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青海:抽丝剥茧“高考移民” 谜雾渐渐拨开
2008-07-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青海新闻网讯 同样的分数,青海的考生可以上重点大学,河南的考生也许只能上一般大学;青海的考生可以上一般大学,河南的考生可能就会面临落榜。也许,这就是此次高考中王湘苹等被查处的38名“高考移民”铤而走险的动力。但是,洞察“高考移民”走过的每一步,这个复杂的过程绝非一人力所能及。“高考移民”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人为其编织美丽的陷阱……

 

学校不该空挂学籍却无奈

 

王湘苹的“状元”头衔并没有给尖扎县中学的李校长带来多少光彩,从他低沉的语气和无奈的表情中,我们看到这位校长所承受的压力。他这样对记者说,当他确定王湘苹的户口在尖扎县,而且他们一家又是青海乐都人后,他也没有多想就答应王湘苹在尖扎县中学就读的请求。然而,王湘苹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

 

高一开学后,王湘苹上了一个多月的课程后,她的母亲便以女儿身体不适为由,决定让王湘苹赴省外借读,并要求李校长给女儿保留在尖扎县中学的学籍。当年10月会考的时候,王湘苹的母亲再次来到学校给女儿办理了参加会考的报名手续,以及赴省外借读的相关手续。李校长说,高中三年每年会考,王湘苹都报名参加。这3年的高中会考成绩,学校都为她保留了。记得今年3月份高考报名工作开始后,王湘苹返回学校报了名,并断断续续地在学校上了几天课。

 

记者问李校长:“如果考生不在你们学校就读,按照正常程序,学校应不应该为考生保留学籍?”

 

李校长的回答很肯定,“按照程序来讲是不应该保留的。”此时的李校长表现出一脸的无奈,他说:“我们这里的学校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流动性很大,而且大多数学生是干部子女。以往,学校里就有一些学生经常外出借读,没过多久又会回学校继续上课,像这种反复的情况也比较多。因此,学校也无法掌握这些学生的去向。如果保留了学籍,就违反了规定;但不保留学籍,倘若孩子重新回学校上学,就会把孩子耽误了。”

 

然而,尖扎县中学的师生向记者反映,他们学校没有王湘苹这个人,大家均未见过此人,更不知道她的相关情况。记者本想在学校联系到王湘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孙正元老师,但据李校长讲,不久前,孙老师调到了康杨中学,现在学校放假,孙老师已经去了外地。

 

招办层层把关漏洞百出

 

原户籍所在地与现户籍所在地一致;考生户口与父母的户口相互脱离;家庭地址竟在兰州,父母身份不确定……看着王湘苹的资格审查表,记者不由得发问,一个外行人都能看出的漏洞,为何能够通过层层审查?

 

漏洞一:在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资格审查表中,王湘苹清楚地在“现户口所在地”一栏中写着“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227号(建设西路)”,然而,王湘苹在接下来填写“原户口所在地”一栏的内容时,似乎一时疏忽,竟与现户口所在地的内容填写得一模一样。据记者调查了解,2006年3月22日,王湘苹随父母一起将户口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迁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究竟是王湘苹不清楚自己户口的迁移过程,还是有意隐瞒什么?

 

漏洞二:王湘苹在“现户口所在地”一栏中写着“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227号(建设西路)”,但其父母的“现户口所在地”一栏填写的是“直岗拉卡派出所”。既然当年他们一家的户口是一同迁入的,为何考生户口与父母的户口相互脱离。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民警,民警表示户口所在地应该有具体的地址,包括县乡村名称或具体的门牌号,直接填写派出所的名称是不正确的。

 

漏洞三:表中王湘苹填写的出生地在青海省乐都县,现户口所在地在青海省尖扎县,可是她在“家庭详细地址”一栏中却填写了“兰州市七里河区……”莫名其妙的地址,在审查表上格外醒目,让人看了不由顿生疑云,然而,在招生部门层层审查之后,“问题表”还是顺利过关。漏洞四:王湘苹一家人的家庭户口是于2006年3月22日以教师身份、工作调动为由,从果洛州班玛县迁至李家峡学校(现坎布拉中学)。但在资格审查表中王湘苹在填写父母工作单位时,却填写了“水电四局”,父亲工作21年,母亲工作20年。

 

家长个人简历精心编造

 

记者从尖扎县坎布拉中学2008年7月5日上报省招办的证明中看到这样的一段材料:“王湘苹1996年9月至2002年6月在我校小学部就读;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我校初中部就读。”这与她填写的“个人简历”一栏相符,但该校2008年7月14日上报省招办的另一份证明却写着:“经查,在我校2002年至2005年初中在校学生档案里,无王湘苹的名单和材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王湘苹的个人简历中,记者注意到有一个叫梁增善的人,两次出现在“证明人”一栏中,为王湘苹证明其在坎布拉中学就读过。随即,记者前往坎布拉镇,四处打听这名叫梁增善的教师,竟意外地发现,当地有不少人都知道这个人,原来他就是坎布拉中学的校长。

 

当记者提及此事时,梁校长说,成绩公布之后,县教育局的相关领导曾经问过他,学校曾经是否接收过一名叫王湘苹的学生,父母是水电四局的职工。当时,梁校长肯定地回答,的确有这样一名学生,并出具了一份证明材料。随后,“状元移民”事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复查工作再次开展。在复查工作中,梁校长翻阅了学生档案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他把一名叫王艳萍的学生错记成王湘苹,才导致了证明失误的情况。随后,坎布拉中学又提交了第二份证明,证实在学生档案中,无王湘苹的名单和材料。

 

梁校长表示,至于自己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王湘苹的简历表中,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公安户籍“绿灯”谁之过

 

记者在尖扎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尖扎县2008年高考部分考生资格重新审查的报告中发现,除了王湘苹之外,还有另外两名叫张松波和赵静宇的考生也在资格重新审查范围之内,三人的户口都迁入了直岗拉卡派出所。是偶然,还是人为?

 

记者带着疑问赶到坎布拉镇,却没有找到直岗拉卡派出所,只有坎布拉镇派出所。原来,直岗拉卡派出所已于2002年和其他两个派出所合并成立了坎布拉镇派出所。记者本想联系当年为王湘苹办理落户手续的户籍民警王海云,却从其他民警口中得知,王海云3个月前已经被调到县公安局工作。据派出所马所长介绍,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一般需要当事人出具两个手续,即准迁证和迁移证,两证齐全才能落户。

 

马所长同时也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苦衷,李家峡水电站的修建,让很多水电四局的职工曾经在这里落户。现在,工程竣工,人员疏散到公伯峡、积石峡等地,但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将户口及时转走,长时间空挂在派出所,给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也给一些“高考移民”提供了可乘之机。据统计,目前仅空挂在这一个派出所的户籍就有六七百。

 

同时,马所长说:“一般当事人办理准迁证的难度很大,因为审批的程序非常严格,但要能拿到县公安局签发的准迁证,就能回原籍办理迁移证。王湘苹能够迁入坎布拉镇派出所,主要是因为县公安局签发了准迁证,我们只能照章办事。”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青海大学昆仑学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青海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也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秉承青海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托青大、规范办学、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设置有20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四大学科,现有本科在校学生4000余人。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利用独立学院办学机动、转换灵活的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培养特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完善休学创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弹性学制、工学兼修、因材施教等培养制度;不断改进交互式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组织形式;建设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无纸化考试系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测量技能竞赛、英语水平竞赛、学业辅导讲座等学习活动;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学生可以通过“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到美国交流学习以及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校园管理。我院1个班级团支部获“全国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1名团支书获“全国百佳团支书”荣誉称号;院团委被团省委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院学生党总支被省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总支”,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三年被团市委评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自强之星”。我院教师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总决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三等奖,两年均为我省唯一获奖选手。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青海省首家“青春护航”大学生心理健康示范教育中心。我院学生在各级数学建模竞赛、物理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态文明创意大赛、心理剧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屡有斩获。学院体育文化氛围浓烈,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田径队、啦啦操队等运动队伍在各项体育比赛活动中表现不俗。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开展了公务员和硕士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公务员模拟考试、求职简历和面试讲座、就业心理讲座、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计划;搭建线上和线下推介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招聘活动,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先后荣获“青海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青海省普通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先后评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精神文明”单位。随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不断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高校院系优秀班子”、“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朝着建成具有高原特色、西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学院努力奋进。
  • 青海民族大学西宁市城东区
    学校简介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学校始终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区,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10万余名来自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385名,占在校学生的55.32%。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夏日东、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等一批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17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3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58名、副高级职称27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97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1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33个,占比为55.93%,理工医类本科专业26个,占比为44.07%,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学校始终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9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5项、冷门“绝学”项目4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1项;出版专著教材296部,发表论文1822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70余项。现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民委国别中心,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27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委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核心期刊行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跻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凤凰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1490.97余亩,建筑面积46.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6.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9亿元;馆藏图书313.52万册(含电子图书153.67万册),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3166部78750册(其中善本 380 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生均图书106册,是青藏高原汉文古籍和藏文古籍馆藏图书最多特别是珍贵古籍馆藏量最多的高校。建有容纳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和充足的运动场地以及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中亚学院和三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现有外国留学生158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教育部先后安排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及学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围绕内涵建设构建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和以理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个学科群”,抓住思政课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三个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基本建设“四大保障要素”,推进实施“八项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成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农牧类高职院校。始建于1940年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学院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8月成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2月更名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5月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978万平方米。学科建设设立了六系两部分别是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农林科学系、农业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成人教育系、基础部、思政部,目前拥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80个实训室和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等4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达95个,为各专业大力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设专业达22个,涵盖农林牧渔、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六大类。学院现有教职工262人,校内专兼职教师211人,“双师”型教师为15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59人;博士3人(其中1人为博士后)、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9人;省部级名师2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青海,服务“三农”,盯住“农”字创特色,打品牌,稳规模,争效益的发展定位,实行开放式办学,现已形成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办学新格局。建校80年来,为我省农牧区培养了3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以“创业、求实、奉献”为实质的“湟源牧校精神”。学院先后被授予“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0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现代职业教育明珠。
  • 学校简介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大美青海、湟水之滨的高原美丽城市——西宁。学院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建筑通信类高等职业院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贡献。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2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建成省级重点高职院校;2018年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建成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首家“节水型高校”,荣获青海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21年获批青海省“双高”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学院占地面积141.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70人、教职工269人。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达37.26%,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47.71%、拥有二级教授1名,双师素质比例达69.93%。现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青海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135高层次人才”4名、省级优秀专家人才1名、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名,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各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开办紧贴行业需求的建筑通信类专业30个(含方向),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为我省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设人才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青海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信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被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建设行业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砥砺奋进四十载、牢记使命育新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学院将永葆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省教育厅、建设厅的坚强领导下,砥砺“三牛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十四五”,立足省级“双高”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校区迁建工作,立足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