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关于做好2022年军队院校在川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的通知
2022-06-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关于做好2022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军训〔2022〕96号),今年25所军队院校计划在川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832人(附件1)。为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基本条件

报考军队院校的青年学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参加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二)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2年8月31日),未婚。

(三)高中阶段体质测试成绩及格以上。

(四)参加由军队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结论均为合格。

二、政治考核

(一)组织领导。政治考核由省军区统一领导,考生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同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同级兵役机关、教育部门和所在中学等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考核程序。1.普通高级中学组织有报考军队院校意愿的毕业生填写政治考核表,报所在县、市、区教育部门(拟报考军队院校对政治条件有特别要求专业的(如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应主动申报,以便于及时开展走访调查,否则将影响投档录取)。2.县、市、区教育部门将政治考核对象名单和政治考核表报送所在县、市、区兵役机关。3.县、市、区兵役机关按照《军队征集和招录人员政治考核规定》(军法〔2021〕62号),会同同级公安机关于10个工作日内,完成政治考核。4.县、市、区兵役机关于面试和体检工作开始前,将政治考核情况逐级上报至省军区战备建设局,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将政治考核通过人员名单提供给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三)时限要求。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6月27日公布面试和体检名单前,政治考核结果均有效,个别特殊情况可延长至7月4日。超过最后时限政治考核结果无效。

三、面试和体检

面试和体检由省军区会同军队院校、军队人员医学选拔定点医疗机构共同实施。面试工作人员由全军招生办公室从军队院校统一选派,统一编组,分片实施;体检由西部战区总医院和战略支援部队第27基地医院负责。

(一)确定上线名单。6月27日前,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军区战备建设局,根据考生志愿按考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区分科类和性别,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原则上按照招生计划数3倍比例确定上线考生名单。

(二)公布相关信息。面试和体检有关信息均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发布(网址:www.sceea.cn)。1.考生上线信息。6月27日前,公布面试和体检分数线、上线考生名单,同时明确面试和体检日程安排、组织流程、标准条件、复议程序、申诉渠道、结论查询等事项。考生本人及时自行查询是否进入面试和体检名单,也可向当地军分区(警备区)、县级人民武装部问询。2.面试和体检结论信息。考生上站体检结束次日,由相关军分区告知面试和体检结论。7月6日前,网上公布面试和体检合格名单。

(三)组织面试和体检。1.省军区于体检前3日,向承检医疗机构提供送检对象基本信息。2.6月29日至7月4日,组织面试和体检。上线考生按照面试和体检日程安排,携带“高中阶段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报告(考生自行及时到就读高中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打印制式报告,加盖学校公章),自行到相应片区参加面试和体检。全省划设2个片区,①西昌片区:凉山州、攀枝花市上线考生,在西昌市战略支援部队第27基地医院组织面试和体检。②成都片区:除凉山州、攀枝花市,其余各市(州)上线考生,在成都市西部战区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组织面试和体检。3.面试和体检同步实施,上线考生按现场编组参加面试和体检;承检医院按《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附件4)对参检考生实施体检,现场可得出结论的项目当场告知考生本人。4.异议处理。考生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当日,通过军分区逐级申请一次复检,其组织实施程序和要求同初检;对于可通过服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和当场不能得出结论的血液、尿液检验项目,不予复查,体检结论以初检结论为准;女性体检对象因生理期导致个别体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在全部体检结束前可申请一次复查,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时间不允许情况下由承检医疗机构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定。

四、录取

军队院校招生,采用远程网上录取方式,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投档录取,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前结束。

(一)投档。省教育考试院根据省军区提供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名单,按照考生志愿和分数,区分性别、科类、专业,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10%投档(投档数量按四舍五入取整)。总分成绩相同的依次比较单科成绩,其中文科专业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专业比较顺序为数学、语文、外语。除同分考生外,不得超比例投档。第一、二志愿投档时院校投档控制线不得低于该院校第一志愿面试和体检分数线。

(二)录取。招生院校根据考生成绩及专业要求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当符合投档条件第一志愿考生数量不足时,省教育考试院从非第一志愿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和招生计划缺额数量的100%向招生院校投档,录取考生成绩不得低于自主招生控制线;数量仍不足时,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军区面向社会公布缺招计划,在政治考核、面试和缺招专业体检合格的考生中公开征集报考志愿,并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和招生计划缺额数量的100%向招生院校投放征集志愿档案。

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

(三)退档。投档录取过程中,招生院校与省教育考试院对考生退档意见不一致时,由招生院校填写《退档申请单》,详细说明退档理由和政策依据,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军区提出复审意见。若双方意见仍然存在分歧,由全军招生办会同教育部有关部门作出最终裁定。

8月20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应按规定的格式向省军区提供各军队院校录取考生数据库及名册。录取工作结束一个月内,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将录取考生的中学档案统一邮寄给各院校;录取考生的政治考核表、面试表、体检表,由省军区寄送各院校。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军地各级招生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军队院校招收青年学生工作。成都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由省军区战备建设局负责组织;西昌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由凉山军分区牵头负责成立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军分区会同战略支援部队第27基地医院加强对本片区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承检医院要严密组织体检,实行主检医生负责制,医院对体检结论负责。要加强面试和体检现场管理,加强警戒警卫力量,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面试和体检工作安全顺利。

(二)认真履职尽责。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认真执行政治考核、面试、体检的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迁就照顾,确保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质量。考生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的,各军分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军地协调对接,确保政治考核衔接有序。主检医生要严格按标准检查规定项目,规范填写体格检查情况。招生工作坚持谁考核、谁签字、谁负责,对新生入学复查复审发现的问题,将采取“倒查”办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三)加强监督管理。省军队院校招生领导小组将派出联合督查组,对各地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各级招生部门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在军校招生中从事违法违纪活动,违者一律严肃处理。严格落实家长参与监督制度,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每天随机抽取5名家长代表进入面试和体检现场,监督有关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和省军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分别为:028-85156581、86686315。

(四)强化疫情防控。各级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军队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考虑属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和招生工作安排,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级招生主管部门要及时向考生通报参加面试和体检疫情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督促考生做好自我监测防护。各军分区(警备区)战备建设处要准确掌握参检考生病情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置异常情况。各参检考生要向当地人民武装部如实报告个人情况,配合承检医院完成检前筛查。面试和体检期间,考生家长不得进入面试和体检区域,对故意隐瞒病情或不服从管理、影响秩序的考生和考生家长,将取消考生参检资格并依法追究责任。

附件:

1.2022年军队院校在川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

2.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

3.军队和武警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试表

4.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
  
  
  
  

热门院校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自贡市大安区
    学校简介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座落于“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自贡市,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占地规划750亩,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占地273亩,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按照国家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有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二期校园占地143亩,概算投资3亿元,在建内容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宿舍、食堂等7.4万平方米,将于 202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学院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可容纳 13000 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三期规划用地334亩,将根据学院发展适时建设。学院秉持“笃志善学 德厚艺高”的校训,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知行合一、三全育人”的办学理念,现开设有无人机应用技术、民航运输服务、应急救援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艺术设计、社区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设立以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先后与成都纵横、长虹美菱、比亚迪汽车、川蜀盐帮菜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新路径。其中,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接地方彩灯产业,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被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接地方航空产业园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四川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培优为抓手,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路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 学校简介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凸显。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作用,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学校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助力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国家射击射箭队在奥运会、亚运会夺得金牌,为国家和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龙马潭区
    学校简介一、办学定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二、悠久历史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学”。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三、主要荣誉四川省“双高”院校B档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是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办学条件学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长江之滨、沱江之畔,开设46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15818人,占地1344亩。拥有馆藏图书1448500册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天猫超市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温馨舒适的标准化宿舍、食堂,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保障。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23人,其中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专家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常驻外籍教师4人。聘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平等兼职教师307人。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近年来,教师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01项,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专利20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120余人次。六、合作交流学校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泸州市“一体两翼”战略新需求,按照“专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逻辑,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构建333专业群体系,重点建设学前教育、酿酒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3个核心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3个骨干高水平专业群,大力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以群建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推行“1+1+1”专业建设模式(即一个专业对接一个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依托一个本科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郎酒、泸州老窖、哥大诺博、华为、国信蓝桥、阿里巴巴、吉利汽车、洲际集团、豪能科技等合作,毕业生高端就业达50%,海外就业达10%。七、教学科研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1+X试点证书7个(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财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web前端、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传感网应用开发),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5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0余篇(EI和ISTP收录近40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先后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赛等技能竞赛中获奖1100余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40余人次,涌现出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勤学奋进新青年林厚坤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八、社会服务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等18项职业技能鉴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30000人次。
  • 成都大学成都市龙泉驿区
    学校简介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 学校简介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航空类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近15000人。学院由泛美教育集团重点投资打造,占地近1000亩,总投资23亿余元。校园建设集“人文、科技、梦幻、经典”于一体,荣膺“四川最美大学”称号,被誉为“童话城堡”,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学院专业设置覆盖航空全领域,坚持与民航行业标准无缝对接,聘请100余名来自航空安全、民航飞行、空中乘务、机务维修、机场管理等领域拥有数十年行业经验的专家任教,并与国际国内民航顶尖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学院师资水平行业领先。同时,近年来学院积极拓展非民航领域专业,向多学科综合性高校发展。 学院投资百亿元建立六大飞行训练基地,100余架训练飞机,具备各类飞行训练资质;投资3亿元打造实训中心,设施先进,配置齐全,满足各类专业的实训需求,空乘专业所有实训设备均通过中国民航局乘务员培训资质评审,具备初级安全员、CCAR-147部、CCAR-66部民航维修基础执照等各类行业权威培训资质,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民航业打好基础。学院以“以人为本、突破文本主义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跨岗作业能力,塑造现代绅士与淑女”为办学理念,根据民航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对民航员工的要求,学院实施标准化军事化管理,制定了“标准的军人、高度职业化的民航员工、现代绅士与淑女”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为了满足民航业国际化需求,全面实施英语提升工程,学生外语水平大幅度提升,保障毕业生快速适应民航岗位的要求。 学院与国内外200余家航空公司、民航机场等民航单位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飞行、空乘、空保、无人机驾驶、飞机维修、安检、航空物流、贵宾服务、值机等各类民航岗位以及行政管理、高端服务等岗位,就业率超过96%。泛美教育集团专注航空教育近30年,旗下十大航空院校,在校生超6万人。集团秉承“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集团化办学思路,以“公益教育、精品教育”为宗旨,实施 “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同质、融合发展”的特色产教融合模式,专业引领产业、产业促进专业,创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航空教育体系。依托“一体两翼”计划,集团大力拓展航空教育、通航产业、民航服务等相关业务领域。其中泛美通航集团业务覆盖飞行员培养、飞机维修、飞机制造等领域,拥有六大飞行基地、100余架飞机,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全链条通航产业运营商。泛美航服集团为“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机场和国航、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提供航空外包服务,是一家行业高度认可的民航外包服务商。集团旗下40余家民航企业和通航企业竭力保障院校打造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开拓广阔的就业渠道。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