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高考加分政策从紧 信息实行三级公示
2010-02-2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华龙网讯 (记者 戴宇 黄晔)今年高考将更加阳光!记者昨日从会上获悉,今年高考加分政策将从紧,信息公示将更加全面,实行三级公示制度。

  昨日,市教委表示今年高考加分将从政策方面对加分条款从紧约束。而在所有加分政策中,擅改民族成分和虚假二级运动员是加分中最多的问题之一,除了收紧加分条款外,今年的三级公示制度也将保证加分的透明和阳光。

  “在具体措施上更加严格和规范,适度从紧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说。

  “学校、区县和市级三个层面都要进行公示。”市教委介绍,不仅加分资格必须公示,每一名考生的报名资格、报送资格等特征信息都将进行三级公示。

  同时,今年将继续推荐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多元化改革,实施高考招生录取平行志愿投档试点,逐步推进平台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而在成人高考招生中,今年还将首次对严重违规高校实行成人高等教育招生“0”计划管理。

热门院校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市永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是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和巴南区,总占地面积1977亩。校园依山傍水,花繁树茂,环境秀美,荣获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称号,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可满足全校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楼所有教室都配有成套多媒体设备和部分智慧教室设备,120余个土木建筑类、电气信息类、机械设计类、经济管理类、传媒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类等专业实验室和8个工程实训中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设有包括重庆大学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在内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和评估。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8个,其中: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申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3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经、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现有在校生31000余人。学校以“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发展战略,以“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探索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为学生走向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新时代新征程,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重庆市铜梁区
    学校简介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链接重庆与成都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铜梁。这里宜学宜居,有着“重庆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誉,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学院风貌.jpg学校建立于2008年,学校占地500余亩,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数字传媒为主线,集文化传媒策划、制作、运营、云媒资共享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公共服务与事业管理等多专业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特色的高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和现代教育学院三个二级学院,涵盖了新闻、影视、艺术、财务、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与管理等20多个专业,学校面向全国各省市招生,目前在校学生7000余人。图书馆一角.JPG 学术报告厅.jpg学校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专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秉承“尚美、崇真、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坚持凝练打造“质量立校、专业领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开放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特色。建校10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合格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QQ图片20191008155413.png学校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35人,专任教师299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33名,研究生以上学位172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名,“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学校教师分别来自于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学校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我校客座教授。毕业典礼.jpg学校具有高配置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全功能数字化教室、标准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高标准配置演播室、摄影摄像室、微机室、语音室、电视节目制作室、画室、艺术创意室、非线性编辑室、图形工作站、动漫画实训基地、形体艺术室、灯光室、化妆室、物流与报关实习实训基地、微型企业创业园、云媒资共享实验室(手机电视台)等校内学习和实训平台。与世界500强企业怡亚通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以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核心的“众创学院”,与华三通讯技术公司合作成立了“华三网络学院”,与华龙网、大渝网、深圳电视台、经济日报、中铁华夏、重庆茂洋、重庆广电集团、上海佳吉物流、北京通用航空、立方国际数字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还开设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立方国际可视化”、“国际邮轮乘务”、“北京通用航空服务”等定向班。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实现零距离上岗。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保持95%以上。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静,是学生养德求知、成就梦想的圣地。手机电视台演播室3.JPG 演播室4.JPG
  •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最初由重庆市高等教育老年工作者协会举办,是重庆市首批高职院校之一。2005年6月,转由重庆鸥鹏实业有限公司举办,2008年11月更名为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2020年5月更为现用名。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大学城,占地903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校园廊亭水榭,绿树成荫,建筑恢弘大气,形成“一环、二路、三广场、四亭、五廊”的景观特色。学校设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数字工程学院、房地产营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院(部)。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专任教师54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30余人,高级职称170余人,国家级人才2人,市级英才2人,市级劳动模范1人,入选沙区双千双师计划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江欢成、魏敦山、董石麟院士等专家,建成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庆市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与体感设备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中心)。学校以建筑现代化为主线,以绿色建筑智能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信息化为重点,构建了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为特色的土建类、以工业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装备制造类、以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特色的信息技术类、以跨境电商及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类和以环境及文化创意为特色的设计艺术类五大专业群,共43个专业。学校教学、实验实训条件一流。与企业共建了满足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装配式建筑、工业机器人、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设备与智能化、建筑信息化、虚拟现实技术、艺术与设计、经济管理和基础实验10大实验实训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室143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亿元。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大力推进“办学定位与行业发展相融合、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融合、教学人员与专业人员相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融合、理论实践与行业转型创新相融合”(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的创新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稳居重庆市高职院校前列。近年,师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发起成立了重庆建筑科技(国际)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市菁英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与德国政府研究协会共建重庆中德未来工厂研究院;与翰海睿智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美国Cloudera授权大数据培训基地共建大数据学院;与美国Word Viz公司等共建了虚拟现实技术中心;与阳地钢(北京)装配式设计研究院、中兴教育、华龙网、猪八戒网、华数机器人集团等1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萨克森州建筑协会、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等实施合作办学,实施“2+2”等学历或技能联合培养。经过近四十年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已发展成为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双高”建设培育学校、首批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卫星园、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重庆市首批学风传承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基地等;被评为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高校章程建设试点学校、高校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等;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首届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三等奖1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育创机器人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重庆财经学院重庆市巴南区
    学校简介重庆财经学院(原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1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年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获批为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目标 学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新型财经名校”的办学愿景,遵循“夯实基础、以人为本,融合产教、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健体、博学、笃行”校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和产教融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而努力。 办学特色 在20年的办学中,学校积淀形成了新财经集聚发展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两大特色。 新财经特色: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专业群,构建贸易与商务专业群,面向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金融科技专业群、数智会计专业群、现代物流专业群三大专业群,着力扶持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文化创意专业群三大专业群,推进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群,通过相关专业调整、优化与升级,促进新工科和新商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为重庆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产教融合特色:学校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出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将强力推进校地合作,实现学校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组织结构 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设有党政办公室/档案馆/校友会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组织人事部/教师发展中心/评估办公室、教务处(图书馆)、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保卫处)、科研处/发展规划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处、信息化办公室、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建处、后勤保障中心等14个职能部门和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富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 学科与专业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和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金融学科。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力打造1+2+2重点学科体系,支撑应用型学科生态体系建设。学校开设有4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学科专业群是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经济学、物流管理、会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500余人,占总数78%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50余人,占总数的40%以上。学校长期聘请其他高校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指导。 学校柔性引进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学校自主培养重庆英才名家名师、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 教学科研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5项,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厂(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学校12名专家学者入选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涵盖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与建设等9个专业委员会;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项,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2项);获批重庆市一流课程17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名;获批重庆市虚拟教研室1个,建有校级教学团队19个;出版自编教材34部。2016年11月,学校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渝教计发﹝2016﹞12号)。 近年来,学校获批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技术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重庆市人工智能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培育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群体1个、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5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超150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全球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专利2项;15项决策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 创新创业 学校成立了创业学院,以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四平台两基地一中心”的特色众创空间孵化基地,打造了共享、开发、全过程的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了系统化、全过程、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中,学校成为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科技局“众创空间”的双授牌单位、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首批会员单位。累计入驻学生团队项目74个,师生共创项目18个,参与学生1000余人,目前已孵化公司23家。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相关赛事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共计84项,其中包括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等。 产教融合 学校与誉存科技、重庆直通国际物流和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等百余家企业,与重庆市多个区县相关政府部门,与重庆市进出口商会、重庆市会计师协会和重庆市信用建设促进会等多个行业协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个高校在渝校友会等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分别与企业合作开办了开源会计卓越人才班、跨境电商人才孵化班、直通英才班、信永中和审计卓越人才班、德勤班、融创物业管理定向班、华宇菁英班等多种订单班。 在校企共建专业基础上,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积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与重庆誉存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中新示范项目战略研究中心、重庆华龙强渝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协会联合共建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获批重庆市第一批市级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新型学院(基地)建设项目;与中软国际筹建现代产业学院。特别发挥举办方旗下新鸥鹏科教城的资源优势建设产教融合实验园,加速优质企业链在产业园的有效集聚,实现了从基地在外到基地自建、从校企隔离到引企入校、引园入校的根本性转变。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植根重庆、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办学思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已先后与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马里、贝宁和新西兰等17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有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硕连读项目、直通法国高商精英本硕连读项目及多个海外知名高校的研习、实习及交换生项目。此外,学校同时开设有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以及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3个财经类国际项目班。 党建团建 学校建立了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党建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党建与全员育人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在2012年获得重庆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被重庆市教委指派为重庆市巴南区和大渡口区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组长单位。 学校坚持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成立了大学生党员服务站,加强学生组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学校财富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全国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团委被评为“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人才培养 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万余人。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专业竞赛累计获奖492项。其中,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的竞赛项目屡创佳绩,获得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获得各教指委、学会、行业协会等主办的竞赛项目全国奖项151项,重庆市(赛区)奖项341项。 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以上。毕业生顺利签约全国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党政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此外,部分毕业生成功考取了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曼彻斯彻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信息化建设 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校园网已实现双线路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终端,并全面支持IPv6访问,有线网络信息点达1.5万个,无线网络信号在重点区域达到全覆盖。校园网分别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教育网连接,出口带宽总量达6500Mbps。 学校建成了由统一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一站式业务服务门户与办事大厅、主数据仓库与数据中心构成的智慧校园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应用了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着力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部署了由学堂云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智慧课堂系统、智能互联黑板系统组成的智慧教学平台项目,实现了极大区别于传统教学组织形态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校先后获评“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和“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多次承办各类教育信息化研讨会并接待其他高校来我校学习交流信息化建设经验。 实验实训 学校现有各类实践场所158个。其中,校外实践实习基地118个,建有一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在线博弈实训室、金融综合实验室、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实验室、物流综合实训室、国土房产信息管理综合实验室、会展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土地测绘实训室、沙盘模拟训室、国际贸易实验室、审计综合实验室、金融综合实训室、财税一体化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30个。另有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和语言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室等10余个。
  • 学校简介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2013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实施院校、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被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9-2021年度重庆市文明校园。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高职城,占地4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32156.9平方米,在校生人数近6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历经近40年办学发展,秉承“厚德博艺、真诚求索”校训,用情怀立德树人,用责任培根铸魂,用担当成就全人教育,用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学生在金马奖、金K奖、桃李杯、荷花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上斩获殊荣。沈铁梅、蒋勤勤、殷桃、朱晓渔、吕一等优秀毕业生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文艺战线,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专业建设有力,育人成效明显。近年来,学校参与多项国家教学标准研制,获教育部专业建设项目2个、行指委项目3个;获教育部、文化部、民宗委三部委示范项目2个;建成国家级课程资源项目1个,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3项。获评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建成市级骨干专业4个、实训基地3个、教学资源库3个、职业教育双基地2个、一流(示范)课程4门、教学创新团队4个。承担2021年全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职业院校学生美育评价改革试点》,立项重庆市第七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重庆市学分银行试点单位、重庆市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和5项市级1+X证书试点。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7项,同时在市级微课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上获得佳绩。2021年学校入选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融合格局形成,产教共生共荣。推进开局项目“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体系”,参与ISO/PWI44006《校企合作指南》国际标准研制,牵头成立重庆文旅(广电)职教集团,牵头组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行指委,牵头筹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入选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和相关智库专家组织,打造与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政校合作品牌,承担两江新区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主创、编导两江新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政治性文艺演出,打造两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街一品”、重庆市消防救援队伍“一队一品”消防职业文化品牌,携手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共办“我为你站岗”军民联欢晚会。育训成效显著,服务职能拓展。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授牌的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西部分院、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基地及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实施院校,承担商务部俄语国家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及管理研修班,中宣部“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重大项目,国家“春雨工程”、全国地方厅局级文化干部、基层文化队伍等示范性培训项目,宽领域、广覆盖、多层次开展文旅行业人才队伍职后培训160期、受众10000人次。连续三年获文旅部优秀培训单位。持续十年承办全国广电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受众5000人次。立足国家非遗研培计划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艺术抗疫作品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招就进出两旺,社会美誉度高。部分专业提档线大幅超本科线,招生计划完成率达99.9%,新生报到率稳定在91.17%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6.16%,用人单位满意度99%,建立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学校先后承担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彩车晋京游行,获市政府先进集体表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组织排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获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参与“永远跟党走”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获重庆市人民政府表彰。参演“2021年世界大河歌会”。《重庆日报》专题刊载学院党建与“双高”建设特别报道,枇杷艺术节报道登上《光明日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典型案例《用艺术讲党史 凝聚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以“三+”促“三度” 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先后被市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专报刊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