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2019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安排
2019-03-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实行阳光招生,我省2019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 填报志愿时间

2019年3月28日09:00时-14:00时。

登录网址为:

1.https://gkzy.jleea.com.cn

2.https://gkzy.jleea.edu.cn

二、 录取及征集志愿时间

1.录取时间

本科批次录取时间为4月7日—8日;

专科批次录取时间为4月9日—10日。

2.征集志愿时间及网址

2019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各批次生源不足时,实行网上征集志愿。

本科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为4月8日8∶00—10∶00;专科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为4月10日8∶00—10∶00。

征集志愿的计划信息将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 http://www.jleea.edu.cn;http://www.jleea.com.cn)公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信息填报平台”(https://gkzy.jleea.com.cn;https://gkzy.jleea.edu.cn)填报征集志愿。

网上征集志愿时,同一批次原填报志愿无效。已经录取的考生不得填报征集志愿。

三、 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及方式

4月7日、8日21:00公布本科批次录取结果;4月9日、10日21:00公布专科批次录取结果。

考生可通过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 http://www.jleea.edu.cn;http://www.jleea.com.cn)、吉林省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jledu.gov.cn)或到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查询录取结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吉林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是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64年,时称“吉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又名“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吉林中等技术学校”(简称“黄金学校”),1970年更名为“吉林冶金工业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亩,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教职工455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10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人,长白山技能名师9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18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设有财经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中心、冶金研究所等12个教学单位,在校生达12000余人。学校树立了“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着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学生有作为的品牌专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电子商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工程造价等53个招生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智能建造专业群、新商贸专业群、冰雪旅游专业群、绿色智能矿冶技术专业群、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群9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项目;自动化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焊接技术4个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验收;自动化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被确定省级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自动化专业群、矿业工程类专业群、冶金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涉外旅游专业群5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涉外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智能制造技术实习实训基地被确定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先后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局、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等160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并与中德诺浩、中兴通讯、上海大唐移动、东方领航、北京翔鹏、正保会计、吉林启鸿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学校积极与德国柏林职教集团,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韩国全州大学、韩国VISION大学、湖西大学,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西门子学院、ABB培训中心等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及学校广泛开展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于2016年加入中德职教联盟,并被确定为副理事长单位。同年,中德职教联盟吉林示范基地在我校落成。2019年我校入选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2020年我校申报的鲁班学堂教育援外项目获教育部立项批复。2021年我校申报的中文工坊项目获教育部立项批复。学校牵头组建了“北方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和“北方冶金职业教育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东北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技能考试吉林市培训中心”“吉林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等先后在我校建成。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服务培训。近年来,学校先后牵头组建成立吉林省电子商务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吉林省通信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吉林省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为吉林省安监局、吉林建龙、鹿鸣矿业、夹皮沟矿业等单位开设业务骨干素质提升培训班,先后为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长白县望天鹅风景区、夹皮沟金矿、红旗岭镍矿、大黑山钼矿、孟家岗铁矿等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撑。作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我校以面向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境外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切实服务“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学校连续多年成功承办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职称无纸化考试,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吉林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考试、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考试,大学英语、计算机、自学考试考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学校作为吉林省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相继申报四批45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Web前端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16个“1+X”证书制度试点在我校设立省级工作办公室(考核管理中心),面向全省开展“1+X”试点工作。学校是吉林省首批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基地院校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等,可培训项目达到83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高校档案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妇委会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吉林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省脱贫攻坚组织贡献奖”等荣誉。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萃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近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遵循“尚德励志 精技强能”的校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区域、特色鲜明、社会认可的职业技术大学。
  • 学校简介长春健康职业学院于2016年1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设立,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长春市高新大学城,占地面积12.33万㎡,建筑面积8.08万㎡,毗邻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高等学府,近百花园,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人文气息浓厚。学校设有健康医学系、健康医技系、健康饮食系、健康运动系、健康教育系、健康管理系、健康科技系、健康基础部、思政教研部9个系(部)。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食品营养与检测、医学营养、休闲体育、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早期教育、学前教育、老年保健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产品开发、家政服务与管理、眼视光技术16个专业。学校以服务“健康中国”为办学理念,以“明德健行,至善康民”为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对接时代需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通过“对应专业、融入行业、创建企业、形成基地”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建成了校内外实践基地80余个。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聘请国内外行业、企业、高校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为学校教学提供重要保障。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图书馆面积5000㎡,专业图书总量10.2万册;设有环校园的塑胶慢跑道、高尔夫场地、网球场,200米环形运动场、体育馆、艺术体操室、健身训练馆等多功能综合体育设施。学校不断深化、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先后与北京、上海、大连、长春等多家企业签订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并已完成全国华东、华北、华南、华中等地区 30 个省市学生顶岗实习的布点工作,建立了“进口有规范、培养有标准、出口有保障”对应产业需求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将高举社会主义新时代健康中国和健康吉林大旗,依托行业、根植区域,成为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健康产业专门人才的摇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南关区
    学校简介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余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强校,成果丰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9月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211院校之首。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34个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4个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项,其中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两项、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四项,其中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   开放办学,助力发展。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纽瓦克学院。学校在韩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蒙古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及外交部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我校。   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文学史家杨公骥,语言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李洵、丁则民、林志纯,教育学家陈元晖,音乐家马可、吕骥,病理学家白希清,数学家张德馨,核物理学家王琳,地理学家丁锡祉,鸟类学家傅桐生,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郝水,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著名学者,都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著名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承典塑新,力行致远。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东北师大将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 学校简介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部颁代码12901)是省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备案的普通警察类高职院校,学院前身是吉林司法警官学院(由吉林省司法学校和吉林省劳改工作人民警察学校合并而成),具有二十多年独立举办高中后普通中专教育的历史和十余年联办成人本、专科教育的经验。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几代警院人风雨兼程四十余年,学院由小到大,发展迅速。今天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基层监狱、戒毒人民警察、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书记官为主,同时积极为安全防范行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的高等法律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长春市合隆经济开发区,其中教育用地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7万平方米。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楼,设施先进的射击馆、警事体育训练场馆,具有标准化跑道的运动场,整齐划一的学生公寓,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内容丰富的教辅楼(图书馆)、培训中心等,校园二期建设工程已竣工。崭新的校园能容纳6000名全日制大学生和承担全省每年2000多名司法干警的培训,是培育新时代司法警官的摇篮。学院办学目标定位是:省内独特、东北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品德、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职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强的高等应用型法律人才。学院办学形式定位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学校与行业合作办学,警学结合,积极发展合作教育。学院服务面向定位是:依托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追求特色,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做为特殊行业性质的学校,学院在学生管理上突出行业特色,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推行了以“诚、智、律、毅”为内容的校训教育和以“进取、勤奋、严谨、文明”为内容的校风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3人,省级双师型教师62人、院级双师型教师76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具有教授资格的24人、副教授资格的49人、讲师资格的73人。一批专业和课程带头人在法律职业教育界和应用法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取得了包括国际成果在内的数百项教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布于法学、职业教育等研究领域,在法学学术领域里具有广泛的影响。学院学制为3年制,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和学院春季单独招生,面向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目前有普通专科生5990人,同吉林大学法学院联合办学的本科生2360人。学院紧紧依托行业,努力打造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学院的14个专业中多数在省内是独一无二的,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结构。学院现设有监狱警察系、应用法律系、司法技术系、基础理论课教研部、警察体育教研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三系三部的教学机构。学院国控类、非国控类专业分批次报名,分批次录取。分别是国控类专业:刑事执行、刑事侦查技术、戒毒矫治技术、行政执行、司法警务、司法信息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信息安全;非国控类专业:法律文秘、法律事务、安全防范技术、司法鉴定技术、社区矫正、建筑消防技术。学院教育体制实行双学历教育。学生入学专本联读,相同学科课业成绩实行学分替代,如外语、政治、基础法律以本院成绩为准。考生在完成专科学业基础上,再加考经济法专业的12门专业课或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14门专业课,可获得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文凭。学院还对学生开展速录、计算机、外语、心理咨询、武术、散打等技能的培训,这种注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学院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化了学生的体能训练、散打、擒拿格斗训练、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训练、克服生存极限的意志训练等,并把警用枪械具使用、防暴技能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职业技能来测试真正实现“应用型、实战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政法实践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毕业后,由学院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由吉林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出具就业报到证(派遣证)。各专业毕业生均可按规定报考各级公务员,也可双向选择,由学院推荐或自主择业。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为学生打造了“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培训与综合能力提升”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2021年,学院高质量对口就业率为32.59%。省内司法行政系统招录公务员计划中,有一定比例岗位招录我院毕业生。学院毕业生考入司法人民警察、公安人民警察及检察院、法院文员人数逐年上升。至今已培养三万多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级政法机关及社会法律服务部门,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行业中坚和骨干力量。学院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学院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迎接挑战,用实干振兴警院,用魄力谋求发展。按照“依托行业、面向政法、服务社会”的科学发展定位,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已经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把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建设成为法律高职人才培养基地、在职司法人员培训基地和应用法学理论研究基地,打造成省内独特、东北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吉林化工学院成立于1958年,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中国首批七所化工类高校之一,是吉林省仅有的一所化工类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化工产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逐步建设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项目试点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A类高校,被誉为“共和国化工人才的摇篮”。现有龙潭、双吉、丰满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在校生1.7万人。设立13个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本科、高职教育,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专业5个,本科专业51个,高职专业17个,形成多层次办学格局。强化内涵建设,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4个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5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2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8年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21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5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拔尖创新人才等37人次。注重开放发展,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四届,学校开展多模式合作办学,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秉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办学精神,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