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关于做好2012年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12-06-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鄂招委[2012]5号


各市、州、县招生委员会、公安局: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精神,现将我省2012年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招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计划

  今年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总数为506名,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5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16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3名、公安海警学院7名、南京森林公安学院60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50名、湖北警官学院305名。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一)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的招生对象必须是今年参加全国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未婚。除具有《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要求的资格外,还必须通过公安机关的政治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

  1、曾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或者近五年曾受过治安处罚的;

  2、有违法犯罪嫌疑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

  3、曾受过开除学籍、团籍或者党籍纪律处分,或者近三年曾受过记过以上纪律处分的;

  4、曾参加过“法轮功”等邪教和其他非法组织,或者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

  5、有过吸毒史的;

  6、直系亲属或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中有被判处死刑或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刑,或因其他犯罪正在服刑的;

  7、直系亲属或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中有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犯罪嫌疑人,或有“法轮功”等邪教和其他非法组织的骨干分子或顽固不化、继续坚持错误立场的。

  报考公安部属院校的考生除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身体健康状况标准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且身体匀称;

  2、双眼裸视力均不低于4.8(含文、理科),且无色盲、色弱;

  3、两耳无重听,无口吃;

  4、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无少白头、无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

  5、无传染病,肝功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

  6、无器质性心脏、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电图无异常;

  7、无急、慢性肾炎,单肾,多囊肾,肾功能不全;

  8、体能测试成绩合格(具体标准见附件一)。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为公安现役院校,只招应届高中毕业生,不招收往届生,考生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不进行体能测试。体格检查标准除身高男生不低于168厘米(警卫专业不低于175厘米),女生不低于158厘米外,其他标准均参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执行。政审标准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执行。

  三、招生办法

  (一)填报志愿

  报考公安部属院校的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公布高考分数前估分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10日至15日。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写在提前批文理类本科和高职高专栏内。今年起,提前批文理类本科志愿结构进行了调整,设1个院校一志愿,4个院校平行二志愿。考生应了解网上填报志愿办法、操作步骤和相关要求,顺利、准确填报志愿。

  (二)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政审

  报考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的考生,必须进行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政审。参加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的考生名单,由省招办和省公安厅政治部根据考生志愿、身体条件、高考成绩确定。

  6月28日省招办和省公安厅政治部确定面试考生的名单后,省招办通过网络传给各市、州、县招办,由市、州、县招办负责通知考生本人,考生也可通过“湖北省高校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查询个人的参检名单。同时,省公安厅也将通过公安网络将面试考生名单通知各市、州、县公安局,各市、州公安局要责成所属县级公安机关指定专人负责,通知到考生本人,并会同当地招办集中组织考生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没有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不能参加面试。

  报考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含本科、专科)的考生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时间安排在6月30日至7月2日,共3天(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的面试时间为6月30日)。公安部属院校面试地点集中安排在武汉(湖北警官学院北院)。湖北警官学院(含本科、面试地点安排在武汉、十堰和恩施三地同时进行。十堰、襄阳和神农架的考生面试安排在十堰市郧阳中学(北京北路60号);宜昌和恩施的考生面试安排在恩施州公安局(施州大道28号),其他地市的考生面试统一安排在武汉(湖北警官学院北院)

  考生参加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的路费和食宿费自理,并按物价部门规定缴纳有关费用。

  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面试和体能测试由招生院校具体组织实施,使用公安部制作的《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面试、体能测试表》(见附件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使用公安部、教育部制作的《公安现役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面试表》(见附件三)和《公安现役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体格检查表》(见附件四)。体能测试为达标性测试,四项测试中有三项达标为合格;每个项目有两次测试机会,最好成绩为最终成绩。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合格人数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2倍。

  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工作结束后三天内,户口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须对招生院校提供的面试、体能测试和体检初步合格的考生进行政审,政审工作严格按照公安部有关规定执行。考生户籍或居住地的派出所要根据政审内容和要求,通过走访、座谈、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调查考生及其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表现情况,并在三天内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初审结论,填写《公安普通高等学校考生政审表》(见附件五),报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的考生填写《公安现役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政治审查表》(附件六)。由经办人、派出所和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公安局政工部门汇总后于7月7日前快寄(送)到各招生院校招生办公室(报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考生的政审表寄送到省公安厅政治部现役办公室)。

  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政审工作全部结束后,由招生院校按考生志愿汇总(所有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政审信息输入录入软件)审核,提出合格入围名单,报省公安厅研究确定,于7月7日送省招办。

  (三)录取办法

  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本、专科专业录取批次属提前批。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按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线录取。公安海警学院本科专业、南京森林公安学院本科专业和湖北警官学院本科专业按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南京森林公安学院专科专业、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北警官学院专科专业按第四批高职高专(一)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

  凡报考公安院校的考生,面试、体能测试和政审均合格的,录取时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及分数顺序按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20%比例投档,由院校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本科一、二志愿生源不足时,未完成计划公开征集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

  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招生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公安部的有关文件,不得录取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政审不合格考生,不得点录正常投档范围之外的考生。对在规定时间不结束录取且无正当理由的,省招办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按计划数依分数高低退档或结束录取。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坚持不退档、不换录、不补录的原则。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其它批次高等学校的录取。

  省公安厅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安部属院校和湖北警官学院招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州、县招办和公安局,要切实加强对公安部属院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公安院校招生工作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招生纪律,认真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切实维护考生正当权益,保证公安院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失误的,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湖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湖北省公安厅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北省十堰市近依道教胜地武当山,毗邻华中屋脊神农架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距今10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产生,“郧县人”的发现,改变人类起源的一元说。这是一片创业的热土,50年前,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诞生,成为了闻名中外的汽车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拥有“仙山、秀水、汽车城”之称的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城区,是一所省市共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国家和湖北省最早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其前身是1976年开办的十堰市高等师范专科班(简称高师班)和1983年成立的十堰职业大学,1998年更名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同意备案更名为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北工业职院)。举办高等教育40余年来,学校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和管理英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先后成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院校、湖北省首批高职联办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国家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湖北省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荣获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等称号。学校环境优美、格调高雅,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资产总值8亿多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专科生10000余人。在岗教职工500余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6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双师教师占比74%,省级和市级名师、专家、技术能手20余人,另聘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500余人,其中外聘“楚天技能名师”累计34人次、“车城技能名师”累计50人次。学校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设置有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旅游商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社会培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素质拓展中心)等教学机构。开设了汽车、机械、智能、旅游、商贸、建筑、环保、艺术等49个专业,其中,20余个专业是国家和省级重点专业。进入新时代,学校以新思想新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当地离不开”,全面转向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特色专业群。学校与十堰市各县市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地方产业的培育和振兴,初步形成了“一个专业群引领一个县域特色产业、一个团队支撑一个品牌优质产品”的办学格局。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定位于服务十堰区域经济和东风汽车公司发展,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保障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道路”,不断探索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成了以工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校园+产业园“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现有20余家企业入驻校园,校企合作建立了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47个专业均建有工学结合的实训中心。学校与东风实业、东风商用车、东风本田等东风版块企业以及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德国博世汽车检测设备(深圳)有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3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德国大众等五大汽车公司开设了“中德职业教育机电实验班”,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支持指导下,开办了“中德机械技术员班”。学校依托优越的办学资源,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工作。近两年,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5项,开展技术服务28项,社会服务合同总金额200多万元。广泛开展财税、消防、安保、电商、机械等专业培训以及各类紧缺技能人才、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学校被授予“十堰市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积极承办了全国、全省、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荣获国赛突出贡献奖。学生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5项,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项,在全国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奖3项,在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100余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五个思政”和“三全育人”,注重学生育训结合和素质拓展教育。以电亮青春服务队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组织,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北省学雷锋示范点”;由师生编排的女声小合唱《桃花谣》荣获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甲组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每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居同类院校前列。作为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学校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牵头发起了由鄂渝陕川毗邻地区20所高职高专院校加盟的“秦巴地区高职教育论坛”;以学校为牵头单位成立了“湖北汽车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和“十堰现代制造与服务业职教集团”;参与组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职教育联盟”。学校在湖北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在国内和德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有一定的知名度。面对波澜壮阔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新时代,湖北工业职院秉承“明德、自强、敬业、崇技”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发展,激情满怀地踏上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的长征之路,奋力谱写高水平发展新篇章!
  •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8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5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15个。定期公开出版专业刊物26种。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2018年,“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2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46857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将华中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市江汉区
    学校简介长江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始于1984年的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8年10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武汉冶金安全技术职工大学并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的办学基础设立长江职业学院;2015年6月,省政府决定将创办于1975年的湖北省医药学校整体并入长江职业学院。201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动漫设计、药品生产技术两个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长职是全国高等教育办学历史最长的高职院校,也是湖北最早举办新高职的高职院校。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改革优化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学校是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研究会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会首届会长单位,连续十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曾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地处美丽的南湖之滨、“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地段。分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746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随着武汉科技新城校区的建成使用,从2020年开始,长江职业学院已形成光谷校区、武汉科技新城校区两地办学的格局。两个校区分别地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葛店国家经济开发区(中部电商基地),区位优势明显。立足于光谷中心与中部电子商务基地,学校真正实现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和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长江职业学院是湖北高职院校艺术生规模最大的院校,办学质量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动漫专业具有品牌效应,拥有湖北高职唯一的国家级动画实训基地,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动漫职业教育集团,获批湖北动漫职业教育品牌建设项目(湖北十大职教品牌之一)。学校还拥有市场营销、生物制药技术、药品食品检验、计算机应用等五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拥有集产学研训为一体的校办企业湖北益康制药厂。学校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与知名企业开办订单培养班32个,深度合作企业200多家,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质量。长江职业学院是湖北高职院校中较早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拥有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电商师资团队,按照一流电商、物流企业标准,设置真实环境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快递运营等实训基地。20年来,学校已经培养电商人才6000多名,被誉为“湖北地区高校培养电商人才的摇篮”。长江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开展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教改成果“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被评为2018年全国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果典型案例,2019年参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获得2018年湖北省首届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一等奖,在全国产生了典型示范效应。长江职业学院是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的医药护理学院以原湖北省医药学校为基础组建成立,具有40多年的医药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曾被誉为“湖北医药行业的黄埔军校”。近几年,长江职业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湖北高职院校前列,是湖北高校就业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示范单位。2013年,学校被列入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85位。2015年中国大学竞争力排名,入围专科院校100强,在全国1300多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44位。2017年高校毕业生月薪调查,长江职业学院在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2位。2019年,入围广州日报全国1400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场竞争力排名第85位。2021年3月,长江职业学院入围2021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百强榜的73名。长江职业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即艺术设计学院、财经旅游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数据信息学院、机电汽车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医药护理学院、文化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学院。开设有艺术设计、财经、制造、电子信息、土建、旅游管理、文化教育、生化药品、轻纺食品、医药护理等十三个大类52个专业。共有教师700多名,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300多人,楚天技能名师8人。拥有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批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学校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近年来,师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比赛获奖1000余人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设有湖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有“企业家摇篮”的美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安聪慧等一大批世界及全国知名企业家毕业于长江职业学院(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多名各类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本着“江通天下、职领未来”的办学思想和“传承拓新、质量为本、特色发展、开放融合”的治校理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校风、“厚德尚能”的教风、“笃学善行”的学风。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诚信、勤劳、沟通、奉献”八字要求,倡导“根雕式教育艺术”,相信“人人有才”,致力“人人成才”,因时因势发掘潜能,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并走向成功。学校将思想创新、能力拓展、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艺术长职、人文长职、创新长职”校园文化,着力打造办学定位准确,特色亮点纷呈,社会服务能力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全国知名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外、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德国、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0多所院校建立了国际、境外合作关系。
  • 学校简介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500名。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2018年在湖北同类高校中率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与光谷生物城隔江相望,武汉地铁21号(阳逻)线直达主校门,区位优势突出。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亲切关怀和指导。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医、文、管、教、艺、经等9大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4个学院,设有68个本、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工程、农业、兽医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湖北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以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81%,自有博士教师数量居湖北同类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省级人才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2人,“荆楚好老师”3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继续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94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申报专利近200余件,获批专利77件,居湖北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3项。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以“自强自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文化品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设了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培养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20余栋,学生公寓40栋(其中二人间寝室占比34%,其余均为四人间寝室),并实现了空调全覆盖;有学生餐厅6座,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2万多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292.33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习实训基地4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4万余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培养的杨子威、许大卉、程菲、骆群曙、肖洁丽、张聪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昆虫达人”赵宇晨、“美女学霸”范琴等学生受到网友追捧,成为正能量“校园网红”。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连续八届)、“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