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15年高考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和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8日公布
2015-01-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已经结束。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戏剧与影视学类、音乐舞蹈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和考生专业统考成绩及各类别专业一分一段表于1月8日向社会公布。

公布渠道如下:

一、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由省招考办统一打印“专业统考合格证”,专业统考成绩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由省招考办统一打印“专业统考成绩单”。“专业统考合格证”和“专业统考成绩单”均采用防伪专用纸打印,作为考生专业统考成绩告知的主渠道。考生可按照各市、县(区)招考办通知的时间和地点领取“专业统考合格证”或“专业统考成绩单”。

二、互联网免费查询。考生可于1月8日15:00以后登陆“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网址:www.lnzsks.com)中的查询中心免费查询。

三、短信发布系统。1月8日15:00以后,省招考办通过短信发布系统(10639125)向考生(以考生高考报名时提供的辽宁省内的手机号)免费发送成绩信息。

四、168声讯台查询。1月8日15:00以后,开通168声讯台,考生可自愿查询。

中国联通固定电话、小灵通和手机用户可拨打16898176;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和手机用户可拨打16816787;

中国移动和铁通用户可拨打9613866。

热门院校

  • 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
    学校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其后,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东北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和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高校。1979年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总占地65万平方米。多年以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致东财建设,学科专业追求精品,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追求精益,师资队伍追求精锐,人才培养追求卓越,校园建设追求精美,是辽宁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一流本科教育与卓越研究生教育并重,致力于培养财经特色突出,具有优良品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学校是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86年)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之一,“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以“新经管”学科建设引领创新创业方向,以产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产学合作、专创融合、师生共创”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2019年度荣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901人,研究生711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网络等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部首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网络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六十余万各级各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省份均为一批次招生,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专业类招生,录取分数连年居于辽宁省前3名、东北三省前5名。在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中,有2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53.66%,29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70.73%。在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中,学校有12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中,学校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成果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居于前列。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着力突出学科群的战略地位和引领功能。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2%-5%行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统计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全国5%-10%行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进入全国10%-20%行列。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新闻传播学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6个类别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工商管理、会计专业学位进入全国A类行列。学校持续完善“引育用相结合、老中青全覆盖、各岗位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工作体系,现有教职工1776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含教授192人、副教授40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25人,通过特聘教授(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29人。2021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针,坚持科研精品化导向,紧密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及时追踪改革前沿和动态,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断涌现。学校连续12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位居辽宁省高校第1名和全国财经高校前列。学校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多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多项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高端化、品牌化,“星海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学校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学校主办多种高水平学术期刊,其中《财经问题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产业组织评论》是CSSCI来源集刊,《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辽宁省委省政府省级重点新型智库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5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4个,牵头成立省校企联盟1个,有省级创新团队20个。以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为依托,学校积极推动财经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决策咨询类科研项目,多项资政建议得到国家和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学校设立了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管理者发展与培训(EDP)中心,为企业、政府和行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服务。学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实质性国际交流,于1994年启动中外合作办学,并逐步形成“高标准、国际化”的办学思路。截至目前,学校与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9所高等院校、8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中50余所大学开展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合作。学校有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基地,建有孔子学院绩效评价与财务管理研修基地,并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学校是国内首家参与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高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里国际学院,开展“留学不出国”的全日制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6个分别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牵头构建了中英合作办学联盟。学校与多所国外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大学项目合作伙伴,会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的全面认证,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两个双学位专业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财务管理双学位专业通过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PFA(英国特许公共财务会计师公会)和ICAEW(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认证。学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三十余年,作为教育部试点高校获得了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的接收院校及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储备学校,与韩国鲜文大学、蒙古财经大学合作开展“2+2”来华学历教育项目,多年来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含英语授课项目),长短期汉语、商务汉语进修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培养了来自五大洲137个国家的10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学校坚持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化的对内开放合作办学新格局。学校与国家发改委价监局等多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共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与山东青岛等外省地方政府共建多所驻外科研机构,不断深化校政合作。牵头组建“辽宁省金融业校企联盟”,与国内二十余家知名企业联合共建创业创新实践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多所院校共建高校合作联盟,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遵循“博学济世”校训,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育人为本、学科引领、人才强校、质量优先、开放合作、特色发展”六大发展战略,东北财经大学正向着全面建设“国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
  •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铁岭市铁岭县
    学校简介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学院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铁岭新城教育园区。南临凡河,北倚凤冠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4.08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44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副高级教师91人,讲师14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2人,专任教师334人,在读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137人。通过绩效管理、招聘引进、规范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学院初步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四个系,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信服务与管理等十九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实习实训设备先进齐全。建有数控车间、焊接车间、汽车整车实训车间、物流实训车间等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8个,机电一体化、楼宇智能化、会计电算化、物流实训等宽敞的实验实训室47个,有数控加工中心、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实验、实训设备310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工学集合,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学院兼有134个校外实训基地,与海尔集团、日照集团、盼盼集团、天津三星通讯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助推教育质量提升,学院先后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双反互派教师指导、互派学生学习交流。与沈阳计量测试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填补几何量检测领域空白,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树立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新理念,用世赛标准引领专业建设。以承办世赛中国集训基地为契机,积极与世赛研究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将工业控制项目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融合,大胆尝试基于世赛的专业建设试点改革。组件教学改革团队,探索基于世赛内容的全新课程体系,真正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机械、电气、汽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双证率(毕业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达到100%,几年来学院共获得21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承担国家,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多位教师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我院电气工程系王林同学凭借着在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区选拔赛中出色表现,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据悉,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388名选手中仅有36名选手获此荣誉。2018年6月,我院教师王林,光荣成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人选。 2017年2月13日上午10点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二阶段集训启动仪式在我院举行。8月25日,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一行到我院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基地视察备战情况 。10月20日凌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闭幕,我院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选手袁强在工业控制项目中,经过4天共22小时的奋力拼搏,战胜了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勇夺金牌。 学院先后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铁岭市‘市长杯’职业技能大赛基地”、“铁岭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30多项。(更新时间2018年6月8日)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经济贸易类专业为补充,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第44届、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牵头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铁岭市“市长杯”职业技能大赛基地,铁岭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30多项。 学校从2007年建校到如今,14余年砥砺奋进、主动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了规模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内涵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努力书写着职业教育“奋进之笔”。规模发展扬帆奋进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铁岭新城教育园区。南临凡河,北倚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民生”的高度,持续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提档升级。2007年市委市政府整合铁岭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粮食技工学校、铁岭市商业技工学校、铁岭市交通技工学校6所技校筹建铁岭技师学院。2007年5月26日在铁岭市凡河新区开工建设,2008年9月29日迁入新校区,2009年5月15日辽宁省人社厅正式批复成立铁岭技师学院,办学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同年,学院提出申办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3月10日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6月3日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揭牌,自此,学院同时具有中、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学院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4.1亿元,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标准配套的定位,在办学条件、内部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上不断提升质量,做大做强,也助力我市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学院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有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9个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6个一体化教室,各类实训室62个,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实践教学工位2512个,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铣床、普通车床、焊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工业控制等实验实训设备2259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4700余万元。创新发展彰显办学特色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秉承“崇德尚技 励志笃行”的校训,积极创新办学思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倾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重视专业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院实际,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周期和建设重点,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紧贴市场、产业、职业的合理的专业布局。开设涵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能源动力与材料、旅游、土木建筑7个专业大类,14个专业类的23个专业。现有3个特色专业,包括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为引领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展“1+X”试点认证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因材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外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凸显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在校学到技术、出校就能发展。 学校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科学育人机制。建有160个校外实训基地,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钢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保障学生就业;与莱尼线束系统(铁岭)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圣凯龙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双向培养人才,实现学生高端就业;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与学生对接双选活动,实现学生理想就业。学院通过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推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筑巢引凤,建立“前校后厂”实训基地等措施和做法,学校办学活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以校企合作为驱动,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之路。 围绕提升技能抓实训。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由注重学历教育转向注重技能培养,成功与国际教学模式接轨,开办“中德班”,依托双元制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生即学徒,学位即工位,车间即教室,推行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本领。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走上了就业创业的道路。 长期以来,学院聚力将管理经验做法提升到文化层面,继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厚植“职教文化”,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采取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绿色、生态校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以赛促学,提升质量,学院着力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师生形成了提升质量的定力。学院被人社部确定为第44届、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牵头基地,培养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选手。 培养出的袁强选手代表国家参加工业控制项目比赛获得世赛金牌,学生王林在2016年的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成功入选世赛集训名单。2020年12月,学生姜昊、韩赫男代表辽宁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荣获工业控制(世赛项目)银牌、电工(国赛项目)第六名优胜奖,姜昊顺利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队。电气工程系利用自有优势场地和人才资源,成立世赛班,选拔优秀学员,组织日常严格训练和竞赛,训练学员优秀品格和优秀技能,通过以点带面,以班带校,起到积极的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作用。 在世赛的影响下,学院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积极性很高,平均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人数达100多人次,平均获奖人次达60人次以上,省级及以上奖获学生平均每年达20人次左右,学院学生曾于2014-2016年先后5次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汽车营销项目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实施提升工程,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33人,教授29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127人,硕士及以上研究生78人。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新加坡工艺教育局、俄罗斯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业冶金学院开展校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双方互派教师指导、互派学生学习交流,开展双元制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高端专家法国卢瓦尔河谷国立应用科学院教授提斯布达与我院共同进行了为期3年的项目研究。截至目前,学院选派了23名骨干教师赴德国研修3次;学院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使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凝神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用智慧与心血写好职业教育“奋进之笔”,谱写着职业教育新的壮丽篇章。
  • 学校简介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石化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位居全国1300余所高职高专百强,辽宁省50余所高职高专十强。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由辽宁省教育厅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联合办学,将始建于1952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与锦州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始建于1956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院校——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使学院占据了国家第一产业——农业和国家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两大行业背景优势。学院现有3 个校区、8个教学系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 231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148 人,硕士、博士 174 人,辽宁省及行业教学名师、辽宁省及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万”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二级工程师、高校教师培训专家、通过国际创新方法应用能力三级认证等近30人;首批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现有专业27个,其中全国高职院校骨干专业6个,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7个,特色专业5个;“双师”比例达92%,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其设备均按企业真实生产装置以一定比例缩建而成,建设水平一直引领全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方向,柴油加氢装置、石化安全HSE体验馆、HSE应急演练中心、自动化仪表综合实训中心等均为自主研发、全国独创。其中清净剂磺酸盐仿真工厂填补了国内精细化工实训装置空白;高低压供配电装置与西门子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技术先进性相当于目前企业最高水平;罗克韦尔自动控制实训室,接受美国罗克韦尔公司捐赠设备,实现了国际化接轨。在重点打造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学院全面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完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远程教学。现为教育部第一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辽宁省数字化石油化工实训基地项目牵头学校,拥有教育部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数字化学习平台、录播中心、智慧教学运行控制中心、智慧图书馆、智慧教室。在东北首家引进上海曼恒3D虚拟现实LED屏显示系统,人机互动技术国内领先。 学院紧贴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与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老师、师傅在企业生产装置上同步讲授、操作、指导。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确保学生厚基础、高技能、宽视野、强素质。在校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是屡获殊荣、捷报频传。不仅以上手快、肯吃苦、善学习、执行力强而深受企业青睐,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更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成为大国工匠。 据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权威机构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近四届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骨干校、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规模及以上特大型企业一次招聘毕业生可达300~500人,很多学生同时被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争相录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条件、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使学院成为了莘莘学子立德强技、就业乐业的摇篮!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打造世界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四大炼化基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学校简介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辽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整合辽宁教育学院、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等教育资源,于2019年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招生。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等四个学院。现有教授41人、副教授120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其中,千层次人才4人、万层人才12人;辽宁省特级教师4人。现任党委书记高向辉、校长孟宪彬。
  • 学校简介鞍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和祖国钢铁之都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辽宁省鞍山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为本科,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2019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10月我校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按需推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报国家学位委员会,待审批。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各条战线。学校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教研部,1个附属中学。固定资产4.34亿元,图书馆藏书112.7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1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452人。学校有特聘教授7人;省“兴辽英才”计划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1人;鞍山市地方领军人才1人,鞍山市高端人才11人。学校现有教育硕士招生领域7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47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高职招生专业24个。面向全国29个省份招生。各类在校生总数2万余人,其中教育硕士研究生222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3724人,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教职委重点建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近五年来,获批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省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4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十三五”以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数234篇,其中在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省政府一等奖、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款突破百万等实现了建校以来历史性突破。学校主办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并在全国发行。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师教育优势特色,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社团先后获“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百优创业社团”等荣誉,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公开发表论文及各类科技大赛获奖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数量和级别不断攀高,考研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学校充分发挥人文艺术学科优势,助力区域城市文化建设。依托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国学中心、里仁美术馆,开展千山文化、鞍山评书、工业遗产等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整理、传播工作。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凤凰教育集团、中兴通讯、达内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域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对接,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作为,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先后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优秀学生海外选派计划”、“海外名师聘请计划”、“留学鞍师计划”,努力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学校累计培养来自45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4000多人。学校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海外高校和22个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交流范围涵盖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六大洲,在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构建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办学体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是全国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副主席单位、“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单位、省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省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基地、省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学校还先后获“全国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育基地”“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辽宁省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面向未来,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