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免学费 + 毕业有编有岗!2023年我省计划招收500名基层林业特岗人员
2023-05-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培养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湘发〔2023〕1号)精神,探索建立柔性引进专业实用人才机制,加大农村定向大学生公费培养力度,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经商省委编办同意,决定自2023年起为基层定向培养林业特岗人员,2023年计划招生500名。为做好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一)定向原则。一是定向招生。各县市区根据工作地点在乡村的基层林业事业单位(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编制空缺及林业人才队伍需求情况申报年度招生计划,定向招收25周岁以下(199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有本县市区户籍并已报名参加我省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二是定向培养。培养院校面向有招生计划的县市区招生,按照学历层次要求定向培养。三是定向就业。定向培养的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后,由生源所在县市区委编办办理入编手续,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事业单位聘用手续,主要安排到基层林业事业单位工作,确有工作需要,也可安排少量人员到工作任务重、有编制空缺的乡镇林业岗位工作。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各县市区机构编制、林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培养院校,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宣传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政策,组织开展招生录取等工作。

(三)严进严出原则。各县市区要组织思想品德优、学习能力强、吃苦精神好,且热爱基层林业工作的考生报考。培养院校应择优录取考生,并按照要求制定专项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考核和管理。

二、2023年招生计划

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招生计划,面向湖南本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招生,安排在提前录取批次录取。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350人,专科招生计划150人。

本科计划招生350人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培养,专业为林学140人、经济林120人、森林保护60人、风景园林30人。

专科计划招生150人:由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业为林业技术50人、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50人、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50人。

三、实施步骤

(一)申报年度招生计划

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填写《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需求计划表》(附件1),经县市区委编办、教育局、人社局审核并盖章同意后,于5月6日前报市州林业局。各市州林业局填写《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需求计划汇总表》(附件2),经市州委编办、教育局、人社局审核并盖章同意后,于5月10日前报省林业局。

省林业局综合考量后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商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同意后,下达相关县市区定向培养招生计划。

(二)招生、考试及录取

1、招生宣传。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级人社局、教育局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宣传定向培养政策。

2、考试与录取。报考定向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按照投档录取规则择优录取。已确定录取的定向培养考生签订《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协议书》(附件4,以下简称“《协议书》”)。

(三)培养模式

特岗生由定向培养院校负责培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林业工作需要,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设置林学、经济林、森林保护、风景园林专业,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林业技术、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业,分别按照本科、专科层次要求培养。每学年暑假和最后一学期回到生源地,由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分派到基层林业单位实习。

(四)学习费用

特岗生免缴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并与其他在校生享受同等待遇。

(五)就业政策

特岗生按期毕业后,由生源所在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核准使用的编制范围内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招聘,并派遣到所辖基层林业事业单位(涉林单位)林业岗位工作,确保有编有岗。学习期满未取得毕业证书(本科层次的还须同时取得学位证书)或考核不合格的特岗生,将终止或取消协议。被聘用的特岗生在聘用单位服务时间不少于5年,5年内不得调入其他单位(岗位)。不满5年自行离开聘用单位的,按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期满,要严格实施聘期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续签聘用合同。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一)报考基层林业特岗人员的考生应符合以下条件:系招生来源计划所确定的本县市区户籍(户籍认定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7日);年龄未满25周岁(199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身体健康,体检结论符合相关专业招生要求;热爱林业事业,自愿报考定向培养基层林业特岗人员,且毕业后服从林业主管部门的安排,在招生计划所在县市区的基层林业事业单位或乡镇林业岗位工作,服务时间不少于5年。

(二)本科层次招生执行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专科层次招生执行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五、招生录取程序

(一)户籍确认。考生可登陆“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 查看本人填写的户籍信息,若所填写的户籍地信息中的县市区与考生实际户籍信息中的县市区不一致的,考生须在6月16日前,前往高考报名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办理户籍信息修改,逾期不予受理。凡因考生报名所填写的户籍地信息错误或2023年6月7日后将户籍从原县(市、区)迁出而导致考生不能正常填报志愿、录取及签订协议书的,其结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二)填报志愿。报考基层林业特岗人员的考生应根据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在本科、专科提前批相应志愿栏内填报有关志愿。

(三)协议签订。填报了志愿的考生分别于本、专科提前批填报志愿截止日后第四天(本科7月1日、专科7月6日)17:00前,到指定网站按要求上传有关资料(网址另行通知,具体填报要求见网站通知),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需在考生填报志愿截止日第六天(本科7月3日、专科7月8日)17:00前完成线上初审,市州林业局需在考生填报志愿截止日第八天(本科7月5日、专科7月10日)17:00前完成复审,省林业局进行形式审查并确认预签《协议书》考生名单(附件3),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预签协议手续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四)投档录取。定向基层林业特岗人员招录工作按照考生户籍以县市区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办法进行。省教育考试院将填报了相关志愿的考生信息提供给各培养学校,各培养学校在省林业局的指导监督下,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及预签协议情况,分县市区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录取原则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及录取专业。省教育考试院按培养学校和省林业局审核确认的拟录取名单进行投档。第一次录取后生源不足的,安排一次征集志愿(考生须在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日后的次日17:00前完成线上预签协议手续,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须在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日后的次日21:00前完成线上审核)。录取结束后,培养学校向已录取的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将录取名单函告招生计划所定向的市州林业局,市州林业局再函告有关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据函告的录取名单,完成《协议书》签订工作,并于9月20日前分别寄送达有关培养学校。

(五)入学与学籍管理。各培养学校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对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招收的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复查合格者,培养学校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协议书正式生效;复查不合格者,则不能取得相应资格,并按国家有关招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41号令)处理。特岗生入学后,不得转学与转专业。培养学校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后,应将《协议书》寄送达各协议方,并存入其个人档案。

六、工作要求

(一)各级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导。省林业局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有关政策,明确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负责培养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扎实做好招生宣传、招生计划分配、报考资料审查、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毕业生到岗入编等工作。

(二)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督导。培养对象毕业后,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林业主管部门督促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林业主管部门在核准使用的编制限额内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招聘,并统一安排到基层林业事业单位(涉林单位)工作,确保有编有岗。聘用单位负责办理编内聘用相关手续。

(三)定向培养院校要严格管理。按照林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定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育教学,培养出一批扎根基层、服务林业、知识扎实、技能熟练的基层林业人才。

联系人:省林业局人事教育处 蒋煜林 0731-85550761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湘府东路1001号省林业局

电子邮箱:hnlyrjc@163.com

附件:

1.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需求计划表

2.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需求计划汇总表

3.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协议书预签名单汇总表

4.湖南省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协议书

湖南省林业局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4月28日

----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学校位于全国文明城市——湖南省娄底市,环境优美,底蕴深厚,是求真知做学问的好地方。学校建于1978年,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2019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办学40多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校风“人才至上、仁爱满园”的办学精神,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包括知名学者李肯立、卿凤翎、卿新林以及优秀企业家傅胜龙等在内的各类人才超10万人。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农、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电子商务等18个专业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网络工程、电子商务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209人,其中专科生173人,本科生16870人,研究生166人。拥有教职工1366人,其中高级职称332人,硕士、博士879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各类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61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4个。现有省重点实验室、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8个,有教育部大学生龙狮培训基地、省级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孵化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省级实践平台 39个。“四季有花”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宿舍均配有热水、空调,实现“冬暖夏凉”。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工程,不断探索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奖项94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7项,国家级二等奖85项,国家级三等奖80项,省级一等奖159项,省级二等奖228项,省三等奖354项。体育竞赛获省级及以上金牌177块,银牌160块,铜牌98块。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在90%以上。五年来,教师主持科研项目528项,其中国家基金获立项1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 5 项,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41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0篇,出版著作5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18项;获发明专利37项,获实用新型、外观、软件著作权等649项。建有全省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基金会——湖南正阳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组建了省级正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实体性质的创新创业学院并实现校地共建,2013年获评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学校,2016年被首批认定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7年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高校、实践联盟理事高校。经多年实践探索,构建了“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教融合、思创融合”的四融合创新创业生态体系。30年来学校维稳工作实现了“六个不发生”“三个零指标”,成为全省唯一一所10年获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1年获“湖南省平安单位”称号的学校,2017年获湖南省十大“平安学校”荣誉称号(全省仅3所高校),被誉为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的一面旗帜。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先后与三一重工、隆平高科、中软国际等50多家有显著影响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金蝶商学院、瑞立视VR智能科技学院等2家行业学院,校政企联合共建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开办了6个行业冠名班,选派30个应用技术型服务团队和26名科技特派员服务行业产业;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00多个,横向进校经费从2016年的18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5979万元。2021年启动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46所高校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一带一路”奖学金招生单位。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单位、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单位、湖南省十大平安学校(全省仅 3 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2012 年合格评估专家评价:学校是“有朝气、有人气、有锐气、有底气、充满爱的本科院校”。2019年审核评估专家评价:学校是一所舍得“下真功夫”的大学。
  • 学校简介潇湘技师学院前身为永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09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九嶷山学院”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1980年,原国家学部委员、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著名农林学家、教育家乐天宇教授回家乡创办,系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所民办高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肖克、王首道、李维汉、曾三以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周培源等担任学院董事。1985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学生写信,鼓励师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2005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湖南省教育厅管理,纳入普通高等院校序列,面向全国计划招生。2010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民办转为公办,并与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两院资源整合后,融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一体,全面推行“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是一所以工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目前学院设有四系两部(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服装艺术系、管理工程系、公共课部和思政部),有教职员工268人,教授、副教授职称47人,双师型教师142人,开设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数控模具、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20个热门专业,在校学生4000余人。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在机电工程系推行“双元制”教学改革,在汽车工程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服装艺术系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改革,在管理工程系推行专业群教学改革,在公共课部推行“双语教学+人文素养”教学改革,在思政部推行“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建设基地、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全省校企合作研修平台试点建设单位和永州市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学院新校区建设基本情况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用地300亩,于2014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第一期投资规模约5亿元左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教学楼4栋、实训大楼2栋、图书馆1栋、学生宿舍楼5栋、学生食堂1栋,能容纳4000余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建设了湖南省职业院校第一所智慧校园。学院于2016年9月16日顺利乔迁新校区。三、学院下一步发展规划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2020年,在校学生规模突破6000人,计划新修学生宿舍两栋。二是力争建成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为此,我们将集中精力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工匠、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校园。湖南省教育厅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湖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湖南政务服务网
  • 学校简介湖南女子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女子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校联盟成员。学校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怀。建校之初,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祖国的兴旺发达,需要更多的妇女人才”;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生前担任学校名誉校长;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陈至立等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懿德睿智 笃行臻美”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培育“求真、求善、求美、求精”的校风,“爱生、善教、博学、创新”的教风,“明礼、修身、乐学、自强”的学风。办学宗旨:学校秉承湖湘女学传统,传承红色湘女基因,发扬湖湘女杰精神,聚焦关照女性、围绕女性、服务女性、成就女性,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女性为圆心,凝聚最大公约数,构建教育同心圆,致力于探索女性教育规律,为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妇女事业发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致力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女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基地、女性教育国际交流的窗口。办学条件: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与省人民政府毗邻,占地面积37.0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4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17.35万册,电子图书67.8万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场所62个,校外实习基地131个。建有多功能体育馆,教学所需的体育配套设施完备。校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单位”、 “湖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余人;有博士学位教师60余人,硕士学位教师430余人。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专家学者,校内人才工程分层培养卓有成效,为学校内涵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资源。学科专业:学校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工商管理、设计学3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设有8个二级院(部),30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拥有1个(家政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设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面向全国23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0396人。科学研究:学校拥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教育学科(女性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家政发展研究中心”6个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团队”,23个校级研究机构(中心),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发展史馆。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澳、日、俄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6所高校或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全面开展师生出国(境)访学、研修、培训、交换等合作项目。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21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一核两基”、“五聚五建”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点;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高质量女性人才培养两个战略基点;聚焦“申硕”、聚焦“双一流”、聚焦高水平人才队伍、聚焦内部治理、聚焦民生福祉;建设特色女院、建设创新女院、建设活力女院、建设美丽女院、建设幸福女院。湖南女子学院正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奋力绘就更加恢弘的“女院蓝图”,开启更加灿烂的“女院明天”。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岳阳市岳阳楼区
    学校简介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在原岳阳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同时有资格招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学校前身为1901年美国传教士海维里夫妇创办的贞信女子学校,至今已有11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美丽的洞庭之滨、闻名天下的岳阳楼附近。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7人,专任教师607人,其中正副教授28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双师型”教师127人。学校设有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部等8个院(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社会培训学院。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商务英语、航空服务、旅游管理、移动应用开发、通信技术等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教育文化创意三个专业群是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立项建设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3万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市、26个民族。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全国高校中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是一所经典的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校园,是广大学生开心求学、幸福生活的美丽空间。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围绕“校园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校园;专业中的景点,景点中的专业;课堂中的实训,实训中的课堂”的办学格局,坚持”做精教师类职业教育,做强现代管理与服务类职业教育,突出民族特色”的办学定位,推行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强化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入学=就业”的就业模式,走出一条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高职院校办学之路。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围绕“校园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校园;专业中的景点,景点中的专业;课堂中的实训,实训中的课堂”的办学格局,坚持“做精教师类职业教育,做强现代管理与服务类职业教育,突出民族特色”的办学定位,推行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强化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入学=就业”的就业模式,走出一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的高职院校办学之路。欢迎你们,各民族的莘莘学子,选择湖南民院,你就选择了美丽、选择了成功、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 湖南大学长沙市岳麓区
    学校简介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大科学论断。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39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7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6000余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建有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17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银奖2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4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293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级特殊人才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9个。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00人次,全球高被引学者32人次。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牵头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33个省(市、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攻克了一批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在多个方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列车、国防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20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再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一流目标,为把湖南大学早日建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