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2023年军队院校招生面试体检工作计划表
2023-06-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面  试
体检点
面试体检点地址及前往方法 时间安排
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 地 址: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028号(原94医院)。
公共交通前往方法:
① 南昌考生,可乘坐公交119路、16路、1路、203路、221路、230路、238路、303路、专线等,在“坛子口立交”站下车。
② 外地考生,南昌火车站可乘坐公交181路、29路、89路,在昌南客运站可乘坐公交89路、179路,在青山客运站可乘坐公交203路、212路,在“坛子口立交”站下车;在南昌高铁西客站可乘坐公交“高铁巴士7线”,“高铁巴士1号线”在“徐坊客运站北”站下车。
6月27日至7月1日上午进站,具体安排:6月27日为南昌、鹰潭市;28日为九江、萍乡、景德镇市;29日为吉安、宜春市;30日为上饶、抚州市;7月1日为赣州、新余市。
备  注 1. 面试体检前一天20时后不要进食,当天必须空腹,7时30分至11时进站。
2. 考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体质测试结果、面试政考表(表上内容应填写完整并粘贴好照片,且已完成政治考核)。
3.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于7月4日上午在面试体检点复查,其中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查。
4.预计面试体检时间较长,可能要到下午或傍晚结束,请考生自备些干粮。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毗邻“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的梅岭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生活、交通极为便利。学院立足南昌,辐射江西,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文化,重点打造健康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技术、中医药健康四大专业群,力争建成一所办学目标明确、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健康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人,博士、硕士以上教师61人,双师型教师63人;校园总面积567亩、规划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音乐大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楼群;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大类设置“四系三部”,四系——中医康复系、护理系、健康技术系、中医药健康系,三部——思想政治部、公共文化部、基础医学部;目前主要设置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等5个精品专业。学院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50余个,配备了1所二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色育人模式和完善的产教研合作育人机制,坚持主动入市、引企入校、校企联姻等协同育人,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使毕业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 学校简介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2001年设置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独立学院),已有20多年本科办学历史,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教发函〔2021〕31号),转设更名为“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是全国第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民办非营利性师范类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强化“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人文塑校”的发展理念,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打造具有鲜明师范底色、职教特色的国内有影响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校训:明理致用 明德至善 校风:厚德、励志、精技、笃行 教风:德高为范、技高为师 学风:修德、勤学、明辨、善做 三、 发展定位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工匠精神为指导、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路径,强化实践能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中等职业师资、普教师资和工程师;立足江西,辐射全国,服务中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双基地、双导师、双实践、双证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技术师范大学。 四、办学条件 学校地处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547.96亩,教学行政用房15.5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现拥有公共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电子信息实训中心、经济管理实训中心,教师技能实训中心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 学校2021年已购置校园用地2700亩,投入建设资金30亿,规划新增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项目已列入江西省《2022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赣发改投资[2022]293号)“十四五”规划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2亿元。 五、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教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二级学院。现开设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体育教育等24个本科专业。“十四五”规划设置本科专业68个。 学校转设一年来,获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培训基地;江西省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省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 六、师资队伍 现有专兼职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超过70%,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超过35%,拥有一批包括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人才专家在内的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十四五”规划建设专任教师队伍700人。 七、人才培养 学校为社会各行业输送毕业生13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少校友已成为单位或行业的业务骨干与管理精英。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近5000人,未来规划在校本科生规模达30000人。 八、产教融合 以“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构建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证券、完美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嵌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同时与南昌工业工程学校、莲塘一中、新建一中等开展校校合作,共建立了5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十四五”规划建立2-3个现代产业学院。
  •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市
    学校简介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为景德镇教育学院,创建于1977年,2013年升格为景德镇学院。学校现有规划用地面积2025亩,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设有10个教学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30个。各类在校生10012人,教职工6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59人(其中博士4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艺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80人。拥有纸质图书112.37万册,镜像电子图书51.8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799.37万元。现有实验实训场所20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3个。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省级以上学术平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及在线开放课程16门。学校拥有世界陶瓷领域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全国青少年陶艺培训基地”等10个省级以上学术平台,教师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386项),发表学术论文1892篇(其中核心期刊237篇),获得专利授权329项,出版专著66部。2020年学校立项国家、省厅级课题40余项,获江西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文库专著2部、教材1部。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航模与工程技术中心、汽车实训中心获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陶瓷鉴证溯源重点实验室、航空零部件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获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有新进展,2个团队获得市科技局“陶瓷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2019—2020学年,在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55项,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99项,总数154项。其中,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发明制作类本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五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第六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江西省高校“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积极策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弘扬“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秉持“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 南昌大学南昌市青山湖区
    学校简介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4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321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3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02‰,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2‰,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68‰。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学校在2021第三方权威机构学术排名中进入全球前400位。 学校本部现有在编教职工4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688人,正副教授15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诠释了南昌大学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四爱”精神。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232人,各类研究生16538人,国(境)外学生1679人。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三融合”为特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学位和主辅修为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3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总数位居部省合建高校首位,全国第37位。连续两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5511”重大科技创新培育平台,73个省部级科技平台(不含附属医院),19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26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高光效黄光LED技术等5项成果中,有4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23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其中第七届大赛我校斩获19枚金奖(含7个推荐国际项目)并获得总决赛冠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列第34位,其中2020年列全国高校第14位。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发表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高质量期刊上。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学校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稻渔工程”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加入了“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是“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获批简化因公出国手续的高校。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建立了中德研究院、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个俄语中心。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效益及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4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近几年共有5000余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遵循“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557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85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80%以上。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80人,以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228人次。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共计18个。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1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9个。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5万余人,涌现出7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2项。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