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参考提醒
2024-11-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开考在即。为确保考生顺利参考,现将有关事项提醒如下:

一、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一)准备相关证件

考生凭专业准考证、身份证参加考试。专业准考证应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gkbm.sceea.cn)打印。

(二)参考注意事项

考生应提前30分钟持专业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进入考场,通过人脸识别身份验证后候考。入场安检将使用智能安检门,考生不得将手机、智能手环等通讯工具带入考点。专业考试所用的画板或画夹、画架、颜料、画笔、小画凳由考生自带,画板或画夹不能大于4开画纸规格,画架不得高于80公分,同时画板或画夹上不得刻画或保存有任何图案及资料,否则将视为夹带。色彩科目考试时,考生可自备直流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供电的电吹风等工具,用于吹干画面,确保卷面干爽。

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进入考点。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未经监考人员同意而擅自离开考场的考生不得再返回考场继续参加考试。

(三)合理安排行程,注意出行安全

考生应安排好出行方式,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的,须搭乘正规运营的车辆,需要住宿的须选择具有合规资质,合法经营的酒店。赴考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注意自身安全。

二、考试时间

美术与设计类专业考试

打印准考证时间:

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

考试时间:

色彩:11月30日14:00—17:00

素描:12月1日09:00—12:00

速写:12月1日14:30—16:30

打印成绩单时间:

2025年1月4日起

三、诚信守纪参加考试

艺术类专业统考属国家教育考试,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了解《考试规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考试期间考生严禁携带各种电子设备(MP3、MP4、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无线发射接收装置等)以及与考试有关的图文资料进入考场。使用通讯设备、电子设备拍摄试题并向外传送等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将视情况给予停考1-3年的处罚。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出售或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已触犯刑法涉嫌犯罪,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考试作弊将上报教育部并记入国家考试诚信档案。

四、美术与设计类各考点

交通示意图

(一)成都考点

成都市、阿坝州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成都考点第一考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成都考点第二考区: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288号),以上两个考区乘地铁7号线,公交51路、56路、56a路、138路、186路、332路、332a路、336路、343路等均可到达。成都考点第三考区:成都市龙泉驿区师上高级中学校(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惠王陵东路109号),该考区乘地铁2号线(惠王陵地铁站A出口步行1.9公里),公交855路、856路、336路、854路均可到达。

联系电话:(028)84767065、84768899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成都考点示意图

(二)自贡考点

自贡市、宜宾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自贡考点地址: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乘8路、38路、39路、41路、801路、805路公交车可到达考点)。

联系电话:(0813)5505999、5505678

3.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自贡考点示意图

(三)绵阳考点

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绵阳考点地址:绵阳师范学院高新校区(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可乘公交2路或805路直达高新校区)。

联系电话:(0816)2200001、2202650

4.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绵阳考点示意图

(四)内江考点

泸州市、内江市、资阳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内江考点地址:内江师范学院高桥校区明德楼。(乘127路公交车可到达考点)

联系电话:(0832)2340726、2175585

5.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内江考点示意图

(五)乐山考点

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甘孜州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考试地点: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青江路中段1336号(乘9路公交车到达考点),由东南1门进入考区,熟悉考场集合地点:明德广场,由引领员带入考场。

联系电话:(0833)2276288、2276247

6.png

7.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乐山考点示意图

(六)南充考点

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南充考点地址:南充一中(南充市顺庆区栋梁路1号)。

联系电话:(0817)2568373、2568301

8.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南充考点考场位置示意图

(七)达州考点

达州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达州考点(四川文理学院考场)地址:四川文理学院莲湖校区(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乘30路、35路公交车可到达考点)。

联系电话:(0818)2790101、2790027

9.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达州考点示意图

(八)巴中考点

巴中市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巴中考点地址: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巴州区广福街128号)。

联系电话:(0827)5281227、2229055

10.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巴中考点示意图

(九)攀枝花考点

攀枝花市、凉山州考生须于2024年11月30日10:30至11:30前往相应考点熟悉考场及应急疏散通道。攀枝花考点地址: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攀枝花市西区苏铁中路316号),乘32路、69路公交车可到达考点。

联系电话:(0812)5559090、5526674

11.png

四川省2025年美术与设计类招生专业考试攀枝花考点示意图


热门院校

  • 阿坝师范学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阿坝师范学院前身为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阿坝师范学院。学校座落在民族文化璀璨的岷江之滨,寿溪河畔,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5A级特别旅游风景区汶川县水磨古镇,距成都市区60余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20余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四川省园林式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学校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是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应用转型院校联盟单位、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联盟单位(首批72所)、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办学四十余年来,学校植根阿坝,始终牢记为阿坝藏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德才兼备、智慧永恒”的校训,始终坚持“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民族+师范”,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强化“感恩、奋进、务实、创新”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博学善导”的教风,“善学善思、学用结合、求真务实”的学风,建成阿坝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融得进、扎得下、知感恩、能奉献”的“永久牌”阿坝民族地区优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优秀人才,为阿坝藏区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杰出校友代表有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西藏自治区副主席肖友才;中学特级教师刘裕文、丁庭楹;著名歌手容中尔甲、郑绍兵;古文字学专家、西南大学文献所所长张显成教授等。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39亩,建筑面积约24.72万平方米。现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83人,外聘教师1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00人。现有14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所、13个科研机构和1个艺术团。拥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团队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天府青城计划”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学校围绕“生态、文化、民族”关键点,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做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围绕“生态”组建了生物、化学、智能化、自动化、经济、管理、旅游等专业集群;围绕“文化”组建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文学与传媒等专业集群;围绕“民族”将四川省羌学研究会、学校民族文化研究所、科学工作院、VR实验室、藏纸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水平科学研究团队(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创意研究团队)、藏汉双语研究中心等组合成为民族学学科平台。根据“突出优势、重点建设、全面推进”的原则,启动校级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干、艺术和体育学科为优势、藏汉双语学科群为特色、非教师教育类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馆藏纸质图书52.2万种,129.7万册,电子图书17.2万册,其他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数据库有CNKI、万方、超星、维普、博看和社科文库6家数据商提供的数据资源库。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教学用计算机4433余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7000余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其中3个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68个,实训室8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30.40余万元。学校共有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内建有公共类师范技能实训中心1个,专业类实验实训平台31个,实验实训室15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276亿元,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9801台(套)。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本科教育在学校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理实并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了“7+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多次受邀在全国会议上交流和展示改革经验。据麦可思调查,升本以来,在校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毕业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保持91%以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美国芝加哥东西大学、美国北密歇根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韩国崇实大学等多家国外大学和合作机构签订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协议,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格乐大学及博仁等三所大学开展联合博士培养等项目合作。学校现有“3+1”本科项目、暑假游学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等学生出国学习项目。2019年,在东西协作政策的指引下,搭建“汶川+义乌+义乌工商职业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合作模式,按照“一年班、二年专业、三年学院”的思路为阿坝地区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特色项目科学研究。在汶川县居民健康指数指标体系构建、《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汶川卷)》的编攥、康养旅游项目策划、基础教育联盟建设、藏羌医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有四川省高水平社会科学研究团队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校级科研团队16个,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和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等各类省、厅级项目300余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300篇,近140篇被EI、SCl、ISTP (CPCI) 收录;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近250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50项成果获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厅州级奖励,尤其是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我省民族地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学校坚持“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舞蹈表演专业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批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四川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近三年来,学校与阿坝州人民政府、州科知局、中国卧龙特区管理局、汶川县、黑水县、温州大学等建立了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与阿坝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师教育试验区;与汶川县人民政府联合成立汶川县南部片区教育联盟。先后建立阿坝州科技孵化园、大熊猫学院、乡村学院,藏纸研究中心、高原无人机研究中心、民族研究所。学校积极推广藏羌文化,以藏羌歌舞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民族组舞、民族歌曲作品,在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主持研究的国家民委“十五”、“十一五” 全国少数民族重点古籍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阿坝旧志》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学校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被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采录,专报习近平总书记及全体政治局委员。学校教师创作的藏族祥巴版画,凸显了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现代性,一次性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8幅;师生创作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获得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华奖”剧目类“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剧目奖”,羌族舞蹈“鸽子花开”走进人民大会堂公开展演。面向未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两评估、两转型”为引领,牢记发展使命,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院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下称:银杏学院或学校)始建于2002年,是由成都银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占地约1000亩,现有两个校区: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交通便捷,校园环境优雅,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南溪区,建有一流的“银杏·标准”教学酒店和智慧实验中心,为多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真实场景。2020年学校被评为央视教育盛典“2020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腾讯教育年度盛典“2020年度实力标杆民办高校”和“2020年度全国创业就业典范高校”。根据艾瑞深校友会(CUAA)的大学评估报告(2019),“酒店管理”专业被评为六星专业(即:中国顶尖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校坚持“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面向文旅产业特别是酒店业发展,培养中高级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类应用型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酒店、旅游管理类专业为特色,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目前开设有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8个,其中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 个、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个,四川省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专业4个,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6个。在校学生已逾万人。学校践行OBE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希尔顿、洲际、万豪等国内外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公司)合作,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战略,在课程研发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模式国际化、师生融入国际活动等方面成效明显。近年来,学校与瑞士SEG教育集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坎特伯雷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生院、泰国那黎宣大学等知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在师生互访、联合教学、协作科研、学历提升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近3年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均能稳定在与所学专业相关领域发展,正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学校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围绕我省文旅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学校。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雅安市雨城区
    学校简介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被誉为“天府之肺 熊猫故乡”、“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的雅安市,是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雅安卫生学校与雅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有着70年的办学底蕴,厚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较强的办学实力,是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文明校园、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优质高职院校、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即经开区校区、青年路校区和育才路校区,占地面积830亩,在校生18000余人,面向全国近20个省市招生。学院与省内外教育、医药、卫生、旅游等系统和工商企业等26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呈现了“出口畅、入口旺、中间质量有保障”的良好发展态势。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中医与康复养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师范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高专专业50余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特色引领性专业,护理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护理、 药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学院建有19个实训中心,护理实训基地、药学专业生物制药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黑砂、藏茶大师工作室、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护理名师工作室、雅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建成了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川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10余个基地,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医疗护理员培训项目工作站。医教协同建成“川西医学教育中心”“川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医学和教育类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境外合作”“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创新形成了“学生成才、学院育才、社会用才”多主体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形成了以大健康专业集群为引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师范教育、经济管理协同发展的专业群格局。学院积极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及省市重点产业,组建了28个专业构成的大健康产业专业集群,形成了省内专业最齐全、影响力较大的大健康专业集群。学院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有鼎利ICT产业学院、拓格机器人产业学院、蒙顶山茶产业学院、社区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牵头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联盟、川西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联盟、雅安职教联盟。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招收国际留学生,以茶艺、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院师生员工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面貌,正倾力向着创建“特色鲜明、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全国知名、国际认可”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 四川大学成都市武侯区
    学校简介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 ;“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举办8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五。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4500人。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5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4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0.80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4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843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 “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1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12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4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 学校简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省教育厅直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成渝心脏地带且系成渝升腾之星、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观音故里—遂宁市。学校占地1049亩,建筑面积35.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3.7万册、电子期刊16万册、12个专业数据库平台,建有校内实践场所254个,稳定校外实训基地319个。现有专任教师6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7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43人,教育部、省政府特聘专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 建有17个二级学院,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2个职教集团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开设有涵盖有文、理、工、管、经、师、农、艺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大专专业50多个,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0余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培训1万人次以上。在砥砺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持“明志、厚德、尚学、笃行”的校训和“开放、融合、服务、创新”的办学理念,构建了 “党建统率、《章程》引领、制度保障、内控把关、诊改完善、服务提升”治校体系,践行“把学校办进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设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现代职教思想,建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平台,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学校学生曾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汽车、机械、物流、文秘、艺术体育、创业大赛和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一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40余项殊荣,入选教育部首批“经世国际学院”,是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院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不悔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主线,以创“双高”、升本科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定位,以建设四川特色、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奋力打造“职教师资摇篮、产业人才高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