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省高招办昨举行首个信访接待日
2010-07-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4日,江西省2010年高招录取现场举行了首个领导信访接待日。从8时开始,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就高考招生问题前来江西高招信访组咨询,省高招办主任肖辉在现场为广大考生家长释疑解惑。

  肖辉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考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求助于高招办信访组,考生需带好准考证原件,高招办领导会轮流接待考生,帮助考生联系学校,但能否解决问题主要看学校是否扩招等。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18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2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45位。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冶金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榜上有名。2019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分别位居全国第7和第9,其中矿业工程进入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博士教师630余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双聘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300余人;正副教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曾实现全国一等奖江西省零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75,省内排名第2。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一百多项,在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二十多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 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 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至今,已建设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员2716人次,汉语考试HSK考生5393人次,组织文化推广活动81场次,累计受众达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实施“质量、特色、人才、开放”战略,突出“学科建设强实力、人才培养提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服务区域做贡献、发展成果惠民生”任务,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事人才、综合保障、党建与思想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网址:http://www.jxust.edu.cn电话:0797-8312161传真:0797-8312227
  • 学校简介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41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6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0余人次。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团队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并列全省第二);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名师工作室、全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有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2014年,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和先进集体;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0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80余项,省部级项目85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7.0亿余元;取得省级以上奖励及重要社会力量奖励90项,其中一等奖14项;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7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2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460余部。学校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系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和连续三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16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批)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就业创业类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全国仅21门);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及江西省赛事一等奖(第一名);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全省第一,江西省、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作为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国家大行业和江西地方大产业两轮并转,务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集团结成战略伙伴,2021年又与中国通号成功签约,实现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并且积极与广州地铁、南昌轨道集团、东莞轨道公司、南宁轨道集团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积极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县政府、中国瑞林集团、江铃集团、江西有色建设集团等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广泛搭建校友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合作,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要求,为江西地方经济和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累积接收社会捐赠协议总额(含实物)突破2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交通强国 复兴先锋’党建领航工程”为核心,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多名学生获奥运会前八、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连续18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以一流理念、一流思维、一流眼光,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和有特色高水平交通大学,围绕铁路特色、发挥铁的优势、展现铁的作为、彰显铁的担当,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践行新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交通大学,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的华交篇章!
  • 学校简介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在风景美丽的梅岭脚下、赣江之滨,矗立着一所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高等学府——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江西交通人才的摇篮”。建校6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和行业特色,致力于服务“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发展、打造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面积850余亩,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近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4亿元,教学用计算机近3000台,网络多媒体教室近170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77个,交通行业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各二级学院建有独立的、设备设施完善的实训大楼,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达10万平方米。交通特色鲜明。学校紧紧围绕“交通”特色,以汽车、路桥、轨道等重点专业为引领,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设有路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等11个教学院部,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42个专科专业。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原则,改革创新了“岗位需求引导、行企标准跟进、三方考核评价”“系企合一、产学一体”等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建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4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10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建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与企业共同开发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合作编写出版教材65部、电子教材5部。拥有建筑技术、汽车维修技术等2个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被国家邮政局批准设立“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邮政行业寄递安全技术研发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60人。拥有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专家56名,省高等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专家15名。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80多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赛项中获奖70多项,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2019年,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与行业企业合作完成了2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大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提升,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级荣誉200多项,连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现代物流” “汽车营销”等赛项团体一等奖,其中学生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荣获全国第1名。2016年,学校作品在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学生设计的双拱悬索特大桥在2017年首届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中,成功入围大赛50强,成为全国唯一入围的高职院校比赛作品;2020年师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134项,其中国家一类竞赛2项,国家二类19项,省级获奖113项,获奖数量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据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公司分析,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7%以上。产教融合深入。学校牵头成立了由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五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发展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单位总计78家,基本覆盖了江西交通运输行业全“产业链”,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合作平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了道桥等7个重点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道桥专业群与江西交投、中交一公院、中铁十二局等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授牌,建设以企兴产、以产促学、以产助研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交通土建类产教融合基地。汽车专业群与广汇汽车江西公司签订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合作协议,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在校企双方互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教师发展中心实践基地”和“校企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助推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升级。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新力控股集团等合作,建成具有企业文化元素的综合人才培养基地,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创新班,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专业课程学分互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华为ICT学院合作协议,建设集“1+X”证书考核、华为认证和教学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华为ICT样板学院,在人才培养、课程嵌入、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认证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探索信息类专业共建共管的新模式。服务贡献突出。学校建有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具备交通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的江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桥隧专项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等产教实体,与省交通运输厅共建江西省交通工程档案馆。学校是国家海事局内河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驾驶培训学校被评为“全国百所优质服务驾校”,各培训机构共完成各级各类社会培训近80000人次。学校是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与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对口支援与交流关系,开设了“西藏天路订单班”和“青海班”,为西部培养了一批交通建设人才。多次承办了全省民族运动会和全国蹴球邀请赛,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民委的充分肯定。学校承担了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定点帮扶脱贫任务,荣获“2019年度支持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全省“组组通”水泥路建设工程实地核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江西省交通技工学校、横峰县职业学校等开展了结对支援帮扶工作,与抚州市资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新月畲族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结对共建,获得“第一批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建设成果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平台、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先后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文明单位、全省党建工作优秀高校等称号。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南昌市青山湖区
    学校简介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艺术类高校,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其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江西省文艺干部学校。学院三易校址,五更校名,经历了中专到本科,再到中专,在江西省文艺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大专的发展过程。学院曾有本科教育经历,1960年成立江西文化艺术学院,培养了一届本科艺术学生。学院目前老校区占地面积139.74亩,新校区占地面积301亩。设有六系四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戏曲、综合艺术6个专业系,中专部、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4个教学部,共12个专业。在校大、中专学生3378人,其中高职2471人,中职907人;2019级新生1219人,其中高职920人,中职299人,突破历史新高。在岗教职员工29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人,硕士52人;3人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2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建校68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艺双馨、蜚声中外的艺术名家和大量基层文艺工作者,为江西乃至全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著名影视导演高希希,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青年舞蹈家刘震、李春燕、张荪、朱晗,话剧影视演员邓超、宋运成、程愫,戏曲名家童薇薇、钟汉秋,“梅花奖”得主陈俐,美国波士顿双簧管演奏演员周伟林等均为学院校友。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通过“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的发展思路,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逐渐鲜明。1.依托文化行业,突出艺术特色。学院依托江西丰富的文化资源,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贴时代与社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在巩固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表演、戏曲表演等以舞台实践为特色的表演艺术类专业群基础上。积极开拓空中乘务、人物形象设计、环境艺术与设计、书法艺术等专业,逐步形成以表演艺术类专业群为主体,以艺术设计、社会文化、影视技术专业群为辅的鲜明特色。近三年来,我院舞蹈系、音乐系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国舞表演、弹拨乐演奏项目中荣获一、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四项,舞蹈作品《追傩》今年暑假在杭州参加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演,再次登上青少年专业舞蹈大赛的最高舞台;戏剧系师生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喜获教师组、学生组双双一等奖;美术系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获一等奖13项;综合艺术系学生在CBDF“院校杯”国际标准舞比赛、CBDF全国锦标赛中均荣获高校组中拉丁舞冠军;戏曲系成功参演北京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2019年春节期间,学院368名师生共同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江西特别节目,有力地讲好了江西故事、传播江西文化。2.产教深度融合,校团紧密合作。学院戏曲类专业为江西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赣南采茶戏和“戏曲表演—赣剧”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院通过推动产教融合,与艺术院团紧密合作,探索订单培养、学演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国以来,已经为省赣剧团培养了六届赣剧表演专业人才,目前采取院团合作模式正在为省赣剧院、京剧团、杂技团和丰城采茶戏团、上高采茶戏团、南昌县采茶戏团定向培养赣剧、采茶戏和杂技后备人才,有效化解了专业院团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危机。2018年、2019年连续成功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采茶戏研修培训班,江西省首批赣剧、采茶戏表演轮训班等多个戏曲培训班,有效地促进了江西戏曲从业人员提升职业能力。学院因此荣获江西省“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3.服务文化发展,创作文艺精品。学院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发展,面向全国和省内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各异、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培训工作。近年来均承担省教育厅“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任务。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西省省部合作计划,受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派,2019年2月14日-19日,由学院19名师生组成的中国·江西省艺术团在日本长崎市灯会首次亮相,华丽登场。5月参加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保加利亚和希腊举办的中国江西文化旅游(保加利亚)推介会、中国江西文化旅游(希腊)推介会,向世界各国奉献了一台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具江西独特魅力的视听盛宴。在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以“金色赣鄱”为主题的国庆阅兵江西彩车的群众演员,有2名来自学院综合艺术系,彰显江西之美,共享伟大荣光!2019年4月26日,应省委宣传部邀请,学院选派师生参加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艺汇演,参演歌舞《清风中国》、红色家书诵读《可爱的中国》;5月6日,学院选送节目《快板词——职教梦》、《蓝天畅想》参加2019年江西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5月8日,按省委省政府统筹安排,学院选送节目《清莲》《游园惊梦》参加“2019江西文化发展巡礼系列文艺展演-江西省高校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活动。2018年,学院选送的两个戏剧作品成功入选“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为戏剧类作品中唯一获得两个立项的单位;圆满完成省政府交付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的江西馆讲解任务。 2017年,代表江西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演出;代表江西省政府赴新疆参加援疆20周年演出。发展目标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江西“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树立“以质图强、以特兴校”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要求。坚持特色立校,深入推进机制创新、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优势,凝练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实力。努力打造为江西文化艺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文化艺术干部培训基地、艺术精品创作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基地、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创新型艺术职业院校,实现学院发展新跨越。
  • 学校简介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外语和外经贸应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现有在校生近16000人。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商务部共建院校,全国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示范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单位,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市“文明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教师团队素质优秀。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副高以上148人,博士26人,外籍专任教师18人,留学归国教师50余人,硕士学历(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模范教师、百千万工程人选、青年井冈学者各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2名外籍教师获“庐山友谊奖”。教学设施配套完善。学院建筑面积30.9万㎡,图书馆纸质图书117.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11亿元。校内外实训基地300余个,建有4800㎡的校内产学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悦创空间和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在省内最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与eBay、京东、中煤、百果园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有大师工作室2个,完全满足学校教学、实训和学生技能培养需要。办学特色鲜明突出。学院突出“外”字办学特色,设有英、日、德、韩、法、阿、西、葡、俄、意、波斯等11个语种,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7种,涵盖90%以上国家,是全国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公办高职院校。现有专业46个,其中涉外专业26个,在学人数达10000余人,占全院学生总数近70%。建立了“外语+”专业特色教学体系,形成了“外语+电子商务”、“外语+工程管理”、“外语+旅游”、“外语+会计”等特色专业群。技能竞赛屡创佳绩。近几年来,学院狠抓“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在历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6项。2018年获得“电子商务”、“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导游服务”3个赛项一等奖;2019年获得“英语口语”、“关务技能”、“电子商务”3个赛项一等奖,2021年获得“工程测量”赛项一等奖,常规赛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为提升全省高职教育水平做出重要贡献“双创”教育独领风骚。学院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成立实体招生的创业学院,“悦创空间”双创基地分别被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江西众创”,在全省高职院校均属首批。“十三五”期间,学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17项,获奖数量和获奖总成绩均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并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江西“双创”教育争得了荣誉。招生就业量质双升。学院连续多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居第一方阵,荣获2016-2018年度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和“先进单位”称号。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居全省前列。海外实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有近700名学生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阿联酋、菲律宾等10余个国家实习就业。国际合作深化拓展。先后与30余所国外高校缔结合作关系,覆盖所有语种专业。通过“2+2”专升本、“2+1+1”专升硕、短期进修等合作培养模式,在国外学习实践学生达200余人。积极承担国家援外培训任务,截至2021年8月底,完成项目191期,有132个国家和地区的4984名官员参训,其中正国级1人,部级45人。2018年9月首次在赤道几内亚成功举办刺绣和竹编援外培训班,2019年12月在缅甸成功举办缅甸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海外研修班。同时借助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江西基地平台,推动中煤集团、江西铜业和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赣企赴境外投资,为打造江西企业“走出去”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持,较好地服务了我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社会积极有效。学院成立江西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规划编制、评审、培训等工作,培训余干、鄱阳等地返乡青年、贫困户8000多人次,助力脱贫攻坚。与余干、万年、南丰等县校地合作,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学院还先后参与格鲁吉亚中国(江西)特色商品展暨经贸洽谈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赣商大会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和企业团组来赣访问等众多涉外活动。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学院主体校园占地面积600余亩,绿化面积达42%,校园采取国际化建筑设计,集英、法、日、罗马、阿、西、葡等特色建筑于一园,将建筑风格与“外”字办学特色相融合,校园环境与育人氛围相统一,构建了“中西合璧、现代典雅、科学合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校园,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数据更新截至2021年9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91号邮编:330099联系电话:0791—88352678传真:0791—88353587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