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西:关于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高专普通批第二次征集志愿的说明
2021-08-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征集志愿范围

高职高专普通批招生计划未完成及新增招生计划的区内院校。

二、征集志愿对象

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本次征集志愿,本次征集志愿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

三、填报征集志愿截止时间

本次填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17日9:00。

四、征集志愿设置

高职高专普通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即设10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在“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中,考生可以选择“服从院校内所有专业调剂”或“不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还可以选择“服从院校内部分专业调剂”。

五、征集志愿投挡规则

本次征集志愿投档规则、录取模式不变。

征集志愿填报结束后,档案状态处于“考生档案目前未投出”的考生档案可参与排序投档,档案状态处于 “已被XX院校录取”的考生档案将不会被投出。

在征集志愿投档前,各院校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生源仍不足的,经院校申请、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批准,可以适当降低文化分数线投档、录取,降分幅度将根据学校申请、考生志愿和缺额数量等情况综合研究确定。投档录取时,上线考生优先投档录取。

六、其他

本次征集志愿为高职高专普通批的第二次征集,也是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次征集。在高职高专普通批第一次征集志愿中,部分生源缺额较大的区内院校已降至100分进行投档(具体降分院校可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查看《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高专普通批最低投档分数线(第一次征集)》了解)。在本次征集志愿时,视生源情况和院校意愿,这些院校可能还会进行降分投档,最多可以降至100分。请符合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踊跃填报,把握升学机会,并注意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及征集计划信息表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学费、性别要求、身高限制等信息)。

本次征集志愿的计划专业信息,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的“通知公告”和“普通高考—通知公告、招生信息”栏目公布。除“备注”栏特别说明以外,其他信息(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科类、学制、学费等)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组编的《2021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公布的信息相同。

热门院校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崇左市江州区
    学校简介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成立于2005年,是广西最美的大学,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开强势的产、学、商、研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天地。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占地面积3348.1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本科专业,53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20人,兼职教师810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学用计算机4167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座位数23600个;图书馆藏222.74万册;电子图书178.16万册,生均图书101.85册。学校风景秀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个5G校园,校内实训基地(中心)39个共569间,学校产教融合合作单位416家;成立了广西本科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拥有广西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还拥有现代化的国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独具边贸特色的国贸综合实训基地、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园等,只为学生练就一技之长,更好地成长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以上。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倡导用“五创”理念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的人才,倡导师生以敏感的思维以适应社会和产业热点。学校遵循职业属性,本科标准,产教融合,校地双赢、创新驱动,先试先行的原则,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性,树立现代本科职业教育构建“强调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的人才观并以此为核心开展试点工作。我们更懂得感性与理性共进,勤学与悟性同长,师生情真如亲的诱导式教育方式。我们拥有美丽的校园,还拥有能唱响我们的精神与理想的、青春而哲思的校园歌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职业人才“三爱、三学、三争”个人德行要求,促进学生“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奠基。纵然我们知道,理想很遥远,但我们将执着前行,把学校打造成为文化型、思想型、应用型、创造型,国内知名、东盟有影响的国门大学。【科学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院系。开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艺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学前教育、家具制作与设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53个专业,逐步构建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广西森林校园”“崇左市逐羊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被崇左市树立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单位”。
  • 学校简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19万余册,电子图书282万余种,数据库90余个,中外文期刊(含纸质、电子)39000余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2个(含住建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广西八桂学者11人、广西特聘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8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3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广西教学名师10人、广西卓越学者6人、广西高校“百人计划”23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物和卓越人才3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6个。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3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46名。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6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获批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中英和中爱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一所。今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正德厚学、笃行致新”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桂电精神的引领下,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朝着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桂林山水职业学院于200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合格颁发经电子注册的、国家承认的统招大专学历文凭。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桂林市临桂新区,地处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发展临桂,保护漓江,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规划建设中心。与湘桂铁路、桂柳高速公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等交通要道相邻,离桂林市中心仅距12公里,交通便利、资讯发达,是读书、治学理想圣地。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中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高技能人才,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坐标”,坚持专业与市场需要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依据学院自身条件,建设一批与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整合共享、办学特色鲜明、就业优势凸显的专业群。现有经济与管理系、信息与技术系、旅游与艺术设计系和基础部等4个教学单位;开设有媒体艺术类、经济管理类、乡村振兴类47个专业.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全员科研”策略,共获批各级各类立项项目55项。其中,院级项目13项,区级项目38项,教育部直属学会级4项,教育科研取得硕果。正是由于学院多年加强内涵建设,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如:2010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荣获广西自治区教学团队称号;2011年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荣获广西自治区特色专业;2012年学院艺术系《数字影视动画》荣获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创新是引领学院持续发展的灵魂。为此,学院积极突破传统高职教育的“瓶颈”,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与教”的教学法改革,开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性教学。另外,学院还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多证制”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学院还是教育部、劳动部、商业部等授权的百余种证书的考点,学生参加的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历年通过率均高于桂林市平均水平。目前,“山水人”正秉承着“让需要工作的人成为工作需要的人”的职教理念,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为把我院办成让学生和家长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国家满意的高职学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技能人才而奋力前行。学院办学思想校 训:铭志 修德 砺能 善技校 风:求实 诚信 开放 创新教 风:立德 立技 立身 立业学 风:至信 至立 至律 至强办学理念:以德立人、以职立教、以特立校办学目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服务广西,面向珠三角,瞄准“一带一路”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 北海职业学院北海市铁山港区
    学校简介北海职业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于2003年8月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77年1月的北海市师范学校,至今已有45年的办学历史。2004年4月,学院整合北海市技工学校,设立湖海路校区;2014年10月,与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北海市景光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合同,设立“北海职业学院北海工业园区校区”;2017年9月,获北海市教育局同意,利用北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舍资源设立了“北海职业学院北校区”。2018年10月,市政府召开研究北海职业学院异地搬迁工作的专项会议,正式启动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工作。2020年1月,经市委常委会同意,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入我院,12月我院利用电大原址动工建设北海职业学院实验幼儿园,该幼儿园属我院管理的公办幼儿园。学院秉承40余年办学优良传统,深受海洋文化的熏陶。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区“五一劳动奖”、自治区“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卫生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北海市“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学院立足北海、辐射周边、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和多样化社会服务。学院的发展定位是树立涉海(港)职教特色品牌,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拥有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北海职教龙头、北部湾沿海区域领先且特色专业在广西领先的高职院校。学院本部位于北海市西藏路48号,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截至目前,在校生规模近18500人,教职工909人,专任教师725人,博士、硕士284人,双师素质教师209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旅游商贸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文化与传媒系、基础学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系部。现有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广告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51个专业,建有25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90个签约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其中: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酒店管理2个专业获2011年央财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并于2013年底通过教育部评审验收;酒店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于2012年、2013年获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物流管理专业获2014年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至今,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酒店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分别获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立项并顺利通过验收,该五个自治区级项目累计获得项目资金5000万,且前四个项目均以良好成绩通过自治区级检查验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2020年获“广西职业教育第四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学院人才培养成绩突出,“十三五”期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累计获奖65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9项。学院玛雅啦啦队在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获3项冠军。学生男子气排球队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冠军,刷新了广西大学生大球类项目全国比赛最好成绩。
  • 学校简介八桂之南,绿城之中,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广西交通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公路水运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立德树人60余载,学校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建设成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广西首批“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广西依法治校示范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西优质高职院校、广西首批特色高等学校、广西高等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试点院校、广西唯一军队士官直招定点培养院校,跻身西部地区高水平高职院校行列。学校现有昆仑、园湖、相思湖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4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名,专升本比例达30.1%。教职工高级职称占比35.7%,中级职称占比38.5%,企业兼职教师30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28.83%。学校现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优秀教师3人、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专家1人,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高校优秀教师1人、广西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高校思政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1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等。设有路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航海工程学院、东盟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通识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航海工程技术等45个专业(方向)。开办有广西交院驾校培训有限公司等4个校办企业,1个交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紧密对接交通行业发展,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路桥、汽车、物流、交通信息、轨道、港航等6大交通专业群,成为国家骨干专业、广西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路桥、汽车两个优势专业获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和广西高水平专业;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集》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应用。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交通运输部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8个,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学校连续18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技能竞赛一等奖等100多项国家级成果和荣誉。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交通行业优势,不断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2008年学校率先在广西高职院校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2016年成为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2018年学校牵头组建的广西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获批为“广西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为进一步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动对接广西创新发展“九张名片”和新一轮科技革与产业变革,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中船广西船舶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分别共建了路桥科技产业学院、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玉柴智能挖掘机产业学院、跨境物流产业学院、交通大数据产业学院、船运与船舶产业学院、柳工叉车产业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共同推动专业群建设,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在产业学院基础上制定的国六柴油车养护标准,已获教育部批准。校企共建汽车机电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筑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 8个产学研实体,年均产值达5100万元;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6类共享型校园教学工场并形成建设标准,与北部湾投资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德国大众、芬兰通力等24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学校作为广西首批国际(区域)交流合作试点院校、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立足交通、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办学服务定位,大力开展国际(区域)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德国、英国、加拿大、印尼、泰国、缅甸等17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32所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了技术服务、合作办学、人文交流等合作,逐步建立起“西引-中融-东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并获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通过“西引”完成提升,与德国共建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与英国开展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中融”开展创新,与区域交通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制定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规范,在全国行指委的指导下制定了汽检、计算机、航海等面向东盟的国际教学标准,开发了5本中英文双语教材,与台湾高校合办“专业定点班”;通过“东输”推广标准,建立了中印尼“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实训基地、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研究中心,筹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东盟国际缅甸分院,并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授权,成为唯一具备向东盟国家颁发中国交通运输部施工员、预算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单位。学校依托东南亚教育部长联盟,开展“互联网+物流、汽车、路桥、航海”职业技能培训、国际化课程认证和推广,吸引了巴基斯坦、泰国、老挝等留学生到校求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和“四个新”总要求,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将围绕“争创国家双高院校”和“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以“强基础、提质量、创特色、扩规模、上层次、增效益”为发展主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以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和昆仑校区二期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开创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建设“交通强国”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交院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