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全社会关注的2008年高考刚刚过去,然而近些天来我省却发生了一件令广大考生及家长十分气愤的事情:一名从未在青海生活、学习过,且在青海无直系亲属的外省籍高中学生,竟在一些特殊人物的活动下,通过特殊的关系,以特殊的手段,不仅骗得了今年在青海的高考报名资格,并以总分655(其中35分是我省政策性加分)的成绩摘取了我省文史类最高分的头衔。幸而发现得及时,否则我省来之不易的重点大学(确切说就是清华大学)录取计划又险被骗走,我省考生的根本权利又被侵害。
2008年6月25日,在全省近四万考生和其家长的焦急等待下,我省的高考考生成绩终于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公布了。就在考分公布后第二天,西宁晚报《高考直通车》热线接到读者举报称,今年文科高考第一名是“高考移民”,还提供了这名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码等,并且言词恳切地希望记者反映真相,及时报道查处情况,维护我省考生权利。
接到此举报后,记者即展开了新闻调查。首先,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查找出了考生姓名为王湘苹(准考证号码111320318),土族,黄南州尖扎县中学考生。而后,记者从《2008年青海省高校招生考试文史类以分段人数表》中查找发现,表中655分的考生在总人数、累计数、牧区少数民族人数、牧业区累计数等几项统计中均为“1”,这说明该考生不仅是第一名,而且还享受了政策性加分。
为此,又查阅了《青海招考指导》上公示的“青海省在省外借读高三学生登记名单”、“2008年在我省参加高考并享受照顾条件的考生名单”,但在这两份公示中却没能找到该考生,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该考生并非借读生,而极有可能是“搭桥户”(即“高考移民”在我省物色一所学校后空挂学籍,以逃避审查)。果然,在以后的十几天里,记者在对尖扎县中学学生和老师、清华大学在青招生老师、省招办等处的明察暗访中得出了这一结论。
6月27日,省考试管理中心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此问题我们也非常重视,已责成有关机构对该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进行再审核。7月20日,省考试管理中心再次答复记者问题时说,招办已经取消了其在青高考录取资格,且在清华大学录取当中没有给该考生投志愿(即投档)。
由此可见,该考生已被确定是“高考移民”无疑了,好在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但这已不是重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她从落户口到我省并找高中学校建立学籍,再到报名、通过审查、参加高考、当了“状元”并堂而皇之填报了清华大学志愿,一路下来竟全是绿灯!是谁在置国家、省政府和省招委的严令而不顾,置广大青海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不顾,而且在高考的净土上,在全社会封堵“高考移民”的风口浪尖上,轻而易举地为她办到了这一切?
对于这些问题,西宁晚报将予以追踪报道。(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