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2016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16-06-2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6江西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分数线今日公布。

军校(国防生)军检线文史类513分、理工类519分;

体育类第一批本科314分、第二批本科A段314分;

第二批本科B段297分;

艺术类提前批本科和二本B段(省外院校)240分;

艺术类二本A段(本省院校)和二本B段(本省院校)289分。

纳入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门类本科专业(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广告学等),二本以上批次(含二本)445分;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490分;

三校生艺术类:本科318分。

-------------------------

相关链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200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2003年国家教育部确认,由赣南师范大学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一、学院基本情况学院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赣州市,坐落在市中心城区、紧邻“省园林路”红旗大道,占地400余亩,校舍18万平米,校园绿化率61.02%,林秀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赣州市园林化单位。学院设有文法系、外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8个教学系(部)2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余人,涵盖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院坚持“传承苏区精神,培养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人才”为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稳定,生源质量向好,办学格局良好。学院立足红土地办学,师生深受苏区精神的浸润洗礼,学院办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意识,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设定了以“政治素质可靠,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二、学院主要办学成果生源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办学实力的提升,我院良好招生形势稳中有进。2021年我院江西省理工类最低录取分466分(超省线23分)最高录取分485分(超省线42分);文史类最低录取分521分(超省线25分)最高录取分542分(超省线46分),连续多年居于江西省独立学院前列。专业建设实力过硬:2015-2018年,在全省第一轮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历史学等4个专业位列同类院校第一名,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专业位列同类院校第二名。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学院现有电子创新、数字微格、苹果机房、计算中心、网络语音、ERP沙盘、会计模拟、财务管理、MIDI电脑音乐、模拟法庭等一批理念先进的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建成了师范生基本功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知识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SYB创业培训、大学生艺术展演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高水平运动员集训、历史专业考察、法学专业实践等100余个校内外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和实习实践基地。学生竞赛亮点纷呈: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共3600余人次屡获殊荣,其中40余人次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或冠军,获奖等次和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首屈一指:2016年“深圳杯”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与清华大学博士代表队并列二等奖成绩;电子专题设计赛11次荣获江西省本科高校团体总分前三名;第十四届“挑战杯”参赛队员应邀至香港科技大学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学院成为江西省唯一受邀参会的院校,也是全国唯一受邀参会的独立学院。国家考试成绩突出:司法考试通过率连年保持32%以上,远超全国15%左右的平均通过率;研究生录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稳居全省独立学院前茅,其中历史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42%,不少优秀学子考取985、211等国内“双一流”名校深造。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按照“学院主导、部门统筹、系部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要求,搭建“学院—系部—班级—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网络,形成“对接市场需求”的办学思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精准指导、精心服务。2010-2012年度、2013-2015年度、2016-2018年度江西省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中,学院连续获评“优秀”等次,其中2016-2018年度同时被评为“全省2016-2018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一大批年轻的校友已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建功立业。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学院现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从2015年起,每年9月份,学院组织师生推普团队深入开展推普活动,从城区到乡村,从乡村到山村,从山村到少数民居聚集地,助力教育脱贫,得到了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的鼓励和肯定;2019年9月17日,学院在于都长征第一渡承办了江西省第22届推普宣传周以“普通话诵七十华诞 规范字书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启动仪式,师生代表结合语言优势与专业特长实地推普,进一步传递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争做文明人”的科院声音,活动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并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滚动报道,赢得了社会的良好反响。办学声誉与日俱增:在“武书连2021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我院多项办学指标位居前列。其中,我院在“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全国排名第5位,“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41位(全国181所独立学院),“全国399所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含独立学院转设的公办大学)升学率排行榜”全国排名第15位,“独立学院教师绩效”全国排名第7位,学院良好的办学形象得到彰显和社会公认。学院自创办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优秀作品三等奖”、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前三项奖励均为全省独立学院唯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高等学校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优秀奖”。目前,全院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暨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突出人本理念,突出质量优先,突出特色办学,突出改革创新,努力为服务国家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等学校接续奋斗!
  • 学校简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814.9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学校仪器设备总值102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68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580余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建设了综合数据库,实现了书刊文献资源的自动化检索和管理;学校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大专在籍学生7808人。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1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还开展了全科、影像、美容、病理等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专业为江西省高职高专25个获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优势专业并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助产和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与法国洛林大学经常性开展教学科研交流,并合作举办了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学校与北京汉氏集团共建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并以此项目为开放办学的核心平台,引进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我校。2018年3月西湖大学WBBC项目江西研究中心落户在江西医专,学校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泊月科学中心”,引进了西湖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厚峰教授团队;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所长孟继鸿教授团队;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董谢平教授医学3D打印团队,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三大等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学校目前有直属附属医院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眼科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综合医院1所。在47家大中型企业和全国126所二级以上医院设有临床实习基地。与千千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复兴城共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物信息产学研基地(海南)”、与江西恩群科技公司共建航空医疗救援研究中心、与江西省肿瘤医院合办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与广州德典集团共建“德典全科医学班”、与浙江和康集团共建“和康班”,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已经实现规范化、深入化、常态化。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员工960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62人(博士14人,硕士239人,正高职称46人,副高职称131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上饶市饶城英才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1人,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全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全国职业院校影像技术技能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检验技能大赛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技能大赛和全国高等院校医疗美容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全国医学生解剖学绘图大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全省高校辅导员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入选全国200强等优异成绩。在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曾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竺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领军者、法国医学科学院和技术科学院“两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教授更是我校众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近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党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建成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谱写学校新的历史篇章!
  • 学校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办学历史: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8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40%,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飞行器适航技术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4.7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5.9亿元。图书馆纸质馆藏资料220.97万册,中外文期刊367种,电子期刊近48.91万种,电子图书568.54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48个,阅览位4570座。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学校具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6.人才培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0个、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7项。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54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我校学生共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509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56项;“履带双驱光伏智能越障椅”项目首次成功入选大创年会并夺得最高荣誉“最佳创意项目”;“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戴维被评为江西高校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朱丁亮获评“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荣誉;王璐明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周涛挺进六十强并荣获“洪城创业故事汇榜样人物”称号。在首次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我校排名全国第103位,位居省内高校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7.科学研究:学校近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等科技奖励50余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500多篇,出版论著190余部,受理专利2120余件、授权1230余件,教材642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等2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入选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  8.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340人。  9.招生就业工作: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除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外大多在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名。学校与航空、航发、商飞、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30余个地方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商飞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10.国际合作: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中英文授课专业。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留学生培养结构,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了留学生从本科教育、硕士培养和博士联合培养发展,助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积极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工作,先后获批国家公派《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俄白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匈牙利互换奖学金项目》等出国留学资助项目。受资助人数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11.民生工作:学校注重民生工作,推行教职工“健康工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资助育人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学生教育资助救助制度。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学校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资助工作。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等形式外,学校还有“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岗、临时困难补助、困难学生走访慰问、专业技能提升资助等其他资助项目。此外,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近二十项。形成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12.社会声誉:学校2021年获全国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等荣誉。历年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和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西省平安校园”。“天宫开悟”航空航天科普精准教育扶贫项目荣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 学校简介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地处江西省赣州市。1958年5月建校,原为地质矿产部直属院校,历经江西地质学院、江西省地质学校、赣州地质学校、南方工业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五个发展阶段。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50强”、“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两次)、“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连续16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等级学校”和“先进单位”。学校校园占地1255.41亩,总资产8.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9亿元。现有教学机构11个,全日制在校生1.9万人。学校形成了以自然资源类专业(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测绘三大领域)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兼顾其他门类的专业体系,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7个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现有专科专业5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8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31人(其中教授5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550人(其中博士25人),“双师型”教师437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学校建有校属企业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与中国电建(江西水电)联合承担总投资 2.4 亿元的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初具成效,被列为全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江西省国土资源职业教育集团”(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讯方技术学院,与业内标杆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新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讯方技术学院)、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华测检测产业学院、砺剑天眼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学校于2021年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为江西省首个牵头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了ICT科创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15个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近5年技术服务产值1.97亿元,年技术服务产值3940万元,综合效益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十三五”期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得奖项831项,其中国家级奖263项,国家级一等奖74项。数学建模全国领先,2011、2019年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最高奖“高教社杯”,2021年荣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校是攀岩运动世界冠军基地,竞技攀岩运动成绩全国第一、世界一流,为国家培养了4名国际健将,12名国家健将,3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攀岩运动先后荣获23项世界冠军,22项亚洲冠军,200余项全国冠军,10次打破世界纪录,现为国家攀岩队训练基地,江西省攀岩协会、江西省攀岩队设在学校。自2006年至今,攀岩技术支援西藏硕果累累,16年来培养的西藏籍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30金、38银、37铜。目前已有4名西藏籍队员进入国家攀岩队集训。
  • 和君职业学院赣州市会昌县
    学校简介和君职业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 育部备案的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资格、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目前办学层次为专科,将来计划升为本科大学。学校校园范围面积一千多亩,目前校园一期十万余平方米的校园建筑(教学区、生活及商务区、书院区)已经投入使用,2022年6月将启动校园二期工程建设,计划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2021年已完成首届招生,目前在校学生为433人,已购置适用纸质图书9万册,与现有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94.8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41259.77元。学校定位为“精品职业院校”,秉持“少而精、新而专”的专业设置理念,以未来新兴产业就业为导向,倾力打造市场旺需、就业紧俏的新专业,学校开设3大系部,包括财经系、管理系、产业学院,首批设置了证券实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体育运营与管理(马术方向)、稀土材料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共9个专业;其中有6个专业是教育部为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而鼓励开办的新专业,同时2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校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立德树人社会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南昌大学乡村振兴实践示范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产教融合基地。学校2022年将与上市公司乾照光电联合设立“乾照学院”,并计划与中国稀土集团联合设立稀土材料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3人,初期聘任的专任教师有2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人;聘用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0%。学校所在的赣州和君教育小镇,处在万亩森林竹海之中,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是江西省省级特色小镇,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五届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佳作奖、国际IFLA2021年亚太地区景观建筑奖等奖项。学校拥有留守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中央总供给部旧址等十余处红色革命旧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梓坑村为省级红色名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学校举办方和君集团是教育部认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单位,拥有中央国企、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一万多家客户,为和君职业学院的校企协同育人、实习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随着赣深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和君职业学院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协同和君集团在大湾区的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和君集团在大湾区的企业客户群,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并与大湾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创新合作办学。和君职业学院董事长王明夫在江西省招商引资、赣商回赣的政策号召下,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办教育,选择在白鹅乡梓坑村建设和君教育小镇,创办和君职业学院,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依托教育所能吸引来的人才、人气,带动当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和君职业学院的建设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和创收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梓坑村200多户村民相继搬进“梓坑家园”小区宽敞明亮的小洋房。如今,通过“和君+梓坑村”的发展模式,梓坑村已形成和君职业学院教育区、梓坑家园生活区、沿河生态产业区的格局。和君职业学院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为使命,力争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革命老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为一个好的样本和典型,并将根据江西省教育工委的要求,全力“办好精品职业教育,在全国高职教育发展中树起一面旗帜。”学校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学校愿景:成为师生自豪和可持续发展的著名大学。学校校训:业精于勤,德技双修。学校目标:1.“四好二美”的精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好,教学管理好,就业质量好,升学通道好;校园环境美,大学生活美。2.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乡村振兴、革命老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成为一个好的样本和典型。3.办好精品职业教育,在全国高职教育发展中树起一面旗帜。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