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内蒙古:2021年高职单招3月2日启动
2021-03-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日前,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高校统筹考虑考试招生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2021年高职单招工作公平、公正和安全。

一、工作流程

区内高校高职单招工作流程为:考生高考报名、高校编制招生计划、制定高职单招方案、公布招生计划、考生网上填报志愿、高校下载考生信息、考生领取《准考证》、高校组织考试、公示考生成绩、公示预录取名单、上传拟录取信息、新生电子注册。

其中公布与公示的内容均在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门户网站“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开发布。

二、招生方案

招生高校高职单招工作实施方案应于2021年3月2日前上报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考生填报志愿前,“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招生高校高职单招工作实施方案和招生计划。

招生高校高职单招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招生对象、招生条件、领取准考证时间和地点、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录取办法、拟录取名单公示等内容。

招生高校高职单招考试科目包括笔试、面试和技能考核等,其中单科(单项)总分不得超过300分,各科目(各项)总分不得超过750分。

三、网上填报志愿

第一次网上征集志愿定于2021年3月10日—14日进行。考生只能填报1所院校志愿和3个专业志愿,同时要选择是否服从普通专业和高收费专业调剂。高收费专业是指学费标准高于1万元的专业。

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安排在2021年4月7日—9日,已完成高职单招计划的高校,原则上不再参加征集志愿。

四、考试与录取

首次征集志愿结束后,招生高校组织考生进行考试,时间在2021年3月16日前;二次征集志愿考生的考试时间在2021年4月12日前。

考试结束后,招生高校官方网站和“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将公示拟录取高职单招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考试成绩和录取专业等。

已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土默川腹地,是自治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国家城市建设部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举办本科层次教育,更名为内蒙古建筑学院。1961年,由于经济等原因自治区政府决定进行院校调整,将内蒙古建筑学院又恢复为中专建制,更名为内蒙古建筑学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1979年,经原国家教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学、采暖通风和建筑企业管理等专业举办本科层次教育,连续培养了6届本科毕业生。1994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六所建筑类重点中专学校之一。1999年7月,经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关系由自治区建设厅调整到自治区教育厅。2002年3月,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建筑工程技工学校并入学院。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在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学生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11月,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8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6年5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校;2017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行指委市政工程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理事长单位。建校64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励学力行,善建筑成”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本科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建筑业现场工程师和建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筑业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基地,建设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建筑类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和自治区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业已形成“育培并举,五大基地”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山水绿景生态建设学院)、建筑设备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交通与市政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传媒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部、军体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等14个教学和教辅单位,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等17个管理服务职能部门。学校现有生态、新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94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3月,固定资产总额近10.6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馆藏图书62.2万册。设有建筑施工、材料、测量、装饰、艺术、采暖、通风、供热、给排水、机电、消防、交通、管理、信息、传媒等校内专业实训室94个,内蒙古建设行业开放性综合实训基地、内蒙古BIM应用与研究中心等政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与行业企业建立校外稳定实习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149个。现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9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X试点专业18个。近年来,学校《集成校企资源,共建共享“互联网+土建类职业课程”》等5项教改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四方协同,匠心营造—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模式》等5项教改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现有教职工583人,专任教师480人,高级职称2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硕士以上学位340人,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攀升。现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6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3人。获得自治区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荣誉称号26人。学校坚持“融通校企资源、共育塞外鲁班”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工为主,建筑特色,在保持建筑类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现已建成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大类、文化艺术大类、信息管理等8大专业群、46个高职专业的布局。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通过合作办学形式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目前,分别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会计学等7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学校坚持立足行业、面向内蒙古、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自治区“培养建设人才的摇篮”。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400余人,其中职业本科学生663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年内跟踪就业率达100%,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之首,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8万名毕业生,自治区建设行业业务骨干中我校毕业生超过75%。学校内蒙古建筑职工培训中心(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年承接社会和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近万人次。学校在“发明杯”“挑战杯”等国家级“双创”大赛上获奖2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多所区内外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盐湖城社区学院、美国福克斯谷社区学院、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正积极探索中俄、中蒙校际交流机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提升质量和融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与英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以联合办学、专业共建和课程引进等方式开展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维稳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五一劳动奖”荣誉称号、察右前旗人民政府2018年度“脱贫攻坚‘定点帮扶’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定为工作实绩突出领导班子。(2020年10月修订)
  • 学校简介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内蒙古体育专科学校,隶属于自治区体育局。2001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为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办学形式为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兼办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学生1079名。学院核定事业编制175名,其中管理人员编制66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09名。现有在编人员14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31人,中级职称55人,初级职称27人。学院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楼、公寓楼、餐厅、体操馆、摔跤馆、武术散打馆、篮球馆、网球馆、田径场、网球场、力量训练馆等配套设施和生理实验室、新闻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中心、语音室、录播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4144册。学院高职设有运动训练、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育等11个专业,中职设有田径、摔跤、篮球、足球、跆拳道、空手道、网球、曲棍球等19个专项。近年来,学院大力打造自治区体育系统“训练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科研中心、培训中心”,较为圆满地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任务。与中航联盟、达尔罕、奥威马业等企业深度合作,大力拓宽校企合作道路,积极实施“1+X双证书”制度;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为自治区领导提供智库要报4篇,完成教育厅、社科联、体育局科研项目36项,其中《内蒙古加快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荣获2017年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良好奖;建设并维护内蒙古体育博物馆,编辑出版《内蒙古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体育名人录》、《体育箴言》、《记录内蒙古体育》、《改革开放内蒙古体育40年实录》、《马术运动史话》、《冰雪运动史话》等多部体育文化书籍。学院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和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人才,还培养和输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81公斤级冠军张小平、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20公里竞走冠军王浩、2017年柏林田径世锦赛20公里竞走冠军杨家玉、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拳击季军李倩、2017年天津全运会马拉松团体冠军宫丽华、何引丽、金铭铭、史立莹以及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冠军宝音吉雅等优秀运动员,为自治区赢得了荣誉。“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自强、竞先”的校训,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科学发展,努力成为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职业院校。
  • 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市
    学校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西迁至呼和浩特市,与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而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内蒙古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亿余元。馆藏图书276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3万余册。学校下设20个党政管理机构,26个教学机构,3个合作办学学院,4所附属学校(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现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3%,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8%,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8%;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954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71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7人,各类留学生593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97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4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个,2021年招生专业71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11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5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建校70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8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以“兴国必先强师”的使命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学校简介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是由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大学与社会投资方合作,于2005 年开始筹建,2008 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在当年开始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毗邻南湖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院秉承“立德立学、创新创业”的办学宗旨,按照“立足北方、育人育才、创业实干、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在继承内蒙古大学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艺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8 个院部,开设了绘画、动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 28个本科专业,形成文、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8400 余名。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精品课程5门。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5项,校级项目98项,发表论文92篇,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2本,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1项。学院建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录播演播室、同声传译语音室、服装产品艺术实训室、动画实验室、会计仿真实验室等50间专业实验室,与78家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着力构建“立德立学、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了学风教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以生为本、求实拓新”的教风和“崇德尚学、勤勉笃行”的优良学风。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教学深化—科研辅助—以赛促创—服务支撑—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实现教学嵌入与深度融合。开设创业仿真实训课,系统进行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和“双创基金”,实施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孵化。“程序设计大赛”、“工程制图大赛”、“英语知识竞赛”、“成语大赛”、“财会技能大赛”等专业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创新育人平台。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骄阳之家”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锋代言。近5年共完成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5项。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赛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近5年,共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奖项170项,生动诠释出创院学子的创新实力和青春风采。学院敞开胸襟迎接全球化浪潮,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交流合作,举办中蒙俄艺术文化研讨会、大学生设计艺术展,彰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缔结伙伴院校,与英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保送研究生项目、学历提升计划,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出国深造和交流学习平台。学院聚力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深耕精神文化沃土,涵育师生品行情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青年成才圆梦。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心理健康活动月……青春舞台千帆竞舞,活力绽放。“志愿服务季”、“毕业季”、“迎新季”、“感恩季”主题活动,激发精神动力,汇聚青春能量。创院大讲堂、主题朗诵会、诗词吟唱、创意涂鸦、话剧展演,诸多文化育人品牌亮点纷呈,影响广泛。“创院之星”、志愿服务,立责任担当,树青春榜样。学院每年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200余场,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弦歌昂扬。这里,是青春绽放的舞台,是敦品励学的殿堂,创院学子精于学业,全面发展,放飞希望,成就梦想。截至目前,学院已向区内外各单位培养输送毕业生近2万人。学院各届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贏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批创院优秀学子在地方岗位上奋发有为,成为骨干,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书写创院华章。
  • 学校简介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原通辽市艺术学校为基础组建的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具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以举办专科层次及合作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职能。学院占地508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教学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设有音乐系、民族音乐系、舞蹈系、传媒系、美育系、艺术科技学院、马列与公共基础教学部等10个教学单位,含音乐表演(声器乐)、音乐教育、音乐制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制作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民族美术、室内艺术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雕刻艺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蒙古剧方向)、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24个招生专业。学院教职工303人,现有专任教师180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职称48人,双师型教师7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6人,在校生3000人。40余年办学历史进程中,几代科艺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甘为人梯,勤奋工作,培养了万余名艺术专业人才,特别是升入高职院校以来,学院以“立足当地,面向全区,特色专业辐射全国”为发展定位,秉承“崇德尚艺、笃志躬行”的校训精神,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需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注重内涵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作、展演实力显著增强,民族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繁荣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成立16年来,建成音乐表演、舞蹈表演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演唱方向被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评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成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古筝新筝、视唱练耳、钢琴、四胡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培养了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蒙古舞、声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思政理论课程、民间舞、图形图像等7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11人,并聘请齐·宝力高、乌兰托嘎、李树榕等2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建立“版画、雕塑、创意设计、传统专业手工艺制作”实训基地,马头琴、扬琴、蒙古四胡、蒙古筝等民族乐器生产与研发基地及以辽河剧院为主的声、器、舞、美展演实训基地,建立了安代、科尔沁长调研究中心及4个艺术大师工作室。学院坚持开门开放办学,成立了自治区东部乌兰牧骑培训基地,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搭建学历“立交桥”,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广慧金通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空乘、高铁乘务员项目,与北京锡华·厦门倍凡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企业主导的二级学院,开放办学开启了新的里程碑。在区内外艺术交流中,教师吴冬雪获第三届“八省区四胡电视大奖赛”独奏一等奖,教师图喜雅拉图获全区“科尔沁杯”曲艺大赛一等奖,学生于七妹的歌曲《心的归宿》获全国校园好歌曲二等奖,马头琴专业师生获兴安盟马头琴大赛团体一等奖,传媒系微电影作品《初心》《声音的力量》获全区微电影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民音系作品《石头哥哥》获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在全国全区职业技能大赛中,教师韩柏、哈斯格日乐、贺龙、徐慧欢在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周鸣波、张孟缘、杨云飞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获高职组钢琴演奏三等奖、中国舞表演三等奖、古筝演奏三等奖。在艺术展演中,举办了“建校40周年系列展演”活动,音乐表演专业师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音乐作品《石头哥哥》获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古筝专业师生获香港第七届国际音乐艺术节最佳表演奖,承办了古筝钢琴协奏创世界纪录活动,舞蹈表演专业作品《博吉格勒 安代》《诺恩吉雅》《天堂草原》在自治区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月、中蒙国际蒙古舞蹈展演中亮相。毕业生遍及亚太、欧美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40余年的实践探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执着前行、步履铿锵。面向未来,学院将迎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质量为本,人才强校,彰显特色,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按照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确立的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十四五”时期,学生规模力争达到8500人,社会培训学员规模达到1000人次/年。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计划投入1.4亿元,开展校园提质扩规工程、教育教学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包括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乌兰牧骑培训中心、新建标准田径运动场、宿舍楼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正朝着全区一流、全国先进高职院校努力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