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甘肃: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2023-04-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是甘肃省目前唯一一所国有企业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酒钢公司职工大学,建校于1978年。钢铁学院与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共同办学,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属省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两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自2002年起,酒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等机构合属办公,目前实行“多块牌子、一套班子、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雷锋精神种子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院分设东湖(新校区)、兰新(老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55亩(其中,东湖校区占地660亩,兰新校区占地195亩),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校区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兰新校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生活及学生活动场所。现有教职工287人,专任教师185人。有“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吕杰老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梁勇老师等一大批“双师型名师”。两校现有在校学生5878人,其中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生4200人,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技校学生1678人。学院设有:焊接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资源与能源工程系、现代商贸与服务系、信息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中职部等教学系(部)。目前,高职学院开设黑色冶金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消防工程等29个专业;技校开设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焊接加工、钢铁冶炼、计算机网络应用等16个专业。学院职业能力认定和继续教育功能齐全。设有国家职业能力评价机构2个,甘肃省特种作业酒钢培训站,甘肃省特种设备焊工考试机构、全国营销职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站、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国家二级资质)、国家CAD等级考试认证等机构。学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打通了学历提升通道,构建了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平台。近年来,钢铁学院着力通过打造特色骨干专业、培育技能大师,有力提升学院的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2021年,冶金与材料专业群入选甘肃省“高水平专业群”(A档)。先后建成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主持省级职业教育教改课题12项。建成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国家级焊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焊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智能制造与VR仿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批省科技厅“省市共建甘肃省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试点项目,建成嘉峪关市冶金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牵头组建“甘肃省焊接专业职教集团”,拥有省级综合性“众创空间”1个,建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吕杰焊接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大师名师工作室2个(“梁勇大师工作室”、“职业教育张鹏名师工作室”)。近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全省教学能力大赛、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0队(人)次、二等奖16队(人)次,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培养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2名(吕杰、张鹏);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4人,嘉峪关市技术标兵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组织学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获优胜奖2人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4人次(焊接技术赛项),三等奖5人次(焊接技术赛项、机械装配技术赛项);省级技能竞赛获奖141人次。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每年承担酒钢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近3万人次的各类职工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学院遵循“严管厚爱、宽进优出”的办学管理方针和“致力于培养明是非、熟技艺、有素养、强体魄的青年,使之阳光自信地走向社会”的价值观,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产教融合的天然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以“全国劳动模范”、十八大代表、甘肃省首位“工人教授”杜钧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形成了立足嘉酒地区、服务甘肃、辐射全国大中型央企国企的就业网络。有校企合作联盟企业102家,与酒钢集团、中核集团、中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协议,实现了定向培养,精准就业的态势,自2005年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39万人,其中向酒钢公司输送7000余人,向酒嘉地区输送近10000人,2020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3.26%,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 学校简介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政府同意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整体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 永不放弃”的办学精神,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凝炼形成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品质至上”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树人”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了甘肃高职教育的“资环样板”,学校的办学历程成为甘肃职业教育敢为人先和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学校是教育部、财政部遴选的全国56所之一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1所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也是甘肃省政府、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的省部共建院校,甘肃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荣获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和学生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校、教育部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甘肃省第一届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示范院校、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校等荣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00人,高职生18800余人,中职生500余人。现有4个校区,1个产教融合示范园,占地面积2307亩,建筑面积43.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4万元,与政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建有校内实训室191个(含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43万册。学校主要面向全国气象、民航、煤炭、地质、安全、冶金、水利、化工、珠宝、财贸等行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自建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稳步增长,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生源质量同步提高,整体录取分数保持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被表彰为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和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代表高职院校就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经验作了交流发言。学校是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单位、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会员单位。学校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起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2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73人、副高级职称30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专任教师比例为79.8%。1名教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教师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名教师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4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劳模,10名教师获省级园丁奖,2名教师获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2名教师获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建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8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星级管理、专业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策略,形成了气象、冶金、环保、安全、财贸等紧密对接甘肃产业人才需求的资源环境类特色专业布局。现设置14个专业群,含22个职业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骨干专业、10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各2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在线精品课程26门。学校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多年来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合作,组建了甘肃省资源环境职教集团、甘肃省水利与水电职教集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研究院、甘肃省军事专业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先后立项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53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1100万元,横向科研项目到款额772万元,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近2400篇,授权各类知识产权387项,获得市厅级以上各类科技奖励17项。学校重视社会服务,发挥品牌优势,致力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建有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全国有色冶金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甘肃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兴陇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煤基产业学院等社会服务平台30多个,每年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培训2.5万人次左右、服务到款额2300万元以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努力培养理论基础实、操作技能好、创新意识强、信息素养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形成社会服务高地;增加技术附加值,形成技术创新高地;服务“一带一路”,争做职业教育向西开放的先锋,朝着建设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特色鲜明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奋斗目标坚毅前行。
  • 学校简介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学院创建于1956年,1994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5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优秀中等林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100所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08年升格为副厅级建制,201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教育部确定为200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单位”“第一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称号。多年来,学院的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艰苦、执着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砥砺学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创新带动、特色发展、质量提升、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学院氛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学院现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2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03亿元;在麦积山风景区建有占地3700亩的实习林场,在校内建有占地55亩的综合实训基地。建有151个职业特色鲜明的校内实习实训室,校企联建360多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设有林业工程、园林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电工程、交通工程9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本科部4个教学部。现有学生9100人,其中本科生398人,留学生6人,开设49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13人,教授42人,副教授128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00余人。学院立足林业艰苦行业,创新林业高职教育,依托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构建了林业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监测与治理、工程测量4个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为甘肃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艰苦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创新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强化各专业内涵建设;与省教育厅、省林业厅签订了共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协议,为学院专业建设、创业就业等方面争取到支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积极推进中职、高职、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甘肃农业大学园林工程学院在我院挂牌成立;牵头组建甘肃省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高职“校企一体化联盟”,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招生就业稳中有升,积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多措并举开展招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实施“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扎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陇原绿色,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新实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开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甘肃酒泉风电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2000多公里辽阔地域高职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学院于2001年经甘肃人民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酒泉教育学院和酒泉地区工业学校基础上创立。2003年以来,相继整合了酒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酒泉农林科技学校、酒泉市财经学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等职教资源,步入转型跨越发展时期。2008年,入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扶持院校;2010年,跻身该项目骨干高职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甘肃省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3年,挂牌成立“兰州理工大学酒泉校区”,并先期开办新能源学院及新能源类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逐步架构起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办学格局;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牵头组建了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   截止目前,校园占地1912亩,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适用图书66.97万册,固定资产约4亿元。设置“九系”(新能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教育艺术系、医护系)“一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四部”(本科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14个教学部门。拥有专任教师424人(不含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其中,教授、副教授128人,占比30.2%;硕士及以上学位(含在读)教师181人,占比42.7%;双师型教师201人,占比47.4%。获评全国模范(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4个,取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2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等)20项、国家专利授权57项。开辟战略性校外实训基地169个,建成新能源、机械制造、化工、土木工程、农林、旅游烹饪、汽车技术、电工电子、物流管理、医护、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中心)12个,配备实验实训室(实训车间)96个,实验实训用房近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逾6100万元。   学院现设高职专业66个、开办49个,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等16个大类。拥有国家示范(骨干)专业6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个,入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1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品牌,以土木、化工、机电、农牧、旅游、财经、医护、学前教育等为支柱,各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架构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重点专业梯状体系。建成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17门、院级69门,出版教材273部。全日制在校生11410人(其中高职7966人、中职2878人、应用型本科566人),成人在册生5238人,总体规模逾1.66万人。   近几年来,学院以创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体”“甘肃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多项荣誉,逐步奠定了区域性职教龙头的地位。
  • 培黎职业学院张掖市高台县
    学校简介培黎职业学院位于千里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咽喉地段的丝路古镇甘肃省山丹县,校区坐落在县城新城区培黎路。学院是一所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培黎职业学院根植于1942年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学校迁至甘肃省山丹县,其间,学校内部结构、隶属关系、名称多次更迭。2016年8月,在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基础上开始学院筹建,2020年5月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定名为培黎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961亩。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体按照“一轴一心八个功能区”布局,已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习广场、实训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学生餐厅、标准运动场及各项配套工程,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集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为一体,设计理念超前,布局科学合理,设施先进完善,环境清新优雅,文化特色鲜明。学院以全日制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国际合作办学。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服务区域,国际合作”原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骨干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建成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智能技术、国际经贸、文化旅游、健康管理6个特色专业群,形成面向市场、服务需求,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院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现有在编教职工2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4人,副高级教师52人,“双师型”教师4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的教师31人。聘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冷空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 “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徐言生及甘肃省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51位教授、专家为学院特聘兼职客座教授。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校内建有5大实验实训基地,55个实验室和实训车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5100万元。配备图书15万册。建成1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丹培黎学校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培黎职业学院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定了信心。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政治性、国际性、开放性、融合性,弘扬艾黎“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国际主义精神,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立足甘肃,面向西部,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构建“现代工匠精神+职业能力+国际视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培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力求“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瞄准“一带一路”,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赴海外就业搭建平台。发挥“培黎”品牌优势,建立、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友好组织、院校、企业的合作关系,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师生互派交流学习、技术开发和项目合作,把学院建设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输出基地、成果转化与技术研发推广基地、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