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2016年普通高考考生志愿确认及修订办法
2016-05-3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进一步确保考生填报志愿信息的准确,减少考生的填报失误,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制订本办法。

一、实施程序

1.区县招办负责组织本区县考生填报志愿,通过“考生志愿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考生志愿。

2.报名单位负责打印“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组织考生确认志愿。考生如对本人志愿信息有疑义,可填写“天津市普通高考考生核对志愿申请表”,申请核对本人志愿。

3.报名单位组织专人负责对申请核对志愿考生的原始纸介质志愿表进行核对,并规定时间内将核对结果通知申请人。

4.区县招办负责按照核对结果及时进行修订、整理本区县考生志愿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本区县考生志愿信息和全部

“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报送至市高招办。

5.考生的原始纸介质志愿表等材料由区县招办保存,保存期限为三个月。

6.考生须按时确认本人志愿(未提出核对申请的考生,视为所填志愿自动确认)。

二、修订范围

1.根据我市填报志愿工作有关规定和网上录取系统设置要求,对于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中只打印出阿拉伯数字、没有显示出汉字名称的考生志愿,其对应志愿代码属于无效代码,考生可申请核对;对于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中显示为汉字名称的志愿信息,属于有效志愿,不在申请核对范围,有关单位不得接收考生的申请。

2.各有关单位在核对考生志愿时,应按照考生原始纸介质志愿表的客观真实情况逐项进行核对。如考生志愿代码确属无效代码的,须依据原始纸介质志愿表上填写的志愿信息进行修正。

三、工作要求

各区县招办要结合本区县实际,加大培训宣传和咨询力度,使考生知晓确认志愿信息的目的和程序。要严格履行工作程序,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严禁违规操作。对不符合修订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修订,并向其说明原因,积极做好解释工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和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其中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建于1951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958年至1962年,曾改制为专科层次的天津铁路学院;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于2000年由原天津铁路成人中专学校和天津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合并,天津铁路成人中专学校建于1953年,是国家级重点成人专业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记载为“中国职工教育的代表”,天津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建于1986年,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4年9月,在铁路系统进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中,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和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被同时移交天津市,隶属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求,2004年1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5月通过教育部备案并同年开始招生,2005年8月天津市政府批复成立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核心职能】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轨道交通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培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现设有铁道工程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铁道电信学院、铁道动力学院、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举办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30个专业。学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轨道交通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技术培训基地;坦赞铁路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硕士)培养基地。【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魂,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思想建设促进政治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政治建设,以问题导向引领内涵提升”的新时期党建工作思路,秉承“崇德、尚能”校训和“团结、勤奋、严谨、文明”校风,传承“我以学院为荣、学院以我为傲”的优良传统,遵循“文化引领、质量立校、内涵建设、校企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建国际品牌、树国内名牌”的发展思路,弘扬“精神抖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新时代铁院精神,厚植“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的价值观和人才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校简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7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考察,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学校不仅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也要培养大批“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2018年5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校考察,勉励学校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40多年来,学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爱国、敬业、团结、创新”校训,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一、历史沿革。学校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近年来,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二、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城市副中心——柳林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56万平米,建筑面积46万余平米,馆藏图书52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90个,拥有5.6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现有教职员工1320人,其中专任教师86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占93.8%,博士占51.4%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占47.5%。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1.8万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机构,拥有全国高校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工程实训中心,5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本科专业52个。三、学科专业。设有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天津市一流学科2个、特色学科群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创立“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设有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四、科学研究。建有“智能车路协同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究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技术工程中心5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近年来,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2项)、社科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专利金奖1项。设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等38个学术研究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研究》为天津市一级期刊,连续多年荣获全国职教期刊评比一等奖。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131”创新型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等人才1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世赛专家组组长、津门工匠等30余人,国家级、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六、人才培养。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和“本科+技师——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形成本硕博全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本科、硕士和博士。现有三个天津市学生工作平台: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市大中专学校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荣获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效奖”,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推进大类招生,突出厚基础、个性化、小班化培养,设立卓越师资班、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与华为、海尔、中航联盟等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市开展中职师范生公费教育,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合作院校开展学生互换交流项目。来自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校攻读本、硕、博专业学位。近5年,3651人次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2017年,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第66位。2020年,学生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项金牌、四项优胜奖。8000余名优秀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全国和省市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为国家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天职师大贡献。部分毕业生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工程实训中心任教。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七、社会服务。学校是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委职业学校专委主任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高教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建有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和非盟研究中心3个CTTI收录智库。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制定国家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编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助力中国代表团在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作为突出贡献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学校获批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获批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全国中高等职业学校、国有大中型企业培训各类人才数万人。人社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八、国际交流。作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埃塞俄比亚独立援建“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牵头指导巴基斯坦建设“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和外交部培训基地,为60多个国家1200余名学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派遣教师250余人次赴亚非国家援教,培养培训当地师生2万余人。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促进文化交融。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特色,奋力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联系电话:022-88181500邮编:300222传真:022-88181501网址:http://www.tute.edu.cn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市滨海新区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按照新的模式和机制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部高教园区内。学院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的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拥有近千亩校园和万人规模,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学士学位证书。滨海学院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天津市有关高等教育特别是独立学院的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培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主动适应国家特别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凝练学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滨海学院整体办学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院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分别授予“中国最具竞争力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和“2015中国综合实力十强独立学院”称号。学院党委分别被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南开大学党委授予“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党组织”称号。滨海学院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传统,传承南开大学优良学风、校风,坚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为前提,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促进学生“公能”兼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先导,以科学研究和国际化为支撑,以培育塑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的具有滨海学院特色的高水平独立学院。滨海学院紧密依托南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滨海新区区位优势,紧密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需要设置专业。现设有经济管理、金融学、外语、法政学、艺术、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9个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的4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滨海学院先后从南开大学聘任20余位年富力强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学术、学科带头人,担任系主任、专业主任。学院教师队伍以南开大学雄厚的教师资源为依托,以自有专任教师为骨干,以优质外聘教师为补充,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为构建支撑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人才保证。滨海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把跨文化观念融入教学和校园文化之中,体现了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目前学院已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克鲁斯汀分校和日本函馆大学等35所国际(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在金融学、软件工程、环境管理、心理学、会计、市场营销等领域不断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建有一流的教学楼和拥有逾百万册藏书量的图书馆,针对各学科和专业特点建设有96个专业实验室和6个公共教学计算机实验室、10间语音实验室、1个外语自主学习实验室、1个电子阅览室,并有近百间多媒体教室和2个学术报告厅,配备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同时建设有室内外体育场馆、公能素质教育中心、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先进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为莘莘学子在校安心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学院校园环境幽雅、学术氛围浓厚。学院距市区27公里,交通便捷。
  • 南开大学天津市南开区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校区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33万平方米。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7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前10%,其中5个学科进入前5%;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5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599人,其中本科生16902人、硕士研究生10966人、博士研究生4731人。有本科专业9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2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7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15人、硕士生导师844人,教授930人、副教授86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8人、青年拔尖人才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5人、青年学者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40余人。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基地70余个,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中心、交叉科学中心等培育建设。2007-2020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三大奖”7项,其中周其林院士领衔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7篇。学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积极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文化文明繁荣发展。学校现有各类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创新中心、实验室等50余个,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茅,一批优秀智库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学校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33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先后授予陈省身等10余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政要等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 学校简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其前身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始建于1985年的原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与原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合并组建,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隶属于天津市政府。学校是“天津市2017-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被市政府确定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单位,明确建设目标“到2030年,力争成为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2013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海河教育园区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与我校师生亲切交流。201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德国参加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期间,将我校学生亲手制作的“鲁班锁”作为国礼赠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大大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2008年6月、2013年6月及2017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技能大赛期间三次视察我校。2011年4月,时任市委书记张高丽、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有关领导莅临学校,对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搬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7年4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陈昌智亲切会见学校有关领导。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出席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对学校工作给予高度肯定。2020年4月,时任天津市市长张国清到校调研。学校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29.73万平方米,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场所365个,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两万余台套、价值逾5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量是由德国、瑞士、西班牙引进的先进生产型设备,拥有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科普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5个,与中国民航大学共建“航空宇航特色学科群”。遵循“用高端装备、先进技术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实践教学的理念,围绕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打造多类型、产教融合型“教学工厂”。学校现有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交通技术与服务、软件与通信技术、新能源、经贸管理、文化创意与技术、应用语言等9大应用型学科专业组群,现有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25个,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着力建设机械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与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508名,其中学历留学生89名。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近三年累计8.5万人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20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4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4%。每个专业组群均配备外籍专家和客座教授,现有校特聘教授12人,客座教授60余人,先后在学校工作过的百余名外籍专家中,有5名获国家友谊奖、7名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部级教学名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中75%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3人,省部级技术能手4人,建有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策划、设计、承办、实施全国性技能赛项31项,先后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优秀学校奖、杰出教师奖和理论研究奖。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授权专利751项,2017-2020年派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448人次,获得资助经费数连续4年位居天津市各高校第一;在天津市率先建立高校社科联组织“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工作委员会。经过30余年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的办学特色。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级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学校拓展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韩国、柬埔寨、泰国、印尼、古巴、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获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职教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天津市引智示范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获批工信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试点示范”,获“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称号,设立天津市首个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西机电工程学院。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近年来,成功实施大火箭、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乐、大众变速器、弗兰德、菲尼克斯、GF、麦格纳、CSIP、森精机机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尔等重大校企合作项目,举办不同模式的订单班90余期,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学校系统构建“政、产、学、研、资、用”六元协同的教育生态系统,获批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津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累计注册企业299家。学校坚持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在柬埔寨设立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积极推进尼日利亚鲁班工坊建设;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依托瑞士GF、德国菲尼克斯、深圳固高科技、天锻科技等一流企业,打造“双创平台”;服务精准扶贫战略,支援贵州毕节职业教育,参与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对口帮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新疆双语班学生,结对帮扶困难村。学校秉承“崇实 求精 致良知”的校训和“海纳百川 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始终坚持聚焦工业发展需求,传承“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工匠精神,致力于培养“政治过硬、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理性平和”的高级技师、一线工程师、大国工匠。当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