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又一批江苏高校公布选测等级
2014-05-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扬州晚报讯(记者:邵伟)记者昨获悉,又有一批省内高校2014年招生方案出台,并且公布了对江苏考生的特殊要求和选测等级。今天,本报再度为您盘点这些新政策。
这些高校选测等级要求多
南京中医药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B
特殊等级要求:中外办学专业需BC
注意事项:出现一个A+加两分,若同时出现两个A+加五分。
南京师范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AB
特殊等级要求:中外办学专业需BB
注意事项:普通专业对符合选测、必测科目等级要求和专业录取时英语单科成绩等要求的进档考生,选测科目等级组合为A+A+的在其原始投档分上加3分,A+A的加2分,AA(A+B+或A+B)的加1分。
南京财经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本一AB、本二BB
特殊等级要求:本一批次中外合作工商管理(环境商务)需达BB级
注意事项: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中加合作工商管理(环境商务)专业要求江苏考生英语成绩90分,英语、法语专业考生须参加省统一口试且成绩在良好以上。经济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要求数学成绩较好。新闻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较好。
南京医科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本一B+B、本二BC
注意事项:招生专业分为自然科学专业和人文社科专业两大类,自然科学专业类需选测物理,人文社科专业类需选测历史。对符合选测科目要求及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的进档江苏考生,选测科目有一门达到A+则加5分参加专业投档。
徐州医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本一B+B、本二为2B、本三为BC
注意事项:考生进档后,两门选测科目有一门A+可以加2分,一门A+一门A可以加3分,两门都是A+可以加5分,然后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进行排序,在所报专业已录取满额情况下作退档处理。
南京审计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本一文科AB、本一理科AC、本二BB
南京邮电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本一理科AB、本一文科BB、本二理科B+B、本二文科BB
特殊等级要求:报考国防生要求选测为AB、自主招生要求BB
南京林业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B
特殊等级要求:中外办学专业需B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B
这些高校投档有讲究
江苏科技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B
注意事项:采用“等级级差法”对考生进行排序,进档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选测科目等级级差设置加分标准为:A+=3分,A=2分,B+=1分),采用投档分与等级级差加分之和作为录取依据;分数相同时,依次比较考生语数外三门总分(不含附加分)及外语成绩。
南通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B
注意事项:对进档考生以投档分为录取分进行排序,当录取分相同时,结合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指标,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
盐城工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BC
注意事项:考生进档后,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择优录取。
淮阴师范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BC
注意事项:从高分到低分、按填报志愿顺序进行专业投档。投档分相同时,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录取或满足其专业志愿,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按退档处理。
淮阴工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BC
注意事项: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将其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调剂,将予以退档。
这些高校有特别要求
南京体育学院
选测等级要求:BC
注意事项:
同等条件下,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休闲体育专业将优先录取体育成绩更优者;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将优先录取语文成绩更优者;其余专业将优先录取英语成绩更优者。
江苏师范大学
选测等级要求:BC
注意事项:
预留1%招生计划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或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
南京艺术学院
注意事项:
在江苏省录取只录第一志愿考生。考生报考我校按专业分择优录取的专业,对于江苏省考试院投档的考生,凡专业成绩合格,文化高考成绩(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原始分(不含附加分)与政策性奖励分、照顾分之和)达江苏省普通类本二文科省控线×90%,且第一志愿填报南京艺术学院的,优先录取。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始建于2008年5月,2010年正式建校,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名校云集、产业集聚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校园占地424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商务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科技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等二级学院,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来自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构成,96%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在校生约5500人。学校遵循“为产业办教育”的办学宗旨,针对苏州地区服务外包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ITO、BPO和KPO三大重点业务领域,开办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药品生产技术、微电子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与审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资产评估与管理、数字出版等近30个专业,实现了学院专业链与地区产业链之间的高度铆合。学校致力于打造“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成为“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被认定为唯一一家“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中心”。2013年学校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校以“尚同于学,尚礼于人”为校训,遵循“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的办学理念。2014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10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4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示范验收,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示范院校,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将以“建成为省内示范、国内唯一、具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中国服务外包第一校”为目标继续努力。
  •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选派、推荐和审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和教学质量监控。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紫金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占地613亩,目前已建成教学生活用房近30万平米,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畅通无阻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校园全覆盖,智慧校园系统持续升级,为学生学习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学校坐落在南京城东紫金山麓仙林科教城,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氛围深厚,距离市中心十多公里;南京地铁二号线连接仙林大学城和南京理工大学直达市中心;学校每天有班车往返于本校和南京理工大学之间,单程仅需二十分钟。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出行让师生学习生活更加高效舒适。学校现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万余人。聘请南京理工大学知名教授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培养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导师,建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教学水平高的优质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自有教师中有11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入选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教师潜心育人工作,苦练教学技能,探索改革创新,在全国及省市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自2018年以来,获得包括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长三角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5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以“学”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契合人才需求侧为导向,倒推制定“应用能力+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统筹第一、二课堂、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实现“通专并重+多样发展”;以保障学习条件为前提,“引智聚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学生发展为检验标准,循证分流全程追踪,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师、学生成为专业建设共同体。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发展成绩突出,获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和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数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现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参评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的专业通过合格率100%,获评星级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累计获批省服务外包类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32项等。深化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经费资助、技术支持、共建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合作,先后与华为、微软、苹果、华三、HTC、德州仪器、飞思卡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训中心,获批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产教融合试点示范基地、江苏省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近年来,学校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全面提升,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的排名从112名(2016年)跃升至32名,获评“近年来科研进步较快的独立学院”。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考研升学率均超过10%,部分专业达到30%,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屡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具潜力项目”等殊荣,立项创新实践项目百余项;在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与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优异,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高层次奖项屡见不鲜,累计获国家级奖项563项,省级奖项2050项。毕业生人均获专业相关职业证书1个、学习类证书2个,年终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能力素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引入国(境)外优质办学资源,拓展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国(境)外合作网络,与美、英、澳、加、德、日、韩、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签定了40余份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开展了30个合作交流项目;同时开拓创新思路,与知名国际大学联盟合作,引入国际标准化课程,开展国际硕士直通车项目、国际预科项目,成功输送数百名学子前往世界排名前百的名校继续深造。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当选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江苏省十佳独立学院” “新华网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腾讯网综合实力独立学院”“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等佳誉。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先后获评“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慈善先进单位” “南京市园林式单位”“南京市节水型学校” “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栖霞区文明单位”等。学校将秉承“励学笃行”的校训,发扬“诚信、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立德树人,致力教育创新,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同心戮力,为把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创办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市海陵区
    学校简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是全国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第一所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名称的院校,也是地级泰州市第一所普通高校。学院隶属于泰州市人民政府。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泰州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泰州卫生学校);1985年6月,三所行业局办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泰州市职工大学;1998年3月,成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月,泰州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园林式学校和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坐落在泰州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核心区域——中国医药城,占地面积72.11公顷,是全国高职院校一流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设有医学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科学部等9院1部。2020年,学院设置专业44个。现有教职员工658人,专任教师403人,高级职称教师192人,其中正高教师2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82人,双师素质教师353人,占87.6%。各类全日制在校生9635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9241人,年社会培训20000人次以上。办学62年来,学院为泰州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8万余人,被誉为“孵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白衣天使、口腔卫士的摇篮”。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校内实践实训基地131个,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405家,校企双主体学院5个。建有江苏省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开展53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学院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中兴通讯CLAA(中国LoRa联盟)物联网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暨“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苏省首批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院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泰州市双拥学院。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2项、省部级奖项53项。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校友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达99%左右,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主动服务“打造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泰州市“1+5+1”现代产业体系,立足泰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秉承“厚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好地方,发展好学院,关心好师生”的办学理念,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争先进位、打造品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园校企深度融合、“医药+”和智能制造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太仓市政府投资),以出生太仓的世界著名核物理女王——吴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苏州太仓市。学院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和娄东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学院前身之一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培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胡厥文、国防大学原中将副校长钱抵千、核物理学家院士黄胜年等一批国家栋梁及数以万计的教育人才。学院创建合并的太仓广播电视大学、太仓工业学校植根产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经验丰富,为顺利转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产教融合基础。学院坚持“深耕太仓、深化双元、深入创新、深得人心”办学思路,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仓、技术仓、服务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目前校区占地近70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名,教职员工39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1.2%、硕士以上学位85%、双师型教师85.08%,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333”高层次人才6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3人、省产业教授13人,以及苏州市东吴学者1人、太仓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太仓市高校专业建设领军人才13人。契合区域产业设立智能制造学院、生物医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31个(其中 “3+2”本科专业4个、“4+0”本科专业1个),建立省级太仓大学科技园、省级中德精密机械部件制造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省级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苏州市绿色生物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企业孵化和技术转化平台,并与本科高校、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健雄联合研究院、太仓企业联合大学、太仓市勤廉文化研究所、江苏省中小企业研究院等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培养为补充,社会培训协同发展的区域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近年来,持续深化“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实践创新,以国际标准培养大国工匠,与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等联合创建国内首个中德培训中心、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学院为永久会长单位)、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双元制培训学院,成立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太仓培训中心、IHK中德师资能力提升研究中心、工业工程师(REFA)太仓培训中心等对德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成为德国教研部授权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VETnet)全球网络合作单位、德国Meister培训及全球认证单位、江苏省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轮值秘书处单位, 2020年发布国内首个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地方(苏州)标准,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数全国排名13位,双元制教育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特等奖一项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校企双元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好、技术技能强、发展后劲足,深受企业欢迎,成为长三角德式工匠培养的摇篮和太仓“德企之乡”产业集聚的重要支撑,塑造了高职教育校地融合发展的“太仓样板”。建院以来,学院以优异成绩先后通过两轮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跻身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2018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近百项荣誉称号,探索走出了县办高职创新发展的“健雄之路”。
  • 南通大学南通市
    学校简介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6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4位,2020软科中国大学造就杰出医学校友排名列第33位。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共有3名本科毕业生入选两院院士,人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5位。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0个。学校现有教职工3315人(含杏林学院),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74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86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奥运冠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江苏“双创计划”高校创新类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近百人。学校设有104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专业77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0000余人(含杏林学院),全日制在校研究生4363人,留学生1008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生年均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双创示范基地、省互联网众创园、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4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0项)等近600项,获专利授权2000余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奖、全国行业协会类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合作与交流项目。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及麦考瑞大学、意大利锡耶纳“R.弗朗齐”音乐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图书馆为江苏省古籍保护单位,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约296万册,电子数据库60个。办有学术期刊5种,其中《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2018-2019年度江苏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等。中共南通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8050”的奋斗目标,即到2023年,经过五年的奋斗,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8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到2032年,即建校120周年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5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既定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人才集聚、特色造峰、创新驱动、文化引领”四大战略,重点推进“八项工程”,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