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黄冈市64766名考生参加普通高考
2012-05-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黄冈新闻网消息 记者朱卫民 通讯员王成勋 李勇飞报道:5月18日,记者从2012年度全市高考中考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市共有64766名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我市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高考安全。

  据市教育考试院院长叶自元介绍,今年普高文史类考生为15350人,艺术(文)考生为3859人,体育(文)考生为880人;普高理工类考生为35903人,艺术(理)考生为1686人,体育(理)考生为1017人,少年班考生25人;高职类考生为6046人。全市共设38个考点,2219个考室。

  为做好今年普通高考工作,我市成立黄冈市2012年高考考区委员会,负责全市高考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各县市区成立考区委员会,各考点成立高考领导小组。

  全市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落实工作责任;实行教育、防范、执法三结合,狠抓考风考纪建设;加强保密措施,确保试卷安全保密万无一失;坚持标准,强化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政府行为,确保高考顺利实施;加强管理,依法依规组织考试;确保考试不泄密、不失密,真正实现试卷安全保密零失误、雷同试卷零记录、考务管理零误差,确保全市高考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武汉工商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经过二十年建设,跻身国内同类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以及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与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会员、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单位、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湖北省首家转设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湖北省文明校园等。一、办学条件学校位于武汉市黄家湖大学城,毗邻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重点开发的科研教育、生态体验、休闲旅游区域,具有不可多得的交通、环境和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学校设置有10院1部,4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6万余人;占地面积82.7万㎡,校舍面积32.9万㎡,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智慧校园信息化程度高;教学基础设施优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建有一流的大型综合实验中心和图书馆,馆藏图书264万余册;公寓式学生宿舍均配备有空调和24小时热水系统。 二、办学思想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型发展为契机,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秉承应用型、信息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工商大学。三、学科专业学校学科结构以新工科、经济、管理为主,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打造了现代商务服务、信息工程、文化创意、环境与生物工程、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应用型专业集群。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人才集训基地,2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个“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门省级精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湖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项目,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个校企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3个国家级人才集训基地: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中国集训基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2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摄影基础”。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摄影基础》。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污水处理工艺虚拟仿真实验。1个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电子商务学院。2个“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数字商务与管理、资源环境与智能化工程5个省级教学团队: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智慧物流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人力资源综合实训系列课程团队、数字商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品牌设计数字创新实践教学团队。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旅游管理系、生物制药教研室、企业法律实务教研室、智慧物流教研室、跨境电商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广告学专业教研室。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2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电子商务、新闻学。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药剂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矿山景观化生态修复设计”、线下课程“品牌形象设计”、线下课程“视频拍摄与编辑”、线下课程“计算机基础”、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基于挣值法的项目动态成本与进度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线下课程“合同法案例专项实训”、线下课程“信号与系统”、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环境监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国文化概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大学英语(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物流管理概论”。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闻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物联网工程、会计学、电子商务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闻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5个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环境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4门省级精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营销、计算机基础、品牌形象设计、物流管理概论。2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荆楚卓越工程师(环境工程专业)、荆楚卓越工程师(物联网工程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家事易现代物流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长联制药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个校企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李圭白院士专家工作站、魏复盛院士专家工作站。四、教学特色学校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营造了政策引导教学、领导重视教学、制度规范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近三年,主持完成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5项省级教改项目;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核心课程建设,构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污水处理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被认定为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教学成果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学校以特色实验班为示范引领,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打造人才培养特色。设立了品牌设计创新实验班、互联网金融创新实验班、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实验班、会计精英创新实验班、数字新闻传播创新实验班、电子商务IPM创新实验班、环境监测创新实验班、“互联网+”物流创新实验班等。这些实验班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梦想助力。特色实验班人才培养成果频现,如电子商务IPM创新实验班学生近3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中荣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省级奖30多项;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实验班近3年在“蓝桥杯”大赛中荣获国际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20多项。五、创新创业学校创新创业成果突出。构建了双创教育新模式,营造了良好双创生态,实施三维驱动,即以专业集群及创新实验班为示范,驱动双创教育普及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驱动双创教育成果化,促进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驱动双创成果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五化”改革,即系统化开设双创课程;常态化开办双创讲座;模块化设置双创项目;普及化开展双创比赛;多样化开展学业评价。学校专设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设立专项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新学分,认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建有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对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拥有90个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特区”等荣誉称号。六、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行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应用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军、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担任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湖北青年岗位能手3人、省荆楚好教师2人。学校还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届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一批国内高等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政界和企业界管理专家等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七、科研服务学校注重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服务教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商务部发展研究奖等科研奖项6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85部;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SCI、SCI检索论文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80余项。学校“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直报点;“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及大孔脱氮树脂深度处理”技术被院士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浙江、江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广东、山东等10余个省市的50多项污水处理项目,其中浙江嵊新污水处理厂地表水Ⅳ提标改造项目规模达22.5万吨/日,获得良好社会效应和高度赞誉;“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成为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力支持了人才培养。八、国际合作学校不断扩展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与美国、加拿大、泰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地区)多所高校合作,借鉴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建立“分段培养、学分互认”等多种合作模式;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立新丝路国际学院,与沿线63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与汉语培训项目,同时积极推进留学生专业学历教育;开设有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世界语方向)定单班,被国际世界语经贸组织授予“亚太世界语经贸教学基地”称号。九、校园文化学校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设有“弘德讲坛”“博问讲坛”“长江生态讲坛”“中部金融讲坛”;举办的黄家湖龙舟文化节已成为湖北龙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学校还开展了校园“七彩”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等特色活动。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全国啦啦操实验高校”“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高校”称号,晨星啦啦操俱乐部被授予“全国啦啦操五星级俱乐部”(全国民办高校仅此一家);在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镜头中的三下乡”评选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邓丽班”专题教育活动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武汉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成绩突出,获评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十、办学成效学校内涵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历年来为社会输送了6万多名应用型合格人才。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排行榜中,学校位居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6位,荣膺2022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1项、省部级奖项545项。学校的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受到“中国创意产业之父”、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的亲切关怀,厉无畏先生受聘担任荣誉校长;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教育厅原厅长陈安丽,湖北省原副省长郭生练,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等来校指导考察,充分肯定了学校发展取得的成绩。学校获“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被评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企业优秀职业和技术人才十佳培育基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特色教育理念示范性学校”。
  • 荆州学院荆州市荆州区
    学校简介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4年的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转设更名为荆州学院。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校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园林式高等院校。学校立足湖北特别是荆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开设有35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校级精品课程项目18项。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湖北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学校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把特色办学贯穿学院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积极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三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103项,获奖368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7项,发表论文156篇。奖助体系: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设有中国人寿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等企业专项奖助学金;设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个人奖项;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专项奖励。奖学金最高额度可达8000元/年,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比例可达30%。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获得2200—4400元的国家助学金,也可进行生源地贷款,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深造渠道: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设有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考研深造;专科毕业生可按规定参加“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参加“自考专套本”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本科学历学位。学校依托长江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就业前景: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广辟就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依照既定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院”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将我校建设成为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
  • 学校简介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座落于武汉北·汉孝临空经济区,近临武汉天河机场,西有美丽的蒲湖,东临孝汉大道,南临科源路。总投资18亿元,占地787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及教育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湖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萧永瑞女士担任名誉校长。学校由一流的中、美建筑设计师共同精心设计,参考欧美百年名校打造,是一座优美宁静、生机盎然,具备中西文化元素的特色校园。学校现有信息技术学院、医事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国际商业学院、外国语学院,下设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商务英语10个专业,副高级以上教师占比51. 16%,师资力量雄厚。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校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其后,州机电工程学校、州民族体校、州艺术学校、州交通技工学校、州卫生学校、州商校相继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秉承“笃志厉行,厚德善技”校训,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所在地——湖北恩施,位于神奇的北纬30°,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之称,是武陵山区交通枢纽,航班直达国内主要城市,41对动车开往全国各地,境内通车高速公路和铁路8条,在建、规划高速公路和铁路14条。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优质高职学校、湖北省“双高”建设学校,荣获“国际硒茶人才摇篮” 殊荣。学校占地790多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有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富硒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18个国家1+X证书试点项目;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365人,其中在岗教职工77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202人,教授、副教授20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双师素质教师213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近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学校下设经济管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人文教育、旅游管理、体育、医学等9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中等职业教育部。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示范点1个(旅游管理)、国家骨干专业2个(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省级品牌专业2个(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省级特色专业4个(大数据与 会计、园林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全校共开设经济管理类、机电工程类、生物工程类、信息工程类、建筑工程类、旅游管理类、人文教育类、体育类、医护类专业36个,面向湖北、浙江、海南、四川、湖南、安徽、重庆、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20000余人。近3年,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2人次;在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9人次、二等奖41人次、三等奖89人次;在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2项。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以科研为引领承担起为恩施州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使命,以非遗基地为载体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担当。学校正稳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实现更加开放的办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更加深度的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加大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等四项改革;扎实推进优化生源结构、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加强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党的建设五大工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全国第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药卫生类普通专科学校--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数字校园实验校--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优质校--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及名医工作室--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近70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18年6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基层中医药人才和全科医生的培养基地”。2020年12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指出:“鼓励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面向基层培养中医药人员。”2021年1月15日,荆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本科专业,晋升应用型本科学院”。2021年6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2021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我校在全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继2019年、2020年后再次排名第1。2021年3月“金平果”发布高职专业排行榜中,我校中医学专业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全国排名第2,中医骨伤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全国排名第3。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2所三级直属附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荆州市中医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装备有73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61.5万册(含电子图书20余万册);引进“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阅读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1003人,其中专任教师42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191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44.52%,双师素质教师239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55.71%。学校 “中医学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1386家高职院校中仅有10家获此殊荣,我校是湖北省唯一入围的高职高专教师团队)。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药类、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中药制药、中医养生保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公共卫生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21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1万余人;同时开办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成人专科和护理学自考本科(联办)专业。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医师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设在学校,分别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和中医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任务。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认定的国家骨干专业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1+X证书制度试点5项,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品牌专业2个、特色专业5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教材建设成果丰硕,有2部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5部教材入选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优秀融合教材,是主编教材获评优秀教材最多的学校。学校牵头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1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50人次。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服务企业输送了近10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入选全国“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甘如意,“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黄振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郑雄,“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职教之星”范尉,“湖北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杰出志愿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彭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付鑫,“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春丽,“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年度人物孟茂林,“感动荆州”年度人物、“荆州好人”“荆州楷模”魏春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多次荣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医疗系学生党支部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于创构特色、彰显优势、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