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南教育考试院提醒:看清高考招生8大骗局
2010-06-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没人能“用钱买分”

星辰在线6月1日讯 (三湘都市报 记者 奉永成)高招即将开始,在招生录取期间,往年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5月31日,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招生骗子的诈骗伎俩。

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省教育考试院,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内部指标

★关键词

伎俩1:谎称“内部指标”、“小计划”诱骗。这是招生骗子的惯用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与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下达的招生计划,即便是机动计划,也只能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伎俩2: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自主招生

★关键词

伎俩3: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一些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防范提醒: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并经过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伎俩4: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等。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非学历教育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定向招生

★关键词

伎俩5:凭借“定向招生”诈骗。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防范提醒:除少数部委属高校(如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外,我省不安排、不接收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我省的定向招生计划与其他招生计划一样,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按志愿投档录取。

伎俩6:利用所谓假“预科生”进行诓骗。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以假“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近几年少数高职高专院校,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承诺“先上车后买票”、“专科进本科出”。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防范提醒:除了省教育考试院外,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按教育部规定,湖南省考生只有经过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

低分高录

★关键词

伎俩7:声称“低分高录”哄骗。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一批院校,只上了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许多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批次录取分数线和有关政策,不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伎俩8:利用录取信息欺骗。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和当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在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的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热门院校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常德市鼎城区
    学校简介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始创于1994年,时称常德电脑技术学校;1998年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院校,更名为常德电脑专修大学;200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大专院校,更名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201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规划总面积2146.07亩。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总面积46.2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16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14万余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144.4万册、电子图书89万册。宽带网络、WIFI覆盖全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4563人,其中本科学生11499人。学校设有农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就业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艺术中心、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部,开设有园林、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等13个专科专业。2014年升本以来,学校坚持内外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先后与湘云生物科技、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建成工程实践基地13个,建成了三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二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吸纳13290名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加强教学资源,尤其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科学整合校内资源,建成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109个,创新创业工作室47个,大师工作室1个,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6个,已构成了以学校七大实验实训中心(实训场)为主的校内实验实训体系,能基本满足学校所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确定了以农科为特色,工、管为主体,农、工、管、经、文、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林学”学科获批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水产养殖学、设计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行政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5个学科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英语、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学科列为“十四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园林”专业获批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林”“水产养殖学”“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等5个专业立项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园林设计初步》《大学计算机》《摄影基础》等14门课程立项为省级一流课程,《装饰识图与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13门课程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学校自开办以来,先后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42000余人,面向社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万余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列同类院校前茅,除因疫情影响的2020年之外,学生就业率均在91%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等荣誉称号300多项。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湖南、红网、湖南卫视、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新闻媒体相继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被誉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办学、科学治校,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秉承“博今古、承文明、强技能、事国家”的校训,“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特色立品牌”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天元区
    学校简介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1995年,学校作为首批试点的院校,率先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9年获得外国留学生招收资格;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 2013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3年底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权,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53.7亩。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55430.29平方米,馆藏图书279.35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5亿元,教学用计算机7904台。学校拥有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及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的各类运动场地。学校有22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授权领域;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有全日制学生3063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人、硕士研究生2135人、本科生27723人、专科生313人。有教职员工2820人,专任教师1917人,其中教授294人,副教授633人,硕士生导师430人,博士生导师6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1人,16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4人进入省"百人工程",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聘有两院院士3人。学校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建有"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等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等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与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建筑墙体节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设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近几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0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3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含技术中心);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40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71篇;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23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3项,专利766项。学校牵头主持承担的"特殊室内环境净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产业化开发"项目,荣获2010年省科技厅第三批重大科技专项。"冬冷夏热地区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获得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的立项资助。学校在广东省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作为学校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服务窗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并组织11个项目负责人与株洲市有关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株洲南车时代集团及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还承办了"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中国包装教育展"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目前,学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阿克伦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林肯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科技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日本圣泉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坦桑尼亚尼尔森·曼德拉非洲科技研究院、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国内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以"厚德博学,和而不同"为校训,"明德、精业、求实、创新"为校风,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包装现代化的办学导向,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6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1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涌现出了刘镇武、周伯华等一大批杰出的校友代表。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目前,学校正奋进在建设工业科学融合创新、包装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征途上!
  • 长沙学院长沙市
    学校简介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36亿元,藏书148万册。现有1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5632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学校秉承“力学笃行”的校训,弘扬“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4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我校现有教职工1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8%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90余人次。学校重视和鼓励本校学术骨干兼任外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有85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省委省政府“两山”(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与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我校在湖南省历史类、物理类各专业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均位列省内新升一本院校首位。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197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144项、二等奖245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在2017-2021年的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218位、全省第7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4位;其中,我校2021年单年在全国排名第110位,比2020年排名上升了159位。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近90%,居全省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三届荣获“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6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052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亿元。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2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2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6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旅游类)优秀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0项。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长沙建设的战略目标,近五年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415项,实现本地转化应用205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70余亿元。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长沙智能制造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外近30多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100多名。近年来先后有200多人赴海外访问、留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接服务湖南省强省会战略,服务省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三升三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占地3004.67亩,建筑面积116.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40余万册。设有20个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8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特色专业,3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人、正高职称336人、博士学位教师1056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1人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867人、在校研究生489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81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0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1项。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近80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17项,推广新技术136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校训精神,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353”战略,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沙市浏阳市
    学校简介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前身为浏阳外国语进修学院,2006年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拥有长沙和浏阳两个校区,占地1061.4亩,主校区坐落于望城区丁字镇,设8个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79人,学生13965人。成立以来,我院坚持专业对接产(行)业,现有专业32个,其中外语类专业12个,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应用外语专业群为主体,以涉外商贸服务、涉外护理康养专业群为两翼,以信息工程、教育与艺术等为多轮的专业群布局,形成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目前学院建有省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市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职教优秀教材1本,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 ,长沙市重点职教项目对接地方产业的(小语种应用)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74项,省级竞赛中获奖147项,其中获省级特等奖、一等奖37人次。在省级抽查中,学生毕业设计通过率多次达100%,专业技能通过率95%以上,学生总体就业率均达90%以上。学院鼓励教师开展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近年来教师承担省级及以上研究项目130项,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达1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授权专利30项,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优秀论文奖励150余项。学院坚持服务社会,践行使命担当,成立产教融合学院,实施“十百千”工程, 即建设10个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项目、100家规模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1000家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11个项目获批湖南省教育厅“1+X”证书制度试点,创建了2个实质性运行的产教融合项目和1个学徒制项目,与华为、思科、万达集团、华友钴业、万蓬实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6个校企合作订单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成立28年以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走“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立足于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服务湘企出海、湘品出境,为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有外语特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致力于让每一名湖外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院是民政部规范化办学评估“5A”级单位,湖南省首届“十佳民办高校”,湖南省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学校,是中国国际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副会长单位以及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会员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