通分校和安徽交通学校合并组建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经世致用、实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交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孕育了“勤奋、通达、敬业、乐群”的优良校风,为安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培训了近7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安徽交通运输行业的高等教育基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应用技术科研基地,享有“安徽交通黄埔”的美誉。“十三五”期间,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导、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成果。主要包括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成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武警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安徽省退役军人培训基地。二、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坐落于合肥市包河区太湖东路22号,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300余亩,正在建设中的空港新城新桥校区占地923亩。现有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其中设备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超2.4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00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500余人。2020年,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与美国凯泽大学开展计算机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6-2020年,共有35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学生受到资助,除国家资助外,学院自筹资助经费五年累计1000余万元,资助工作多次受到省教育厅表彰。近年来,学院招生分数线在全省同类院校排名保持在前10名(2021年文科分数线全省排名第7、理科排名第5);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双困生就业率100%;2021年毕业生3408人,初次就业率92.9%),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学院就业质量一直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连续获评“安徽省就业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多次代表高职院校在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教学机构设有土木工程系、汽车与机械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航海系、文理科学系、基础系、成教部等7系1部。现有教职工463人,其中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84人,其他专业技术辅助岗副高职称11人,“双师型”教师226人。现有博士10人,硕士210人。现有44个招生备案专业,覆盖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等8个专业大类17个专业类,拥有交通土建施工、新能源汽车智造、城市轨道交通、邮政物流服务、航海技术、航空维修与服务、交通信息技术等七大专业群。三、办学特色亮点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的领导,把牢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一是重视党的建设,支部建到教研室。学院在职教职工党员315人(占教职工的比例为68%),离退休党员73人,学生党员108人。现有三级党组织46个,包括院党委和下设的7个总支(下辖35个支部)、3个直属支部。教学系17个教研室全部成立党支部,17个教研室主任同时也是党支部书记,100%符合“双带头人”标准;各教研室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提升了育人成效。二是重视专业优化,多次填补省内空白。坚持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链,目前已形成 “路、海、空、轨、车、邮”综合交通运输专业集群发展体系。2006年开设的航海工程技术与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填补了我省航海专业高等教育的空白,是我省唯一一家具有远洋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的教学单位。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办轨道交通类专业,填补了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空白,现有轨道交通类专业8个,在校生学生2000余人。目前正在筹建的航空类专业,将开设直升机技术、飞机机电维修技术、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民航运输服务等专业。三是重视军民融合,联合培养士官人才。2014年7月,与武警总部签订协议,开始联合培养士官。2019年11月,与武警安徽省总队正式签定合作协议,成为安徽唯一一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2021年秋季在校士官生将超过800人。 四是重视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育人。201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与中国中车、中铁四局、中远海运、顺丰物流、丰田公司、安徽交建公司、合肥轨道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的“冠名班”“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在校生年均超过3600人,占在校生人数40%以上。四、“十四五”重点目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政治功能,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力争获得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荣誉称号。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学院将以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两大任务为重要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立足中国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完善或建成新能源汽车、交通信息技术、航空运输等专业群。三是高标准建成新校区。省交通运输厅已经将新校区建设项目列入安徽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并建立了工作推动机制,实行定期调度。新校区建设总投资27.8亿元,地址位于空港新城新桥国际产业园,占地923亩,将于2021年底前正式动工,预计2023年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 四是争创职业本科。2021年8月,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皖教秘发〔2021〕111号)精神和要求,结合国家战略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向省教育厅报送了将“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大学”纳入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申请,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安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进一步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上安徽”建设提供交通运输人才支撑。
  • 学校简介徽商职业学院座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主要培养现代物流、商贸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安徽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具有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首批全国商业服务业职教人才培养基地”称号,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首批全国职教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并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安徽省物流发展突出贡献奖。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立足徽商,依托省国资委,面向现代服务业,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走“校企合作双赢,产教融合共生,持续创新发展”之路,努力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与现代流通业岗位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方向,以构建现代物流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商贸财会为支撑、信息技术为服务平台的协同发展之体系,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连锁经营实训中心和物联网实训中心及徽商·乐城“校中场”,努力创建领军现代流通服务业的特色高职院校。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规范化和产教融合力度,不断在发展中求进、博弈中求同、和谐中求异、双赢中求稳。现有教学系部5个,开设各类专业24个。其中,“物流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物流管理”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获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学院建立了3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拥有国内先进、安徽一流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功能齐全的商贸实训中心,智能信息化的财会实训中心,贴近企业的物联网实训中心。学院依托省国资委,面向现代服务业,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安得物流有限公司、宝供物流企业集团等国内百强物流企业以及省属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了“中外运物流班”、“安得物流班”、“朝阳物流班”、“乐城班”等订单班;与安徽乐城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了全真校内实训基地-乐城微超;与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科大讯飞三方共建了“软件技术班”,主要面向科大讯飞等高科技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建立了6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安徽省徽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盐业总公司、安徽水利物资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物流有限公司等安徽省龙头企业培训基地。具有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专业资质,是ERP等多项资质认证培训考试点,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远程学习中心安徽教学点,是省教育厅批复的安徽中海物流师资培训中心。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遵循“立德为本、注重实践、人才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奉行“勤勉、创新、和协、诚信”的新徽商精神,秉承“重德弘商、砺学躬行”的校训,坚持教育质量高于一切的质量意识,打造徽商教育品牌,为培养更多的新“徽商”人才而不懈努力。
  • 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市迎江区
    学校简介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的美誉。学校傍依浩瀚长江,毗邻宁安高铁、合安九高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是皖西南和大别山区域唯一冠名“大学”的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897年,清代著名省学敬敷书院在此办学,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1901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后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创办,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菱湖校区现存的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006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行列。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龙山、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44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专业门类,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148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4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优秀人才18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7200余人。学校教学水平优秀。全面对标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2.0计划,认真落实“五育并举”要求,不断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863”学院建设,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识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5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其中4个专业为师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其中7个专业为师范专业。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6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1项。学校学科实力较强。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教育学、中国史、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教育、法律、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艺术、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 应用心理、机械)。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6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8项。学校开放办学活跃。与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等25所国外高校结成友好合作学校,在教师交流、学生互派、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学校还与国内一批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学校与安庆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3个产业学院(研究院),推进“一室两基地三中心”建设,校市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文化育人、服务立校”的办学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依托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桐城派与桐城文化、黄梅戏传承创新、教师教育、石油化工新材料等地方主导产业、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大学生顶岗支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学校育人成果丰硕。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敬敷、世范、勤学、笃行”校训精神,深入实施修德、修智、修行“三修”教育工程,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五年来,学生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各类大型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200余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事业全面发展,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是六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入选学校。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办学定位,遵循“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发展思路,坚持“优势文科、应用理科、新兴工科”发展布局,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 学校简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凤阳师范学校,始建于1908年。2010年、2014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和滁州艺术学校相继并入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9次获评安徽省省级文明单位。区位优越、环境怡人。学校坐落于国家五A级风景区琅琊山脚下,北与千年名亭醉翁亭隔山相望,南有中央湖、花博园,西侧紧邻长城影视基地,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是读书治学,涵养德性的佳地。学院规划总占地1127亩,建筑面积35万㎡,目前已建成占地785亩,建成教学、实训、图书、行政中心等,建筑面积27万㎡。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学校以文化教育类和卫生类专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类专业,立足皖东,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力图建成安徽乃至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办出特色作为立校兴校的战略重点;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设备先进、资源丰富。学校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1个,国家级校企创新发展项目1个。馆藏图书34万余册,电子图书51万多册,数字资源总量达9580GB,还拥有省级普通话测试站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专业优秀、结构合理。学校现设有七院两部两中心,即:教育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信息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教育类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美容技术等医学类专业,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高铁乘务等城市服务类专业。其中,学前教育、护理和小学教育等5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师资雄厚、育人卓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专兼职教职工487人,硕士学位以上222人,博士生3人,高级职称以上130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64.4%,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教坛新秀19人,省级教学团队11个。学院建有实验实训室218个,面积近3.9万平方米,设备值4622万,为学生提供模拟环境、实施情景教学。学生在安徽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银奖,2018-2019年分别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二等奖,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智慧校园、服务社会。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实施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了电子办公OA系统、学生工作业务系统、“一卡通”校园系统、图书馆管理、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全面对接,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学校普通话测试站年均培训、测试3000余人次,另设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为滁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初,学校顺利获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将始终秉承“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恪守“修德立身,精技立业”的校训,弘扬“尚德启智,敬业爱生”“勤学明理,慎思笃行”的教风学风,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提升、文化校园提升、管理创新等五大工程早日实现,为早日建成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安徽省教育厅归口管理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35年的安徽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先后历经了芜湖电力学校、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等,并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972年,改属安徽省机械厅领导,更名为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基础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现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86年,安徽机电学院迁出,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归属省机械厅领导。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为止,已拥有87年的办学历史。2019年,学校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建设基础上,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列入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名单。2021年,为加快创建职业本科学校,在安徽省教育厅、芜湖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在芜湖市繁昌区建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049亩,预计于2024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学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雨耕勤作,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练技、立业、报国”的校训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培育匠才、创新求实、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全力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心理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在安徽省内,学校是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首批绿色学校、首批创业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线上教学示范校、第一届文明校园、就业先进单位(标兵)、劳动竞赛先进集体、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高职发展标杆校、高职扩招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航空与材料学院、互联网与通信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2000余人,开设招生专业45个,覆盖安徽省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8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骨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有2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30.4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74.09%,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82.52%。学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46人,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个人典型案例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省级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人,省级科教文卫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技术能手3人,江淮工匠2名。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将办学经费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倾斜,逐年加大对教学、实习实训、科研等仪器设备的投入。现建有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建有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建有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各1个,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职业教育基地、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各1个。建有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室)166个,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同时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8家。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2.06万元。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个;累计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1200余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60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编著、编写各类学术专著、著作、教材100余部;累计授权专利1200余件,连续多年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学校坚持以赛促教,学生竞赛成绩持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多次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赛项,5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十三五”期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54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 57项。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不断优化,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多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等A类赛事中摘金夺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金奖1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奖500余项。学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中加班”,联合培养学生155名;累计招收(含预录取)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多国留学生48名。学校通过实施“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多举措服务埃夫特智能装备、奇瑞汽车等区域头部企业“走出去”。学校开展的对台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对台交流项目以及安徽省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学校是安徽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芜湖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芜湖市企业员工在岗定点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利用各类办学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向社会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面向企业在岗职工、社会下岗人员开展多工种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特种作业操作培训;面向区域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培训、政策建议、决策咨询、技术策划、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多类服务项目。学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学校开展的“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知识培训项目”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校是芜湖市首批高校人才工作站,连续多次荣获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多年来,学校新生报考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和最低录取分数线均处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以上。先后涌现了天泽精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及“十大操作技术能手”徐本盛,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舒云峰,上海市“高技能人才”王从信,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飞,安徽省“技术能手”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川,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言松,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王德伟,安徽省“双创之星”杨杰、徐文杰、骆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逐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创建为目标,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新时代美好安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