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高考新政策明年不会变 教育部调研组已抵粤
2009-02-1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近日,教育部宣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就20个问题征求意见,其中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备受社会关注。记者昨日得到可靠消息,2月6日教育部调研组已经来到广东,征求广东教育界人士的意见。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认为,广东2010年“大文大理”的高考方案和今年下半年即将实施的高中“会考”政策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教育理念在大方向上一致。这意味着广东高考政策短期将不会发生变化。

  广东高考短期内不会变

  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新方案最大特点就是分“大文大理”招生录取。这与教育部征求意见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相冲突?2010年广东高考政策是否有变?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2010年即将实施的高考政策是广泛调研及征求民意后颁布的,它是多年来广东高考政策改革以来较为顺应民意的方案,因此,短期内这一高考政策不会发生变化。

  杨开乔指出,2010年广东高考方案实行“3+综合”模式,虽然是“大文大理的”招生模式,但在考试模式上取消了“X”科,并增加了与高考录取挂钩的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目的就是保证学生进入高中后不会偏科、全面均衡的发展。“学生在高中时,把该学的文理基础课程都要学完”这正是“高中文理不分科”的体现,与国家的核心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该高考方案一定会稳定一段时间。

  教育部调研组已抵达广东

  记者昨日同时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月6日,国家教育部调研组已经来到广东,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可行性”进行调研,并听取了广东关于2010年高考新方案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情况的汇报,教育部调研组人员一致认为,广东刚刚颁布的2010年“大文大理”的高考方案和今年下半年即将实施的高中“会考”政策是十分可行的,认为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教育理念在大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意在让高中学生“文中有理、理中有文”接受全面均衡的教育。这也意味着广东高考政策短期内将不会发生变化。

  广东省教育厅刘育民副厅长是这次教育部“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可行性”调研组的成员,也是广东高考改革历程的见证者,目前又负责广东基础教育管理工作。

  昨日他向记者表示,本周三,教育部调研组还将前往北京、江苏、上海三地,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可行性”的意见进行调研,目前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待调研结束后,会将相关情况向外界公布。

  2010年广东高考方案

  ●高考实行“3+文/理综合”

  ●同时进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与录取挂钩。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测评共同作为考生学业测评的依据

  广东高考卅年

  1977年:恢复高考,文理分科招生。除语数英外,文科生不考理科课程,理科生不考文科课程。

  1996年:实行“3+2”模式,即“语数英+文科二门”或“语数英+理科两门”。该模式依然维持着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分隔界线,只是在考试科目上略做调整。 

  1999年:试行“3+X”方案,语数英3科算总分,“X科”分数为录取资格线,仍是文理分科。

  2001年:改为“3+综合+X科”。综合科涉及文科、理科知识,文理科明显界线被打破。

  2007年:改为“3+文/理基础+X”。

  2008年:出台2010年高考新方案,即“3+文/理综合”模式。同时推出了“进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案。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测评共同作为考生学业测评的依据。

  香港:数十种科目供考生选择

  在香港,中学考试有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之分,两种考试设有考试科目多达数十科,充分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和考试。

  中学会考是学完中5之后的考试。考试共有46个科目供学生选择,考生最多可报考10科,平均报考科数是7到8科,其中中国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科目。前后共考2个多月。

  高级程度会考是学完中7之后的考试。分高级和高补两类,高级19科、高补20科供考生选择,考生最多可考8科,平均选考5科。 (记者 薛冰)

热门院校

  • 嘉应学院梅州市
    学校简介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梅州市地方立法与研究基地”;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足球特区、陶瓷产业群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大量地方党政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广东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20多所高校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交流。近年来,派出73批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遴选5批38名教师参加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派出23批次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的应用型人才。——砥砺奋进,开创新局。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抢抓国家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广东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申硕”工作为重点,以规模质量协调发展为根本,推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市黄埔区
    学校简介广州航海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省级试点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我国华南地区航运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2018年,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1年4月,广州交通大学建设项目立项获广州市发改委正式批准。2021年5月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1年5月,学院获批成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面积68万多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其中黄埔校区毗邻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琶洲校区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溯源地广州黄埔古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服务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勤学 善思 厚德 求新”校训;立足广州,面向华南,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以服务海事为特色,工学为主,形成工、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院现有教职工854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22人,占专任教师36.3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9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31%;“双师型”教师237名,占专任教师的38.85%。学校现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7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教师中有两位高级船长受中央军委和交通部委派先后3次担任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船长。学院设有海运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航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管理、邮轮工程与管理等32个本科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62人,继续教育学历学生5507名。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123个,含校内实习工厂和设备完善的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校外实践基地88个,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学院拥有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成国际海事组织(IMO)示范课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等20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9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8项。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级科研平台11个,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多篇专项咨询报告、提案、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广东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课题100多项,其中,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获得市厅级及以上课题 180项,横向项目520项,总经费5377.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85篇。广州航海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共建“中英联合海事研究中心”,与外交学院共建“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海上合作基地”,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共建“泛珠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与澳门城市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等22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广州航海学院以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7万多人,遍布华南地区航运、港口、航道、物流、海事等部门。2020年12月,1991级船舶驾驶专业蔡木德和1993级轮机管理专业程邦武两位校友同时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与校友“王牌轮机长”吴有胜、“金锚奖”船长李志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州航海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强,引领华南地区海事教育发展,是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教育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 学校简介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1958年创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药物制剂、中药制药、药物分析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排名分别居全国第8、第9、第10,省内第1、第2、第1。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3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内科学等19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4万余人。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2017年率先跨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至今,化学、药理与毒理学于2020年、农业科学于2021年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并列第21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第4。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2021年11月,学校增列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建有“国家级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教育部糖脂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3个,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437项。近年来,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国家专利优秀奖等;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项;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826人,其中专任教师149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人员占比89.9%(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比4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9.3%,共有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其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16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以维护健康、呵护生命为己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药医及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4万多名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三分之一。学校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4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承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暨中俄国际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峰会、第25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2019中国整合药学大会暨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云浮)高峰会议、2020年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等,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 学校简介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于199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十五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肇庆市。学校占地面积1283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多人。学校拥有星湖和大旺两个校区,星湖校区坐落在肇庆七星岩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大旺校区坐落在肇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校园建筑中西合璧、优美典雅、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被誉为全国最美民办大学之一。办学25年来,学校秉承“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校训,坚持“海纳百川、坚韧执着”的办学精神,不断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先后被中央教科所、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评为“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 “广东省十佳民办高校”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殊荣。——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形成了以工、管双轮驱动,工、管、经、文、艺、教育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建有计算机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财经政法学院、健康与家政管理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17个本科专业、53个专科专业。建有计算机信息、建筑工程等6个专业群和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建筑、财经商贸、艺术创意等五大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80多个,现有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财政资助专业7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决策咨询基地1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建成省市级科研平台6个,获批省市(厅)级科研项目立项163个,其中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核心期刊52篇;获批国家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优良。现有专任教师967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职称215人、中级职称296人,硕士学位教师389人、博士学位教师21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8.72%。同时还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42人。引进了一批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博士,以及具有行业或企业经验背景的高层次人才。2020年,学校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坚持立足肇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培养高层次技术型技能人才,构建了以文化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创业精神“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并重的协同育人机制,与区域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粤嵌”和“电竞”等7个产业学院,推行教师“双师型”和学生“双证书”制,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搭建了大学生创业教学、创业培训、创业孵化三级平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累计为社会输送近6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2017年、2019年学校分别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园基础设施完备齐全。新建成图书馆馆藏图书127万册,电子图书364500册;建有国际标准跳水游泳馆、网球馆,先后成功承接过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游泳争霸赛等重要赛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亿元,各类实验实训室、计算机机房、语音室、舞蹈训练房、钢琴房等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户外体育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学生公寓及热水供应、洗衣机等生活设施齐备;饭堂主副食供应、校园商业街、校园电动巴士、ATM自动取款机等便捷服务。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大旺校区“领航计划”、创新强校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打造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争当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的排头兵,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 学校简介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女子高职院校,创办于1981年。2020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以来,学校被认定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广州培训基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目前处于一校三区的发展格局,现建有番禺校区和海珠校区,清远省职教城校区正在筹建中。番禺校区毗邻广州亚运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校园环境幽雅,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海珠校区在广州塔附近,2016年3月获省人社厅批准为“第二批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区域共享型的“广东女性创新创业基地”,并纳入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体系一并建设。学校还与番禺区教育局共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番禺附属幼儿园,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改革示范园。学校现有在校生8900余人,设有教育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旅游商贸学院、应用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五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开设专业近30个。建有136个校内实训室,17个实训基地,20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7名;聘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大师3名,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企业兼职教师36名。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占83%,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9.27%,已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5.3%。各专业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聘请校外的专家、企业家和业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全力推进“三维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12月,学校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牵头打造了我国首个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政、行、校、企多方联动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2016年3月,学校又牵头成立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海珠校区建设成省级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学校是广东省委党校唯一指定的中青年女干部培训基地,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培训58期学员,为广东乃至新疆、西藏培养中青年女干部近3000名。学校还与港澳地区及日、美、德、澳等国多个高校和妇女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广东省多所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本科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高尚品德、高雅气质和高新技能的创新性女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发挥性别优势,创建女校品牌,形成以女性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大力发展妇女干部教育、妇女技能培训、妇女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女性终身教育的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将“创新强校工程”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教育部骨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等4个专业群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7个(含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中心(创新中心)7个。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169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第三方机构独立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8%以上,远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在开发女性潜能、促进女性就业、探索女性特色教育、推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领导对女院给予亲切关怀,张德江、汪洋、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小丹、卢瑞华、张帼英、李鸿忠、刘玉浦、林少春、温兰子、雷于蓝、覃伟中等省领导曾多次莅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殷切期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