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召开2012年普通高考工作会议
2012-05-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5月4-5日,湖北省召开2012年普通高考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主持,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江畅,副院长黄恩育与会。各市(州)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高考负责人,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人及考务人员共280余人参加会议。

  省教育厅长陈安丽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陈厅长指出,高考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可以说是民生之重。今年的高考是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考,高考之后马上就要召开我省十次党代会,下半年还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省教育厅决定召开高考工作会议,请各地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来参加,会后还要进行考务人员培训。希望各地认真学习教育部4月12日在杭州召开的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把握好新的形势,将确保考试安全作为工作目标和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普通高考各项组织工作,确保高考的安全、平稳、顺利。

  陈安丽厅长在讲话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考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各地把握好今年高考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一是今年“十八大”即将召开,我省也马上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二是“三抓一促”、“治庸问责”对考风考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今年是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新高考,对考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她要求各地一要坚决打击高科技作弊行为,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积极与公安、无委、通讯和工商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考试安全危机处理机制,建立考试安全资源保障系统,迅速应对考试安全事故,切实保证国家考试顺利进行。认真开展“作弊器材及违规中介整治”和“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二要严格管理考试工作人员。考试安全首先是管理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特别是系统内部人员问题。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三要对考生违纪作弊行为“零容忍”。考风考纪关系着党风、民风,体现着学风、校风、教风,关系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考风考纪是教育考试的生命线,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坚决按教育部33号令从严查处,绝不手软,决不搞“下不为例”。

  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同志要求与会人员认真贯彻落实陈厅长的讲话,具体要落实在六个方面,第一要落实在亲力亲为上,对考试安全和考风考纪要亲自抓,亲自抓好;第二要落实在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上,加快步伐,保证建得好、用得上;第三要落实在定责和追责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第四要落实在形成合力上,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抓好高考安全;第五要落实在队伍管理上,抓好内部管理;第六要落实在对违纪行为的处理上,对违纪作弊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江畅同志在会上宣读了对2011年度湖北省普通高考先进考点的表彰决定和获奖单位名单,会议对44个考点单位进行了表彰。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恩育同志传达了教育部4月12日在杭州召开的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工作会议的精神。

  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主任胡向东同志就全省2012年普通高考考务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会议还交流了组考工作经验,签订了考务管理工作责任书和考风考纪承诺书,并对各市县考务管理人员进行了考务培训。

  今年,湖北省新高考将采用更多新举措、新方法保证考试的安全和公平。第一,大力推进标准化考点的建设;第二,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第三,加强科技办考力度,有效防范高科技作弊事件;第四,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第五,出台各项措施,打击违纪作弊行为,如统一文具、实行AB卷、统一配备无声挂钟、每个考点配备手机屏蔽仪等;第六,严肃查处各项违纪作弊行为,制定相应处置实施办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武昌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职业高等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定向士官培养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光谷腹地,汤逊湖畔。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017年湖北省民办“网络影响力十佳高校”、 2017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近年来,荣获教育部、省级多项教学成果奖。学校秉承“厚德强能、励志创新”的校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素质为重,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学校占地面积1057.8亩,在校学生1.5万余人。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0027平方米,校内实训室85个,校外实训基地200多个。2017年,新建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钢琴等实训室19个,改建实训室(中心)2个,与阿里巴巴、京东、东风乘用等32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学校现共设士官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前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现开设有通信技术、学前教育、无人机等42个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教育与体育等7个专业大类,形成了专业结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部队技能人才需求相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社会影响力位于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成为特色鲜明、湖北知名、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坐落于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的大汉口,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老牌一本招生高校。学校聚焦“新工科”,服务“新农科”,发力“新医科”,协同“新文科”,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和管理学为两翼,工、农、管、理、文、经、医、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常青和金银湖两个校区,设17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科专业7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优势特色学科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交叉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3个;被列为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有全国唯一“中国油脂博物馆”。
  • 学校简介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500名。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座落于素有“九省通衢”美称的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地带,毗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磨山;南邻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倚武汉植物园;西至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至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草坪花圃、清新幽雅,是典型的园林式学府。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技术、旅游管理、会计、法律事务、文秘、光电子技术应用等特色鲜明的19个专业(方向),涵盖文、理、工、经、管、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实行“双证制”(毕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搭建理想平台。同时,学院实行专套本制度,并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几所本科院校联合开展“3+2”五年一体化专升本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本科教育模式。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近几年已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数百名。学院尽心竭力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就业,已为26个省(市、区)及国家部、委输送毕业生近万名,其中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部门领导或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根据就业市场紧缺型人才需求,针对部分专业学生进行学校、企业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通力合作,采取多种形式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到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名牌企业实习、实训,切身体验实际工作的全过程,从而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学院开通“绿色通道”:学生在校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学院设立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多项奖项。在新的时代,学院将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发 扬“诚朴、明德、励学、笃行”的优良校风,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社会影响力位于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前列。白云黄鹤,琴台知音,在现代大都市武汉,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必将是立志成才学子向往的高等职业学府,也必将是有志青年放飞理想的地方。
  • 武汉学院武汉市
    学校简介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学校目前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在校生12800余人。现有招生本科专业33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文学、艺术学、教育学、 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武汉学院积极探索“一主体,两融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和实践能力为主体,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育人。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2016年以来获准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办高校唯一);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剑桥大学为我校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学校每年全额资助一定数量的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武汉学院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2020年软科民办高校全国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民办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3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