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线
2021-07-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江苏省2021年普通类本科批次投档线(物理等科目类)

江苏省2021年普通类本科批次投档线(历史等科目类)

----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始建于2002年3月,2005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10年9月,学院移址泰州市办学,为首家进驻中国医药城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独立学院之一。学院现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制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药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8个本科专业。具有相关专业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权和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权。学院师资优良,多年来,建设了一支以母体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为龙头,自有专任教师为骨干,特聘教授、 兼职教授为支撑的专兼结合、高素质高水平优秀师资队伍,14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为学院的建设保驾护航。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积极探索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狠抓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内部运行规范高效,形成了体现时代特征、医药特色,“校”“城”融合、注重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格局。学院秉承南京中医药大学“治学严谨,继承创新”的优良传统,依托母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质量,稳步发展,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母体大学一大批实习实践基地及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数百家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习、产学研结合的场所,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武书连2019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入选“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 ,全国排名第13,省内排名第4。全院师生将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区域经济和泰州中国医药城产业发展的新型独立学院。
  • 学校简介底蕴深厚的办学历史:沙洲职业工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84年,作为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被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寄语“沙工有如扬子水,不尽人才滚滚来。”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自开办之初一直担任名誉院长,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题写校名,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勤奋、求实、开拓、进取”的校训。•独具优势的外部环境:学院坐落于全国闻名的张家港市,地处沪苏锡一小时城际圈内,紧邻沪通长江大桥。作为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工业港城,张家港市经济繁荣、城市宜居、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产业发达、人杰地灵的区位优势,为学院的事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实力不凡的办学条件:由政府投资12亿元的新校园占地530亩、校舍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现代、基础设施先进、环境生态秀美、文化气息浓郁,教学、实训、科研等设施设备先进,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科技服务平台。23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副高职称的占47%、研究生学位的占65%,有多名省级名师、“333工程”培养对象及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等。•服务发展的专业设置:学院开设建筑、纺织、机电、电子信息、经济管理、基础科学、思政教研部7个系部30多个专业,其中有1个教育部“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2个央财支持重点专业、3个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近年专转本、专接本的录取率达80%,学生还可以出国至美国荷晶大学、韩国昌原文星大学等进一步深造。•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师生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以及教学成果技能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办学35年来,学院累计培养全日制大专毕业生近3万余名,与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在校内联办19个本科学历班,举办多种类型的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及企业员工培训。8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张家港,成为本地主体产业、重点企业中的骨干,数千人走上高层管理岗位或成功创业,被称为“盛产老板的学府”。学院服务地方案例入选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生为本的育人设施:学院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高水准的技能训练助力学生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高品位的创业园和众创空间成为地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张靓丽的名片;堪称一流的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创新创意、文艺娱乐、健身锻炼等业余活动;学生公寓、美食广场的优良服务营造“家的感觉”。•再创辉煌的办学愿景:学院秉承钱伟长老先生“眼光向下、开放办学”的谆谆嘱托,坚持“根植张家港、融入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理念,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急需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搭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多样社会培训服务”为办学使命,在“十三五”期间,为港城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为职教现代化建设引领县域高校的改革创新。
  • 江南大学无锡市滨湖区
    学校简介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9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体育部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筹)。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30人,其中专任教师2173人(含研究生导师1417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7.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0.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3.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7人、“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8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在53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0609人、博硕士研究生10940人、留学生670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7.8%,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获批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工作实施先进单位”,获批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28.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实施“艺术课堂”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女足和乒乓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其中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荣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女子室内五人制锦标赛季军和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部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金3银8铜,“创青春”3金4铜,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5金1银。学校涌现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冯漉、魏佳星,以及入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的90后创业典型徐铭骏、胡佳威、范冰、张晓军等创业典型人物。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43个;建有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7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6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19年国际专利排名中,我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13位,中国高校第5位;在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上,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1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3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3.54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设计学”位列A-档;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2‰;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7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5名;在人民网发布的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31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市姑苏区
    学校简介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2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7.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8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5TB,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9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8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0人,高级职称699人,博士61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双创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学校以“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强化内涵、树立品牌、培育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汽车工程、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及电商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得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含应急管理学院)2个。获得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4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项省重点专业(类)、8个省特色专业,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4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40余个。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和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9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开展交换生项目和科研合作;与德国和英国3所高校开展“3+1”和“3+1.5”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成立中美学院,与美国3所高校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4年制本科学历留学生。另外,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多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成就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轨道交通行业办学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高职院校之一,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高校,是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新时代,学校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卓越新南铁的发展目标。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1953年,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时名为上海轻工业学校)商科并入我校,1955年起更名为南京铁路运输学校,长期隶属铁道部管理。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成建制由铁道部划转江苏省地方管理。建校80年来,始终坚守“职教报国、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传承教育救国、现代职教、铁路行业三种禀赋,坚持“走合作办学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铁路基因的兴路强国时代新人”,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铁路“黄埔军校”。学校办学条件优质。现有浦口和建宁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0337人,教职工604人,设有运输管理学院、通信信号学院、机车车辆学院、供电与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开办专业36个,构建了以轨道交通专业为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体系,其中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行业领先,会计、艺术设计等地方专业省内一流。建有全国唯一、连接铁路正线、列车开进校园的高铁实训基地,集成高铁六大系统,全真高铁设备,技术与现场同步,实训条件全国一流,成为“江苏铁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定点培训单位、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办学实力行业领先。在行业学会、行指委等组织中担任主任、副主任,牵头铁道运输类专业升级及数字化改造,牵头研制教育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引领行业院校铁道类专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行业名师、全国铁路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国家规划教材同类院校领先。建有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建有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研究中心”、江苏铁路教育馆等,是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校共有9个党总支、7个直属党支部、3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20名(含在职教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学生党员)。学校党建成果突出,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分别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支部工作案例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学校纪委3次蝉联省纪委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团委当选全国铁道团指委副主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2次入选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等方面不断突破,涌现出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学生综合素质高,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500多人次,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以及各类文体竞赛中摘金夺银、成绩突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表彰10余次。涌现出全国铁路劳模、“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和全路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学校国际合作引领行业院校。牵头搭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等4大国际合作平台,覆盖“一带一路”,订单招收培养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埃及、老挝挂牌成立铁路海外培训基地,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列车调度员岗位培训;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承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共同开展蒙内铁路职业岗位人员培训、合作编写全英文培训教材,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学校社会声誉卓越。招生就业两旺,录取分数线连续8年名列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企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3/4左右在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就业竞争力和半年后薪酬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三名,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心仪的高职院校之一,毕业生成为铁路企业用人单位的首选。学校服务江苏轨道交通发展不可替代,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优势独特,不断推动卓越新南铁建设,致力为现代化铁路强国建设和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力量!Introduction to 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VIRT)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VIRT) is a full-time public regular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junior college) under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angsu and fil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e is a high grade occupational junior college in Jiangsu Province, a quality higher occupational college at the State level, and a high grade occupational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with various disciplines. NVIRT was formerly No. 1 Occupational School of Nanjing Special City set up in 1941, which was renamed as Nanjing Rail Transport School under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and upgraded to higher learning occupational college in the name of NVIRT in 2002. S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local jurisdiction of Jiangsu by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in 2004.Eight decades of vicissitude has enriched the NVIRTers with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mpowering the students with moral, dedicating to the rail cause and serving for the community” in the historic perspective. The hardship and struggle have led to excellent traditions and rich rail campus in addition to its output of quality skilled graduates, which has thus been highly acclaimed by the society. NVIRT has opened a new chapter since its upgrade to the college. She has show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1st appraisal of higher occupational or junior college training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a model junior colle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new campus in Pukou was initiated and new innovative training system was commenced.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the industry or regional large company has been entered for tailor-made training. High level practice platform combining industry and teaching has been set up and co-training with other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has been forwarded. Th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or sci-tech industrial park co-sponsored with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companies have been built to remodel in a way of integrated learn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NVIRT has been rewarded as “one of the top 50 service contributors of junior college”, “one of top 50 with international impact”, “advanced entity in occupational training at provincial level”, “civilized campus at provincial level”, or “advanced entity in graduate employ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Her enrollment marks have been at the top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and her graduates have ranked at the top 3 in job competitiveness for 6 consecutive years. NVIRT has been listed as an excellent higher learning occupational college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elected as a high level junior occupational college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disciplines.The institute has seven secondary schools, namely the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the School of Rolling Stock and Vehicles, the School of Power Supply and Engineering, the School of Finance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School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rt and Design. There are six teaching departments, e.g. the School of Marxist and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t has opened majors in Rail trans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Railway signal auto-control,EMU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ower Supply Technology,Market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the rail transit industr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With the new target of “New NVI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 level” defined by new Party Commission, NVIRT, having its base in Jiangsu, will make great effort in emancipating minds, deepening reform, highly implementing college’s f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n excellent college focused on quality, talents,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enness, entirely promoting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which has been orientating to Jiangsu, facing China, serving the industry of railway and urban rail transit, aiming at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focusing on the main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by strengthening their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with patriotism, craftsman spirit and rail gene, those of whom will make contribution to better serve transportation strateg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onstriction for “New Jiangsu on railway”.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