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高考24日前发分 同时公布录取分数线
2018-06-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6月16日,辽宁省招考办公布,辽宁2018年高考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计划于6月24日前发布高考成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提供考生成绩分布,即“一分一段表”,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省招办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广大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此微信公众号和“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网址:)的查询中心,进行免费查询。

考生高考成绩以市招考办打印的成绩通知单为准。

辽宁将于2018年6月19日开通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并发布本年度分批次、分院校、分专业招生计划,考生可进行高考志愿预填报。高考成绩发布后,再进行正式填报、调整和确认。同时考虑到今年辽宁高考实行批次合并,为确保考生和家长有足够的考虑和选择时间,填报志愿时限较往年延长两天,至6月30日晚8时截止。(记者 丁宁)

原标题:辽宁高考24日前发分 同时公布录取分数线 报志愿时限较往年延长两天,至6月30日晚8时截止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辽宁省“双高”项目建设单位,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专门为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在校生1万余人。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脚下,蒲河南岸,毗邻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这里青山入目、碧水环绕,书香四溢的校园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近年来,学院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之劲风,秉承“以礼服人 求知务实”的校训,视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硬件设施方面,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有80余个实训实验室,学院所有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智慧化教学设备。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教学、生活、体育等配套设施完善。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紧扣时代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设立了烹调工艺与营养(中餐烹调)、烹调工艺与营养(西餐烹调)、食品营养与检测、中西面点工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空中乘务、现代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金融科技应用、会计信息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人物形象设计、软件技术、广告艺术制作、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美容美体艺术等18个深受社会欢迎的品牌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3个,行业重点建设专业5个。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4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5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1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69.8%,且专业课教师均具有企业工作或培训经历。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大师、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人才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辅的办学格局。学院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苏宁易购、万豪国际集团、香格里拉大酒店、世茂希尔顿酒店、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沈阳好利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大连海昌发现王国、蓝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时尚经典婚纱摄影、业乔投资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兰巴赫啤酒坊有限公司、沈阳老边饺子馆、北京新荣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90余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匈牙利、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境)深造、就业创造条件和机遇。学院毕业生专业技能精湛,综合素质过硬,年均就业率超过97%,实现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先进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辽宁省参与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十二运沈阳赛区优秀贡献奖”等殊荣,并被国家及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技能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职业院校骨干师资培训基地等。“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学院矢志不渝的追求,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豪迈的气魄,在新的征程上一路高歌前行。
  • 学校简介时尚大连、浪漫之都——滨城大连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著名的服装城、足球城、旅游城和宜居城,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拥有五十七年职业教育辉煌历程的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位于钟灵毓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连市金普新区。她的前身为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独立设置,成立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是辽宁及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轻工类高等职业院校,大连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公办高职专科院校,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大连市高水平学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兴辽卓越专业群“双A校”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93人。拥有各类专业工作室、教学实训中心共141个。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307个。馆藏纸质图书55万余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900余万元。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根据辽宁省及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培养方向,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辽宁省轻工和消费产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六系三部。即纺织服装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航空服务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部。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市场营销(服装品牌管理)、服装表演、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休闲服务与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管理、移动商务、空中乘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艺、文、工、管四大类37个专业,已形成纺织服装类、艺术创意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先进制造类五大专业群。学院现有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个,数字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业学院2个。现代纺织服装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专业被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获批辽宁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获批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或品牌(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学院现有教职工403人,专任教师3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0余人。现有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青年教育科研骨干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2人,国家青年服装设计师1人,辽宁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十佳版型师14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4人,大连市十佳服装设计成就奖4人。学院拥有省级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中央财政支持的质量提升项目2项、辽宁省财政支持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项、辽宁省发改委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2项;主持省级及以上教研项目260余项;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4项,6项服装类加工贸易单耗标准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鉴定;获辽宁质量技术监督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大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与企业签订协议的产品研发、设计以及技术服务项目66项;获国家专利250余项,软著10余项。教师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省级精品教材及国家级规划教材23部;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课件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30余项。学院独立办学以来,有500余人次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金奖共计40余人次,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省级奖项70余项,其中第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职教赛道银奖、第六届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金奖、主赛道银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铜奖、入围产业命题赛道国赛1项;“挑战杯”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辽宁省特等奖2项、辽宁省一等奖8项;在“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4项。我院服装专业学生在大连服装节举办的省市服装院校擂台赛中已连续7年获得团体冠军,实现“七连冠”。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别组织奖”、“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团体奖50余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整体实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超过96%,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平安校园、环境友好学校、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服装行业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奖、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未来的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秉承“自立自强、砺能笃行”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善学,务实创新”的校风,进一步深化教学内涵、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在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性轻工高职院校征程中,扬帆远航,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 学校简介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牧渔专业大类为主体的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48年,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为现名。七十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高职办学之路,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拥有充分满足教育培训需求的基础设施学校占地1108亩,建筑面积30.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38亿元。校内建有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自主创业型系列化实训基地75个,具有承载项目功能的实训室、工作室91个,建有53间智慧教室、148个多媒体教室、300T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储空间及万兆泛在网络。校外建有紧密型实训基地231家,与59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拥有1000余亩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农业科教园。——拥有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优质专业学校设有农学园艺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园林学院、智慧农业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朋朋宠物科技学院8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扩招教育学院)、素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43个专业,涉农专业比例70%以上。现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和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5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17个。在籍学生14437人。——拥有德技并修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5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78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6%。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辽宁最美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及行业职教名师28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19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从企业和科研院所柔性引进专业和科研领军人才8人,已聘请11名行业大师入驻学校大师工作室。常年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280人,已建成由436名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初步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长效机制。——拥有以人为本、以农为魂的特色学校文化七十三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学校极具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学校确立的“立足北方大农业,对接区域产业群,服务国家新战略,建设一流高职院”的办学定位、“为农业提供生产模式,为农民提供生活模式,为农村提供发展模式”的基地建设理念、“走出教室练,进入项目干,跟着企业走,随着季节转”的教改理念、“优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长”的育人理念等系列办学理念,有效引领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坚定的农业文化自信。学校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创新的办学模式全面契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对接东北区域需求,创建出全新的农业类专业架构及其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要求,聚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打破传统农业的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形成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农业装备工程、食品药品、农业经济管理、智慧农业七大特色专业群体系,突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彰显了集群化特色,形成了适应辽宁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的专业体系结构,催生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施“育训并举”策略,创建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校企“二元”主体,强化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探索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校企贯通“4-1-1”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其总体框架下系统化构建了种植类专业“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养殖类专业“双班双基地”工学交替式等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了企业主修课、职业导师制、校企双导师制、双学籍制、企业学徒制、课程考评个性化、技能大赛免考制等系列配套的育人机制,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工匠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已获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和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创建出共建共享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创建校企战略联盟、职业教育集团、校企深度融合等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与大北农、北京伟嘉、大连三仪、中联重机、大顺国际、葫芦岛玄宇等有规模、有影响、有文化、有情怀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及合作订单班。充分发挥双主体育人优势,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协同培养。与中泰实业集团共建忆江南农业科教园,扩展实训培训基地1000亩。以朋朋宠物科技学院为代表,创新了公办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新机制,《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典型报道。——瞄准区域产业需求,构筑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创建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新模式依托省级动物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蛋鸡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构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获批省级以上研究项目229项,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熊杂1号”至“熊杂8号”系列高粱新品种,元钰66、大民99玉米新品种,熊豆2号、辽农职黑豆1号等大豆新品种,熊岳圆葱、熊岳紫长茄、裸仁金瓜、星辰一号黄瓜、熊岳长绿苦瓜等蔬菜新品种,熊岳白葡萄、早醒艳桃等果树新品种,葡萄避雨配套栽培技术,南果北移新技术,猪兔胚胎阶段胃肠道菌群的研究等99项省级科研成果及197项国家专利及软著。其中,获国家农林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7项,厅局级奖励23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81项,其中,一等奖5项。——坚守农业本色,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创建出立体式网络化服务“三农”新模式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县域经济,助力扶贫攻坚。依托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取得的系列成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率先开展日光温室的研发、培训和推广,熊岳I、II、III、IV型日光温室及其配套的蔬菜、果树栽培技术,推广至东北、华北和西北16省,受农业部委托培训农业科技人员万余人。可移动内保温节能组装式日光温室推广至北京、青海等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熊杂”系列高粱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为辽宁不同时期种植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辽峰”葡萄新品种栽培技术已推广面积20余万亩,使果农获得丰硕的收益。动物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已累计为企业检测样品10余万份次,为动物疫病防控和企业技术改造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党建引领、项目入村、创业带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以营口东部山区、辽西北干旱地区为中心,积极参与“千名专家进千企”“百名专家对接百个乡村”活动,每年派出技术专家600余人次,足迹遍布320余乡镇,直接惠及贫困家庭3410余户,驻盖州市万福镇苇塘村扶贫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青年农场主培训工程、进村入户培训工程和西部对口支援工程等五大工程,先后为省内外(包括新疆、西藏地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16万余人日。学校作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与沈阳和营口等市区的中小学校联合,广泛开展了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年接待沈阳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和营口市区的中小学生13000余人,通过学农实践夏令营活动,有效培养了广大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团队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多方联动,创建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工作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培育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创建了“二级双线两段延伸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突出思政课主渠道和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网络阵地等育人功能,形成了相关部门和各专业系(院)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逐步构建了“导师+项目+团队”双创教育模式,形成了“课程+双创+思政+素质教育”相融互促、“1+N”多元协同育人特色。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院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高水平的办学成果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高比例基层就业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作用七十四年来,学校为我省农业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达7.2万人,广泛分布在我省900多个乡镇的农业生产一线,在新农村建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规格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凸显了优质人才培养的成效和水平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7项,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8项;获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8项。毕业生一直以“职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7年保持在90%以上,近5年均达96%以上。——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彰显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学校实施以教研促教改发展、以科研促产教融合的“双研驱动战略”,2000年以来,取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129项,并连续4届荣获5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3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6部,主持国家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1项、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1项。——高影响力的社会兼职与荣誉体现了国家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为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职教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和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4个国家级职教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学校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辽宁省政府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学校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驻村工作队)、国家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和辽宁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辽宁省最美校园等数十余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 大连大学大连市金州区
    学校简介大连大学以城市命名,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高等学校。70多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因大连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立,在与城市互动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省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坚持“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发扬“立德树人、崇学笃行、兼容并蓄、创新超越”的连大精神,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团结奋斗,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跨越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10大学科门类,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单中,大连大学位居166名。学校现有教职工59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600余人,正高职146人,博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4人,专任教师998人。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金普学者”系列计划,大力强化“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的功能。目前,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大连大学现有19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共有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学校设有2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00余人(含研究生16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0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藏书157余万册。由综合体育馆、中心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等组成的体育场馆面积达2.1万平方米,体育设施达到国际比赛标准。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教材建设奖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学校以科研创新推进事业发展,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各1个,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和辽宁省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3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3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标志性科研项目,获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达到2.24亿元;学校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2021年一项科研成果入选首届辽宁省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8年以来,学校再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辽宁省第六、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776项,国际专利授权4项,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并成为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学校发挥综合性地方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紧密围绕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引领的优势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推动了信息、软件、制造、材料、医药、旅游、自贸、现代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百人担任国家、辽宁省及大连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每年均承担一批政府委托项目,提交的资政建议获得中央、省、市等主要领导的批示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在送文化下乡、科技扶贫、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肯定。学校注重教育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吸引**智力为我校及大连市服务。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的14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多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等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与多个**团队开展了国际科研、智库等合作。每年均邀请一批**知名专家到我校交流,并有部分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承建了“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并分别与塞舌尔大学和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助力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大连大学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为契机,全面开启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新征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与“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以“调结构、建特色、强管理、促服务”为核心,全面实施“文化铸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方略,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五年,学校将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若干学科进入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
  • 学校简介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于2001年7月创办,以培养中医药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杏林学院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继承发扬“勤奋务实”的优良校风,坚持“两优、两重、一适应”办学思路,突出中医药办学特色,因材施教,办学效果显著。杏林学院现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医药院校委员会”会长单位。学校先后荣获“沈阳市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党支部”、“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2012年作为辽宁省独立学院代表荣获辽宁省五一奖章(个人),2016年承办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6年年会暨全国独立学院第十一次峰会。2017年10月与法国里昂大学承办中法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12月和2018年10月两次承办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医药院校委员会年会,并成功当选“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医药院校委员会”会长单位,在国内独立学院中享有较好的声誉。杏林学院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基础,根据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目前设有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药学等5个系,思政教研部、公共教学部等2部,分别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药事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形成了以临床专业为主体,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大健康与医药管理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特色教育的办学格局。杏林学院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具有正、副教授职称的教师达到60%,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杏林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各类教学改革,打造“金课”,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中医学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经选读》、《伤寒论》、《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病理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等7门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近年来,学院荣获5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教学软件大赛奖项,主持了12项辽宁省教改课题,3位教授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并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坚持以德育人,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在国家、省市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杏林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国家、省市和校级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近三年医学类毕业生研究生平均录取率逐年增高,连续三年在辽宁省中医药类大学研究生考试中个人成绩名列前茅;2021年,我院医学类毕业生研究生考试再创新高,国家研究生考试通过率近30%,其中2016级中医学专业学生孙消、陈月月以414分的高分,位列辽宁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考试初试第一名,成功考入两所大学,大批毕业生通过研究生教育进入省市级医院。近年来520余人次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创业大赛和辽宁省“创青春”大赛一、二、三等奖;千人次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励。2017年我院代表队在两百余家院校参赛队和五百余家医院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教育部组织的《黄帝内经》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受到了教育部、教指委和全国中医类医学院校及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同年的《学伤寒、背伤寒》大赛中,杏林代表队再创佳绩,获得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近3年我院毕业生毕业率达到100%,学位获得率达到99%以上。大批毕业生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高校录取,在全国22个城市拥有63个就业实习基地(医院)并不断拓展大健康行业实训项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并呈现多渠道就业。2014年我院与日本NPO国际医疗福祉人才育成机构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护理学专业国际化发展。2016年我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实施,2020年与全国22所基层医院建立乳腺、甲状腺专科联盟,使产学合作再上新台阶。2017年我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我院全面开展国际医疗福祉人才培养计划,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进行人才交流。针对公共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建立医疗大数据学院,全方位培养适应未来医疗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竭诚欢迎有志于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广大考生报考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共创明天的辉煌。2020年辽宁最低录取分数:文史类487分、理工类415分学院地址:沈阳市浑南区白塔街380-2号联系电话: 024─31679902、31679907、31679909、 31679912、18940289280、18940289299传 真:024─31679909、31679912网 址:http://www.lncmxl.edu.cn邮 编:110167腾 讯 QQ:975524688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