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分科命制试题 同场分科答题
2009-03-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3月18日下午,记者从2009年天津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宣传通气会上获悉,经教育部批准,《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称《方案》)已经公布,今年本市将实施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

  据了解,今年高考科目设置将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形式,全部科目试卷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分值分别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分值分别为300分。原有的综合科目调整为分学科命制试题,同时实行同场分科的考试形式。

  这次改革不只是对高考本身的改革,而是高校招生考试、高中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三方联动的改革。通过改革,高考内容改革实现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衔接,基础教育部门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校构建对学生多元评价、多样化选拔的选才模式。为使考生、社会了解方案内容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改革平稳实施,就《方案》的重点内容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张景华副院长在接受北方网记者采访时作出了较为细致地解读。

  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2009年高考各科目考试均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为主要考核内容;命题遵循《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试题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适应终身学习和时代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据悉,本市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是指语文、数学(分为文史类与理工类)、外语。外语科目考试包括听力测试,报考英语类相关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口语测试;文科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考试的限定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的限定时间为120分钟。高考各科目考试成绩都以原始分数的方式呈现。全部科目试卷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分值分别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分值分别为300分;文科综合中政治、历史、地理科目试题的分值分别为100分,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试题的分值分别为120分、100分、80分。

  综合科目调整为分学科命制试题

  今年本市高考命题在各学科试题保持试卷长度、题型结构、试卷难度、阅读量与书写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反映高中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坚持稳中有变,稳中有新,使试题内容更加注重基础性,突出综合性,把握时代性,反映地方性。

  《方案》将综合科目调整为分学科命制试题。将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科目调整为分学科命制试卷,调整以后的综合科目考试更加强调学科内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符合目前高中分学科教学的实际,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水平。

  实行同场分科考试 考生可自行选择答题科目顺序

  同场分科考试是指考生在同一场次、同一考试时间内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科目的考试。考试时,文史类考生须在该场考试规定的时间内,作答政治、历史、地理科目的试题;理工类考生须在该场考试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试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优势自行选择答题科目的顺序。综合科目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文科综合试卷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份试题卷和一张答题卡,理科综合试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份试题卷和一张答题卡,考生的答题内容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文科综合答题卡中各科目的顺序为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答题卡中各科目的顺序为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目试题序号分别单独排列。

  综合科目的各学科成绩写入总成绩

  今年高考试卷中的英语、文科综合科目、理科综合科目试卷实行网上阅卷。在公布成绩时,将为考生提供综合科目的总分,同时提供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分数。

  高校招生实行学业和非学业评价

  本市基础教育部门建立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高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条件。为便于高校录取操作,本市将基础教育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评价信息归总为学业评价部分和非学业评价部分,学业评价部分包括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课程修习情况3项内容,非学业评价部分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获奖情况、技能特长认证、遵规守纪情况、健康状况等5项内容。录取时,高校将依据电子档案中呈现的学业评价和非学业评价内容,对考生进行多元评价。对于基础教育部门提供的对学生的其他评价内容,也一并加入考生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本市12所高职院校首次自主招生 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

  在高校推进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改革方面,本市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坐落在本市的具有招收保送生资格和试点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在开展保送生招生和自主选拔录取时,结合本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提出对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使用办法;今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在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时,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获得相应等第的考生,可自荐报名并参加学校组织的测试。

  二是坐落在本市的所有高校,在以高考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的前提下,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在考生高考成绩同等的条件下,高校可在调档、安排专业、退档处理时优先照顾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较佳的考生;对于本校的一些特色专业,高校可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相关要求。

  这里所称的“高考分数同等”不等于“高考成绩相同”,而是指高考分数在同一分数段内,如500-509,510-519,具体分值由高校自主确定。

  三是本市部分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为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2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试点专业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且教学资源优秀、专业特色明显、就业率较高的重点建设专业。已取得今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且符合试点院校规定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报名参加。报名考生须参加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录取时,院校以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多元评价,择优录取。

  实行三次填报四次征询的高考填报志愿方式

  填报志愿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历来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多年来,本市按照面向全体、合理配置高校考生资源、增加考生选择录取机会的原则,不断完善填报志愿方式。实行细分批次、三次填报四次征询等办法,形成了具有本市特色的本科一批AB类、本科二批AB阶段、本科三批AB阶段、高职高专AB阶段的批次细分体系,考生可以填报本科二批及以上、本科三批、高职高专批次三次志愿,参加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高专批次四次征询,在第二院校志愿和征询志愿实行平行志愿,进一步增加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的数量。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得高校能够选到符合本校培养要求的学生,考生也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Tianjin Public Security Professional College),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公安高校,隶属于天津市公安局和天津市教委。其前身天津市公安学校,创办于1949年1月,历经天津市公安学校、天津市人民警察学校、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时期,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的公安院校。建院60多年来,为天津市及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保卫部门培养、输送了数万名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2011年5月,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与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师资力量、教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更加突出。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占地739.2亩,教学行政用房9.8万平米。1.4万平方米教学楼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同时上课,装有闭路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实验实训楼设有刑事摄影、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法医化验、心理测试、数据恢复、电子取证、模拟驾驶等22个室内实验实训室;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有模拟现场、模拟派出所、模拟法庭、警务技能战术等训练场馆;警体训练馆,用于散打、格斗、健身训练,还可以进行符合国家标准的篮、排、羽毛、乒乓等球类比赛;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可以承办各类运动赛事;射击馆15个靶位可进行25米、50米射击训练,装有自动报靶和电视监视系统;建有3000平方米的室外拓展训练场地;图书信息中心面积达7774平方米,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共42.2万册,拥有902个阅览座位,开设电子阅览室。学校设7个教学系部,有教师2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人,讲师122人,助教16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14人,初级4人,形成一支以高中级教师为骨干的多门类多学科师资科研队伍。学校建校至今培养了数万余名毕业生,遍布全市各级公安、政法机关,他们中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优秀的业务骨干;有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英雄和功臣的称号。他们是公安队伍的精英,是人民共和国的忠诚卫士,也是学校的光荣和骄傲。近几年来,在市局党委的关怀下,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新建了学校中心广场、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实验室;进一步调整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干训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公安特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校正集中力量,创造条件,为创办一流学院努力奋斗。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先后有德国、蒙古等国和台湾警察代表团来学校访问、讲学。通过交流,使广大师生掌握了现代世界警察教育和科研的前沿信息,对开阔办学思路和视野,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它凝聚了几代公安教育人的心血与汗水,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新的世纪里,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将继续发扬优良的校风,担负起公安教育和科技强警的重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培养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西区
    学校简介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一、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制浆造纸工程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学校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建成滨海校区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6个整建制学院整体迁至滨海校区。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教育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协议》,确定科技大学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整体战略东移。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进一步扩大了滨海校区的办学规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学校目前设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滨城",邻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塘沽森林公园等;河西校区位于天津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海河柳林地区,邻近天津文化中心、国际设计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滨海国际机场、海河教育园区等。学校总占地面积约2300亩,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19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8亿元,体育场馆和专项训练设施齐全,建有较高水平的校园网,各项生活设施齐备。 二、师资队伍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94人。现有双聘院士5名、国家特支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6人,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内的省部级人才近90名。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专业学科学校现有14个专业学院、71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业设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自动化等11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装工程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学科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和营养与健康、智能轻工装备等7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分别在全国24所和79所参评高校中位居第三和第八。四、教育教学学校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教书育人、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出台了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建立本科专业"新结构",实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构建学生素质"新体系",建立了"十加一"育人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国内国际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佳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帮助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签订省校合作协议,确定设立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每年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名学生。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47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4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多个国家相关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1年录取硕士、博土研究生1840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4941人,累计授予博士、硕土学位人数13000余人。建有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个,获批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示范实践基地1个。 五、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本科教学。按照学校"顶层设计"的要求,大力推动实施"强校计划",已逐步构建了"政策、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工作创新体系,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 我校科技平台持续发力,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9个,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健康生物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5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还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6个。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省部级及社会科技奖励150余项。科研项目不断攀升,主持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屡有斩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2018年获批立项"天津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020年实施许可一项千万元级别的专利技术包,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发展;2020年,获批"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天津市高校首家"国字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获批天津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万华化学、正威国际集团以及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持续加强推进省校科技合作,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津南、东丽、武清、宝坻、蓟州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相关区县300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总共规划近2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一期19830平方米的建设,依托轻优势学科,围绕营养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石油化工、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文创等领域打造特色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时,科技园内引入产业基金,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联动,吸引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整合校内、校友和产业资源,培育创新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六、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理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校将实践育人作为学校思政工作"十加一"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与滨海新区政府积极打造定点化、常态化的校地实践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暑期三下乡"、"情满滨海"等品牌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75个,每年100余支团队、近6000人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学校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单位;学校自1999年在新生中全面组织开展义务打扫公厕劳动,现已成为一项传统品牌活动,参加学生达11万余人次,累计劳动时长约52万个小时;至今累计11086余例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位列天津市首位,21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累计选送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184名,五次被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学校扎实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秉持"铸军魂、塑脊梁、插翅膀"的理念出色地完成国防生培养工作,征兵工作形成了"四爱、四进、四上、四抓、六到位"的工作格局,近三年参军入伍学生人数达到195人,连续受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区表彰。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凝聚创新创业团队600余个。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百强榜单",连续三年获评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团队。每年开展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60余场次,近三年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等重要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32项,天津市级奖励186项,居全市高校前列。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每年定期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迎新晚会、专场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建有一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体,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创佳绩。 七、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泰国、波兰、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签订"3+1+1"、 "2+2"、 "1+2+1" 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每年长短期留学生1000人;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三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 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努力建设具有产教协同育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0年,学院被批准为天津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院设有自动化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5个教学系,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3个专业(含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多学科协调发展态势。目前,学院拥有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5门,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9.6%,在校生(含高职升本科、中职升本科)8100余人。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知名企业、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増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广阔舞台。目前,学院具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项,天津市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项目2项,市级教改课题2项。学院实验教学配套设施齐全,现有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4项,自动化、机械、电子、计算机、经管等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67个,其中建成校企共建实验室8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30个。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建设水平,切实发挥“众创空间”的引领服务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导向,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3+1”、“2+2(双学士学位)”、“3+1+1(本硕连读)”及“本升硕”等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学院累计有480余名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400余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项目挑战杯、天津市普通高校数学竞赛等国家和省部级比赛中屡获殊荣。学院秉承“匠心、素养、情怀、美丽”的内涵精神,弘扬“尚德、敏行、笃实、创新”的校训精神,校园美丽精致,环境优雅,学习和学术气氛浓厚。现建有现代化教学楼、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等教学场所。图书馆馆藏丰富,纸质藏书52万余册、电子图书16.5万册、电子期刊3000余种。学生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校内设有浴室、连锁超市、干洗房,公寓空调全覆盖。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教学、学生管理、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等制度,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学院至市区各种交通出行方式便捷。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机遇与挑战中科学谋划发展大局,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向着建设具有产教协同育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筹建京津冀生态文明研究院,启动建设“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智能科技信创为特色的师生团队进驻天师大科技园。学校4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9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高标准开展“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学校获天津市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和优秀帮扶班组称号。 站在历史新起点,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智慧和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市武清区
    学校简介天津天狮学院起源于1999年成立的天津天狮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天津市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天狮集团投资兴办,坐落在“京津走廊”的天津市武清区龙凤河畔,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整体校园融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之精髄和西方现代建筑理念于一体,采取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标准建设而成,是书香气息与园林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公园式大学校园。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下设31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达11000余人。建校2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育人根本职责,认真实践天狮集团李金元董事长“教育报国”之情怀,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3万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底蕴的各类人才,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秉持“明德、至善、求实、创新”校训精神,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大力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新路径,努力建设“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秉承以人文底蕴养成人格,以工匠精神培育技能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以经济与社会需求变革为导向,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办学质量,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中国未来发展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以新工科为抓手,推进医、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构建面向天津市产业布局中的主导产业,如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进行社会健康产业和跨境电商产业等多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有三个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七门一流本科建设课程,随着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推进,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学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良好专业生态系统。师资力量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校之本,以人才引进与培养为抓手,致力建设规模合理、结构多元、素质优良、协同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拥有500余人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8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30余人;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聘请160余名来自企业行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在毕业生年级推行“双导师制”。近年来,我校聘请了多名国内知名学者到校任教,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外归国学者,对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面向全球广揽贤才,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建成“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教学特色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在重点建设专业中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改革。制定基于特色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倡导“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成效。自动化专业(义齿智能制造)特色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数据方向)特色班都是我校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项目,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优质就业提供了保障。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学校致力于通过提升实践学时、“双导师制”等一系列举措,提高学校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在确保学生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实操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国际交流坚持开放办学,利用天狮集团全球化营销、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国外先进应用型大学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应用性大学建设为导向,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增强师生的国际视野和职业竞争力。学校已经与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开展“3+1+1”、“4+0”等联合培养项目,并为学生提供众多出国实习、读研的机会。另外,学校积极吸引留学生来校学习,近年来已培养了400余名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吉尔吉斯、蒙古、南非等国家的学生。 我们真诚邀请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才俊来到天狮,追逐青春梦想,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身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