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关于严格遵守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疫情防控要求的提醒
2021-05-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深化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厅〔2020〕8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特提醒广大考生:

1.提前申领“安康码”并关注。通过“皖事通”APP提前实名申领“安康码”,如实填报信息,认真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持续关注“安康码”状态且“安康码”为绿码。

2.做好个人防护。即日起至考试结束前,请考生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尽量减少外出,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皖人员接触,避免去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及时进行个人消毒。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与作息规律。要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曲肘捂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保持作息时间规律,确保充足睡眠。

4.出现发热等症状要立即报告。考前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病状,须立即上报学校或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后就诊。

近期温度变化较大,考生应适当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并注意劳逸结合和饮食卫生。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安徽省林业局,是我省唯一一所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52年,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坐落于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依山面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为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省直文明单位,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学院现设有资源与环境系、信息与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系、思政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五个教学部门,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0个学科门类37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学院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227人,博士25人,硕士162人;教授10人,副教授62人,专家、工匠能手100多人,教师队伍稳定。学院坚持特色发展、凝聚合力,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学岗融通”“中高职衔接”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10所省示范中职学校签订了“3+2”联合培养协议,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前沿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西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共建8个市场紧缺专业。学院拥有各类校内实训基地50个,校外实训基地3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2个。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比赛奖项1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习人数逐年上升。学院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省教育厅指定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考点,是国家林业局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安徽省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省人社厅指定的园林绿化工、插花花艺师、森林抚育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林木育种工、护林员等6个省级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面对新时代,学院将继续秉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立德为本,特色发展,学有所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生态文明建设伟大使命,厚植绿色人才培育沃土。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我院,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 学校简介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充满神话色彩和古都风韵的八公山下、淮河之滨的淮南市。这里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AAAA级风景区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州古城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安丰塘。属于合肥一小时城市生活圈,高速高铁航空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学院系省民政厅、教育厅年检优秀院校之一;属于全省高职院校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学院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3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0多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教学设施齐备:拥有教学楼、培训室、行政楼、图书馆、实训室、篮球馆、信息网络中心等;拥有先进的高清触摸一体机教学、多媒体投影机教学、局域网教室教学、互联网教室教学、免费WiFi电子图书室阅览室。实训条件优越:校内建有现代实训中心、数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航空服务实训中心、旅游服务实训中心、电子模拟室、幼儿教育实训中心、形体训练房等多个专门实习、实训室。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多家企业人才培养和选拔基地。生活设施完善:学院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学生公寓(4人/间),上床下铺,内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全天候供应洗浴冷热水,光纤宽带网络接口、衣柜、电脑桌等设备齐全,并有专人管理;学院内设有超市、移动电话网点、自动取款机、医务室、理发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学习、生活极为便利。 校园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冶学、成长成才的理想园地。师资队伍强大:学院已聘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和专任教师86人,兼职教师2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7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1名,“双师型”教师16人。学院建立并严格执行对教师的选聘、管理、考核制度,已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业特色鲜明:学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各专业都有数个实训基地。其中信息工程系的综合布线实验室淮南市高校只有两家拥有。机电工程系的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两大实训基地,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条件优越,设备总价值近2000万元。学院在谢家集区(距离学院10分钟车程)实训基地实训厂房近13000㎡,标准生产厂房达5000多㎡,拥有各类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和大型汽车实训中心等,以及70余台设备的实习工厂。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和艺术传媒系共5个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现物流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工商企业管理、新能源装备技术、大数据技术、金融科技应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30多个专业。专业设置多,专业选择面宽,学生可随时调整专业。订单培养就业:近年来,学院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收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学院品牌影响力在全省,乃至淮南市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位居前列。学院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办学形式灵活,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订单培养、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等方式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体系,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本地、合肥及长三角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就业。学院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联系;通过大范围比较,我们和奇瑞汽车、中国东贝集团(欧宝电器)、中国人本集团、长城宽带、南京易推、浙大网新科技、芜湖中达电子、北大荒集团、上海吉臣酒店、上海千速传媒和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和订单班、冠名班培养合作关系。每年均邀请就业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学生未来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单位到校开展双选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高质量满意就业,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设立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进校后即可与学校签到就业合同,保证100%安置就业,并扶正就业跟踪服务。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部分专业更是供不应求。此外,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毕业生可通过对口高考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文化氛围浓郁:学院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成人成才的广阔舞台;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兴趣参加社团开展的各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社会实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助学体系健全:免学费:农村(含县镇)学生和符合政策的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阶段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对一二年级经全日制学籍注册的涉农专业学生、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补助。雨露计划:凡建档立卡贫困生学生均可向当地政府申请享受1500元的政策补贴。奖学金:凡品学兼优学生每年给予2000元奖金,紧缺专业学生还可申请毕业后领取2000元补助。学院设立一至三等奖学生奖学金。大专阶段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带薪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享有实习工资。求职补贴:凡建档立卡、低保、残疾、家庭特困学生毕业学年可申请求职补贴。毕业待遇: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制度(职高或中专学历证书,多种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各层次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均可参加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公务员招考。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分别按相当于本科、大专、中专落实相关待遇。升学渠道: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对口高考、综合高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毕业生升学有望,就业有路。专升本:我院毕业生可参加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后转入相应本科院校学习。远程教育:四川农业大学在我院开设网络教育中心。学生通过学习,可取的国家承认文凭。进入大专阶段学习期间,可通过自考助学、远程教育、专升本等形式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当前,学院办学条件达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教风优良,学风浓,校风正,和谐稳定。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秉承“修德、励志、勤朴、笃行 ”的校训精神,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四个全面”要求,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信心,迎接挑战,齐心协力,与时俱进,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初步建成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现占地总面积1269.68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图书馆藏书207.16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资源中心腊叶标本室储藏了15万余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室。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446人(其中博士、硕士3037人),有16个二级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447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961人。有国医大师2人,岐黄学者1人,全国名中医2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皖江学者1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3人,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1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725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有来自国内外的64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2020年新增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学校现有27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Ⅱ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1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13项。学校注重彰显办学特色,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和赢卓奖学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意及创业”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三年,共有千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级赛事获奖129项(含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4项)。学校重视实践育人,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学校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近5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连续两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突破,主持承担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中科院二区以上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现有1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7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另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建有18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黄山、亳州、六安等15个市县人民政府及一大批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有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紧跟地方建设需求,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多层次、多方位、多模式的全面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合作,并制定相关政府中药材发展规划。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2016年以来,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10余项;承担了200余项校企合作课题,年均横向合作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与企业共建科技合作平台15个;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指导亳州、六安、黄山、池州、宣城、滁州、安庆、阜阳等地区药农中药材种植,受益人群上万人。实现学校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希腊、马来西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中短期培训。学校注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塑校、依法治校、开放荣校”六大战略,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国内有实力、省内高水平、行业有影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0月)校址:合肥市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合肥市梅 山 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合肥市史 河 路 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合肥市寿 春 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传真:0551-68129028 网址:http://www.ahtcm.edu.cn/
  • 学校简介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皖北重镇宿州市,坐落在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区,这里曾是老(子)庄(子)出入论道和孔子游说之地;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掩香埋玉的虞姬冢、李白饮酒放歌的宴嬉台、白居易留连寓居的东林草堂、苏轼留下的墨宝扶疏亭、刘邦藏身避祸的皇藏峪等均坐落此地;“鞭打芦花车牛返”的道德文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古绝唱等在这里写就。宿州,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城市,安徽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全国网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宿州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有徐南形胜、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马戏之乡、酥梨之都等美誉。东邻宿迁、徐州,西连商丘、淮北,北扼菏泽,南接蚌埠。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华东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有“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称,国家四纵四横京沪、郑徐高铁在境内交汇并设站。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港经洪泽湖至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城市。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距今有8000年历史的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通济渠(汴水)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有画家4万多人,是著名的书法名城,2015年中国演艺集团联盟在宿州成立。学院始建于1950年2月,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7月宿州教育学院并入,目前是一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普通公办高职院校。学院现有教职工42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65人,博士及在读9人、硕士11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及省级教学名师12人。拥有较为完整配套的教学、实验、阅览、生活、运动和娱乐设施,特别是近年学院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以来,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锦簇,楼房建筑错落有致,亭阁水榭相映成趣,处处明净整齐,安静有序,成了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殿堂。学院占地960亩,拥有图书资料(含电子书籍)199万册、校舍建筑30.61万平方米,设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信息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农艺系、动物科学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等9个教学机构和1个高等成人教育学院、2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农业博士工作站、1个智慧农业研究院、1个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协同创新基地,1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开设小学教育(其中五年制小学教育为带编制定向培养)、学前教育、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园林技术、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等50个专业,全日制各类在籍生12714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7600人。学院主办的《学报》面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学院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分别是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绿色通道。 除此外,学院还设有院级奖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特困学生全覆盖),对孤儿等特困学生按照学院规定经过审批后予以减免学费,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提升技能水平。学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多所本科高校联合开展针对在校生的本科学历教育,全力帮助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继续深造。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凝练了“开放共赢、创新立业、拼搏崛起”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践行”的浓郁学风,营造了“安静、整洁、文明、有序”的育人环境。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道路,狠抓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院现为国家和安徽省首批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示范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实训基地、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安徽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2017年7月,农业部批准我院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是安徽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高校。2018年以来,先后荣获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院校、机械工业人才评价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安徽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暨大学生禁毒公益签名活动优秀组织奖、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集体、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宿州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宿州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宿州市文明单位、宿州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以来,学院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政府非标专项债1.3亿元用于建设标准化学生公寓2栋、教育系艺术楼1栋、标准化体育馆1栋。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宿州市首家高校天猫校园店和邮政服务中心,开设第三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学院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朝着创办“特色鲜明、主干突出、质量优良、实力靠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数据截止到2021年12月底)
  • 学校简介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举办。学院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内,校园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依葱郁独秀的大蜀山,北临波光粼粼的董舖水库,地铁2号线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学院设施齐全,环境幽静,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有60年积淀的国家一类研究院,以科研为主导,制造、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现已成为以压力容器与化工装备、制冷空调与环境控制技术、流体机械、包装食品机械以及石油装备等组成的多专业、综合性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科研院所,聚集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等一大批科技专家,在机械装备领域科研成果突出,承担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防军工配套重要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连续9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单位。学院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中央企业和一流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实验装备和行业优势,以“师生为本,机电为重,技能为长,就业为上”为教育教学质量方针,现已形成“院校合一、资源共享”,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致力于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及管理岗位骨干人才的办学特色。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数控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基础部、实训中心共5个教学单位,围绕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下属科研部门在机械制造、压力容器、制冷等领域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布局和延伸,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制冷与空调、数控、工业机器人、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无损检测、电气自动化、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应用、会计等32个专业,已初步建成以机为主,机、电、管相结合的专业群。学院开设的专业技术性强,行业特色鲜明,覆盖了安徽省主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了当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合肥工程实训基地、安徽省“双师素质”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了“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机械设备安装、制冷设备维修等十八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建有数控、焊接、电气、制冷、金工等3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在京东方科技集团、惠而浦中国、格力、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了72个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职业教育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办学以来,学院紧密依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秉持工程师办学的理念,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安全技术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专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被列入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数控编程与操作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坛新秀7人、高职高专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优秀模范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安徽省技术能手1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1人、国机集团首席技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1人。历年来,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1项,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6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8项,承担国家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研究项目2项、省级教科研项目约60项。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合作冠名班等工学结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共100余项,彰显了学院以“技能为长”的办学宗旨。学院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利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国家机械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行业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承接和技术转让过程中,向相关企业推荐毕业生,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行业群就业”模式。目前我院已建立合肥市、长三角、珠三角、芜湖机械工业园、苏州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的“一市两角三区域”的就业基地群。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6%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之首,学院多次荣获安徽省就业先进单位。办学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紧缺型高技能人才,解决了近3万个家庭子女的培养、就业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学院以“工程师办学”的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生源好,质量高,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名列前茅。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发明专利获得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加者,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销和技术骨干,自主创业成功者。学院以职业技能培训有特色、学生管理有口碑、就业质量有保障,广泛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瞩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原国家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等领导多次来我院视察,肯定了我院办学成果。学院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央企办学优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开创学院科学发展新局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