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1-02-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晋政办发〔2021〕1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进一步加快全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优化我省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医药创新能力,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结合“111”“1331”“136”工程的实施,建设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创新机制体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拓宽医学教育发展路径,优化医学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山西建设和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

——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为理念,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综合推进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养人才培养。

——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为定位,统筹推进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

——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为内涵,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紧跟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设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医学相关专业,培养新医科人才。

(三)工作目标

今后5年,重点加强山西医科大学建设,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150名、医学本科高校20强;重点推动山西中医药大学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长治医学院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省医学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发展。重点支持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等学科建设,推动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新增2个左右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支持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等学科建设,新增3—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支持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学科建设,新增3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点;支持山西大同大学建设医学硕士学位点,提升医学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医科建设取得突破,全省医学类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到2025年达到3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200人,具有山西特色的高水平、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

科技创新实力获得新提升。加强医学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0项以上,实现重要专利和技术转移转化30项以上,力争5项左右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励。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合理设置布局医学院校,明确办学定位,多措并举推动医学专业调整优化,适当调控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提高护理专业人才供给能力;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逐步将医学类本科专业招生纳入“第一批次”;坚持以需定招,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麻醉、儿科、重症、妇产等紧缺医学领域倾斜,适度缩减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合理设置附属医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推动临床医学、口腔、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发展改革委)

2、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加大“111”“1331”“136”工程对临床医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和平台的支持力度。支持山西中医药大学、长治医学院分别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支持山西医科大学建设口腔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鼓励设置医学技术等交叉学科和新医科专业。引导医学院校修订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围绕医学学科建设需要,重点支持和建设3—5个医学重点学科(群)、10个左右省部级及以上医学科技创新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科技厅)

(二)完善医学教育体系建设

1、强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重点为村卫生室和边远乡镇卫生院培养定向医学生。支持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和长治医学院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集中优势资源建设2—3个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落实好全科医生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履约管理。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切实提升职业吸引力。(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

2、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由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牵头,联合我省其他医学高校,共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联合体;联合我省其他医学高校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传染病医院、省职业病防治医院等机构,共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5个左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增加公共卫生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拓展公共卫生人才职业发展前景,促进包括医学救援在内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人社厅)

3、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引导和支持山西中医药大学开展招生制度改革,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支持高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课程教材。鼓励山西中医药大学试点开展长学制中西医结合教育,探索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4、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医务人员全员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落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主体管理职责。完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医德医风、重症抢救、自我防护等技能作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修课。创新继续教育方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打造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将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用人单位要加大投入,依法依规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为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提供保障。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人社厅)

(三)健全医学教育运行机制

1、协调推进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统筹管理。鼓励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发展医学教育。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高校要理顺内部运行机制,配齐配强医学教育各级管理干部,在现有校领导职数限额内,至少配备1名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高校负责人分管医学教育或兼任医学院(部)主要负责人。实化医学院(部)职能,完善学校、医学院(部)、附属医院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教育厅)

2、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教育、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和规范高校附属医院的管理,理顺学校与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关系,理顺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形成统一高效的医教协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高校要把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科学规划设置附属医院的数量,防止盲目增设附属医院,增加对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投入;附属医院要承担起临床教学主体职能,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优化整合临床科室设置,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稳定教学管理队伍,完善教学实验室与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建设,设立教学门诊和教学病床,着力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

3、建设医学教育和医药研究创新基地。鼓励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与山西医学科学院、省内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山西综改示范区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鼓励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实现山西医科大学与山西医学科学院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围绕临床诊疗、生物安全、药物创新、疫苗攻关、药茶产业、“治未病”中医药产品开发等领域,探索建设具有特色、高水平的医药科研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建设5个左右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

(四)全力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医德与人文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支持山西医科大学建设医德教育研究示范中心,推出3—5门医德教育示范课程。(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人社厅)

2、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力争我省国家或省级一流医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50个。以“晋课联盟”为基础推动课堂革命,搭建医学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力争我省国家或省级医学一流课程达到100门。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加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科技厅)

3、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动态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确保培训质量。夯实住院医师医学理论基础,强化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将医德医风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提高外语文献阅读与应用能力。加大全科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力度,试点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所在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对象薪酬待遇发放标准,鼓励承担培训任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培训对象的薪酬待遇予以倾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落实两个“同等对待”,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依托现有资源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择优建设5—10个国家级、省级住培示范基地、重点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和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

4、建设高水平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加大师德违规行为查处和公开通报力度。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培训效果。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着力引进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师资,优化完善附属医院教师流动轮岗制度和职称转评聘任机制,打通教师资格认证通道。(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人社厅)

5、扎实推进医学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与监督工作。加快推进全省高校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度,对认证不合格的医学院校限期整改,对未按计划进行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取消相关专业招生资格。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高校予以减招。推进国家或省级毕业后医学教育基地认证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认证,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连续2年排名全国后5位次的专业基地予以减招,并限期整改。(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卫健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山西省医学教育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解决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有关问题。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资源、落实责任,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计划,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助政府服务管理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作用和优势。(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等)

(二)打造一流生态

统筹“111”“1331”“136”工程,打通医教研产协同创新通道,实现基础研究、教学、应用和临床贯通,院校企相互连通,推动科研、教育、医疗事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改革创新,支持人才强医战略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国家或省级住培示范基地、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等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等)

(三)保障经费投入

加大对医学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根据财力、物价变动水平、培养成本等情况,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医学门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住培补助标准。支持相关高校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学科建设投入力度。统筹各方资金资源,保障医学教育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出资的积极性,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2月8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学院概况: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是山西医科大学二级学院,前身系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于1923年创办,1937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和中华护士学会备案,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3所(北京协和、四川华西和山西汾阳)高级护理学校之一。1985年恢复重建,1996年改为现名,学校坐落于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的千年古城汾阳市,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太中银铁路倚门而过,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508亩,建筑面积14.68万平方米,规划占地面积700亩。校园花木扶疏,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风景如画。学科专业: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特色鲜明的高等医学院校,有硕士、本科两个办学层次。设置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眼视光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实验技术、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2个本科专业;有护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公共卫生、放射医学等13个学科可招收硕士研究生。师资条件:现有专任教师470余人,外聘教师160余人,附属医院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临床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0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3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生导师41人。有4所拥有4000张左右床位的直属附属医院,其中2所三级甲等医院,有106个实践教学基地。招生就业:学院面向全国24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4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5人,普本学生8000余人。已毕业19届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已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37000余人。建校以来,培养了以“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桂英、杨辉,“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何华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年平均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每年有近30%的同学考取全国一流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资助政策:为了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由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构成的助学保障体系。学校荣誉与办学优势:多年来,学院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护理教育为龙头的办学特色。本科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本科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麻醉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科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为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科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专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本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山西省优势专业;临床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学专业教学团队是“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坚持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校企、校际合作,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山西高科技医学检测中心、山西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欢迎有志献身医学事业的考生踊跃报考我校! 学校地址:山西省汾阳市学院路16号 (汾阳学院)邮编:032200联系电话:0358-2100773/2100777(传真)招生网址:http://211.82.24.46/bkszs/
  • 学校简介我校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学校位于运城市舜帝陵景区的大学城,与运城学院和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毗邻,占地450余亩,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其前身的运城师范学校和稷山师范学校,都曾是享誉河东、名扬三晋的老牌名校。一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郑思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原成都军区政委上将张志坚等一批著名党政军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改革开放后,我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以科研为先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为根本,夯实高师基础,凸显师范特色,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山西向东向西经济发展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社会经济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与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素质教育百面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西省优秀师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有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演播大厅、体育馆、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等15栋高标准建筑。配备有微机室、校园广播电视台、语音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理化实验室、塑胶操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兼职教师4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25人,外籍教师4人,特级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副教授107人,讲师203人,是国家级课题研究实验校。学校共设10个职能处室,8个教学业务部门,3个教辅机构和3个群团组织。职能处室有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财务处、就业指导处、老干处、保卫处;教学业务部门有教育科研处、中文系、数计系、外语系、音乐系、美术与艺术设计系、体育系、教育与心理学系、思政教学部部、公共服务部;教学辅助机构有电教中心、图书馆、培训处;群团组织有工会、团委、妇委会。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范特色,注重学生基本功培养。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国家普通话测试、简笔画过关测试、规范字书写等级考核。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升本考试,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你塑造完美人格、提高从业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选择。校 址:运城市盐湖区文化产业园学院西路2号电 话:0359-2505566招生专线:0359-2877666网 址:www.sxycsf.com官 微:sxycsf邮 编:044000
  • 学校简介山西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70年来,学校弘文励教,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2万余名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面协调发展,财经特色凸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为优势和特色,推进经、管、法、理、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有教学单位21个、校级科研机构14个、院级科研机构64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9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共有本科专业5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3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1个、双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15个。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体系完备。学校现有教职工17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20余人,教授、副教授5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43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30余人,校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200余人。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1.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人,继续教育学生1.3万余人,来自5个国家的留学生30余人。紧握时代脉搏,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坚持扎根山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足科研资源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主动承接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统计学报》等学术刊物,主办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经济高峰论坛”、“每周一讲”与“振东管理大讲堂”等,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财经智库。202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项目5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项;获得各类奖项54项,出版各类著作、教材等45部,在SCI、SSCI、E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85篇,在CSSCI来源、CSCD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6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33次,学校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注重内涵建设,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色与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教学成果奖66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140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心营造“鲜明、厚重、开放、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风建设,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连创佳绩,参赛级别与获奖人次大幅增长。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学生创业取得丰硕成果。深化开放办学,拓展交流空间。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拓展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设立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现为山西省唯一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9年来共有3000余名学生在校期间赴德国学习。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北亚利桑那大学、堪萨斯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西苏格兰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捷克奥帕瓦西里西亚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京畿大学等4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签署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学习交流协议,国际化办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956亩(含东山校区),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38462.03平方米,纸质藏书177万余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66个。拥有实验中心、网络与信息教育技术中心、体育场馆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晋商博物馆等现代化教学、科研和实验设施,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新时代,山西财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精神,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为主攻方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培育特色、增强实力,向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努力奋进,矢志为山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运城市盐湖区
    学校简介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权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为纽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多企、多校共同建设、协同发展、共享价值的生态圈。学校是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与上海创力、常州易控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新的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力争在职业本科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学院属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运城市人民政府管理。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占地面积980.21亩,其中,校本部47.68亩,第一实习农场928.04亩,货场培训基地4.49亩。学院建筑面积52564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5050平方米,实验大楼3348.5平方米,图书馆1059平方米,培训楼1300平方米,礼堂餐厅3046平方米,学生公寓6652平方米等。学院现有教职工198名,专任教师138名。教授职称1名,副教授50名,讲师59名,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87名。有17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9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20余部。学院现有在校生6692人。生源以山西省为主,先后在周边8个省区招生。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农业院校中就业率排名第一。目前学院设三系两部:农林与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开设25个专业: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旅游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等。其中,园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建有标准高、现代化程度高的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34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13.84万元。学院拥有教学用计算机667台;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座位482个。图书馆藏书16.54万册,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建成了校园网。学院还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风雨操场,各种体育设施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的需要。学院有千亩实习农场,实习农场的分布为无病毒红富士苹果示范园,40亩柿树标本园,30亩园艺实验田,还有供师生科学实验用的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大棚葡萄、温室花卉等。实习农场布局合理、品种齐全、设施配套、全场管灌联网,示范作用强,辐射面积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1995年以来,先后在实习农场召开了全省农科教现场会、全省林业现场会、全省农牧学校实习农场建设现场会。1998年5月全国无病毒红富士苹果运城协作现场会召开时,实习农场是主要参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山西运城农业技术学院是由1951年建校的山西运城农校发展而来的。建校7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农为基、多科并举,培养适应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运城市、山西省和周边省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学院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管理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