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15年高考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工作已经开始
2015-05-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辽宁省2015年高考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工作已经开始,请有关考生注意本市招考办的通知和各项工作时间安排,以免错过申请时间。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号)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体育局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教发[2015]64号)有关规定和要求,高考加分项目审核负责部门及办法如下:

一、省公安厅负责审核的项目: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省招考办从高考报名信息中提取此部分考生信息并于规定时间送省公安厅,省公安厅负责审核并将认定后的名单提供给省招考办。

因考生个人原因错过资格审核时间或造成报名信息有误等,将不予审核。

二、省教育厅负责审核的项目: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

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须签订《辽宁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诚信申报高考加分资格承诺书》(以下简称《申报高考加分承诺书》,由市招考办按照附件样式印制,考生填写后由市招考办留存,下同),承诺本人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三、民政部门负责审核的项目:

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须由省级民政部门对其入伍证明、服役证明、退役转业证明、是否安置工作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并开具考生是否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荣立二等功退役军人的身份审核证明材料。考生须持省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身份审核证明材料、户口本、身份证、是否安置工作证明、服役期间获奖证明(二等功还包括嘉奖令)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市招考办登记(须含考生号信息),登记时,考生须签订《申报高考加分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真实、准确的,市招考办汇总后将材料和名单(加盖公章)报省招考办。

3.烈士子女。

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由考生或其父母所在的市级民政部门审核并开具烈士子女的证明材料。考生持市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户口本、身份证等到市招考办办理高考加分资格审核手续,登记时,考生须签订《申报高考加分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真实、准确的。市招考办将审核确认后的名单(加盖公章)报省招考办。

四、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最终审核的项目: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

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归侨考生须持本人归侨身份的证明材料;归侨子女须持能证明归侨与子女关系的户口本,父亲或母亲是归侨的身份证明材料(如省外事(侨务)办公室颁发的归侨身份证或户口本上有记载或本人档案有记录并附单位人事部门的介绍信)等材料;华侨在国内的子女须持能证明华侨与子女关系的材料(原户口本或公证子女关系的材料),由当地使领馆认证的父亲或母亲在境外定居的证明材料(如定居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到所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办理初审手续,各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于规定的时间内报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终审并将认定后的名单提供给省招考办。

五、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负责审核的项目:台湾省籍考生。

符合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市台办、市台联办理手续,市台办、市台联进行初审后报省台办、省台联审核,省台办、省台联将最终认定的名单提供省招考办。

六、省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审核的项目:获得省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获得市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

符合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加分资格,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县(市、区)综治办申报,县(市、区)综治办初审后报市综治办,市综治办审核后报省综治办,省综治办进行复核,并将最终认定的名单提供省招考办。

七、省军区负责审核的项目: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符合条件的军人的子女申请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以优先录取,经军人所在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予以认定和出具证明,并在部队内部公示。考生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市军分区(警备区)政治机关申报,并须签订《承诺书》(样式由省军区自制),各军分区(警备区)审核后报省军区政治部,省军区政治部进行复核备案,并将最终认定的名单提供省招考办。

八、各市招考委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审核的项目: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符合条件的考生申请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生在提交相关材料时,除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外均须签订《承诺书》(样式由各市招考委自制),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真实、准确的,各市招考委会同相关部门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核认定,市招考办将认定后的名单报省招考办。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在中国东北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沈阳,有一方高技能人才的沃土,一个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她,就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春去秋来,1.6万余名师生在这里朝夕相伴、教学相长,一代代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社会,让梦想起航。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己任,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与智力支撑。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辽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和谐。这片学子汇聚的育人沃土总占地面积609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主校区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21.08万平方米,体育馆建筑面积5352平方米,实训室168个,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高职高专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2个,央财、省财重点支持实训基地6个,是辽宁职业院校师资、院校长培训基地,辽宁省出国劳务培训基地和沈阳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区、县(市)的员工培训基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学院涵盖了二三产业十个专业大类63个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及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机械类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贯标示范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省品牌(示范)及教改试点专业20个,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24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7人,教授44人,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85人,占教师总数的54.46%。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院师生获国家、省技能大赛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0项,省技能大赛一等奖64项。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以支撑辽宁产业升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承担省市应用技术项目,综合科研实力位居辽宁省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与华晨宝马集团、德国博世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米其林沈阳轮胎等200余家知名企业结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施全新职业教育项目。学院为沈阳中德产业园提供人才保障的中德学院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辽沈经济发展输送更优质的高技能人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每一向度,都是倍受瞩目的魅力风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沈阳日报》、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我院发展建设的辉煌成果。“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优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师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一流院校为己任,清晰描绘装备制造业的炫美蓝图,必将为高职教育的广阔发展致以非凡的力量,必将为加快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风光秀丽、钟灵毓秀的大连市大黑石国家旅游度假区,背倚青山、面朝大海的花园式海景校园,为培养莘莘学子具有海一样豁达、坚韧、拼搏的品格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院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设有财经商贸系、现代服务系、信息工程系、装备技术系、医养康护系和大连新港通关技工学校——“五系一校”,开设人工智能、医养康复、财经商贸、数字艺术设计、工程软件、旅游乘务、学前教育、珠宝八大专业群共44个社会急需及热门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渠道升本、读研,出国留学,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含金量。学院立足大连、面向全国,重点服务于大连及沿海地区临海临港经济建设与发展,以“提高质量、创建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为办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方向和重要使命。学院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大连市妇联的“女大学生创业基地”、“大连市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等。实施“素养+能力+知识”教育工程,形成了“教、学、做、创”于一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开专业办公司,以专业促产业,以产业兴专业”的方式,实施校企合一,产学融合,大力开展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与华为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枫叶-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中心。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成长,抓牢思想教育,以养成性教育为手段,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德为行根、学为慧本、积学养德、律己至善、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四学期”制,增加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实践学期“和为期两个月的“素质学期”。社会实践学期主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做事的态度、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等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唤醒学生感恩意识,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素质学期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规范行为、提高思想素质、培养良好修养为出发点,以体验式学习为手段,通过拓展训练、专题教育、专项技艺技能等多种形式,挖掘学生兴趣,聚焦学生成长,增强自信心;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快乐学习;实行“参与式学生管理”,军训教官、拓展训练教练、多项工作助理等都由学生完成,学习、工作和锻炼学生体验多个角色,在参与式自我管理中成长成才。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从入学开始,建立了党、团、学、思政、就创业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我院就业率连续三年为95%以上,2020年疫情期间,在“六保六稳”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率为94.67%,在专本科高校联合排名中,位居大连市第一名、辽宁省第三名,并在省、市两级做经验介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年终就业率达到98.03%。近年来学院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管理日益规范,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我国职业教育及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背景下,学院必将伴随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于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凭借对职业教育的忠诚与热爱,勤奋耕耘,矢志不渝,在民办职业教育道路上,后程加速,领跑前行。我们的梦想是:“办一所社会需要、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用人单位满意的职业技术大学,让学生自食其力上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市细河区
    学校简介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3.9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8万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1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0个辽宁省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研发平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00余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人、两院院士(双聘)7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辽宁特聘教授19人、二级教授17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21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30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12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太阳石精神”为核心、以“家文化、和文化、廉文化、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学校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10余名校友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有数十名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有4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0余名校友担任国内知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有一大批校友担任国有或民营大中型企业掌门人。辽宁工大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文化引领战略,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学校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锦州铁路运输学校,是新中国首批8所铁路运输类专业学校之一。1958年到1962年曾升格为“锦州铁道学院”,举办本科教育;2005年7月,学校由铁道部移交辽宁省人民政府,划归教育厅直属管理;2008年3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0月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学校;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兴辽卓越院校和兴辽卓越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722人;每年平均为行业企业培训干部职工15000人次;对应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信号控制、牵引供电、机车动力、车辆装备、线路建设维护、通信信息等系统,开设27个专业;与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联合开展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动车组检修技术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已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ICT行业创新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获评省级兴辽卓越专业群(A类)4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示范专业2个,形成了以省级示范专业为核心,以轨道交通专业为主体,以装备制造和信息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办学格局。现有专任教师336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上教师190名;中兴通讯公司驻校教师8人,兼职教师7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16人;“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为79%;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辽宁省教学名师5名,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专业带头人3人,轨道交通行业专业带头人7人,辽宁省优秀青年人才27人。学校占地406亩,建筑面积15.7万㎡,固定资产总值超过4.5亿元,其中教学实训设备总值1.2亿元以上。图书馆建筑面积9995㎡,纸质藏书40万册,电子图书20万种,引进各类数据库10余种;建有标准的室外塑胶运动场及设施完备的室内体育场馆;高速无线网络覆盖校园,人脸识别系统、物联网远程控制、ISC校园大数据分析平台、网上办事大厅等智慧校园建设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有装备先进的校内实训中心13个(实训室80个),占地5000㎡,有可供多个专业共同使用的铁路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成为辽宁省29个省级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之一;接发列车实训中心、计算机联锁实训中心、模拟牵引变电所、电力机车模拟仿真实训中心、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与检测实训中心等在全国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另有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73个。高职办学以来,学校对接辽宁地方经济建设,依托轨道交通行业,深化校企合作,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迅速提升。现为辽宁省首批高职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学校;2018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辽宁省高职学校唯一获此殊荣。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精神文明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示范校、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基本形成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起薪高、就业稳定性强、工作发展前景好的良好就业格局。历届毕业生中有30多人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火车头奖章”等荣誉,近五年有340余人次在全国、辽宁省或行业企业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夺冠。
  • 学校简介时尚大连、浪漫之都——滨城大连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著名的服装城、足球城、旅游城和宜居城,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拥有五十七年职业教育辉煌历程的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位于钟灵毓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连市金普新区。她的前身为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独立设置,成立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是辽宁及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轻工类高等职业院校,大连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公办高职专科院校,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大连市高水平学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兴辽卓越专业群“双A校”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93人。拥有各类专业工作室、教学实训中心共141个。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55万余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900余万元。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根据辽宁省及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培养方向,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辽宁省轻工和消费产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六系三部。即纺织服装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航空服务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部。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市场营销(服装品牌管理)、服装表演、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休闲服务与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管理、移动商务、空中乘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艺、文、工、管四大类37个专业,已形成纺织服装类、艺术创意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先进制造类五大专业群。学院现有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个,数字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业学院2个。现代纺织服装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专业被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获批辽宁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获批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或品牌(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学院现有教职工403人,专任教师3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0余人。现有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青年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2人,国家青年服装设计师1人,辽宁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十佳版型师14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4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成就奖4人。学院拥有省级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中央财政支持的质量提升项目2项、辽宁省财政支持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项、辽宁省发改委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2项;主持省级及以上教研项目260余项;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4项,6项服装类加工贸易单耗标准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鉴定;获辽宁质量技术监督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大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与企业签订协议的产品研发、设计以及技术服务项目66项;获国家专利250余项,软著10余项。教师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省级精品教材及国家级规划教材23部;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课件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30余项。学院独立办学以来,有500余人次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金奖共计40余人次,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省级奖项70余项,其中第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职教赛道银奖、第六届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金奖、主赛道银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铜奖、入围产业命题赛道国赛1项;“挑战杯”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辽宁省特等奖2项、辽宁省一等奖8项;在“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4项。我院服装专业学生在大连服装节举办的省市服装院校擂台赛中已连续7年获得团体冠军,实现“七连冠”。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别组织奖”、“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50余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整体实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超过96%,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平安校园、环境友好学校、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服装行业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奖、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未来的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秉承“自立自强、砺能笃行”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善学,务实创新”的校风,进一步深化教学内涵、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在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性轻工高职院校征程中,扬帆远航,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