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2012年二级运动员测试认定通知
2012-05-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州市报名时间:2012年5月28日至5月29日

  专业测试时间:2012年6月16日

  专业测试地点: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注意:

  1、报名事宜请考生与户口所在地招办及学校联系;

  2、运动员等级认定的考生请带齐有关材料,于2012年6月15日到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报名点办理考试的有关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热门院校

  • 德宏职业学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德宏职业学院是一所植根边疆以医学和工科专业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全省12所“国门大学”之一,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成员,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云南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15强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830亩,下设13个党政管理机构,3个党务机构,9个教学机构,10个教辅机构,2个科研机构,3个群团组织,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200余个。目前有教职工512名,其中专任教师437名;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5082名,其中全日制学生13277名。学校设党委1个,党总支7个,直属党支部4个,非直属党支部14个,党员518名。学校获批设置三年制高职专业4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20个、三年制中职专业5个,涉及医药卫生、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资源环境与安全、教育与体育11个专业大类。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学前教育、针灸推拿、傣医学6个国控专业,护理专业是云南省“A级五星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3个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中医学专业群进入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建校以来,学校立足边疆沃土、厚植爱国情怀,累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6万多名技能型人才,为邻邦缅甸培养了500余名医务人员和技能型人才,毕业学生为边疆稳定、经济发展、边防巩固、边民和睦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始终秉承“德技并修、学以致用”的校训,弘扬“向上、向善、阳光、正气”的校园文化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和沿边开放前沿,主动服务区域跨越发展,突出学校区域性、民族性、国际化特点,积极打造国门大学,“十四五”期间以全国“双高”建设和升格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为目标,力争建成沿边高水平示范职业大学。
  • 学校简介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国有大型企业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校以工科为主,经、管、文、法、理、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法学院、理工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2个教学部,开办4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630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共922.42亩,分为高新、空港两个校区。 学校自创办以来,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考研考证、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现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相继获得“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云南省民办示范院校”“云南省民办首家按学分收费院校”“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示范高校”等称号。近年来, 年又相继获批“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绿色铝模板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BIM装配式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数字化学习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综合实验示范中心”“电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重大建设项目及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BIM装配式建筑概论”获批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依照学院章程依法办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为抓手,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校师生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大力推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三”工程,开展“四史”学习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引领学院发展、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校“三风”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凝聚师生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强化应用、多样培养,以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主体构建了能满足知识、能力、素质及人文教育等多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证培养、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国际交流培养、互联网+教育培养五位一体的多样性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搭建了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学校投资方)、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滇中经济开发区、地方机构五位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三是形成了课内教育、导师跟踪、企业联合、实践、产业匹配五位一体的培养全链条;整合和优化资源,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 专业建设 学校目前共设置40个专业,分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单位2个,校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学校现有40个校内实践基地,华为、思科2个网络技术学院,学校专业中,60%以上的专业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40%以上的专业服务于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布局,30%以上的专业对应云南省五网建设工程。为相关产业的全面配套提供了较强的人才保障与支撑,专业群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西部和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重点产业布局匹配度高。 师资队伍 学校实行专家治校,海内外延揽名师,组建了一支由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现已建成一支由1名云岭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领衔、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67%;双师型教师达4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4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30%。学校教师队伍具有优良的理工类高校影响力和教育教学声誉,保障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学校广泛开展与海外、省外、校企、校政、校研和校校多元化合作 , 与投资方下属 11 家企业签约形成产学研教育联盟,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学校还与校外企业建立了 80个校外实习基地。 国际交流 学校以“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校声誉、增强社会效益”为宗旨,开放式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多元合作、多样培养,实施应用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专业联合培养、课程嵌入、成建制式海外学习+实习、海外实习+就业、4+2本硕直通车、硕士奖学金、汉语志愿者等项目,正在逐步形成培养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学生管理 学校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学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了“津桥讲坛”,“一院一品”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坚持开展“两大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文化活动月”、“四大体育赛事”、“五大文艺汇演”、“六大教育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每年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团学干部培训班”,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以及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成立涵盖科技类、创新创业类、表演艺术类、文体活动类等6个类型社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资助 学校构建了奖、助、贷、勤、免、补学生奖助体系。品学兼优学生可按照学校及相关文件申请国家、省政府、学校及社会(康旅奖助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校完成认定后可按照学校以及相关文件要求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照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政策执行)、勤工助学、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资助。另外,按照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每年获奖助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以上。 培养成果 建校二十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分布于国内、国外各个领域。截止目前已有26446名学生顺利毕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98.17%。,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25%。 学校连续七年荣获“云南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学校相继培养了荣获第一届“云南省创业省长奖”的刘尧;荣获“云南民办教育十大人物”,创办了云南长水教育投资集团的张韶维;荣获“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被墨尔本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吴思思;荣获“云南省创业之星”的侯易非;创办 M60 文化创意园,荣获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的方彬;荣获第十二届“云南省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的戚盛楠等优秀学生;被复旦大学录取为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工作后担任泰和泰(海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律所行政委副主任,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监事,中国民主建国会海南省委法制委员会委员的符棋锋。 学生出国深造、考研升学、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也不断攀升。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未来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和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发展契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推进改革,坚持提高生源数量与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开拓创新,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省跨越式发展战略。同时,找准学校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云南领先,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 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市呈贡区
    学校简介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2198人,硕士研究生1977人,博士研究生23人,留学生181人。有11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0余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现有纸本藏书110余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校本部有教职工800余人,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名中医1人,岐黄学者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千人计划产业人才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2人、名医专项15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0人;技术创新人才2人,培养对象3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7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聘有4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60余年来,几代名医名家倾囊相授,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有的植根云岭,造福桑梓,有的远涉重洋,光大中医,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勉生;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原院长王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王向明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校友。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站点18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6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学校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四大平台,弥补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科研平台短板。与省药监局共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中医药联合专项基金”,是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学校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建有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早在1990年就代表中国与西班牙合作办学,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开创了中国中医药领域海外办学的先河,被载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史册;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持续开展面向区域内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医药人才培养。从2007年发起并连续主办10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于 2016年、2018年举办2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先后获批“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 “中国—老挝中医药中心”2个国家级中医药中心。在中医西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已连续举办9届中医西学国际论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商务部认证的“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基地”、国家卫健委批准建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基地(云南)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南亚东南亚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传统医药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欣逢盛世,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进产业之首,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昆明被批准设立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学校将顺势而上、乘势而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围绕云南三大战略定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西部有显著优势、在全国有鲜明特色、面向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咨询: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871-65918241,邮编650500;本科报考咨询: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本科招生办公室电话:0871-65918999。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 学校简介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1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成立、独立设置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学院行政关系隶属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接受云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云编办〔2019〕50号)文件精神,将学院确定为云南技师学院(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套内设机构的资源融通的办学模式,正式开启了探索技师学院、高职学院融合发展的道路。s学院全景.jpg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安宁市昆畹中路23号,占地面积1158亩,拥有单体建筑32栋,总建筑面积40余万平米,建设有2个世赛集训基地、3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公共实训基地。现有教职工564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301人,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总人数90人,占比34.88%,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云岭教学名师2人,现有在校生5153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院坚持“德融四海、技行天下”的校训,秉承“崇德尚技、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长期坚持常抓党建强保障,优化师资固基础,对接产业调专业,规范教学育人才,搭建平台展风采。构建了“品德铸魂、技能立身、体美添彩、劳动塑形”人才培养体系、“四化三式”(一体化、项目化、模拟化、竞赛化,情景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五廉一体”工程、建立“七位一体”监督体系,保证学院办学和校园安全秩序运行顺畅。s图书馆.jpg学院是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摇篮,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刘旺才老师选为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教练,指导学院郑棋元同学(现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为学院教师)获“移动机器人”项目世赛金牌,段宜宏老师担任“飞机维修”项目翻译助力该项目获得世赛银牌,实现了云南世赛金牌零的突破和中国在该项目没有金牌的历史,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云南增添了光彩。近5年来,学院共获世界级技能大赛金牌1项,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19项,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65项。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目标,服务云南“五网建设”和“八大产业”,着力打造政治校园、清廉校园、法治校园、工匠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美丽校园、智慧校园、民生校园,不断提升硬实力、打造软实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发挥学院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 学校简介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公办,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昆明市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1955年原林业部昆明林校建立至今,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材成美、树木树人”的校训、“青山有我、绿树成荫”的校风、“修枝修己、厚德厚生”的教风和“笃行敏学、自信有为”的学风构成了“以树木精神做树人事业”的大学精神核心内涵。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学校历经六十余载更迭发展,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林业局80%的技术骨干是学校毕业生,被誉为“云南林业人才的绿色摇篮”。学校现占地面积728.6亩,有金殿、杨林两个校区,下设生态环境工程、工业工程、园林园艺、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文化旅游、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马克思主义等8个二级学院、1个通识教育中心,在校全日制大中专学生19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300余人,图书馆藏书资料72.47万册。有教职工556人,其中专任教师407人,博士17人(含博士后2人),硕士209人),教授20人,副教授(含副高)87人。有省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创业创新课程项目1门;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3个,产教融合基地1个;校内实验实验室(基地)110个,校外实训基地79个,其中8个为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2019年获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2种、38个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选。学校建成高分云南中心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为全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家通过学分制收费备案的高职院校。作为云南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开设43个专业,其中1个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7个教育部认定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基本形成多协调发展的专业大格局。通过“三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改革和创新,学校完成由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到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及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的转型,建成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获130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子课题)2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948项目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8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4项、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2项、省科技厅各级各类项目28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100余项,进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果库5项;教师主编或参编各类统编教材及院内使用教材120余种,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500余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6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个。作为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高职院校,学校现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秘书长单位、“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云南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云南开放职教集团、云南省绿色能源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被指定为中国--荷兰FCCD项目培训中心。2016年成功举办外交部亚洲司项目“首届中缅森林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论坛”,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合作“2+2专升本”双文凭联合培养、中国五百强“走出去”企业老挝太阳纸业合作开展留学生“订单”培养;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孟加拉国教育部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协议,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来华学历教育留学生,共培养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60余名学历留学生。2017年学校荣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高职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十佳易班共建高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昆明市园林单位等殊荣。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学生集体、社团和个人涌现出一批全国高校优秀学生集体、社团和个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续12年获云南省教育厅就业目标考核“一等奖”,被评为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就业“五强”。2018年教学与学生管理案例被确定为全省高校15强典型案例(教学管理第一、学生管理第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全国高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学校五项调查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抽样调查的云南十所高校中名列第一。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双高”学校建设为目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专职专业、树木树人,守护生态、服务地方”发展定位和“立德树人谋发展、内涵建设提质量、强化技能促就业、工匠精神强素质、立足林草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主动服务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走出一条融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