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省城“二模”考试已结束 七位名师点评试卷
2013-04-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天,备受高三学子关注的省城“二模”测试结束,从各科考试情况来看,试卷总体难度接近往年高考。从各科名师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着高考“风向标”之称的省城“二模”,注重基础考查,试卷结构稳中有变,涉及了诸多热点,也体现了今年考纲和我省《考试说明》中的细微变化。

  文科综合:本土味乡土味十足

  省城一线名师们分析,与省城“一模”相比,“二模”显然“练兵”高考的针对性更强,难度也有不小的增加,在题型设计、试卷结构和难度系数上,都和高考接近。

  在文科综合科目上:政治卷方面,收入分配公平、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调整、网络反腐、政务微博、莫言获奖、“两会”话题等热点素材在试卷中均有体现。另外,试题凸显地方性特色,如以合肥市“最幸福城市”为背景创设情境,本土味十足。

  历史卷方面,关注了乡土历史的考查,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化。如涉及2012年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特征,引导考生关注时事;地理卷也凸显了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如新能源、农业、“雾霾”造成的环境问题、山地对气温的影响、气象灾害、泉水与湖泊的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等等。

  理科综合:体现考纲细微变化

  从老师们的分析来看,理科综合科目总体上更能体现高考考查要求,也关注了今年考纲、考试说明中的细微变化。

  如物理卷,题目对复习的导向恰当,没有偏题,怪题,关注了今年考纲的细微变化;化学卷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覆盖恰当,知识点的考查与应对能力的考查搭配到位,注重信息给予及形式的多样化,考查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选择题适中,非选择难度较大,区分度明显。

  再如生物试题,与2012高考试题相比,试卷结构稳中有变,非选择题采用2+2+1的模式,且单独把选修部分放在最后一题,这与今年安徽考试说明变化吻合。

  外语科目:考查语言应用能力

  老师分析说,2013年合肥市“二模”英语卷试题以“难、中、易”比例设置,试题在全面考查了考生对语言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在题材、体裁和考查项目方面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此外,首日结束的语文和数学科目,老师们也认为总体难度不低,与前三年的高考接近。老师们最后也提醒考生,模拟考试只是帮助考生检验一阶段复习的成果,考生要会利用模考找差补缺,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踏实复习,认真备考,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爱诚、宋名利、刘媛媛、武静)

热门院校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黄山市休宁县
    学校简介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是202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的黄山脚下的横江江畔,这里“孤鹜与晚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距离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古徽州府府衙歙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享誉国内外的红茶之乡祁门等地,仅数十公里的路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长三角经济圈和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助力新型社会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本着“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依托行业,面向健康事业”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笃学、仁爱、精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三全育人,加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的培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占地面积300余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8万平方米,二期续建22万平方米。现有专兼职教师205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1.2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38.16%。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和中药学等六个专业。建有基础医学、护理、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中药学等校内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余册。同时,还建有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以及2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总投入3.8亿元,校园设施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教学楼、实训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学生公寓、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型运动场一应俱全。门前青山逶迤,碧水东流,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十分幽雅,是广大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正在积极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把学院建成办学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办学特色突出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健康类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 学校简介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职业高等院校,因审计而立,依审计而兴;行政上隶属安徽省审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学院始建于1984年4月,历经安徽省审计干部培训班、安徽省审计干部学校、安徽审计学校等办学阶段;2000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办学招收专科班,开始专科教育;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20年3月,立项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并先后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办学,联合招收专升本学生。现有在校学生8200余人。 学院位于科教名城合肥,拥有包河、方兴两个校区,方兴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合肥滨湖新区,毗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安徽省政务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学院占地353亩,建筑面积124723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0.82万册,中文纸质报刊301种,电子期刊26367册。学院拥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场、各类球场、餐厅等,教学生活运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29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1名、教授11名,全省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教坛新秀15名,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13项。学院注重文化育人,构建和谐美丽校园,2016年、2019年分别被评为安徽“省直文明单位”。2020年,学院立项为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学院成功入选为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审计系和会计系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图书馆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2021年,学院成功获评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学院设有审计系、会计系、工程管理系、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教育学院等6个教学院系,目前开设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现代物业管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管理、财富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等21个专业,形成以审计专业群为引领,工程造价、资产管理、商贸流通等专业群动态协同发展的格局。审计(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为安徽省首批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大数据与审计)、资产评估与管理2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审计、会计、资产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8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含特色、骨干、综合改革试点、特色高水平等)建设专业。学院还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审计学、会计学等17个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审计人才培养的阵地、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阵地、审计理论研究的阵地”,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安徽乃至全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年来,学生文科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升本录取率逐年上升,2021年报考录取率达73.88%,毕业生升本率达41.63%,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学生主体建设、教学质量建设、机制建设及风险评估和防范建设, 秉承“笃学、诚信、求实、创新”的校训,围绕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奋力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朝向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财经类职业高等教育名校奋进!
  • 学校简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和1988年更名的安徽省直职工大学,2003年转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技能大赛标杆校”,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所由省民政厅、教育厅、省直机关工委共建成立的 “安徽民政学院”,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华东地区首个“微软创新学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我校牵头成立的“安徽现代城市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校秉承“厚学、笃行、奋进、创新”的校训,遵循“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设有轨道交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财务金融学院、商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2个教学部。学校对接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大专业调整优化建设力度,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学前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等45个招生专业,涵盖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电子与信息、土木建筑、轻工纺织、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交通运输、农林牧渔、装备制造、医药卫生等12个专业大类。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56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近亿元。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硕博研究生291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联合培养本科生600余人。学校始终坚持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近五年来,学校开展各类等职业技能鉴定,先后承办省级、市厅级技能大赛14次,是省师资中心国培、省培教育基地,省人社厅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学校共获得400余个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省赛一等奖39项、二等奖97项、三等奖91项,技能大赛总分在全省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组金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学校持续加强师资能力建设,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共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获评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坛新秀13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奖项39个,累计立项省级高校优秀人才项目36项,累计立项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共39项,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项目1项。“十四五”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全省党建示范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争取早日建成育人能力获得社会认可、治校水平处于“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办学水平达到职业本科层次、服务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安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在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滁州市,紧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广大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学校于2002年,由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和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六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学校,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同年立项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建设单位。2020年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期检查中获A档。学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省级创业学院建设单位”“高职扩招标杆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校园占地133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设有14个教学院部,53个高职专业。全日制高职学生12108人,社会扩招学生2203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9998人。专任教师485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13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09人,“双师型”教师265人,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坛新秀19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有中央财政扶持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类项目63门。教师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17项。学生获得包括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在内的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147项。我校体育健儿在国家级、省级体育竞赛中屡创佳绩,2人3次打破2项省记录。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后半年创业率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近三年大学生孵化项目存活率超过60%以上,省教育厅两次推荐我校参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连续合作23年,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2013年7月,学校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2019年,职教集团获首批“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并入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立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15项,签署各类横向课题115项,签约经费近1000万元。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均超过20000人次。横向课题、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综合到款额累计3290万元。出版著作21部。获专利授权 858 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据“高职发展智库”(专注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威研究机构)对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统计显示,2020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居全国同类高校第55位,省内同类高校第2位。发表三类以上核心论文200余篇。根据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论文数据显示,2018年学校发表论文数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20位,省内同类高校第1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学校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6S文化、志愿者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和创业文化,形成了以“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为内涵的“和乐”核心文化理念,为“三全育人”和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学校鼓励师生自觉践行“修能致用 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坚守教风、学风,弘扬校风。届次性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秉承“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为内涵的“和乐”核心文化理念和“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植根滁州、服务滁州、贡献滁州,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数字化办学定位,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市包河区
    学校简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是省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安徽艺术学校创办于1956年。1996年安徽艺术学校与安徽大学联合开办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专科生。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安徽省电影学校并入,成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建校65年来,学院肩负着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艺术,培养艺术类专门人才的重任,根植于安徽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院辖宣城路和丹霞路两个校区,在校生含本科、专科、高职、中专四个办学层次。下设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学院、美术学院、综合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与继续教育学院,专业设置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美术、设计、戏曲表演、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大类中的24个高职专业。学院英才云集,名师荟萃。200多名在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70多名。先后聘请周小燕、余秋雨、徐昌俊、崔新琴等40余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戏剧、美术设计、影视传媒等专业均拥有一批全省一流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大奖和“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国家和省内外专业艺术团体、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专业骨干和颇有成就的艺术家。其中有我国第一位琵琶女博士李景侠,第一位扬琴女硕士李玲玲,第一位唢呐硕士隋景山,著名作曲家、天津音乐学院原院长徐昌俊,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吴安明,著名歌唱演员马梅、迟黎明、张燕、王莉,著名歌星解晓东;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刘敏,中国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夏小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主任胡淮北,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吴琼、杨俊、袁玫、吴亚玲,梅花奖得主黄新德、李龙斌、蒋建国、李文;画家朱松发、徐德隆、葛新民等众多艺术界知名人士。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学院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艺术专业优势的办学新路。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艺术基金、省部级教科研项目,获批多项人才培养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教学成果奖等,充分彰显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办学成就。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校园戏剧节、“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戏剧小梅花”比赛、中国青少年戏曲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一系列国内重大艺术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大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博会文艺演出、奥运会开幕式的暖场演出、建国60周年花车巡游、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承办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安徽省文化厅主办的“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省高校巡演”等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学院多次代表国家和安徽省组团出访法国、德国、韩国、乌克兰、波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加强了国际间及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65来,学院汇集了安徽文艺界的精英,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