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
2019-11-0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辽宁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包括考生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等环节。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为便于考生完成好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报名,现将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学习(以下简称中职升学)报名条件:

1.考生参加辽宁省中职升学招生考试报名的基本资格(以下简称基本报名资格)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②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应届毕业生。

③身体健康。

2.具备基本报名资格,在辽宁省出生(即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21’)且具有辽宁省户籍的考生,可参加我省中职升学报名。

3.从外省迁入辽宁省的考生在我省参加中职升学报名,在符合基本报名资格同时,还须符合以下相应要求:

①单人户口考生(含和非直系亲属户口在一起的考生):要求截止到报名开始之日在辽宁省的户籍满三年、中职学籍为三年(一年学制的辽宁省中职生入学前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的完整学籍)。

②全家户口考生(含和父亲或母亲一方户口在一起的考生):要求户籍迁入时间须在辽宁省中职升学报名工作开始前。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辽宁省参加中职升学考试报名,在符合基本报名资格的同时,还须符合以下相应条件:

①在辽宁省中职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须具有辽宁省中职阶段学校初始注册学籍。一年制辽宁省中职生入学前须具有辽宁省高中阶段学校的完整学籍)。

②父母在辽宁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5.现役军人子女以及特殊情况的考生在我省参加中职升学报名(户籍、学籍未达到规定时限要求的),须经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市招考委审定,报省招考办备案。

6.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①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②中等职业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③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上一年度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④在上一年度参加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

⑤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高职高专应往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学习(以下简称高职升学)报名条件:

1.经我省域内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并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已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专科层次应、往届合格毕业生和参加我省组织的中职升高职统一招生考试的专科层次应、往届合格毕业生,以及经批准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注册入学试点、订单式培养、紧缺人才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单招试点的专科层次应、往届合格毕业生。高职升学师范类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全省师范类高职高专毕业生。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退役和“下基层”服务期满后接受本科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9〕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精神,我省继续实施本科高校定向招收我省高校范围内、具有我省域内普通高职(专科)学历、已服义务兵役的退役士兵通过高职升学考试接受本科教育,其招生计划实施单列;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3.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①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上一年度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②在上一年度参加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招生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

③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报名办法

(一)报名时间

报考辽宁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的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的时间为2019年11月12日至11月20日,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的时间为2019年11月14日至11月21日,逾期不予受理。各市须于2019年11月21日16:00时前完成考生的报名最终确认工作。

(二)报名程序

1.考生报名基本流程为:考生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址为:http://dkwb.lnzsks.com)→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考生报名进行最终确认。

2.中职升学考生报名流程:考生在完成网上填报基本信息进行网上支付缴费后,凭户籍、有效居民身份证由所在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经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审核确认后,在规定时间到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进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然后使用网上报名系统管理端下载打印《辽宁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生报名登记表》(中职升学)交由考生本人核对并签名确认;最后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考生报名信息进行最终确认。

3.高职升学考生报名流程:

①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在完成网上填报基本信息进行网上支付缴费后,持学生证、毕业证书(往届生)、有效居民身份证在规定时间到本人学校所在地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然后使用网上报名系统管理端下载打印《辽宁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生报名登记表》(高职升学)交由考生本人核对并签名确认;最后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考生报名信息进行最终确认。

②退役士兵资格审核认定工作由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退役士兵的资格认定、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退役士兵学籍学历认定、省招考办负责退役士兵相关信息汇总。

退役士兵在完成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支付缴费、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等报名环节后,须持身份证、毕业证(毕业生须提供毕业证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020年应届毕业生提供《辽宁省大学生退役资格审核登记表》),到报名所在地的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退役士兵学籍学历信息;持本人身份证、入伍通知书、退役士兵证、立三等功获奖证书及获奖存档证明原件,到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细河街9号)认定退役士兵资格。退役士兵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单位进行审核,时间为11月14日至11月21日,逾期不予办理。符合免试条件的退役士兵按相关文件办理。

(三)考生不按时完成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的均视为放弃对口升学报名。

(四)考生报名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20元。网上已经缴费的考生,在现场资格审查确认时未取得报名资格,经考生本人申请予以退费。

三、体检

1.中职升学考生体检工作由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组织,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工作于12月25日前结束,具体时间由各市安排。

2.高职升学考生体检工作在新生录取后由招生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组织实施。组织体检的招生学校,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四、其他

特别提醒考生: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报名条件和相关规定。真实、完整、准确地填报个人信息,考生本人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因个人原因漏填、错填、误填或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及违反相关规定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附件

辽宁省2020年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生报名流程

2020年我省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生报名将采用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考生报名流程如下: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大连艺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纳入国家招生计划,从事高等艺术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始建于2000年1月,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东北大学大连艺术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大连艺术学院(学校代码为13599);2011年5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大连艺术职业学院成建制并入大连艺术学院。 中文名:大连艺术学院创办时间:2000年类别: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院长:姜茂发 外文名:Dalian Art College所属地区:中国·大连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党委书记:王贤俊 在校生:12500人(本科、专科)主要院系:音乐学院、影视戏剧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服装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校训:明德、精艺、崇实、尚美 校歌:《大艺交响》 (点击下载 男声版 混声版) 大连艺术学院(代码13599)坐落于“浪漫之都”大连。学院始建于200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设有音乐学院、乐队学院、戏剧影视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服装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分院,设有49个本专科专业,其中包括31个本科专业和18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一万三千余名。学校现有教师864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520人,外聘教师344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6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94人。自有专任教师中有行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16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要出发,全面加强质量建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教育成功之路。注重文化建设。自2003年开始,学校多次组织了全校教工教育思想大讨论。2009年在总结办学经验时,发动全校研究凝练出“明德精艺、崇实尚美”的校训。同年,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院发展”的“三个一切”办学理念。针对学校的特点还概括提出了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并将办学理念内化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文立校,以文化人。 突出质量建设。学校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促发展。曾荣获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3项。建有省级精品课6门,出版主编教材89部。承担省级教改课题69项,获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34项。完善制度建设。遵循“制度带有根本性”的理念,学校在制度建设上认真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章立制。截至2015年9月,学校健全和完善了综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四个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共计24大项、261小项、约58.3万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治理体系。二是依规治校。学校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形成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始有终、凡事有精细过程、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校园制度环境。 优化条件建设。条件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到2016年6月,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86.41万元,生均4698.25元。2014至2016三个学年教学仪器设备值新增比例分别为:22.35%、14.50%、17.9%。纸质图书99.6113万册,生均83.77册。新校区校园网于2013年9月建成,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基本需要,所有教学条件均达到国家标准。艺术实践教学是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设有健全的实践管理体系,改革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实训设施设备保障,探索创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搭建多重社会实践平台。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民族音乐节、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内外权威顶级的专业赛事中,多次摘金夺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的十几次重要演出中,学院师生都出色完成台上演出和幕后编辑工作,从而赢得电视台的多次书面致谢。学院春夏秋冬“四季情韵”音乐会,连续举办六年,已形成当地文化品牌。学院原创的“和平三部曲”(《汤若望》 《樱之魂》 《和平颂》)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连上演,带动二十余个专业、台前幕后近四千名学生参与,极具影响力的演出效果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学院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成立了大连艺术学院文化科技创意园,为学生提供优质创业平台。2013年学校被列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单位”,2016年学校获批为“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被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18年7月,学院进入国家教育部评定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效”序列。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院发展”是大连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明德、精艺、崇实、尚美”的校训是大艺人的人生信条。大连艺术学院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已任,继续打造优势,创新发展,努力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艺术大学!
  • 学校简介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由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沈飞校区和黎明校区两个校区,两校区分别独立管理)。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院校,所有招生计划均为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并由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局办理派遣手续。 学院位于东北重工业装备中心城市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公园北侧,毗邻具有中国“歼击机摇篮”之称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3年11月,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坚持为航空、军工行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办学宗旨,瞄准国防现代化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强化就业导向,优化专业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是融职工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基地,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院”、“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多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沈阳市优秀技工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0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2013年学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定点招生学校。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87人,专任教师112人,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64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82人;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3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3人,多人在各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术状元”、“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院开设专业有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铣工方向)、焊接加工、工量具制造与维修、焊接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应用、数控加工、飞机铆装钳工、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航空机电设备与维修(航空机务)、飞机制造技术等,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为省级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航空机电设备与维修(航空机务)、飞机制造技术为航空特色专业。 学院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1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12000平方米,实验楼面积1500平方米,实习基地90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850平方米。学院建有航空特有工种实训基地、常规机加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电气智能技术应用实验室、数控编程室、仿真加工机房等多种适应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需要的实训基地。有各类机床设备100余台,电工电子实训设备20套,电气智能综合实验设备21台,有钳工、铆装钳工、钣金工、焊工实训工位240个。 学院秉承“讲诚信、重技能、抓素质”的办学宗旨,贯彻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强化“企业办学、航空专业、管理规范、质量立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长期以来与众多航空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及空海军部队建立了密切良好的用工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状况良好。 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批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中不乏省、市级劳动模范,如方文墨、王刚均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方文墨为沈飞集团公司钳工,高级技师,创造了“0.003毫米加工公差”的“文墨精度”,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誉为“全国最好的钳工”,荣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2013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王刚为沈飞集团公司铣工,高级技师,获得全国技工大赛的铣工冠军,荣获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和首席技能专家的殊荣。
  •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市浑南区
    学校简介沈阳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位于风光壮美的浑河南岸。 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所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伴随着共和国前进步伐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高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建设行业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家建筑行业优秀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理工类高校第一名。2017年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工程造价等12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动画、环境设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等9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16000人,现有本科生113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00人,外国留学生800余名。 学校设有15个学院(教学部),19个直属科研机构和直属科研平台,现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导师716人,教授211人,副教授428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10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 学校本科教育包括7个门类下25个专业类,共53种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省级实验中心及实践基地28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个。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辽宁省易班发展中心)落户我校。学校本科招生实现了国内一批次省区全覆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行业就业特色显著,国企就业和世界500强就业状况良好,考研升学率连年新高,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态势稳定。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5.65亿元,累计科研立项5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金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0余项。发表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300余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在《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校在中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名。我校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 ,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立项320余项,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30余项,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连续6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生招收院校,是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是基地的示范项目。学校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共同建立了孔子学院,与美国马赫西国际大学开展了管理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校园底蕴深厚、优美宜人。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756米的亚洲第一文化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秉承“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位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是一所以服务轨道交通业为特色、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应用性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学院坚持“职业化、集团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策略和“规模适度,质量第一,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品牌发展战略。  学院主校区在轨道交通业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512亩,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凸显“职业化”“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理念。在职教职工32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207人。教师团队汇集了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中国机电职业教育行业教学名师、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设有铁道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数控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开设相关专业(方向)29个。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一个融合、四个统一”育人模式,实施系统化育人工程。秉承“立德、树人、修业、创新”的校训,形成“团结、务实”的校风、“乐教、爱生、勤勉、求精”的教风、“自律、诚信、肯干、明礼”的学风。  学院构建了“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督和动态控制。“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运用‘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优秀案例二等奖。  学院构架了以服务现场为主线,使教学、科研和培训互联互动的“一线三点立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牵头组建了大型企业参与多、政府支持力度大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学院为国家首批1+X证书试点单位。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与博世(BOSCH)、伊萨(ESAB)、西门子(SIMENS)、沈阳机床、三菱电机、南通友联等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环境与学院实训环境零距离对接,实现了业内有影响。学院是全国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辽宁省中小企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国家级机械职业培训服务平台、材料成型与质量检测实训培训基地,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各级别22个职业(工种)的职业鉴定资质,实现了行业离不开。2018年,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与展示平台获得CLPA优秀案例一等奖。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世界职教联盟“绿色学校”铜奖、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十大最具影响力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官微百强校、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国赛有奖牌。2019年,学院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赛区物联网赛项全国特等奖、最佳组织奖。  学院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倡议,2018-2019连续两年为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培训司机和高级副司机35人、新职副司机200人,成为国内第一所将中国内燃机车司机标准推广到非洲在营铁路的高职院校,实现了国际可交流。  展望未来,学院将不断强化特色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为把我院办成“The showpiece for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而努力奋斗!
  • 东北大学沈阳市和平区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90人,其中专任教师285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2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1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1‰。设有10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以一流学科为核心,以“智能”赋能学科升级,实施4项重大引领计划,培育3项工程,“世界一流、国家一流、省一流、校一流”四级学科建设梯次协同共进,交叉融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更具活力。 东北大学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9000余人。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三五”以来,东北大学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部,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44项,国家级奖励2100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75项,专利300项,共有94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在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综合排名全国第6。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科研方向,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800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近3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67项;获得国家专利5109项,其中发明专利4584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29801篇。 学校在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学科、人才、科研、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及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学校坚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和交叉科技前沿等领域,推动大学科学园建设,为东北大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53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有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设有波兰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歌德语言中心等跨文化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聘请海外知名专家讲学、学术交流、参与学科建设等,派出师生赴国(境)外执行国际会议、科研合作、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各类交流访问任务。现有在校国际学生人数1097人。 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和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围绕办学目标和定位,坚定地走“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