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学费标准出台:艺术学8000农学2900元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中新网南昌1月17日电 记者17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江西高校专业收费标准近日出台,其中,艺术学大类专业学费标准按8000元/生/学年收取,农林类专业学费标准按2900元/生/学年收取。江西省教育厅规定,最新收费规定最迟2012年秋季开学实行。
江西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全省普通高校专业收费类别的通知》。《通知》称,随着江西省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发展,普通高校专业现行收费类别的划分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的需要,为规范高校收费行为,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有关规定,对江西高校现行专业收费类别进一步进行明确。
据了解,文科(文、史、哲)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01哲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6历史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5文学大类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1)所属专业,上述专业学费标准按3100元/生/学年收取。
文科(经、管、法、外)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02经济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3法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4教育学大类,专业代码为11管理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5文学大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2)、新闻传播学类(代码0503)所属专业,上述专业学费标准按3300元/生/学年收取;
理、工(Ⅱ)类专业学费标准按3700元/生/学年收取;理、工(Ⅰ)类专业学费标准按3500元/生/学年收取。
医药、体育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10医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8工学大类中生物医学工程类(代码0826)所属专业,专业代码为04教育大类中体育学类(代码0403)所属专业,上述专业学费标准按3700元/生/学年收取。
艺术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12艺术学大类,专业代码为08工学大类中交叉类(代码0832)所属专业,0828建筑类中景观设计(代码082803可授工学、艺术学位),上述专业学费标准按8000元/生/学年收取。
农林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09农学大类,上述专业学费标准按2900元/生/学年收取。
此外,专业代码为08工学大类中的建筑类(代码0828)中建筑学(代码082801)单列,学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据了解,关于文理兼收的专业按原隶属专业划分归类(文科兼收理科的按文科归类、理科兼收文科的按理科归类),执行相应类专业收费标准。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校专业收费类别同本文规定,其学费按照公办高校学费及财政对公办高校当年经常性人均拨款之和为最高限额来核定。
最新收费规定最迟2012年秋季开学实行,此前有关普通高校专业分类与本文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文的规定为准。收费前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收费时使用江西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学校收费票据。(记者:王剑)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航空工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学校地处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南昌市,现有洪都(东、西)、昌南两个校区。洪都校区位于我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诞生地——南昌市新溪桥洪都集团大院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昌南校区位于南昌市南郊银三角,毗邻风光秀丽的南昌翠林高尔夫花园。一校两区,优势互补。学校设有航空制造学院、航空信息与控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士官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建立了“三航一工”特色专业体系,开设专业30个,涵盖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管理服务等职业门类。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指定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000余人。专兼职教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的占教师总数的56%。4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经历和经验。有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高校教学名师1人、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航工业特级专家4人、飞行专家1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飞机钣铆大师工作室”和省级“飞机维修大师工作室”各1个。聘请航空企业科技专家、国家技能大师担任兼师和客座教授,使教学紧贴生产实际和工程前沿。中国工程院院士、强五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先后担任过学校副校长、名誉院长。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校内建有32个实验实训室和1个飞机制造综合实训中心,依托航空企业办学优势,建有飞机装配与调试、飞机维修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数控加工、模具制造、航空物流、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等20个企业实训基地以及面积达5400平方米的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为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其中在“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竞赛”中荣获团队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荣获特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获一、二等奖,“机械设计与制造综合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国际无人机飞行器创新大赛”荣获优秀奖。2019年我校学生叶钟盛在世赛飞机维修项目为中国夺得首枚银牌,创该项目亚洲最好成绩;2020年学生熊岑辉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以大比分的优势获得飞机维修项目江西省唯一金牌。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充分利用航空企业背景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为航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被誉为“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自2007年至今,学校为部队培养士官生2751名。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由中央航空企业、航天企业、装备制造业及航空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就业基地。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每年约有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质量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21年,学校将迈入高职教育发展快车道,未来总投资达26亿人民币建设以下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的主体新校园;占地面积1000亩的南城实训基地(包括飞机维修实训基地、30米*1200米通用机场跑道);在南昌航空城建设南昌江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服务航空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江航职院源于航空、依靠航空、服务航空,始终坚持服务航空、服务军工、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航空特色与品牌已深入人心。江航职院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抢抓航空发展的黄金期,以培养航空产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把学校打造成一所独具航空特色、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集农林、生物、工程、信息、财经、管理于一体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隶属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受江西省教育厅指导。学院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1980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重点中专,2000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201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江西省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201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井冈山大学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2019年获批国家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被确定为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学院地处中国药都樟树市,交通便利,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学院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14.65万㎡,绿化用地面积23.5万㎡。固定资产总值1.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万。图书馆藏书50万册。体育设施完善。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514人,其中在编教职工195人,离退休154人(含离休干部2人),外聘165人。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设有生物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创业学院、基础部、思政部、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和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开设高职专业40个,其中畜牧兽医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为国控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为省“双高”建设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医养生保健、宠物医疗与保健、农业生物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为学院创业试点专业。现已建成“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等省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市场营销”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控编程与操作”“现代礼仪”“宠物美容与护理”“中药调剂技术”“宠物外产科病”“中药鉴定技术”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院级精品课程38门。学院成人教育有学历教育(本科、专科、中专)与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前者包括远程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学校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宜春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联合办学,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习中心。非学历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汽车驾驶员培训等。设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站与鉴定站(批准鉴定初、中、高级25个工种)、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电子商务师资格考试等考点。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文体素质的提高,成立了20余个学生专业技术和文化类社团、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厅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文艺、体育竞赛并获得良好成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了“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创业指导”三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为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和安全就业”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学院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坚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了由单一教学办学模式向“教学—科研—培训—推广”多元办学模式的转变。建有国家级园林实训示范基地,中草药实训基地、农机维修实训中心、畜牧兽医实训中心获省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拥有8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内教学基地,128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药品生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江西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基地、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江西省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和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项目。自2009年以来,我院承担省农业农村厅阳光工程培训以来,先后开展了各类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致富带头人、创业女农民、农业经理人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为我省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及农村基层干部近2万余人,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秀美乡村为内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地区、贫困户培训大量技术人才。2019年开始我院又开展了高素质农民扩招教育,共招收学员3581人,其中高素质农民2082人,为我省服务“三农”工作作出很大的贡献。在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中, 学院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情系“三农”、服务“三农”,为促进我省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学子已成为农村科技人才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各行各业业务骨干、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者达20余人。学院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获“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奖”,荣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殊荣,多次获“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专科院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技术改进奖、国家专利、江西省人民政府成果奖和省高校科技成果奖、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当选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全国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
学校简介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全日制在校生17938人。现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05%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1.93%以上;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稳步提升。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评价宜春学院是“一所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校连续5年获得省、市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19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从合并建校之初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2018年停止专科专业招生。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近5年来,我校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7门思政微课入选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4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0多项,国家级一等奖100多项,省级一等奖240多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全国优秀教师”刘军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86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25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6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2018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汉语教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填补了学校孔子学院建设的空白。2020年,与俄罗斯萨马拉社会与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实现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322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等专业教育。 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
学校简介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41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6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0余人次。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团队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并列全省第二);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名师工作室、全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有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2014年,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和先进集体;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0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80余项,省部级项目85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7.0亿余元;取得省级以上奖励及重要社会力量奖励90项,其中一等奖14项;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7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2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460余部。学校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系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和连续三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16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批)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就业创业类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全国仅21门);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及江西省赛事一等奖(第一名);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全省第一,江西省、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作为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国家大行业和江西地方大产业两轮并转,务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集团结成战略伙伴,2021年又与中国通号成功签约,实现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并且积极与广州地铁、南昌轨道集团、东莞轨道公司、南宁轨道集团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积极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县政府、中国瑞林集团、江铃集团、江西有色建设集团等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广泛搭建校友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合作,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要求,为江西地方经济和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累积接收社会捐赠协议总额(含实物)突破2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交通强国 复兴先锋’党建领航工程”为核心,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多名学生获奥运会前八、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连续18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以一流理念、一流思维、一流眼光,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和有特色高水平交通大学,围绕铁路特色、发挥铁的优势、展现铁的作为、彰显铁的担当,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践行新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交通大学,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的华交篇章!
-
学校简介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创建于2016年,位于赣州蓉江新区高校园区,是一所市属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积淀了赣州卫生学校四十多年的办学基础,坚持厚德精业、立德树人,积极培养立足本地、辐射赣粤闽湘,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卫生健康人才,被誉为红土地上“白衣天使的摇篮”。 学院环境优美,文化浓厚。占地面积840亩的校园,奇石秀湖,绿色生态,有“千樟之校、万桂之园”的美称,妙心湖、怡心湖、慧心湖座落其中。现有建筑总面积22万㎡,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生服务中心和校医院及其它附属设施,图书馆藏书52万册,拥有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实训、实验设施、实习基地。医学名人园、药用植物园、读书亭、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等引领校园文化文明向上,人文环境和谐安宁。 学院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现设有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临床医学系、医学基础部、思政部(人文社科部)等6个专业系部,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和言语听觉康复技术等17个高职专业,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网络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联合办学,举办网络远程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及自学考试助考、技能证书考试培训;现在校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牵头组建了赣州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与赣州市人民医院等市直医疗单位均合作举办“定向班”,并以“订单班”、“冠名班”、“厂中校”等形式,与青峰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五色石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金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等医药健康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国家残联、教育部将学院列为“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建有临床、中医2个类别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学院厚德精业,严谨治学。拥有一支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18人,副高以上职称97人,“双师型”教师120人,全国职业教育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五一劳动奖章”5人,省级“巾帼标兵”1人,赣州市特殊津贴专家和教育专家8人,13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类学术团体和协会担任重要职务。2016年以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57项,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获得专利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1项。学院(校)坚持人才培养为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护考通过率稳定在90%以上,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佳绩,毕业生就业长期较好,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学院务实进取,前景广阔。现为全国卫生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涉外护理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研究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了“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禁毒工作先进学校、“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党建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学院正乘着职教改革的东风,坚持“厚德精业”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学院内涵发展,朝着将学院建设成赣粤闽湘区域性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卫生健康类技能应用型高职院校目标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