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2024年艺术类专业统考各科目考试时间、考点安排
2023-11-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考试时长 考试地点
(详见准考证)
音乐类 乐理与听写
(笔试)
2023年12月3日上午
9:00-10:30
90分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逸夫楼、勤学楼(文科楼群)、博学楼(文科楼群)
视唱 2023年12月4-5日
上午开考时间8:00
下午开考时间14:3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音乐楼
声乐 2023年12月6—13日左右
上午开考时间8:00
下午开考时间14:0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器乐 2023年12月6—13日左右
上午开考时间8:00
下午开考时间14:0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舞蹈类 舞蹈基本功
舞蹈表演
舞蹈即兴
2023年12月4—10日左右
上午开考时间8:00
下午开考时间14:0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豫章师范学院
(南昌市梅岭大道1999号)宜萱楼
表(导)演类 戏剧影视表演 2023年12月4—11日左右
上午开考时间8:00
下午开考时间14:0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南昌大学
(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艺术楼
服装表演
戏剧影视导演
其中,服装表演“形体测量”(现场测量) 12月2日全天和12月3日下午
(具体测量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其中,戏剧影视导演“叙事性作品写作”(笔试) 2023年12月3日上午
9:00-11:30
150分钟 南昌大学(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第一教学楼大楼、第二教学楼大楼
播音与主持类 作品朗读
新闻播报
话题评述
2023年12月11日—12日左右
上午开考时间9:00
下午开考时间14:00
(具体考试日期和开考时间详见准考证)
按实际考试要求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南昌市庐山中大道1201号)舞蹈教学楼
美术与设计类 素描 2023年12月2日上午
8:30-11:30
180分钟 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考试院)指定考点
速写 2023年12月2日下午
14:30-16:30
120分钟
色彩 2023年12月3日上午
8:30-11:30
180分钟
书法类 书法临摹 2023年12月3日上午
8:30-11:45
(中场原地休息15分钟,不离开考场)
90分钟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湘湖路99号)设计艺术学院、本科艺术实验大楼
书法创作 90分钟

相关提示:

1.各科目准考证均实行网上打印。考生可凭身份证号、考生号及报名密码等信息,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自行打印。网上打印系统将于2023年11月27日9:00后开放。

2.考生考前请认真阅读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场规则》《考生须知》等有关材料,严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

3.考点(考试封闭区域)禁止携带手机等物品进入,入口处采用智能安检门安检。考生应根据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按要求提前抵达考点(考试封闭区域),留足时间接受入场检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毗邻“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的梅岭风景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生活、交通极为便利。学院立足南昌,辐射江西,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文化,重点打造健康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技术、中医药健康四大专业群,力争建成一所办学目标明确、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健康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人,博士、硕士以上教师61人,双师型教师63人;校园总面积567亩、规划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音乐大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楼群;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大类设置“四系三部”,四系——中医康复系、护理系、健康技术系、中医药健康系,三部——思想政治部、公共文化部、基础医学部;目前主要设置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和药学等5个精品专业。学院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50余个,配备了1所二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色育人模式和完善的产教研合作育人机制,坚持主动入市、引企入校、校企联姻等协同育人,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使毕业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市东湖区
    学校简介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化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历史使命,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4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门领导、商界精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 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设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抚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研究生院、国防教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核能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余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5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来华留学生招收资格。拥有“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十三五”江西省高校一流学科3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3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在内的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30余人(正副教授620余人),国家级人才29人,省级人才150余人。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国防教育学院师生党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周义朋、“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宋金如、李荣同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万余人。拥有“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学资源和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拥有省级本科高水平教学团队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获批硕士、本科层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领域(专业)10个。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争金夺银,成绩斐然,相继涌现了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 学校在核燃料循环前端和后端形成独特的优势与特色,核地学及涉核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完备;拥有我国核资源与环境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目前唯一一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技术应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在内的3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年均科研经费达2.8亿元,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际(地区)科技合作重点研究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多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西、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金砖国家”创新行动计划,承办了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与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成立了 “质谱科学与仪器俄罗斯研发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援外项目,与柬埔寨农业部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境外转化。学校积极引进外国高端专家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吸引港澳台青年学者前来工作,获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杰青)计划、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先后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生培养工作,来华留学生教育覆盖本、硕、博三个教育层次,同时学校接受外籍博士后进站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TC)承担单位和咨询专家派出单位,承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会议以及铀矿地质与核技术人员培训任务,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首届玛丽·斯科洛多夫斯卡·居里奖学金,为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江西省园林化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时代,东华理工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敦本务实、崇义奉公”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军民融合、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 学校简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814.9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学校仪器设备总值102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68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580余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建设了综合数据库,实现了书刊文献资源的自动化检索和管理;学校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大专在籍学生7808人。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1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还开展了全科、影像、美容、病理等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专业为江西省高职高专25个获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优势专业并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助产和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与法国洛林大学经常性开展教学科研交流,并合作举办了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学校与北京汉氏集团共建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并以此项目为开放办学的核心平台,引进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我校。2018年3月西湖大学WBBC项目江西研究中心落户在江西医专,学校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泊月科学中心”,引进了西湖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厚峰教授团队;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所长孟继鸿教授团队;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董谢平教授医学3D打印团队,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三大等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学校目前有直属附属医院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眼科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综合医院1所。在47家大中型企业和全国126所二级以上医院设有临床实习基地。与千千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复兴城共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物信息产学研基地(海南)”、与江西恩群科技公司共建航空医疗救援研究中心、与江西省肿瘤医院合办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与广州德典集团共建“德典全科医学班”、与浙江和康集团共建“和康班”,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已经实现规范化、深入化、常态化。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员工960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62人(博士14人,硕士239人,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131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上饶市饶城英才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1人,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全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全国职业院校影像技术技能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检验技能大赛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和全国高等院校医疗美容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全国医学生解剖学绘图大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全省高校辅导员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入选全国200强等优异成绩。在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曾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竺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领军者、法国医学科学院和技术科学院“两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教授更是我校众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近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党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建成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谱写学校新的历史篇章!
  • 学校简介始建于1958年的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西省机电行业办学实力最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坐落于英雄城南昌、赣江之滨(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铁1号线途经),周边有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区域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校内各类设施齐全,食宿环境舒适温馨,人文底蕴深厚,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崇德尚能,知行致远”的校训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连续4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14年被评为“江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4月,学校获批全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下罗和青云谱两个校区,占地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7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推进赣江新区职教园新校区建设。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基础课部、思政理论课教学部2个教学部,开设专业39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优势特色专业。近年来,为助推江西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等特色新专业。在2019年公布的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成为首批汽车运用与维修证书试点院校之一,并认定为省级办公室驻点学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2016年,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开办职教本科班;2018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合作开办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2个国际班。此外,学校还主动引入《悉尼协议》范式,从“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专业建设范式,推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进程。2019年,作为中国参赛代表队之一,机电学子在第三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喜获铜牌。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建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国家级汽车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10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百余个技术中心和各类实训室,学生实训设备价值近1亿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ATA)特许授权考试站、特种作业人员(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基地及Aut CAD认证项目授权培训考试站等站所,实现了教学、培训、产品研制、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学校师资力量强大。现有专任教师337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112人,硕士146人、“双师型”教师100人,“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占比高达85%,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比例为47%,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等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近40人。“王伟雄模具钳工大师工作室”、“董理工业机器人技能大师工作室”、“柳荣华数控车工大师工作室”等国家、省、市三级大师工作室,致力于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技艺传承和技术创新,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技术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先后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江铃集团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与220多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协议,实施“校企一体化”、“订单式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协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受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办学机制,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学生上岗能力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大力提升了学生就业率和竞争力。学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打造“双创”导师团队,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搭建“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四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学校“易辨识矿泉水瓶创意设计”项目在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夺得全省唯一一枚特等奖。目前,该项目已落地转化投入生产。在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首届电切削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师生荣获多个国家级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在2017、2018、2019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项中,连续三年蝉联一等奖。在教育部公布的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排行榜”中,学校获奖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匠心智造,筑梦未来。学校将坚持“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倾力打造职教品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书写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奋进之笔”,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全国机电行业有重要影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省优质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赣西历史文化名城、月亮之都——宜春市,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宜春,是座拥有机场、高铁,交通便利,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学校是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是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优质专科高职院校、江西省“双高”计划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院校,是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名。学校新校区投资约22亿元,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宿舍配有空调、洗衣机、热水等生活设施,是一所具有人文情怀的花园式校园,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现有教职工861人,其中正高56人、副高16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87人,“双师型”教师444人;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学校设有护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机电与新能源汽车学院、财会金融学院、电商与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8万余人。开设高职专业53个,形成11个专业群,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省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建有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1个、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4个;“宜职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作为首批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已有16个专业,共17个证书试点。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有1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近年来,教师获国家级奖励表彰49人次、省级奖励表彰255人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248项,连续三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中获得一等奖,创造了江西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在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4金3银2铜的好成绩。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大型企业合作,建有国轩产业学院、几何体电商产业学院等。学生实习、就业覆盖江西省、辐射全国,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6%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作为江西省首批实施留学生培养的3所高职院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高校建立友好关系,举办了4届中国—加拿大学前教育合作班、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9名。站在新起点,全体宜职人将秉持“代天工以立人、开万物以昌黎”的办学宗旨,按照“深融合、创特色、铸品牌”的办学思路,坚持“尚德尚贤、惟精惟一”的校训,以“爱生如子”的初心、发强刚毅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争创一流,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高等学校目标奋力迈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