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选修课当必修课上?课改后考生怎样应对考试
2008-10-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个学科就有10多本选修课本,并不是所有自己喜欢的科目都能开设。辽宁省课改实施以来,学生们的学习劲头都很大,但是也存在一些困惑。

增设选修课是本次高中课改最大的亮点,而如何选课?怎样应对选修课考试?也成为时下众多高中校长、老师、学生最大的难点。

选修课到底咋考?

由于新课程下的辽宁省2009年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哪些选修课在考试范围内,哪些不在范围内还不确定,这给不少老师和学生造成了选课难度。

“必修课每科都有指定教材,并且课程难度不大,该看什么不看什么很清晰。”一位高中生说,“而选修课,一个学科就有10多本选修课本,并且有些科目课程难度很大,看了就发蒙。”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仅学生发蒙,面对课改后的选修课问题,大部分高中老师也只能按照省里统一下发的“学分制”标准以及“文理倾向情况”进行教学。沈阳四中特级教师宋淑丽表示,辽宁省还没有出台在新课程下的试卷模式和习题模式,选修课到底怎么考?占多少分?大家心里都没底。

对于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2009年高考方案问题,省教育教研室高中部主任表示,2009年高考基本形式不会有变化,具体考试内容还要等待考纲公布。

从已经实施课改的省份高考情况来看,选修课涉及到的考试内容,都是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各科选修课掌握的程度,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题目做答。为此一些高中老师预测,这种试卷模式也会进入辽宁省的高考模式。但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目前各课改省份采用的高考模式也是在尝试当中,考试内容各有利弊,辽宁2009年高考仍然会以稳妥为标准,不会有太大的调整。

选修课当必修课上?

从多位一线教师的反馈来看,进入高二选修课开设阶段,所谓的“课程超市”并不存在,“走班制”教学也只是在部分范围内开展。

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副校长郭军告诉记者,高中新课改的选修课分为国家选修和校本选修两大类,从学分、课时上说,选修Ⅰ(国家选修)占高二选修课的绝对比例。

一些已经实施高中课改的校长,在谈到选修课的设置时显得也很无奈,国家实施课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受到学校经济状况、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限制,无法开设所有学生喜欢的选修课;在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优劣的情况下,老师只能以高考指挥棒为标准进行教学。

另外,由于选修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很多科目涉及到的内容,都是以前大学课程才有的,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拔高,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从应对高考的角度出发,很多学生只好把选修当成了必修。

课改不会影响学生升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在回应课改问题时表示,高中课改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选修课,每一个领域都要完成一定的学分;根据自己的高考志愿来上选修课,文理科的科目都要涉足,重点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辽宁省教育学院研训处刘老师认为,根据考试内容来选择选修课模块,本来就不符合高中课改的规律。高中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所以也就不知道该选什么课。高中老师以及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帮助孩子做出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同时刘坚表示,高校招生是以省为单位来投放计划的,也就是说,高考的录取率是定了的,所以,以省为单位来进行的课改不会损害学生的利益。大家也不用担心新课改下的高考,会影响学生升学。

热门院校

  •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
    学校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复旦大学农学院与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为基础,成立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管理为主,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几代沈农人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秉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术育人的理念,大力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战略,带领全校师生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向“十四五”,学校正向着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现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学校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20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机构94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室)19个。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现有教师1783人,其中,教授235人,副教授359人,博士生导师255人,硕士生导师66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优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7人,入选科技部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1人,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领军人才6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8人、百千万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4人,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67人、千人层次人选85人、万人层次人选62人。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辽宁省优秀教师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由院士、杰青领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育德、育能、育责上下功夫,培养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农业人才。现有在校生1979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46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64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9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71人,留学生251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3万人,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学校牢记使命担当,始终瞄准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摊子”“奶罐子”等做大文章,大力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建设,为辽宁、东北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副食供应”等重大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自1982年辽宁省实行“一二三工程”以来,陆续在全省10个市30个县区设立了科教基点,先后选派400余名科技人员挂职服务农村农业生产第一线,选拔51名教师党员担任贫困乡村“第一书记”。培训农村经纪人、新型农民等各类农业科技人才3.5万人。“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26项,科研经费总数达10.68亿元,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339篇。牵头组建了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农业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校企联盟、北方沙区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了国家生物炭研究院、辽河国家公园研究院。陈温福院士团队研发的北方超级稻、生物炭肥料,李天来院士团队推广的设施蔬菜、几代沈农人自主研发的寒富苹果,新民的草莓、法库的牛、昌图的猪、黑山的鸡、西丰的鹿等已经成为我省的靓丽名片,更是我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沈农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 辽宁财贸学院葫芦岛市
    学校简介辽宁财贸学院是一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于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本科院校,位于美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城海滨。学院设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工学等六个学科门类,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为主体,艺术、体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专兼职教师668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258人。占地面积1094.8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室41个,另有室外篮球场10个、网球场4个、标准化田径场1个、人造草坪足球场3个,以及图书馆和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综合训练馆、田径场、健身馆、健美操馆、高尔夫模拟练习场等文化、体育场馆19个,教学管理、文化体育设施先进齐全,形成了“六园九路”的校园格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了“建设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一流高校”的辽财梦,树立了“在辽财不为财,要为财离辽财”的辽财追求,培育了“只争朝夕,勤俭建校,廉严实优,务实求真”的辽财精神,实施“三三工程”,坚持在“三个深入”(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活动场所)中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在“三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三个落实”(责任落实、制度落实、行动落实)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实现育人观念上的“二二四工程”,即:“两个转变”(把思想道德的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把能力素质的窄指标转变为宽指标)、“两个拓展”(在做人上,把思想道德的试卷评价拓展到课外的行为评价、社会评价上来;在做事上,把能力的课内考核拓展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评价上来)、“四个创新”(着力在对学生评估体系、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活动和增强课堂实训上进行创新)。学院先后投资近亿元,建成以云数据中心为基础,功能覆盖“智慧党建、智慧教学、智慧思政、智慧管理”的“1+4”科学管理平台,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现代管理模式。学院建成了由3000多个红外高清摄像头组成的全覆盖无死角的校园监控网络;建成了24小时免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用计算机4576台,电子图书420万种,电子期刊1394种,数据库19个,网络课程资源316门,资格类考试培训视频及模拟试题共9个大类206种。所有教室(共计18648个座位)全部使用触摸式数字一体机并配备实物展台的互动录播直播教室,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77.6个,是教育部监测指标的25.4倍。免费开设8个辅修专业、360余门课程供学生免费选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岗位适应能力。学院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企业会计全岗位、银行综合业务、审计、税务、期货与证券等五个模拟实训平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所有教室(共计18648个座位)全部是触摸式数字一体机的互动直播教室,学生通过校园网随时可以回看每一堂课程的教师讲课画面,为学生复习和再学习提供条件。学院建立了涵盖所有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的动态试题库,所有考试全部采用机考方式随机自动组卷,考试成绩实时公布。建成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资源共享的智慧化校园,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和教学质量监控、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的实时信息统计和信息反馈,学生入党、评优、班级干部选举、奖学金评定等全部采用校园网进行投票,实时统计并公布结果。为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师生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支持与便利。学院建设了占地235亩,设施农业面积100904平方米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暨素质教育和实训中心为食堂提供绿色蔬菜,同时为学生实训和艺术创意提供场地。学院与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强化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联合开展农产品等包装设计,特别是帮助泳装企业改进加工工艺30多种,设计泳装款式200多种,填补了辽西地区泳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空白,提升了葫芦岛泳装产业的影响力。学院师生自行设计、建成了3.5万平方米的红馆,以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思想为脉络,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非凡历史阶段为主线,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就辉煌三大板块,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天辟地、自强不息、创造伟业的97年风雨征程,全景展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建设集党史、中国革命发展史、国防与军事素质、民族复兴教育于一体的时代课堂、人文课堂和红色课堂,诠释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涓涓细流,汇聚成川;滴滴甘露,皆育硕果。今天的辽宁财贸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师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69项、省级奖励427项。学院在2018年、2019年辽宁省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统考中,总平均成绩名列前茅;在2016年、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中,本科教育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全国平均线10个以上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2019年1月,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召开的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辽宁财贸学院全体师生将朝着建设“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一流高校的目标不懈努力。具体开设的专业有:经济学门类:5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管理学门类:12个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投资学、工程造价、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及法律、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教育学门类:2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艺术学门类:10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表演、文化产业管理工学门类:3个城乡规划、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文学门类:3个汉语言、英语、日语
  • 学校简介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2000年由营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营口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营口分校、辽宁工运学院营口分院、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营口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8年营口市卫生学校并入。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累计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相关行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互联网全覆盖,馆藏图书58.8万册,主办参办4种学术期刊。 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化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专任教师525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职称6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231人。开设专业覆盖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营口市重要支柱产业,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以上,高于全国、省高校平均就业率。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建设项目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等专业建设项目1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1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营口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辽宁省教育事业、信息技术、电商产业、建筑行业、能源电力产业、现代金融、临港经济、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业等15个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理事单位。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0余个,是营口市人民政府补贴项目培训基地、营口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营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学校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理事单位、辽宁省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100余人在学术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评审、鉴定、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级、省级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头人3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社团以及科技文化节、才艺大赛、体育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魅力的广阔舞台。100余项作品在在全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奖,学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组织奖。 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学校注重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文化引领等作用,办学成绩显著。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营口市先进党委”“营口市文明学校”“营口市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营口市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营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 学校简介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朝阳师专)有着清晰的历史传承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时名为朝阳师范专科学校,以后迁变分合,至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教育、装备制造、矿物、电子信息、生物化工、财经、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校园占地854亩,建筑面积21.78万平方米,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966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确立了“一型两性”(技术技能型、师范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和“一个巩固两个突出”(巩固师范教育专业集群优势,突出涉工类专业;突出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发展布局,坚持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并重,着力打造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现设有学院1个,教学系(部)12个。设置高职高专专业3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1个、涉工类专业12个,服务类专业10个;设置本科专业10个,其中依托沈阳师范大学开设的专科起点普通本科专业3个,依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学校开设高中起点四年制普通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校内实训中心15个,各类实验实训室245个,校外实训基地86个,国家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1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实训基地2个,同时建有红山文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6976万元,固定资产5.4亿。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借阅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纸质藏书58万册,电子图书16.2万册。学校有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现代化陈列馆,并于2013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科协授予“辽宁省第八批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称号。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08人,其中专任教师48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6人,副教授16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80人,“双师型”教师19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2人、千层次11人,万层次30人。全日制在校生6827人。学校办学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自1985年以来连续3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自1991年以来连续24年保持了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自1993年以来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校园称号,自2004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了省级绿色学校称号,2008年被国家语委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2009年先后6次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平安校园。学校党委先后4次被中共辽宁省委命名为先进党委。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致用,敬业乐群”的校训,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坚持走教学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 学校简介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始建于1984年,为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辽宁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藏书51万册。现有财经学院、商贸学院、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院,拥有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类、工艺美术类、应用工程类共计30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年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省内就业率在85%以上。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双师型”教师近300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1个,校内实训基地(室)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100余个,校企双向工作站(工作室)16个。建有怡亚通数字供应链产业学院、俄速通数字商贸产业学院、辽宁金信学院、顺丰流通管理学院、蓝海管理学院等5个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成绩显著。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奖项71项,省级、国家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43项,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项49项。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高职)综合排名全国第123名、全省第3名。 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决策咨询、干部培训、高校社科联、辽海讲坛、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为辽宁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 崇学 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担负起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法定职责,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建设质量卓越、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