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统考即将开始
2022-05-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统考将于5月10日开始。全省按专项设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五个考点。

省教育考试院再次提醒考生:

1.认真阅读准考证上的内容,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和考点发布的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不得参加考试。

2.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按考点公布的时间、方式及要求报到和考试。

3.赴考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考生须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N95口罩。

4.进入考点时须主动出示“苏康码”“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应试承诺书》《健康状况报告表》,接受体温测量。

5.请考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在考试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因受伤而影响考试。

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含高考文化考试成绩和所有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违规事实将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刑法》规定,凡组织作弊、替考或帮助他人作弊,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考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考试期间(5月10—17日),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为025-83235975,举报邮箱为jstyzs2022@126.com。

各考点信息发布网址如下:

南京师范大学:bkzs.njnu.edu.cn

南京体育学院:zs.nipes.cn

江苏师范大学:bkzs.jsnu.edu.cn

苏州大学:zsb.suda.edu.cn

扬州大学:zhaoban.yzu.edu.cn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代码1233)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之称的徐州。学校始建于1956年,具有60多年的历史,办学特色鲜明,人文底蕴厚重,曾培养10万余名专业人才,有无数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学校一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发展与保护为主体的专业群,是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工程类专业院校。学校现有泉山校区、云龙校区、新沂校区和沛县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40万册,并建有208个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7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药品食品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生物装备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4所附属医院,设有药学、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现代农业、护理、康复治疗、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医疗装备、环境工程、财经信息等40个专业,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服务徐州“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全日制在籍生1万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高级职称148人,硕博士204人,“双师型”教师257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8人,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8人,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愉快工作、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三快”办学理念,以涵养学生人文、提升学生技能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大力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着力学生技能培养、情商养成、兴趣延展与个性飞扬,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校学生可就业、可创业、可升学。与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建有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资助。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升本、考研提供渠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淮海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 学校简介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审计、会计、金融人才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南京审计大学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0余人,其中教师5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80%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职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同时共享南京审计大学和仙林大学城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校设有会计与审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商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学部,设有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师范类)、环境设计(艺术类)等19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万余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掌握前沿科学与应用技术的优秀人才。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是全国知名的以培养财经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雷丁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开辟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交流和出国学习深造的发展机会。 学校着力加强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和学前教育(师范类)等特色专业建设,拥有2个江苏省一流专业、3个星级专业。学校通过模块化教学不断满足学生出国深造、考研、考公务员、高质量就业等个性化发展需求,近40%的毕业生在毕马威、阿里巴巴、国家税务机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政府机关以及教育系统就业。大批毕业生考取了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研究生。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以及职业期待吻合度等均位于江苏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金陵古都,位于高校云集的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中心地段。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学术氛围浓厚,服务设施完备,景色宜人,交通便捷。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拥有6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00多个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纸质和电子图书馆藏100余万册,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进入新时代,学校整体谋划,全面推进,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社会满意度高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00号 邮政编码:210023网址:http://www.naujsc.edu.cn电子邮箱:jsxyzsb@163.com招生咨询电话:(025)85780055、(025)85780077传真:(025)85780047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淮安市清江浦区
    学校简介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肇建于1978年,2020年更名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是教育部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坚持思政工程立德,恩来精神树人,生产实训培技,双师队伍赋能,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培育两化融合人才,服务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秉承“明德尚行”校训,传承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勇于争先”的办学精神,长期形成和凝练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严谨、规范、求真、铸魂”的优良教风,“博学、慎思、明辨、躬行”的优良学风。学校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评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江苏“两化融合”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2020年度荣获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20年度普通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等次。学校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发展指数100强。建校以来,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占地1000余亩,坐落在风景秀美、充满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淮安高教园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精致,环境优雅,景致宜人、交通便捷。设电子网络学院、数字装备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智能交通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素质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遵循“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理念,紧扣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等49个高职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23个。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7个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建有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2部、省级重点教材29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奖2项;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7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9.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86%,“双师”素质的教师占86.37%;现有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人选23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8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0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1名,省科技副总15名,江苏工匠1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类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并蝉联“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0个,建成各级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工种技能鉴定。2007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投资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内单体生产性实训基地;2018年与戴尔公司共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化示范中心;学校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各主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167个,是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与联想、华为、中兴、立讯、鹏鼎、敏实、京东、华润、富士康、奥的斯、保时捷、新华三、新美星、中邮建等11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成立立讯学院、臻鼎学院、富准学院、联想学院、西子奥的斯学院、易宁正弘电商学院等6个企业学院,设立富誉自动化班、苏州轨道交通班、嘉环订单班、迅达电梯班、京东物流班等45个企业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率先在全国推进人生导师制,着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生德育体系与“大思政”工作格局,始终扭住“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注重文化育人,入选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职业技能显著增强。自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12年参赛、12年夺金,共获得一等奖32个,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学校7次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围绕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地方经济发展,完善了教师激励、资源共享、师生协同和成果转化机制,全面提升了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专业(群)科技平台“全覆盖”。近三年,建成省级优秀科研团队3个,主持和参与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7项。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建成14个省厅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位列全省高职院第一。强化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获省教高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农业技术推广奖、轻工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授权专利1101件,授权发明专利99件,科研到款6522.9万元。高职发展智库显示,2020年度我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排名全国19名,发明专利授权数排名全国39名。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59件,专利转化数量186件。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开创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近五年,先后与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共邀请境外学者来校访问150人次,外派骨干教师境外研修338人次,外派学生出境学习176人次,接收16个国家海外留学生142名,专任教师在国外公司、国际期刊、国际机构、学校等担任职务27人,国际化办学氛围日益浓郁。2019年我校获批淮安市首个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汉语登记考试(HSK)考点。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加强与西部省区职业教育合作,与西藏、青海和贵州等地高职院校建立校级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与西部部分中职校合作,东西部教育区域合作工作呈现全面发展态势。积极服务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与省内13所中职校合作开展“3+3”分段培养项目,与省内7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专接本”教育,与西部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与省内3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本科教育,与省内1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4+0”本科教育,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学校努力探索一条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令人瞩目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先后多次被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教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省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和“江苏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立足淮安、面向江苏、辐射全国”服务面向,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为抓手,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发展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认可”高职名校,在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中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全国三八红旗手鲍莉萍女士投资创建,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院校。2000年开始招生,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校二十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办适合的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诚信、创新、奉献”的校训,弘扬“严谨、务实、勤奋、笃行”的校风,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服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使命。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现已拥有汽车、机械、建筑与土木、电子信息、经济管理、人文社科、数字艺术类专业3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导,经、管、理、文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有省级建筑工程技术重点专业群1个,省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1个,省级数控高职实训基地1个,省级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学院拥有院级重点专业群5个,院级品牌专业5个;建有8个校级实训中心,30多个技能教学模块实训室,校外实训就业基地70多个;拥有省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重点教材3部,省级在线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建有金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拥有数控、机械、汽车、电子、信息、服务等6大类17个职业的100多项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资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兼职教师3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近33%,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达6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坚持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引领。现与企业共建了“京东电商学院”、“金肯建科建筑工程学院”、“金肯电竞学院”等产业学院,实施以“校企双主体 培育双主线”为基础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双师引领、协同育人”、“厂室合一、学做交替”、“课程嵌入、双证融通”等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学院办学环境宜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背靠优美旖旎的铜山,环绕亭台楼阁倒映的春涛湖,风景秀丽,校园优美,空气清新,为莘莘学子们营造出恬静而闲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院毗邻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紧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地铁S9号线直达“铜山站(金肯学院站)”,交通便利。在喜庆校庆二十周年之际,全校师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正聚焦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依托长三角区域和产业优势,努力建设以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为主要特色的非营利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百年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中外文藏书190万余册。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深兰人工智能学院、刘海粟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行业产业学院和研究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7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博士学位教师500余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聘请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院士2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江苏省突贡、“双创人才”、“333工程”“外专百人”、“特聘教授”、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近200人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卓越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江苏省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平台(项目)20余个(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品牌、特色)专业、一流(精品)课程、规划(重点)教材等近120余个(门、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近五年,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500余项。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毕业生,培训了数万名中高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教育学、机械工程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亮点。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20个。 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60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近1800项,科研到账经费4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0余件。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智库建设,推进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工程技术协同创新,加大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关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的多层次合作,与10多个省内外市、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23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标准和资源,重点打造以中德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澳门、台湾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英、法、美、加、澳、新、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百余名外籍教师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目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 学校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继往开来、实干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