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2018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宣传解读
2018-01-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关精神和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政策有关规定,针对艺术类专业考生填报志愿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等方面问题,对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二批艺术类专业招生院校志愿结构、志愿设置及相关投档录取办法等作出调整和完善,进一步优化我省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在保证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的基础上,增加艺术类专业考生的选择及投档机会,降低报考风险。

二、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办法有哪些主要变化?

1、录取批次的变化。将省外公办二本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录取批次由本科提前批调整到本科二批,本科提前批艺术类专业只安排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和参照此类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及所有在湘招生一本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2、志愿结构和投档办法的变化。将本科提前批2个顺序志愿中的第一志愿由单个志愿扩充为10个学校志愿。相应的投档办法也调整为分两步进行。第二志愿不变,仍设1个学校志愿。

本科二批的志愿结构和投档办法参照提前批第一志愿的办法进行了调整。同时仍设一次征集志愿。

3、执行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变化。将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二批中参与平行志愿投档的部属和外省属院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调整为执行我省统一划定的文化线和专业线。其他院校录取分数线的确定方式仍维持不变。

三、将省外公办二本院校由本科提前批调整到本科二批有什么好处?

可以解决提前批院校数量较多,考生难以选择的问题,优化了录取批次招生院校的结构,也增加了考生在本科二批中选择的机会。

四、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二批中的“平行组”和“非平行组”分别包括哪些院校(专业)? 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简称“平行组”,包括部属和外省属公办院校中使用我省统考成绩并按我省统一投档排序规则参与平行志愿投档的艺术类专业,以及我省省属院校和本科二批中的省外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 非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简称“非平行组”,包括部属和外省属院校中使用校考成绩的专业和使用我省统考成绩但按学校要求不参与我省平行志愿统一投档的艺术类专业。

五、为什么要将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二批艺术类专业分为“非平行组”和“平行组”?

采用平行志愿能够增加考生的选择面,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部属和外省属院校中使用校考成绩的专业因为其专业成绩只适用于本校的艺术类专业,无法采用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同时,使用我省统考成绩但按学校要求不采用我省投档规则的专业也无法采用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因此,将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和本科二批的专业分为“非平行组” 和“平行组”两组,将部属和外省属公办院校中使用省统考成绩并愿意按我省统一投档排序规则(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之和,当遇多名考生同分时,分别按语、数、外三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参与平行志愿统一投档的艺术类专业,以及我省省属院校和本科二批中的省外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归入平行组,并对平行组中的院校(专业)采用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湖南银行学校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按照“前台后院”模式组建的一所公立传媒类高职学院,于2000年7月正式建立。2002年,原长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2004年,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整体并入。学院实行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管理体制。现为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国家汉办设立在湖南的“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基地,被誉为“广电湘军”的摇篮。学院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文化产业、突出传媒特色”的办学定位,秉承“创意点亮人生”的校训,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学院精神,实施“引台兴校、原创强校、服务荣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文化强省建设、传媒产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传播沟通能力强的创意型技术技能人才。现设有34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内容生产”为核心,以“传媒技术”和“传媒管理”为支撑,兼及“文化教育”的专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动漫与艺术设计、新媒体技术三大特色专业群,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名。学院设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传播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体育课教学部2个教学部,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现有教职员工6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8人,博士、硕士431人。学院主校区位于长沙市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湖南广电中心毗邻,是一个新建的环保型智能化绿色校园,获得了“湖南省文明单位”和“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学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考点,雅思(IELTS)考试考点。
  • 学校简介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 长沙学院长沙市
    学校简介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36亿元,藏书148万册。现有1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5632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学校秉承“力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4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我校现有教职工1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8%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90余人次。学校重视和鼓励本校学术骨干兼任外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有85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省委省政府“两山”(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与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我校在湖南省历史类、物理类各专业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均位列省内新升一本院校首位。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197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144项、二等奖245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在2017-2021年的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218位、全省第7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4位;其中,我校2021年单年在全国排名第110位,比2020年排名上升了159位。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近90%,居全省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三届荣获“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6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052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亿元。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2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2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6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旅游类)优秀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0项。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长沙建设的战略目标,近五年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415项,实现本地转化应用205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70余亿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长沙智能制造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近年来先后有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服务湖南省强省会战略,服务省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三升三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岳阳市岳阳楼区
    学校简介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在原岳阳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同时有资格招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学校前身为1901年美国传教士海维里夫妇创办的贞信女子学校,至今已有11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美丽的洞庭之滨、闻名天下的岳阳楼附近。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7人,专任教师607人,其中正副教授28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双师型”教师127人。学校设有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视觉艺术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部等8个院(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社会培训学院。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商务英语、航空服务、旅游管理、移动应用开发、通信技术等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教育文化创意三个专业群是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立项建设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3万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市、26个民族。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全国高校中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是一所经典的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校园,是广大学生开心求学、幸福生活的美丽空间。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围绕“校园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校园;专业中的景点,景点中的专业;课堂中的实训,实训中的课堂”的办学格局,坚持”做精教师类职业教育,做强现代管理与服务类职业教育,突出民族特色”的办学定位,推行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强化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入学=就业”的就业模式,走出一条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高职院校办学之路。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围绕“校园中的景区,景区中的校园;专业中的景点,景点中的专业;课堂中的实训,实训中的课堂”的办学格局,坚持“做精教师类职业教育,做强现代管理与服务类职业教育,突出民族特色”的办学定位,推行半军事化学生管理,强化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入学=就业”的就业模式,走出一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的高职院校办学之路。欢迎你们,各民族的莘莘学子,选择湖南民院,你就选择了美丽、选择了成功、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 学校简介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办于1958年,为中国电信旗下的大专高职院校。建校以来,为全国输送信息通信人才逾6万,被誉为“湖南邮电行业黄埔军校”,是培育信息通信行业大国工匠的摇篮。学院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2011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入围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湖路沙湖街128号,占地25.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学院对接产业与行业,工学融合,构建“以信息通信类专业为主,人工智能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设有信息通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开设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20个专业及方向,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三大专业群均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55人次,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267人次的优异成绩。 学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力开展在职培训、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及技术研发服务,致力搭建综合智慧培训服务平台,助力合作客户价值提升,近年来,培训各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20万人,荣获“全国优秀培训教育机构”称号。 学院秉承“文明、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教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